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内容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的概念特点及基本定律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932399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掌握内容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的概念特点及基本定律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掌握内容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的概念特点及基本定律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掌握内容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的概念特点及基本定律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掌握内容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的概念特点及基本定律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掌握内容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的概念特点及基本定律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掌握内容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的概念特点及基本定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掌握内容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的概念特点及基本定律(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导热问题的数值解法1.重点内容: 掌握导热问题数值解法的基本思路; 利用热平衡法和泰勒级数展开法建立节点的离散方程。 2.掌握内容:数值解法的实质。3.了解内容:了解非稳态导热问题的两种差分格式及其稳定性。 由前述可知,求解导热问题实际上就是对导热微分方程在定解条件下的积分求解,从而获得分析解。但是,对于工程中几何形状及定解条件比较复杂的导热问题,从数学上目前无法得出其分析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对物理问题进行离散求解的数值方法发展得十分迅速,并得到广泛应用,并形成为传热学的一个分支计算传热学(数值传热学),这些数值解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有限差分法;(2)有限元方法;(3)

2、边界元方法。数值解法能解决的问题原则上是一切导热问题,特别是分析解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如:几何形状、边界条件复杂、物性不均、多维导热问题。 分析解法与数值解法的异同点:相同点:根本目的是相同的,即确定 ; 。不同点:数值解法求解的是区域或时间空间坐标系中离散点的温度分布代替连续的温度场;分析解法求解的是连续的温度场的分布特征,而不是分散点的数值。 4-1 导热问题数值求解的基本思想及内节点离散方程的建立一.数值解法的基本概念1.实质:对物理问题进行数值解法的基本思路可以概括为:把原来在时间、空间坐标系中连续的物理量的场,如导热物体的温度场等,用有限个离散点上的值的集合来代替,通过求解按一定方法

3、建立起来的关于这些值的代数方程,来获得离散点上被求物理量的值。该方法称为数值解法。 这些离散点上被求物理量值的集合称为该物理量的数值解。2.基本思路:数值解法的求解过程可用框图 4-1 表示。 由此可见:(1)物理模型简化成数学模型是基础; (2)建立节点离散方程是关键; (3)一般情况微分方程中,某一变量在某一坐标方向所需边界条件的个数等于该变量在该坐标方向最高阶导数的阶数。二.数值求解的步骤如图 4-2(a),二维矩形域内无内热源、稳态、常物性的导热问题采用数值解法的步骤如下:(1)建立控制方程及定解条件控制方程:是指描写物理问题的微分方程。针对图示的导热问题,它的控制方程(即导热微分方程

4、)为: (a)边界条件:时,;时,当时,当时,(2)区域离散化(确立节点)用一系列与坐标轴平行的网格线把求解区域划分成若干个子区域,用网格线的交点作为需要确定温度值的空间位置,称为节点(结点),节点的位置用该节点在两个方向上的标号,表示。相邻两节点间的距离称步长,计为、。每个节点都可以看成是以它为中心的一个小区域的代表,把节点代表的小区域称为元体(又叫控制容积),如图4-2(b)。(3)建立节点物理量的代数方程(离散方程)节点上物理量的代数方程称离散方程。其过程如下: 首先划分各节点的类型; 其次,建立节点离散方程;最后,代数方程组的形成。对节点(,)的代数方程,当时,有: (b)(4)设立迭

5、代初场代数方程组的求解方法有直接解法与迭代解法,传热问题的有限差分法中主要采用迭代法。采用迭代法求解时,需对被求的温度场预先设定一个解,这个解称为初场,并在求解过程中不断改进。(5)求解代数方程组 如图4-2(b),除的左边界上各节点的温度已知外,其余个节点均需建立离散方程,共有个方程,则构成一个封闭的代数方程组。求解时遇到的问题: 线性; 非线性; 收敛性等。线性代数方程组:代数方程一经建立,其中各项系数在整个求解过程中不再变化;非线性代数方程组:代数方程一经建立,其中各项系数在整个求解过程中不断更新。是否收敛判断:是指用迭代法求解代数方程是否收敛,即本次迭代计算所得之解与上一次迭代计算所得

6、之解的偏差是否小于允许值。关于变物性(物性为温度的函数)导热问题,建立的离散方程,四个邻点温度的系数不是常数,而是温度的函数。在迭代计算时,这些系数应不断更新,这是非线性问题。(6)解的分析通过求解代数方程,获得物体中的温度分布,根据温度场应进一步计算通过的热流量,热应力及热变形等。因此,对于数值分析计算所得的温度场及其它物理量应作详细分析,以获得定性或定量上的结论。三、稳态导热中位于计算区域内部的节点离散方程的建立方法1.基本概念(1)内节点:位于计算区域内部的节点,称内节点。(2)差分格式:差商中的差分可以用向前、向后、中心差分表示的格式称差分格式。 2.基本方法方法: 泰勒级数展开法;

7、热平衡法。以下分述之。(1)泰勒级数展开法如图4-3所示,以节点(,)处的二阶偏导数为例,对节点(,) 及(,)分别写出函数对(,)点的泰勒级数展开式:对(,): (c)对(,): (d)(a)+(b)得: (e)变形为的表示式得: (f)上式是用三个离散点上的值计算二阶导数的严格表达式,其中:称截断误差,误差量级为,即表示未明确写出的级数余项中的最低阶数为2。在数值计算时,用三个相邻节点上的值近似表示二阶导数的表达式即可,则相应的略去。于是得: (4-1a)同理: (4-1b)根据导热问题的控制方程(导热微分方程) 得: (4-2)若=,则有:(2)热平衡法:其本质是傅里叶导热定律和能量守恒

