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p pt 课件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0936183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4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p pt 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p pt 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p pt 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p pt 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p pt 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p pt 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p pt 课件(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完善,一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新课标要求: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课标解读: 关键词权利法案;责任内阁;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特点. 内容分解:1、权利法案出台的背景、目的、内容、作用。 2、英国内阁制形成的过程,英国人为什么称内阁为议会中的“第三院”? 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代议制的含义?,代议制政体是一种典型的资产阶级政治统治形式(政体)。在这种统治形式中,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组织本阶级成员甚至全体居民选出他们所信任的一些人作为代表,组成代议机关,代表该国的全体居民或其中的部分成员,行使国家和社会的立法和行政

2、等重大国事的决策权和执行权。代议制政体避开了在一国特别是大国由民众直接治理的现实困难,又为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治理提供了一个合理而又具有可操作性的模式。,思考,君主立宪制的含义?,君主立宪制是资本主义国家以世袭的君主(国王、天皇、女王)为国家元首,君主权力按宪法规定受到一定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它的产生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互相妥协的结果。其形式有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和二元制君主立宪制两种,在当代主要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形式。,确立:权利法案 王位继承法 发展: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 强化:内阁专横,2.过程,资产阶级革命和光荣革命,3.特点和作用,1.背景,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君

3、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完善,1.背景,(1)时间与经过 1640-1689 革命开始内战克伦威尔的统治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光荣革命 (2)光荣革命的实质:英国的资产阶级与贵族地主间妥协,资产阶级革命,思考: “光荣革命”前后国王的权力有何明显区别?,1688年“光荣革命”中,国王是被议会请来的,国王权力的来源已不再是神授而是议会。国王从此变成服从议会的立宪君主。它标志着长达半个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也宣告了一种新的社会政治秩序的诞生。从此,人类历史开始步入资本主义时代。就像中国古代奴隶制与封建制的更替经过了500多年一样,英国议会权力的确立也经历了几百年。,(政治权力从英王向议会转移),2.英国

4、资产阶级代议制发展过程:,1689年权利法案制定和1701年王位继承法的通过。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确立:,时间:,从1640年至18世纪初。,方式:,通过革命和政变(光荣革命)方式,议会战胜国王,控制政权。通过立法形式确立君主立宪式的代议制度。,标志:,(权力从国王转移到议会),(2)发展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英国内阁怎样来的? 内阁制又怎样形成的? 内阁的职责是什么? 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谁?,内阁跟国王的关系如何的? 跟议会的关系又如何的?,【解析与探究】 18世纪英国内阁制与同时期中国的内阁制有 什么区别?,内阁掌握实权,国王统而不治;国王形式任命内阁,但内阁不对国

5、王负责,只是形式上向国王汇报。内阁由议会选举产生,对内阁负责;议会对内阁进行监督;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可以解散议会。,阅读 “小密室的演变” 的内容,共同解决下面问题:,英国:内阁掌握实权,不对君主负责。君主统而不治,虚有其位。 中国:内阁权力很轻,只负责日常事务。君主专制,大权独揽。,()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3)完善 1832年议会改革,【学习思考】: 在英国19世纪30年代的议会改革运动中,工人阶级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改革后,直接利益获得者是谁?并谈谈你的看法。,总的来说:对象:不断扩大。财产资格:不断降低。地区:不断扩大。年龄:不断降低,()强化:,内阁权力膨胀,思

6、考:,1、英国首相布莱尔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你认为: A 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同还是反对?为什么? B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如果反对,布莱尔会不会为此而撤兵?为什么? C 议会中大多数极力反对,结果又会如何?,赞同。集体负责,共同进退。,不会。首相掌握行政大权,不对国王负责。,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阁下台; 内阁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基本特点,君主,上院,下院,内 阁,选 民,司 法 独 立,任命,(大贵族),选举,组 成 议 会,多数 组阁,形式任命,负责,(权力中心 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国家象征 统而不治),3英国君主立宪制有

7、何特点和意义?,特点:,内阁对议会负责,虚君,内阁权力膨胀。,选举权扩大,(3).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对资本主义产生深远的影响,(1).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2).权力互相制约与平衡有利于科学决策.,意义:,知识拓展: 17世纪中期中国和英国都发生了社会动荡和变革?,练习与测试,17世纪末欧洲发生了一场女婿登基、岳父逃亡的革命,登基的国王是: 克伦威尔 威廉三世 詹姆士二世 乔治一世 2英国权利法案公布的意义在于: 使议会得到了自由选举国王的权力 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 宣告废除了封建制度 国王必须参加内阁会议,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标志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政权的确立,这主要

8、是因为: 议会权力加强 法律取得至高地位 国王权力受到限制 内阁制度形成 41689年英国议会制定权利法案的主要目的剥夺国王的权利 按宪法选举国王 削弱和限制国王的权利 加强人民的权利 5通过权利法案,议会取得的权力主要是: 行政权 王位继承权 立法权 外交权,1701年英国议会通过了王位继承法,进一步加强了 ( ) 国王的权力 议会的权力 内阁的权力 首相的权力 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于 ( ) 17世纪末 18世纪 19世纪 20世纪 英国内阁的第一位首相是 ( ) 克伦威尔 沃波尔 乔治一世 威廉三世,10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主要推动力是 ( ) 工人阶级 工业资产阶级 农民 新贵族 1

9、1.下列关于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叙述,正确的是 改革的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实力强大,强烈要求参与政权管理 工业资产阶级在国会取得了优势,扩大了资产阶级民主工人取得普选权 ,12.1832年议会改革的主要受益者是 ( ) 国王 贵族 工业资产阶级 工业无产阶级 13.19世纪70年代后英国政治体制发展的特点是 ( ) 议会权力削弱,国王权力增强 内阁权力削弱,议会权力增强 议会权力削弱,内阁权力增强 议会和国王权力增强,内阁权力削弱 14.被英国人称为议会中的“第三院”的是 ( ) 上院 下院 国王 内阁,15.下列关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下院议员由选民选举产生 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内阁首相 上院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国王“统而不治”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