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综合业务系统设 计与 实现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0931859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9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业银行综合业务系统设 计与 实现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商业银行综合业务系统设 计与 实现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商业银行综合业务系统设 计与 实现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商业银行综合业务系统设 计与 实现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商业银行综合业务系统设 计与 实现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商业银行综合业务系统设 计与 实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银行综合业务系统设 计与 实现(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商业银行综合业务系统设计与实现,提纲,一、综合业务系统 - 历史与现实,五、eBanking - 业务特色,六、eBanking - 技术特色,四、eBanking - 总体结构,一、综合业务系统 - 历史与现实,二、数据中心模式的选择,三、主机系统的选择,七、新系统、新感觉,八、大集中的难与易,金融电子化 历史回顾,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九十年代,2000年,1974年:首次引进了61/60电子计算机系统 1975年:开始在福建、上海、西安等地进行 全国大中城市银行核算网试验工程,1980年:我国金融业引进11套M150中型计算机系统, 开展了联行对帐、对公业务、储蓄业务和 外汇买卖业务的工程

2、试点工作。 这是中国金融电子化系统工程开发应用的起点。 八十年代中期,由人行牵头成立了金融系统电子化领 导小组,制订了金融电子化建设规划和远期发展目标。 总的设想是“六五”做准备,“七五”打基础, “八五”上规模,“九五”基本实现电子化。,进入全面发展时期,包括: 网络系统的建设、主机系统的建设、金融机具的电子化 各大总行新一代综合业务系统的推出,WTO的冲击 金融一体化、混业经营、防范金融风险 电子化银行、金融服务手段的进一步提升 对综合业务系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业务系统的历史回顾 - 第一代,时间,1985年投产,主机,PC机,网络,无,特点,单点运行、软件功能简单 基本上是手工传票

3、的录入 和管理系统,业务系统的历史回顾- 第二代,时间,1990年左右投产,主机,小型机/大型机,网络,主机终端模式、城综网,特点,1)业务上实现了通存通兑、内部资金清算 2)储蓄、对公依然分离,多套资金清算系统分 别独立,银行的业务由众多不同功能的业务 系统分别完成,各系统之间的接口采用了从 手工到电子多种方式 3)卡业务和自助银行业务有了一定的发展, 但功能有限 4)从数据存储和处理上看,还是采用了分布式 存储和处理 5)面向传票,分柜制,业务系统的历史回顾- 第三代,时间,1996年投产,主机,小型机、大型机,网络,专用网(SNA),开放网(TCP),特点,1)大会计的设计思想 2)提出

4、了综合柜员制的劳动组织方式 3)数据存储和处理更加集中 4)从简单的面向传票的设计发展为面向交易 的设计 5)网络建设全面铺开,服务品种极大丰富 6)建设了CIF系统 7)C/S体系结构 8)模块化的开发方法 第三代业务处理系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 “综合”业务处理系统,优秀的 会计系统,来自自身的局限性: 按业务条线分割的系统和管理格局,缺乏整合性和共享性; 来自国有大银行的压力 来自激烈的商业银行的竞争 来自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竞争 来自WTO的挑战,现实状况-面临的危机,扬长避短,发挥、挖掘特色和专长 依靠信息处理系统提升效率,解放生产力 创新是关键 产品创新 服务创新 管理创新 体制创新 适应

5、变化的能力可扩展性、可分割性,现实状况-出路在哪里?,数据集中,整合性,简便迅捷的清算模式 面向业务,以会计核算为核心,全行一本帐,表内表外联动,实现本外币一体化、对公对私一体化的业务处理模式,支持综合柜员制 面向客户,实现客户关系管理。对静态与动态的客户信息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 面向管理,采用交易驱动,同时产生各项业务数据和会计信息,通过数据仓库的建立和挖掘,形成信息管理系统(MIS) 面向决策,建立智能化、学习型的决策支持系统(DSS),强化银行运行效率和盈利能力,提升抗风险能力和应变能力。,现实状况-一个好的系统,面向服务,以做好对外服务为目标设计系统 面向控制,高度集成的公共控制系统,

