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采风报告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922251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采风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广州采风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广州采风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广州采风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广州采风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州采风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采风报告(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州采风报告考察历程: 此次采风为期十二天,我们先后到了广州、东莞、深圳、珠海四个城市,参观调查了广州沙面、北京路步行街、花城广场等商业中心;广州博物馆、可园博物馆、东莞科学技术博物馆、东莞展览馆、珠海博物馆、关山月美术馆等各地展览馆;红砖厂和华侨城创意园;大梅沙海滨公园、陈家祠、圆明新园等自然和人文景点;万科研发基地、福麒珠宝、罗西尼钟表博物馆等相关公司。 总的来说旅程安排丰富充实,十二天满满当当,克服了劳累之后见识到了很多,收获到了很多。在各大商业中心,我们看到了巨量的各类商品。如何将优秀的产品变为优秀的商品?什么样的设计更为消费者所喜爱?不同档次的产品的设计元素有何不同?我想这些问题都能

2、从中得到答案。而在各地展览馆,我看到从远古到近代的设计的发展与变迁,能看到设计与时代的关系。在各设计园和设计公司我了解到了现在的设计产业是如何运营和工作的,如何把设计变成效益。从陈家祠和可园我看到了先人对美学元素的系统运用。 我将从产品设计的角度着重分析沙面、可园博物馆、深圳工业展览馆。 乘坐了二十六个小时的火车后,我们于4月18日下午到达了广州火车站。空气温润,气温宜人,让我不由期待接下来的采风之旅。沙面:4月18日下午,我们前往第一站广州沙面。沙面,曾称拾翠洲,因为是珠江冲积而成的沙洲,故名沙面。 沙面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市区西南部,南濒珠江白鹅潭,北隔沙基涌,与六二三路相望的一个小岛,有大小

3、街巷八条,面积0.3平方公里。 沙面在宋、元、明、清时期为中国国内外通商要津和游览地。鸦片战争后,在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后沦为英、法租界。沙面是广州重要商埠,历经百年,曾有十多个国家在沙面设立领事馆,九家外国银行、四十多家洋行在沙面经营,粤海关会所、广州俱乐部等在沙面相继成立。沙面见证了广州近代史的变迁,留下了孙中山先生、周恩来总理等伟人的足迹,沙面已成为我国近代史与租界史的缩影,沙面岛上欧陆风情建筑形成了独特的露天建筑“博物馆”。已被开发成国家5A级景区,是广州著名的旅游区、风景区和休闲胜地。 经典的欧式建筑风格,古希腊的文艺气息。氛围的营造得益于每一个个体组成系统的风格的和谐统一。

4、洛可可、巴洛克建筑元素,多立克式、爱奥尼克式、科林斯式等古希腊柱式都能在这找到,这些造型元素和风格对于产品的设计也有借鉴意义。可园和可园博物馆: 在可园,我感受到了广东独特的古典园林之美,在可园博物馆更感受到了现代设计与古典元素的相互交融。 可园博物馆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莞城区博厦村西部,为清代广东四大名园之一。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园始建于清朝道光三十年,平面呈不规则的多边形,占地面积约2204平方米,建筑面积1234平方米。所有建筑均沿外围边线成群成组布置,“连房广厦”围成一个外封闭内开放的大庭园空间。根据功能和景观需要,建筑大致分三个组群。东南门厅建筑组群,为入口所

5、在,是接待客人和人流出入的枢纽。以门厅为中心还建有擘红小榭、草草草堂、葡萄林堂、听秋居等建筑。西部楼阁组群,为款宴、眺望和消暑的场所,有双清室、桂花厅(可轩)、厨房和侍人室。北部厅堂组群,是游览、居住、读书、琴乐、绘画、吟诗的地方。临湖设游廊,题为博溪渔隐,另有可堂、问花小院、雏月池馆、绿绮楼、息窠、诗窝、钓鱼台、可亭等建筑。 由四周建筑所围成的中心大院被划分为西南、东北两个景区。西南景区主要景物有岭南果木、曲池、湛明桥。东北景区平面较方整,有假山涵月、兰花台、滋树台、花之径等景点。环绕庭院布置有半边廊环碧廊,将三大建筑组群紧密地连结在一起。 可轩,又名桂花厅,因地板、落地罩以桂花纹装饰得名。

6、地板用板砖与青砖加工,打磨光滑,拼凑针插不入。厅地面正中装一铜管,连通隔壁小房,仆人房内鼓风,厅内则凉风阵阵。其上为邀山阁,高16.5米,是可园的最高建筑。 可堂,面宽9.9米,进深9.1米,歇山顶,三开间,六角形支摘窗,梅花纹落地罩,横披、裙板浅刻花卉寿石纹、通雕莲蓬鸳鸯纹图。 双清室,俗名亚字厅,进深6.4米,面阔6.15米,歇山顶。建筑本身、地板乃至台凳、茶几均作繁体亚字形,槛墙设窗,饰以法国夹色玻璃。可园: 布局高低错落,处处相通,曲折回环,扑朔迷离。造型元素相互统一使得整体和谐。 可园精巧又不显小气,与砖墙壁垒的合理运用有关。其中的设计元素能为我们所用。 在三亩三的土地上,亭台楼阁,

