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的例子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923002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态度的例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态度的例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态度的例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态度的例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态度的例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态度的例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态度的例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态度的例子篇一:工作态度案例 用“服从”提升你的成功指数 我的朋友晓军是某公司部门经理,他对“服从”有着深刻的理解。他说:“上下级的关系就是命令与执行的关系。如果只有命令,没有服从命令的下属,不仅仅会让工作陷于被动,而且可能被老板解雇!”简而言之,老板需要的是服从命令的执行者,而非自我感觉良好、我 行我素的人! 大多数老板非常熟悉自己公司以及公司在市场的表现,从某种角度上讲,他们可能比基层管理者敏感一些,下达的指令往往具有前瞻性。许多人认为自己的老板是“自大狂”,殊不知由于他们眼界不宽,自己其实已经陷入偏执的怪圈!在我看来,服从命令、积极地贯彻执行老板的意志是职场中重要的能力,那些成功者,往往

2、都是坚决的执 行者! 人生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能力极为平凡的人,怎样才能取得不平凡的成功?下列简单的方 程式,可以解答这个问题。 人生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所谓“能力”,是指人的才能、健康状况以及适应性等,基本由先天决定。“热情”是指工作热情,对工作努力的程度,这可以由自 己决定。对“能力”和“热情”,分别可以从最低0分到最高100分做出 评价。在工作中,这两者是相乘的关系。 因此,一个人即使没有杰出的才能,但他知道自身的缺点,为了弥补不足,他比谁都努力,有燃烧般的工作热情;另一个人天资聪明,但因此很骄傲,不肯认真工作。那么前者的业绩可以比后者更大。 第三项要素“思维方式”,是指你准

3、备用怎样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以至度过人生。“思维方式”可以在负100分到正100分的幅度之内打分。受嫉妒、忌恨、憎恶等负面情绪支配的人,精神状态就是一个负数,那么结果他的人生也是一个负数。相反,一个正直向上,抱有积极思维方式的人,就容易取得成功,度过美好的人生。 观察这个方程式,可以明白人生的结果,是由我们自己的双手、靠我们自己的努力来决定。同时还可以明白,“思维方式”对于人生 和事业的成败,起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敬业精神的十大表现:1、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2、兢兢业业,克尽职守;3、说做就做,坚决执行;4、不满足于尚可的工作表现;5、成为自己工作领域的专家;6、永远想在老板前面; 7、不要

4、让借口成为习惯;8、永不拖拉和逃避;9、每天多做一点点;10、坚忍不拔,绝不轻言放弃;把信送给加西亚 这是一个简单平凡的故事。美西战争爆发后。美国需要立即与西班牙的反抗军首领加西亚取得联系,以获得他的支持。加西亚在古巴丛林的山里没有人知道确切的地点,所以无法带信给他,而美国总统必须尽快地获得他的支持。 有人对总统说:“有一个名叫罗文的人有办法找到加西亚,也只有他才找得到。” 他们把罗文找来。交给他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罗文拿了信,把它装进一个油纸袋里,封好,吊在胸口。三个星期之后,他徒步走过危机四伏的国家,把那封信交给了加西亚。 讲到这里,要强调的重点是,美国总统把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交给罗文,而

5、罗文接过信之后,并没有问:“他在什么地方?” 是的,罗文没有提问,其实他也不知道加西亚在什么地方。但是在他接过这封信的时候,他就以一个军人的高度责任感接过了一项神圣的任务,也许他会因为这项任务付出生命。但他什么也没有说,他所想到的只是如何把信送给加西亚。 当企业员工对工作的难易程度、待遇的高低、工作环境的好坏等斤斤计较、怨声载道的时候,他们有没有经常自我反省:与社会提供给我的回报相比。我是否付出了足够的努力?我足够敬业吗?如果让我把信带给加西亚,我能吗?像罗文这样的人,我们的确应该为他塑造一座不朽的精神雕像,永远存放在心中。想要取得成功的员工所需要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和他人的种种教导,更需要

6、一种孜孜不倦的敬业精神,而这种精神就源于一个人对工作的忠诚的信念。 一流职业理念的特点敬业 敬业是职场从业者基本的价值观和信条。所谓敬业,就是用一种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地从事工作。松下幸之助创业时目睹信徒在寺庙里虔诚而愉快地参加义务劳动时,感慨地说:“如果员工带着宗教般的虔诚参加工作,企业肯定会无往而不胜!” 敬业,是职业人的重要品格。美国有这样一位销售汽油的推销员,每走到一个地方,都要把他所销售汽油的品牌、价格写到留言簿、台历及其他很多能够记录的地方,同行们为此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每桶44美分”。这位推销员执著的行为感动了客户,也感动了总裁,经过几

7、年时间的考察,他成为这家石油公司的总裁的接班人。在中国,敬业精神古已有之,中国古代思想家也非常提倡敬业精神,孔子称之为“执事敬”,意思是说对待事业要持尊敬、 敬重的态度。古代思想家朱熹将“敬业”诠释为“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敬业,就是要敬重并专心致力于自己从事的事业。千方百计将事情做好。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群”、 “忠于职守”的传统。 敬业首先要爱岗,一个人一旦爱上自己的职业,他就会全身心地投到工作中,焕发出动力与热情。即使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做出不平凡的事业。 敬业的实质是投入并快乐地工作,达到“不是要我做,而是我要做”的境界。 乐在工作是员工的大智慧,其深层原因如下: 在一个人清醒的时