6、强大而严密的用户授权管理和客户授信额度管理功能,支持对操作风险的监督控制和稽核管理。 采用模块化、参数化设计,简化业务流程,方便客户和柜员操作。 具有可扩展性、可分割性。为今后其他业务系统的开发打下基础,并能支持将来业务的分拆和出售。,现实状况-一个好的系统,现实状况-第四代,时间,2000年投产,主机,小型机、大型机,网络,专用网(SNA),开放网(TCP),特点,1)从面向交易到面向服务的设计 2)大会计、综合柜员制的继承和发扬 3)全辖一本帐 4)营业网点零维护、零升级、零干预 5)真正的24小时银行 6)多维分析信息,支持MIS及决策支持系统 7)双核心-会计核心和服务核心 8)C/S

7、/S体系结构 9)平台化、构件化的开发方法 10)由CIF到CRM,以CRM为核心构造系统 11)数据集中,银行服务 和管理的专家,提纲,一、综合业务系统 - 历史与现实,五、eBanking - 业务特色,六、eBanking - 技术特色,四、eBanking - 总体结构,二、数据中心模式的选择,三、主机系统的选择,七、新系统、新感觉,八、大集中的难与易,二、数据中心模式的选择,数据中心模式原则,系统处理能力能够胜任实际业务量的需求,对通讯线路的通道能力和稳定性的依赖性。,系统是否能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系统实施的经济性。,便于灾难中心的建设,系统的灵活性。,原则一 处理能力的扩展性,主

8、机系统处理能力对业务量的增长的可扩展性,通讯系统处理能力对业务量的增长的可扩展性,扩展性定义,结论,分行模式 优 区域模式 良 全国模式 差,原则二 对通讯的依赖性,合理地控制数据流量,减小总体的数据量,线路故障对业务的影响面,依赖性定义,结论,分行模式 良 区域模式 良 全国模式 差,原则三 系统的可管理性,对统一业务的可管理性,对系统运行维护的可管理性,可管理性定义,结论,分行模式 差 区域模式 良 全国模式 优,原则四 经济性,建设中心的费用,建设前置系统的费用,经济性定义,结论,分行模式 差 区域模式 优 全国模式 良,运行维护系统的费用,原则五 便于灾难中心的建立,利用现有设备,利用

9、现有线路,定义,结论,分行模式 差 区域模式 优 全国模式 差,利用现有场地,原则六 系统的灵活性,兼顾业务的统一性和特色性,应用系统的灵活性,灵活性定义,结论,分行模式 差 区域模式 优 全国模式 差,中心范围可调节,数据中心模式比较,提纲,一、综合业务系统 - 历史与现实,五、eBanking - 业务特色,六、eBanking - 技术特色,四、eBanking - 总体结构,二、数据中心模式的选择,三、主机系统的选择,七、新系统、新感觉,八、大集中的难与易,三、主机系统的选择,主机选型原则,可靠性-保证系统的稳定连续运行的能力,经济性-需要重新投入的设备费用、软件费用、运行费用,安全性

10、-主机系统防攻击的能力,性能保障-主机系统处理能力的大小,可维护性-系统维护的难易程度、工作量大小、熟手的多少,投资保护-现有设备、软件、人才的保护,可开发性-系统的开放性、开发工具的多少、应用软件的成熟度、熟手的多少,主机选型比较,提纲,一、综合业务系统 - 历史与现实,五、eBanking - 业务特色,六、eBanking - 技术特色,四、eBanking - 总体结构,二、数据中心模式的选择,三、主机系统的选择,七、新系统、新感觉,八、大集中的难与易,四、eBanking - 总体结构,业务系统设计重点的转变,多渠道接入门户,CRM核心,核心业务系统,eBanking 总体架构,系统

11、的体系结构 - 数据集中,数据中心,分行运作中心,支行服务前端,管理逻辑层,业务逻辑层,核心业务逻辑层,中心局域网,内部 广域 网,网点前置1,网点前置n,Internet 门户前置系统,Internet接入网,外连单位前置系统,门户前置逻辑层,系统资源管理平台,系统安全管理平台,人行、金卡中心、SWIFT等,Internet世界,决策支持业务逻辑层,客户层,外部接入网,系统的体系结构 - 体系组成,数据中心 - 定位,全行的生产中心和备份中心,生产中心,管理: 全行系统的管理 中心,运行: 系统的存储中心、 处理中心,门户: 全行统一对外联络 中心,备份中心,管理功能的备份 对外门户的备份,

