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书记交流会工作汇报.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925511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村书记交流会工作汇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村书记交流会工作汇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村书记交流会工作汇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村书记交流会工作汇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村书记交流会工作汇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村书记交流会工作汇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村书记交流会工作汇报.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村书记交流会工作汇报篇一:包村工作情况汇报昌乐县包村联户工作情况汇报中共昌乐县委组织部我县的包村工作从1998年开始,特别是20XX年以来,县委部署开展了大规模的机关干部进村入户帮助群众发展致富活动,深入农村一线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推动了机关干部转变作风,增进了与基层群众的感情,助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前,共组织93个部门(单位)包靠369个村,每村都有34名机关干部常年包靠;2359名机关干部与2274名农户结成了帮扶对子。一、创新包村方式,建立“搭配科学、全面覆盖、联建共建”的包村工作格局(一)立足实际,科学结对。按照“组织引导、自愿结对、适当调整”的原则,结合部门特点和村庄实际,

2、合理确定联建对子。既有一个部门帮扶多个村的,也有一个村由多个部门帮扶的。对发展潜力大,但基础条件相对较差的村,重点引导资本、项目、人才等方面具有优势的部门对其帮扶,帮助理清工作思路、培植主导产业、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对村“两委”班子软弱涣散的后进村,重点引导党建工作基础好、工作力量强的部门对其帮扶,协助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班子建设,夯实农村工作的组织基础;对农村社区建设进程慢的村或区域,重点引导整合资源能力强的部门对其帮扶,通过帮助健全服务网络、完善服务设施等,把公共服务延伸到农村,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村情复杂、矛盾较多的村,重点安排政法部门对其帮扶,帮助理顺情绪

3、,化解矛盾,融洽关系,促进和谐发展。(二)全面覆盖,全员参与。统筹县镇两级干部资源,实行县级领导包镇(街道)、部门包片(社区)、机关干部包村(社区)联户,即每2至3名县级领导包靠一个镇(街道),综合协调、具体指导包村联户工作;每个部门(单位)包靠1个或几个工作片(管区),对所包片(管区)的包村工作进行统筹和调度;每个行政村派驻1个工作组,每个工作组不少于3人,其中镇(街道)搭配1人,由包村部门的1名科级干部任组长,具体负责该村的包靠联户工作。对部门选派的包村干部,县包村联户办公室严格审核把关,做到“两优先一不准”:优先选派有农村工作经验的干部包村,优先选派有发展潜力、责任心强的干部包村,不准随

4、意调换包村干部。每个包村部门都组织本单位有帮扶能力的机关干部全员联户,每人至少联系帮扶1个困难户,每月走访不少于1次,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三)联建共建,以城带乡。为建立部门包村工作的长效机制,为村里留下一支“永不撤走的工作队”,县包村联户办公室积极引导包村部门与村建立联合党组织。联合党组织成员一般由57人组成,县直部门机关党组织书记任联合党组织书记,村党支部书记、机关包村干部任副书记。联建双方每月召开一次联合党组织成员会议,沟通思想,通报情况,解决问题,研究部署工作;每半年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吸收村“两委”干部、包村干部、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参加。联合党组织从需求出发,不断创新活动

5、方式,丰富联建内容,努力做到“七联”,即班子联创、队伍联带、活动联谊、阵地联建、困难联帮、资源联享、责任联担。机关包村干部和农村党员干部经常面对面沟通,手拉手帮扶,使农村党员干部在互动交流中学习了先进理念,提升了思想境界,提高了工作本领。二、突出工作重点,推动包村联户活动的深入开展每年年初,县委都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专题调查,查找当前农村存在的突出问题,掌握群众的所想所盼。在此基础上,明确包村任务,突出包村重点,狠抓工作落实,引导包村部门紧扣不同时期的主题深入开展工作。(一)20XX至20XX年,坚持以化解矛盾、理顺情绪、解决困难、帮助发展为主题开展包村工作。重点组织引导包村干部深入每家

