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设计规范.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924037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设计规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道路设计规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道路设计规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道路设计规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道路设计规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路设计规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设计规范.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道路设计规范篇一:要求平曲线 中国规范法国规范篇二:小区小区居住区的道路规划,应遵循下列原则:根据地形、气候、用地规模和用地四周的环境条件,以及居民的出行方式,应选择经济、便捷的道路系统和道路断面形式;使居住区内外联系通而不畅、安全,避免往返迂回,并适于消防车、救护车、商店货车和垃圾车等的通行;有利于居住区内各类用地的划分和有机联系,以及建筑物布置的多样化;小区内避免过境车辆的穿行。当公共交通线路引入居住区级道路时,应减少交通噪声对居民的干扰;在地震烈度不低于六度的地区,应考虑防灾救灾要求;满足居住区的日照通风和地下工程管线的埋设要求;城市旧城区改造,其道路系统应充分考虑原有道路特点,保留和利

2、用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街道;考虑居民小汽车的通行;便于寻访、识别和街道命名。居住区内道路可分为: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和宅间小路四级。其道路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居住区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小区路:路面宽58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采暖区不宜小于14m;非采暖区不宜小于10m;组团路:路面宽35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采暖区不宜小于10m;非采暖区不宜小于8m;宅间小路;路面宽不宜小于;在多雪地区,应考虑堆积清扫道路积雪的面积,道路宽度可酌情放宽,但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居住区内道路纵坡规定,应符合下列规定:居住区内道路纵坡控制指标应符合表规定;居住区内道路纵坡控制

3、指标表道路类别最小纵坡最大纵坡多雪严寒地区最大纵坡机动车道 L200m 5 L600m非机动车道 L50m 2 L100m步行道 4注:L为坡长。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的道路,其纵坡宜按非机动车道要求,或分段按非机动车道要求控制。山区和丘陵地区的道路系统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车行与人行宜分开设置自成系统;路网格式应因地制宜;主要道路宜平缓;路面可酌情缩窄,但应安排必要的排水边沟和会车位,并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居住区内道路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数应控制,其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15

4、0m。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60m时,应设不小于4m4m消防车通道。人行出口间距不宜超过80m,当建筑物长度超过80m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居住区内道路与城市道路相接时,其交角不宜小于75;当居住区内道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相接;进入组团的道路,既应方便居民出行和利于消防车、救护车的通行,又应维护院落的完整性和利于治安保卫;在居住区内公共活动中心,应设置为残疾人通行的无障碍通道。通行轮椅车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纵坡不应大于%;居住区内尽端式道路的长度不宜大于120m,并应设不小于12m12m的回车场地;当居住区内用地坡度大于8%时,应辅以梯步解决竖向交通,并宜在梯步旁附设推行自行车

5、的坡道;在多雪严寒的山坡地区,居住区内道路路面应考虑防滑措施;在地震设防地区,居住区内的主要道路,宜采用柔性路面;居住区内道路边缘至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规定;道路边缘至建、构筑物量小距离表道路级别与建、构筑物关系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及宅间小路建筑物面向道路无出入口高层5多层3 3 3 2 2有出入口- 5 建筑物山墙面向道路高层4多层2 2 2 围墙面向道路注:居住区道路的边缘指红线;小区路、组团路及宅间小路的边缘指路面边线。当小区路设有人行便道时,其道路边缘指便道边线。居住区内宜考虑居民小汽车和单位通勤车的停放。篇三:道路设计标准国电集工20XX889号附件2中国国电集团公司

6、风电场道路设计标准1 目的为规范中国国电集团公司风力发电工程中的道路设计工作,做到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确保质量,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主要规定了风力发电工程道路设计的技术指标、主要内容、成果组成及要求、注意事项。2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全资和控股建设的陆上风电场的道路设计,沿海滩涂风电场的道路设计可参照使用。3 引用标准和文件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XX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XX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XX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XX4 术语和定义 场内道路:指风电机组间道路和风电机组与升压变电站之间道路。 场外道路

7、:指主要利用已有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乡镇等级道路和市政道路,不作为风电场设计范围。5 一般规定风电场道路工程范围为风电场进站道路和场内道路。进站道路范围为从已有交通网络开始至风电场内升压变电站(开关站)之间道路。场内道路范围为风电机组间道路和风电机组与升压变电站之间道路。场外道路主要利用已有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乡镇等级道路和市政道路,不作为风电场设计范围。风电场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必须贯彻“安全、适用、节约、和谐”的设计理念。应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结合经济、技术条件,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节约用地,重视环境保护,注意与风电场总体(分多期

8、)规划、风机安装场等协调。风电场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必须依据审查批复的风电场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微观选址报告)、初步设计报告等为依据,设计依据应明确风机单机容量及型号、拟采用的风机吊装方案及设备类型,必要时应进行适应不同设备运输及吊装方案的道路技术标准论证。当风电场按照总体规划分期建设时,风电场道路工程特别是进场道路和后期风电场衔接的场内道路应按照“一次设计、满足规划的后期使用要求”的原则做好总体设计,处理好前、后期工程的相互衔接。道路设计条件为微观选址报告、风电场气象水文资料、风电场工程地质勘察、1:20XX地形图、所选定机型的“风机运输要求”等资料。一个风电场建设项目应由主体设计单位明确风机机

