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总论第九章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90933051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4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科学总论第九章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外科学总论第九章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外科学总论第九章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外科学总论第九章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外科学总论第九章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科学总论第九章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学总论第九章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心跳骤停,心脏突然丧失泵血功能致血液的有效循环完全停止。 心室颤动 缓慢而无效的心室自主节律 心室停搏,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意识突然丧失 血压和大动脉搏动消失 呼吸停止 瞳孔散大 心电图表现,呼吸心跳停止的初期复苏 -ABCDEF,A(气道) 建立通畅的气道 B(呼吸) 让病人有充分呼吸 C(循环) 如果病人心搏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脏复苏, 并尽快建立静脉通道 D(药物与除颤)应用有效的药物以加强心肺复苏的效果 E(排尿) 尿量充足(0.5ml/kgh)是病人循环功能改善 的标志 F(补液):根据监测尿量来调节补液量和补液速度,呼吸复苏,快速建立有效的通气道和通气方

2、式 尽快清除呼吸道内的物体 将下颌托起或将头部后仰以防止舌后坠 方法: 口对口人工呼吸 气管插管人工通气,头后仰、托下颌、张口(徒手三步手法) 夹闭鼻孔 每分钟约 12次(每5 秒吹 1次) 使病人有足够的潮气量(约 800ml) 病人的动脉血氧分压可达80mmHg,心脏复苏,胸外心脏按压,病人背部必须有坚实的物体(木板、地面)支持 剑突上45cm,胸骨的上2/3 、下1/3交界处 使胸骨下沉45cm 频率80 100次/分 二人进行:每隔 5 次加入1次人工呼吸 一人进行:每隔15次加入2次人工呼吸 已有气管插管:人工呼吸12次/分 禁忌症:心包填塞、张力性气胸、新鲜的肋骨骨折等,胸外心脏按

3、压最高可以供给: 正常心排出量的20%, 正常冠状动脉流量的5%, 正常脑血流量的15% 超过 15min就可能产生脑、心、肾等重要器官的损伤,开胸心脏按压 -可以提供接近正常心排血量的效果,部位:胸骨左缘22.5cm处的第四前肋间,切口长约15cm 将切口上下两根肋软骨切断,纵行切开左侧心包 用拇指以外的四指握住心脏向拇指根部(大鱼际部位)挤捏 注意不能用指尖挤捏心脏 每分钟挤捏约6080次,挤放的比例在一个周期中为 1:2 创面止血,待循环稳定后安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关胸 循环不稳定或反复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等,应考虑延迟关胸,其他心肺复苏法,反搏法 分类:体外反搏术(EC)、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4、术(IABP) 原理:使冠状动脉可以得到更多的血供,并减轻心脏的后负荷 条件:病人已经恢复了比较规则的自主心律,因反搏动作是由病人的 心电R波触发的。 心脏辅助装置(VAD) 分类:左心辅助、右心辅助 条件:病人必须要有自主心搏 体外膜肺技术(ECMO) 出现严重的呼吸功能不全或呼吸衰竭,呼吸机效 果不佳时 能保证病人有充分的氧合血液供给,电击除颤,首先:药物将细颤变为粗颤 推荐的第1次除颤的能量为200J;如果监护持续显示为室颤,应立即用200300J的能量除颤1次;如果还有室颤,再用360J除颤1次。 如果3次除颤仍无效,应开始心脏按压,行气管插管,建立静脉通道,静脉注射肾上腺素1mg,再

5、用360J除颤1次。 低能量、非逐步递增的智能双向波电除颤,电极的摆放位置 a 一电极板置于胸骨右侧锁骨下水平(相当于第二肋水 平),另一电极板置于左侧腋中线乳头水平(相当于 第五肋水平) b 一电极板插放于背部相当于心后壁的部位,另一电 极板则放于前胸相当于心前壁的部位 c 胸内电击除颤法: 两只勺状电极板夹住心室部位, 保持心脏不扩张的状态下进行,复苏的后期处理与支持心肺,立即给予生命体征监测(包括有创的或 无创的血压监测和脉搏氧饱和度监测) 充分供氧 静脉输液 尿量监测等 静脉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复苏后期的工作还包括以下几方面,呼吸道的管理 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拍胸部X线片了解气管插管的深

6、度 气道的湿化与定时吸痰 呼吸器械的应用 呼吸气囊、麻醉机、呼吸机 生命体征监测 心电监测 动脉血氧分压(PaO2)不低于60mmHg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不高于3545mmHg 动脉穿刺和置管连续监测动脉压 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留置导尿管,药物治疗,第一类:激发心脏跳动并增强心肌收缩力 如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阿托品等 第二类:防治心律失常的药物 如利多卡因、溴苄胺等 第三类:调整酸碱失衡的药物 如碳酸氢钠 第四类:心血管活性药物 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 第五类:输液治疗所需的各种液体,脑复苏,原则:防止或缓解脑水肿的发展,头部降温和全身亚低温 头部温度降至2830 体温降至32

7、34,不得低于32 降温至病人的听力恢复,逐渐停止 脱水治疗 甘露醇 、甘油果糖、速尿、白蛋白 皮质激素的应用 不主张应用传统的皮质激素 其他疗法 巴比妥酸盐负荷疗法 、钙通道阻滞药 、自由基清除剂 、 兴奋性氨基酸拮抗剂,复苏后处理,维持内环境稳定 维持循环功能的稳定 支持呼吸 维持体液、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严重心律失常的控制 控制抽搐 控制体温 预防感染 营养支持 并发症的防治,复苏的预后,脑复苏的最终结果可分为5个等级: 1级(脑及总体情况优良) 2级(轻度脑和总体残疾) 3级(中度脑和总体残疾) 4级(植物状态) 昏迷,自己不能移动,不能进食,大小便失禁,对指令不能思维,可自动睁 眼但视

8、物不能识别,发音无语言意义。具有上述表现,经各种治疗无效,病 程超过3个月以上者,称为植物状态。 5级(脑死亡) 排除抑制脑功能的可能因素(低温、严重代谢紊乱和内分泌紊乱、肌肉松弛 药、中枢神经抑制药和其他药物的作用),病人持续深昏迷,对外界刺激无 反应,无自主呼吸,无自主运动,肌肉无张力,脑干反射消失(瞳孔散大、 固定,对光反射消失,动眼反射、角膜及咽喉反射、睫反射等均消失),体 温调节紊乱,脑电图呈等电位。以上情况持续2448h才能诊断脑死亡。,补液量的计算,体重kg50(ml) 中心静脉置管,监测CVP 丢失的液体量:引流、失血、呼吸机 Swan-Ganz导管,监测CO 量出为入 小儿:体外循环60、30、15 非体外循环100、50、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