12、数据和业务功能 备份,具备接管和保证系 统持续工作的能力,分行运作中心 - 定位,分行特征数据的数据存储,前置业务处理及控制,当地的服务接入门户,总行数据中心故障的应急备份,支行 服务前端- 定位,网点服务界面,网点设备控制,数据中心的设计原则,设计原则,采用面向对象技术,业务功能纯洁化,形成系统的核心层,中心服务交易能适应 各种业务的抽象特点,中心服务交易能自由 组合,分、支行的设计原则,设计原则,客户可定义需求,面向服务,管理和组织数据,采用灵活、成熟的开发平台,采用瘦客户端,交易组织和渠道分离,方便、强大的渠道接入方式,系统数据种类及分布原则,数据种类,客户信息类数据,帐务类数据,系统知

13、识类数据,数据分布原则,便于全行一体化 服务的开展,便于规范管理,便于监控全行的 业务,系统管理类数据,业务控制类数据,交易日志类数据,便于区域特色服 务的开展,系统数据及功能分布架构,核心业务逻辑,存款,贷款,结算,资金,投资,.,数据存储,.,日志类,管理类,知识类,客户类,帐务类,客户 管理,机构 管理,柜员 管理,凭证 管理,安全 管理,人行 接口,金卡 接口,SWIFT,网络 银行,.,数据中心,业务处理渠道,柜面 业务,自助 业务,中介 业务,网上 业务,客服 中心,.,数据存储,日志类,业务控 制类,客户类,客户 管理,安全 管理,当地 人行,当地 金卡,WAP,网络 银行,.,

14、分支行,eBanking - 总体业务模型,大前置Why ?,服务手段的多样化,分行特色业务的开展,业务的时间性要求,规范管理的需要,业务平台的规范化,技术平台的规范化,电子交易 的整合,统一的技术平台,统一的业务平台,统一的管理平台,统一的接入平台,大前置-电子交易的整合,大前置功能设计,运行,核心业务系统 的前置处理,以分行为单位 个性化业务处理,代理业务的 前置处理,自助业务的 前置处理,分行系统的非核 心数据存储和处理,本地客户服务数 据存储和处理,门户,当地联络中心 当地人行、金卡等,Call Center接入,WAP手机接入,企业银行接入,家庭银行接入,其他接入,管理,分行系统管理

15、,前置设备的配置 和管理,其他管理,大前置优点,主机业务系统只与分行单一系统联结,不用 面对分行不同类型的客户端,便于管理,减 轻主机负担。 大前置系统提供对主机业务系统的统一的报 文结构,统一的加密算法,统一的通讯平台。 和地方实际密切相关的业务处理放在本地的 前置机上处理,如中间业务。 分行的客户服务数据放在本地,有利于本地 的客户服务,CallCenter效率会更高,同时 也大大降低与总行网络通讯的压力。 大前置系统可作为和外系统连网的通讯网关 机和前置机,起到协议转换和报文转换的作用。 大前置系统可以对本地的自助设备进行监控。 前置机可对来往信息或交易进行详尽的记录, 方便查询和对帐,

16、从而间接保护主机安全。,网点 前置,网点 前置,网点 前置,当地 代理商户,当地 人行,中心级 代理商户,自助 设备平台,自助 设备,自助 设备,自助 设备,电话 接入前置,大前置的结构,分行前置业务平台,核心业务系统,人行 总中心,SWIFT,中心前置业务平台,网银接入平台,RA前置机,RA前置机,前置业务平台eBranch架构,Management Services,eLink Runtime kernel,Monitor Services,eBranch系统开发构件,通讯网关,通讯逻辑处理核心(交易路由),终端监控服务处理,Web化图形管理监控处理,监 控 服 务(具体的功能处理),通讯协议的转换,通讯连接的管理,安全管理,业务 报表,代理商户 信息管理,操作员 管理,系统配置 管 理,票据 管理,报文处理核心文件处理核心,原始报文的传递,业务处理核心,交易异 常处理,任务调度,输 入 缓 冲 队 列,数 据 格 式 转 换 器,通 讯 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