9、位坐标、高程,确定安装场地布置位置及尺寸、高程等参数。6 道路设计指标风电场道路工程中路基标准宜参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四级公路标准设计,考虑到山区风电场地形较为复杂,道路布设较为困难,设计时速一般采用10km/h。道路平曲线半径及路基宽度应满足风机设备厂家或运输单位提出的最小指标要求,条件允许时应尽量采用较高的平曲线指标。道路纵坡:干线道路可以按照最大纵坡不大于10%、最大坡长不超过200m控制,支线道路可以按照最大纵坡不大于12%、最大坡长不超过100m控制。条件允许时应尽量采用较高的纵坡指标,如在采取一些辅助措施(如辅助牵引)时,纵坡的最大坡度也可适当放宽到14%,以使线路布置更合理、方便施

10、工、减少工程投资。对风电场工程进场道路应按照“充分利用既有道路、超长件设备运输可采用临时方案通行”的原则采用单车道设计,路基宽度应控制在,路面宽度应控制在;进场道路应结合地形条件设置错车道,错车道间距应控制在300400m,错车道路基宽度应控制在,错车道路基有效长度为50m。对风电场工程场内道路应按照“施工期设备运输及安装为主、后期运行为辅”的原则确定道路横断面指标,当风机设备安装采用汽车吊或可伸缩式履带吊时,场内道路按照单车道设计,路基宽度应控制在,路面宽度应控制在,并结合地形条件设置错车道,错车道间距应控制在300400m,错车道路基宽度应控制在,错车道路基有效长度为50m;当风机设备安装

11、采用普通履带吊时,场内道路应按照两期设计,一期即土建及设备安装施工期路基宽度应控制在,路面暂不施工;二期即运行期路基宽度应控制在,路面宽度应控制在,道路路基排水边沟设置在一期路基范围内。圆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取30m,极限值取20m,圆曲线所在路段应设置超高、加宽缓和段。圆曲线段的加宽值根据风电机组叶片长度按照风电机组制造厂推荐值选取。凸形竖曲线半径一般值为200m,极限值为100m。凹形竖曲线半径一般值为200m,极限值为100m。竖曲线最小长度20m。为满足叶片运输,对竖曲线还需按照叶片运输要求进行设置,以叶片不剐蹭地面和车底板不碰地面为设置原则。7 道路设计主要内容确定路线具体位置。确定路

12、基标准横断面和特殊路基横断面,绘制路基超高、加宽设计图;计算土石方数量并进行调配;确定路基取土、弃土的位置,绘制取土坑、弃土场设计图。确定路基路面排水系统和支挡、防护工程的结构形式及尺寸,绘制相应布置图和结构设计图。确定特殊路基设计的结构形式及尺寸,并绘制设计图。确定各路段的路面结构类型、路面混合料类型,并绘制路面结构图。确定涵洞的位置、孔数及孔径,过水路面的位置,结构类型及各部尺寸,绘制布置图。特殊设计的,应绘制特殊设计详图。确定路线交叉形式、结构类型及各部尺寸,绘制布置图和设计详图。确定环境保护与景观工程的位置、类型及数量,绘制布置图和设计详图。落实筑路材料的料场位置、品质及储藏量、供应量

13、及运距,绘制筑路材料运输示意图。确定征用土地的数量。计算各项工程数量。提出施工组织计划。8 施工图组成和内容总体文件说明书风电场地理位置、规划装机容量、分期建设要求(如有)、拟选的风机机型、拟采用的设备安装方案等基础资料。风电场道路采用的技术标准及主要技术指标,不同技术标准之间的衔接过渡情况。规划的风电场道路干、支线起讫点、中间控制点、全长,说明干、支线编号及连接风机编号。规划的风电场干、支线道路沿线自然地理条件及对项目的影响。路线:进场道路与当地路网的衔接关系;路线布设及主要技术指标采用情况,说明路线布设与风机安装场平面、高程衔接情况;说明干、支线采用的极限平、纵指标及安全措施设计情况;说明

14、风电场道路用地数量;说明路线交叉设计原则、技术标准采用情况。路基、路面:沿线地质、地层情况描述、不良地质地段分布及其相关物理、力学指标等;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求。桥梁、涵洞:设计原则,技术标准采用情况,沿线涵洞、过水路面的分布情况,涵洞、过水路面施工技术要求。风电场道路工程筑路材料、水、电等建设条件。风电场道路与周围环境和自然景观相协调情况。项目地理位置图示出风电场道路工程在县级交通网络图中的关系及沿线主要城镇等的概略位置。风电场道路平面总体设计图示出地形、地物、平面控制点、高程控制点、坐标网格、风机机位、风机安装场、升压站、路线位置线、示坡线及曲线主要桩位)与其他交通路线的关系、沿线排水系统、改移河道及道路、用地界等,标出涵洞、路线交叉及防护工程的位置,标出过水路面的位置、长度。比例尺用1:20XX或1:5000。风电场道路工程主要指标风电场道路标准横断面图示出风电场干、支线道路一般路段的标准横断面形式、路侧设施及护栏等的设置位置。比例尺用1:200。若有特殊路基地段,应示出特殊路基横断面。 路线路线平面图示出地形、地物、风机机位、风机安装场、升压站、路线位置及桩号、断链、平曲线主要桩位与其他交通路线的关系以及县以上境界等、标注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及坐标网格和指北图式,示出涵洞、路线交叉位置、中心桩号、尺寸及结构类型等。并示意出主要改路、改渠等。图中列出平曲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