8、间里,工作占据了一半的时间,如果你认为工作是痛苦的,那么,在你清醒的人生中有一半是痛苦的; 工作是练习、发展及培训自己的能力的最好方法; 学习不只为报酬而工作,最终的结果是能使你获得更多的报酬,这也正是对“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理解; 为自己工作。工作是为了自身素质的提高,同时也提高了应对职场的能力。 乐在工作是为了成就事业,经常制定一些一般人难以逾越的标准,通过反复努力而最终达到。这是一种乐趣。会给你带来一种一般人永远无法体会到的幸福感,这时工作已经不是工作了,而是一个极为有趣的游戏,由你自己去操纵。 工作不要60分。在以结果为导向的工作环境中,是以你在多大程度上认同责任的价值理念,并身体力

9、行为标准的,在每件工作的过程中都要求百分之百的努力,才能完成自身的责任目标。 工作没有100分。在现实的工作环境中,一切都在不断地变化,不求甚解与精益求精是两种不同的开展工作与处理问题的态度,会导致不同的结果。精益求精没有止境,责任心会促使你不断地攀登更高的目标,不断地超越平凡,创造卓越。比如,劳动模范张秉贵,他在篇二: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案例分析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案例分析 一、 什么是态度 1、 含义:是指个体对所处环境中的人物、事情及其他客体 比较持久认知、情感和倾向性。反映个人对人物、事物、客体的心里感受。态度不仅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行为,而且也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2、 对象:态度所指

10、向的人物、事物或其他客体 3、 成分:态度的心里构成 (1) 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某种事物或对象的 看法、评价以及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信念、观点、知识和信息的组成。既包括对人对事的知晓,也包括对人对事的评论、赞同或反对。 (2) 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个体由认知而产生的对态 度对象的一种情绪情感体验,即态度中的情绪情感部分。 (3) 态度的意向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反映倾向, 是行为的准备状态,即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某种反映。 4、 态度的功能(作用) (1) 决定着人们对外界事物的判断与选择(态度的习惯性) 导致刻板印象 导致先入为主的判断 导致晕轮效应 (2) 态度的稳定持久性(忍耐性或

11、坚持作用) 决定了人的态度面对变化了的环境的忍耐性的 高低 预示着个体对事物的行为反映模式的规律性 (3) 态度对学习的影响(选择性) (4) 态度的隐藏性 (5) 态度对矛盾和冲突的调节功能二、 态度的形成和改变 1、 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1) 需要的影响:凡能满足自己需要的对象或能帮助自己 达到目标的对象必然产生喜欢的态度,反之产生厌恶的态度。 (2) 知识的影响:知识形成态度,也改变态度。 (3) 团体的影响 (4) 个人性格的影响 (5) 行为的影响 (6) 其他:个人创伤或戏剧性的经验。2、 态度的形成过程 态度是在长期的生活环境、教育和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

12、到复杂、从不稳定到稳定的过程。 (1) 服从阶段:是指个体为了获得奖酬或免受惩罚,按照 社会的要求、集体的规范或别人的意志而采取的表面服从的行为。 外力性 表里不一性 暂时性转化性 模仿性 (2) 同化阶段:是指个体自觉自愿的接受别人的观点、信 念、态度与行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与行为逐渐和他人或团体的态度相接近的过程。不再是被迫屈从,也不再是消极模仿,而是自觉的接受。 (3) 内化阶段:把情感认同的态度与自己内心的价值观融 为一体,内心真正接受了新观点、新情感,彻底形成了新态度。 3、 态度的改变 (1) 方向的改变:以一种新的态度代替旧的态度,或将本 来反对的变成赞成的,将本来喜欢的变成不

13、喜欢的。“非一致性的改变” (2) 强度的改变:态度的方向没有改变,而只是改变了态 度的强度。“一致性的改变” 三、 什么是行为 1、 含义:个体或组织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采取的有意识的 活动过程。 个体的行为和组织的行为 心理行为和物理行为 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行为 工作中的行为 2、 影响行为的个性因素 (1) 控制点:内控型外控型 (2) 权威主义:是一种在组织中人们之间应该具有地 位和权力的差异的信念。 (3) 自尊:高自尊者相信自己拥有工作成功所必需的 大多数能力,他们往往选择更具冒险性的和非传统的工作。低自尊者比高自尊者对外界更为敏感,他们更乐于赞同别人的观点,更倾向于按照自己尊重的人

14、的意志和信念办事。 (4) 自我监控:个体根据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而自我 调整自己行为的能力。四、 人的行为的改变层次 (1) 知识的改变:指导行为的某些资料的改变。比如:行为的原因、行为实行的办法、行为结果等。知识是行为产生的牵引和后果,是影响人的态度乃至行为改变的重要因素。 (2) 态度的改变 认知:知晓、评价; 情感:体验、情绪; 意向:方向的改变、强度的改变; (3) 个体行为的改变:由进行旧行为转变为实施新行为。 (4) 组织行为的改变:由组织内个体行为的改变转变为组 织整体行为的改变。五、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在心理科学发展的早期,有一个未经验证的假设,即不论是对蔬菜的偏爱还是对他人的看法(社会态度),一个人的态度与行为之间一般具有一致性,即态度与行为存在着动态相依性。与此同时,人们的态度与行为之间还存在着相互作用关系,有时态度决定行为,有时行为影响态度。 六、 案例(采用本人自己的经历) 例一:我有一舍友性格很急,脾气比较暴躁,在生活中如果有什么事没有令她满意,没有顺着她的心意,她很喜欢拿宿舍的公共用品出气。最近一次就是在她生日那天,整个宿篇三:关于学习态度的小故事 关于学习态度的小故事 故事1.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一位:你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出人意料,这位白发苍苍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