6、每户,了解情况,把握动态,及时排查了解各种矛盾和问题;努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上的困难,在技术、信息、市场、资金等方面为群众搞好服务;对特困户、病灾户、“五保”老人等困难群体,进行重点关注,重点帮扶;帮助所包村选准发展路子、落实工作措施,为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创造条件。活动开展以来,先后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900多起;举办各类培训班548期,培训农民45858人次;帮助规划建设村级创业小区106个,扶持群众新上项目740多个,转移农村劳动力12900多人;协助所包村硬化道路16770米,修建桥涵50座,铺设管道90920米、水利管网3700米,打机井247眼,安装自来水12170户,安装变压器73

7、台。(二)20XX至20XX年,坚持以“活跃基层、打牢基础”为主题开展包村工作。组织开展了“基层基础建设年”和“党建工作创新年”活动,提出年内基层党组织建设达到“两个100”的目标,即100的行政村(居)有健全的领导班子、有办公活动场所、有基本的工作制度、有正常的党员纳新机制;100的规模以上企业有党组织、有党员活动室、有规范的党组织活动、有正常的党员纳新机制。围绕抓基层、打基础,包村部门共协助所包村发展入党积极分子20XX多名;修缮办公场所473间,369个村级场所全部实现了面积达标、设施配套、制度规范、功能齐全的目标,村“两委”班子坚强有力、村级工作运转有序、民主管理制度更加规范完善,村级

8、党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明显增强。同时,在全县排查出了49个后进村,逐一落实包靠部门,实行台账管理,坚持一周一调度,一月一通报,因村制宜,通过两年的帮扶全部实现了转化升级。(三)20XX年以来,坚持以创新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为主题开展包村工作。牢固树立和践行“群众第一、基层第一、弱势群体第一”的工作理念,以包村工作组和包村干部为骨干,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为主体,推行网格化联系、流水线服务、重点性帮扶,建立以群众联系卡、民情日记本、民情台帐为主要内容的“一卡一本一帐”制度,努力构建覆盖到每个家庭、每个自然人的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全覆盖”体系。深入开展了“固基础、创先进、保稳定、

9、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包村干部通过集中走访、定期走访、日常走访等形式,到所包靠村(社区)走访调研,实现村村到、户户到,做到问思想、问困难、问需求、问不足、问思路、问建议“六必问”;组织党员干部与困难群众结对帮扶,为群众想办法、谋出路,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探索帮助群众发展经济、增收致富的新门路、新办法;协助所包村畅通社情民意诉求渠道,健全完善排查调处机制,及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今年以来,包村干部共走访慰问老党员、困难户5140多户,发放慰问物资共计120多万元;发放便民联系卡10多万张,撰写调研报告100多篇,征集意见、建议3000多条,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0

10、0多起。同时,包村工作组把村“两委”换届选举作篇二:当好第一书记经验交流“当好第一书记”经验交流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们:根据会议安排,由我代表第五批选派干部作经验交流发言。首先,非常感谢县委组织部给我这个机会,能与大家交流汇报下通过两年多选派工作的一些个人感悟、领会与想法。今天我汇报的题目是“如何才能当好第一书记”,仅为即将上任的第六批“第一书记”们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讲的若有不足、不妥之处,请在座的各位领导、同志们予以批评指正。选派“第一书记”到村任职,是党委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快农村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第一书记”,使命光荣、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要做好选派工作,我个人认为应当着重把

11、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沉下身子,融入群众是当好“第一书记”的前提。 “你跟群众有多近,群众对你就有多亲”。和群众打交道,最重要的是要与群众建立真挚的感情。一要甘做群众的学生。我们大多数“第一书记”一直在机关单位工作,对如何做好农村工作、如何处理“三农”事务,没有太多的经验。在看到自己政治立场强等长处的同时,更要看到自己与基层干部群众之间的差距和不足。一定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到村工作,不居高临下,不盛气凌人,不说大话、不讲空话,要真正放下架子、俯下身子,深入调研,吃透村情民意。二要真心为群众着想。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把实事办到群众的眼睛中,把好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要真诚与群众沟通,听群众怎