8、定律的体现。对每个元体,可用傅里叶导热定律写出其能量守恒的表达式。如图4-3所示,元体在垂直纸面方向取单位长度,通过元体界面(w,e,n,s) 所传导的热流量可以对有关的两个节点根据傅里叶定律写出:从节点(,)通过界面W传导到节点(,)的热流量为: (g)同理:通过界面 e,n,s 传导给节点(,)的热流量: (h) (i) (j)对元体(,),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 (4-3)其中规定:导入元体(,)的热流量为正;导出元体(,)的热流量为负。 将式(g)、(h)、(i)、(j)代入式(4-3),当时即得式(b)。说明: 上述分析与推导是在笛卡儿坐标系中进行的; 热平衡法概念清晰,过程简捷;

9、热平衡法与22建立微分方程的思路与过程一致,但不同的是前者是有限大小的元体,后者是微元体。4-2 边界节点离散方程的建立及代数方程的求解对于第一类边界条件的导热问题,所有内节点的离散方程组成一个封闭的代数方程组,即可求解; 第二类或第三类边界条件的导热问题,所有内节点的离散方程组成的代数方程组是不封闭的,因未知边界温度,因而应对位于该边界上的节点补充相应的代数方程,才能使方程组封闭,以便求解。一、用热平衡法导出典型边界点上的离散方程在下面的讨论中,先把第二类边界条件及第三类边界条件合并起来考虑,并以代表边界上已知的热流密度值或热流密度表达式,用热平衡方法导出三类典型边界节点的离散方程,然后针对

10、的三种不同情况使导得的离散方程进一步具体化,为使结果更具一般性,假设物体具有内热源(不必均匀分布)。1.位于平直边界上的节点如图4-4所示有阴影线的区域,边界节点只能代表半个元体,设边界上有向该元体传递的热流密度为,据能量守恒定律对该元体有:(4-4a)若时,则: (4-4b)2.外部角点如图4-5所示,二维墙角计算区域中,节点AE均为外部角点,其特点是每个节点仅代表1/4个以为边长的元体。假设边界上有向该元体传递的热流密度为,则据能量守恒定律得其热平衡式为: (4-5a)若时,则: (4-5b)3.内部角点:图4-5中的F点为内部角点,代表了3/4个元体,同理得: (4-6a)若时,则: (

11、4-6b)4.讨论有关的三种情况:(1)若是绝热边界则,即令上式即可。(2)若时则以给定的值代入上述方程,注意:流入元体,取正,流出元体,取负。(3)若属对流边界则,将此表达式代入式(4-4)(4-6),并将此项中与等号前的合并。对于的情形,有:平直边界: (4-7)对外角点: (4-8)对内角点: (4-9)其中无量纲数是以网格步长为特征长度的毕渥数,即为,是在对流边界条件的离散过程中引入的。二、代数方程的求解方法 1.直接解法:通过有限次运算获得精确解的方法,如:矩阵求逆、高斯消元法等。这一方法的缺点是计算所需的计算机内存较大,当代数方程的数目较多时使用不便。2.迭代法:先对要计算的场作出

12、假设(设定初场),在迭代计算中不断予以改进,直到计算前的假定值与计算结果相差小于允许值为止的方法,称迭代计算收敛。目前应用较多的是:(1)高斯赛德尔迭代法:每次迭代计算,均使用节点温度的最新值。(2)用雅可比迭代法:每次迭代计算,均用上一次迭代计算出的值。设有一个三元方程组,记为: (a)其中及是已知的系数(设均不为零)及常数。采用高斯赛德尔迭代法的步骤:(1)将三元方程变形为迭式方程: (b)(2)假设一组解(迭代初场),记为:,并代入迭代方程求得第一次解,每次计算都用的最新值代入。例如当由式(b)中的第三式计算时代入的是之值。(3)以计算所得之值作为初场,重复上述计算,直到相邻两次迭代值之

13、差小于允许值,则称迭代收敛,计算终止。 三、判断迭代收敛的准则 判断迭代是否收敛的准则一般有以下三种: (4-10a) (4-10b) (4-10c)其中上角标及表示迭代次数,为第次迭代计算所得的计算区域中的最大值。若计算区域中有接近于零的时,采用式(4-10c)比较合适。说明:(1)对于一个代数方程组,若选用的迭代方式不合适,有可能导致发散,即称迭代过程发散;(2)对于常物性导热问题组成的差分方程组,迭代公式的选择应使一个迭代变量的系数总是大于或等于该式中其他变量系数绝对值的代数和,此时,结果一定收敛。这一条件数学上称主对角线占优(对角占优),即: ,(3)采用热平衡法导出差分方程时,若每一个方程都选用导出该方程中心节点的温度作为迭代变量,则上述条件必满足,迭代一定收敛。4-3 非稳态导热问题的数值解法由前可知:非稳态导热和稳态导热二者微分方程的区别在于控制方程中多了一个非稳态项,其中扩散项的离散方法与稳态导热相同。本节重点讨论:(1)非稳态项离散的方法;(2)扩散项离散时所取时间层的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