12、么说、了解群众怎么看、理解群众怎么想,努力摸清群众所需、群众所急,为工作开展奠定基础。三要热心帮扶群众。要真正把自己当成“村里人”、把群众看作“自家人”,把村里的事当作“自家事”,尽己之力为基层群众办实事、好事,为任职村的发展寻找突破口。二、率先垂范,带好队伍是当好“第一书记”的职责。 “第一书记”要以身作则,选好人、用好人、培养人,带好队伍。一要以率先垂范提升凝聚力。农村工作事务性强,涉及面广,要开展好工作,必须想方设法取得村干部和群众的支持。作为“第一书记”,既要带头工作,发挥好引导、示范作用,又要注重把握方式方法,集思广益,多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形成融洽和谐的工作关系。“班子”心齐了,“台

13、柱”搭稳了,才能开展好工作。二要以人格魅力提升影响力。“第一书记”要注重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用良好的形象影响一班人,带动全村人。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勇于开拓,善于创新,树立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进取形象。一句话:“你亲自干了,群众才信你;你把事干好了,群众才服你”。三要以优良作风提升执行力。“第一书记”要把机关的好作风带到农村去,切实提升村组干部的执行能力,通过组织开展“党日”活动、到先进村考察学习等多种方式,帮助党员干部转变观念,解决“散、懒、松”等作风问题,拓宽视野,增强带民致富的能力。帮助任职村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完善议事、决策制度,落实“四议两公开”等民主管理制度,努力形成用制度管

14、人、制度议事的良好氛围。三、谋划发展,真抓实干是当好“第一书记”的关键。 “第一书记”工作的成效如何,最根本的是看农村经济发展了没有?农民收入增加了没有?村风村貌改观了没有?要实现这些目标,关键在真抓实干。一要突出“第一要务”抓发展。把科学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要结合任职村的村情,发展特色产业,千方百计帮助群众增收致富。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理清发展思路,真抓实干,把蓝图变成现实。二要践行“第一宗旨”抓服务。把服务群众作为“第一宗旨”,了解村民所思、所想、所盼、所怨,当好农民群众的“贴心人”。工作中要注重基层稳定与社会和谐,真正做到上为党委政府分忧,下为党员群众解难。三要履行

15、“第一责任”抓党建。以建强村党组织为核心,加强村党组织建设,努力把农村优秀人才吸纳到党组织中来,凝聚发展正能量,增强基层党组织活力。最后,请允许我借此宝贵机会,仅代表第五批选派干部对两年多来一直精心指导我们选派工作的组织部门与选派办;强力领导我们选派工作的各乡镇党委、政府;全力支持我们选派工作的选派单位;无私关怀与帮助我们选派工作的各级领导与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大家!篇三:三大举措全力提升村支部书记“三大能力”三大举措全力提升村(社区)支部书记“三大能力”以突出“会思”、“会说”、 “会干”三个重点,全力提升全镇村(社区)支部书记的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和执行能力。努力将他们打造成“敢于思考

16、、敢于干事、敢于负责”的基层组织带头人。一是定期开展学习交流,着力提升思考能力。以学政治、学法律、学技术、学知识和学习基层好的工作经验和方法为重点,镇党委年初制定镇村(社区)支部书记学习计划,每月组织支部书记学习一次,每次学习分两段式,先是集中学习,后由镇党委书记组织交流发言,要求与会人员根据学习内容,结合本村实际,结合中心任务。就如何发展本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谈学习体会和当前的工作目标和举措,大家认真思考,畅所欲言,取长补短。同时。对贯彻学习如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等重要内容方面还要求写出心德体会,有效提升支部书记的能力水平。二是定期开展讲述汇报,着力提升表达能力。结合“一讲二评三公示”,每月组织村支部书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