7、山水桥榭,厅堂轩院,一并俱全。 空处有景,疏处不虚,小中见大,密而不逼,静中有趣,幽而有芳。可园体现了古人的智慧与审美情趣,可见和谐、均衡的设计理念从古就有,而在纷杂的现代中国社会这种感觉却退步了,一切以利益为重,设计行业被外国远远甩在后面。可园博物馆: 复古的砖墙、瓦檐用简约理念重新设计,结合金属和玻璃等材料使得博物馆具有独特美感。门廊的设计使用金属网状框架,现代感十足。 简化中国古典的花窗设计,即复古又简约现代。 金属展台和墙上的花窗、墙檐等都是古典元素和现代设计相结合的产物,使得博物馆整体设计感十足,又能契合可园的古典园林主题。 用传统图案设计的琉璃屏风具有很好的装饰感和艺术感。 可园博

8、物馆是一个很好的现代设计结合中国传统元素的例子,通过对传统元素的借鉴、拆分、简化、重组,将其融入到设计中,让博物馆同时获得审美与使用的双重提升。而在产品设计专业中,中国传统元素也是我们的一座宝库。深圳工业展览馆:在深圳工业展览馆我们看到了许多优秀的产品设计案例和各类产品的产生与发展,丰富了专业知识,拓宽了视野。 深圳市工业展览馆是市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隶属深圳市贸易工业局,是展示推广深圳经济建设成就、投资环境和工业成果的公益性展览机构。展馆面积13000平方米。市工展馆始建于1985年,是当时我市唯一一家工业政策宣传的窗口,是工业项目洽谈和工业产品展览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我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9、之一。1994年市工展馆被列为深圳市一级外事接待单位。二十多年来,工展馆接待了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来宾,是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外国政要来深考察访问时的重要参观点之一,为展示宣传深圳市投资环境、推广深圳工业发展成就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展览馆外观极具设计感。if设计奖作品展 展厅摆放了大量的设计展板和事物,对我们的设计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 德国if设计奖获奖设计及作品专展。 德国IF国际设计论坛每年评选iF设计奖,它以“独立、严谨、可靠”的评奖理念闻名于世,旨在提升大众对于设计的认知,其最具分量的金奖素有“产品设计界的奥斯卡奖”之称。 这深圳工业展览馆我看到了大量的优秀设计作品,看到了很

10、多与众不同的设计创意,感觉收获良多。 此款空气净化器外观简约美观,同时注重了内部的技术创新,更注重产品的使用功能。产品设计的核心是其本身的功能,在外观和功能之间找到平衡点并尽可能的优化二者关系是我们该做的。 这款自行车壁挂架结构简单但是非常实用,得益于对结构和功能的统一,结构本身承载了产品的功能。这种设计往往需要仔细的推敲产品的结构,同时注重使用环境和对象。我们所做的设计往往忽略这一点。 简约的马桶设计,充分考虑到了使用和清洁的便捷性,优化了传统马桶的造型使其更具有装饰性,并赋予产品内在气质。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了人机工程学。我们的日常设计也当如此,有灵魂的设计是优秀设计的一大要素。 此款煤气灶

11、从传统煤气灶在日常使用中产生的问题出发,做出了全新的优化设计。首先整体的外观简约和谐,使用干净的几何形状,针对油污的清洁问题进行细节的改进,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很多时候一款好的设计往往是改进了以往同类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好的设计一定是注重细节的设计。在细节上尽善尽美,又兼顾整体的功能,实现结构、功能、外观的统一,是优秀设计师应该做的。 以上是一些我个人喜欢的设计,顶尖的设计一定是极致的设计。成果展示区 成果展示区由“综合篇”、“创业篇”、“成就篇”三大主题板块构成。“综合篇”将对深圳良好综合投资环境、产业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工业发展规划等进行集中展示,让参观者对深圳城市综合实力有感性的认识;“创

12、业篇”主要是通过一系列事件点作为主线展示深圳现代化工业格局的形成过程、发展步伐和改革创新精神,以及在工业文明推动下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成就篇”是份量最重的主题板块,主要是对深圳电子信息产业、光学光电子、生物医药、医疗器械、机械制造、汽车和零部件制造、新材料与新能源、循环经济、家具、建材、石油化工、印刷包装、食品饮料、珠宝首饰及工艺品、钟表、皮革、纺织服装、自行车、玩具、动漫等支柱产业或优势产业企业及产品进行重点宣传和推广。 早期的国产笔记本电脑。现在的电脑造型设计已经进步很多了 泳装设计的发展变迁,设计随着潮流演变并又引领了潮流 新式国产一体机,非常差劲的外观设计。 电子产品的飞速发展,短短二

13、十年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参观完了深圳工业展览馆后我深深的明白了一个道理设计改变生活,优秀的设计方便人们的生活,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成为一个优秀的设计师首先要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对产品负责、用户负责、对自然负责。总结: 这次历时十二天的采风之旅充满了意义,我认识到了设计无处不在。在旅途中我增长了见识、开拓了视野、认清了差距,毕竟设计行业不能够闭门造车,想要提升一定要走出去。我看到了可园博物馆对传统元素的巧妙运用;看到了奢侈品牌的产品设计的极致奢华;看到了大众品牌产品设计的亲民情怀;看到了古人的工匠精神和卓越智慧;看到了中国国产品牌产品设计的变迁发展. 而这次旅途也更坚定了我成为一个设计师的决心,中国的设计产业与发达国家尚有差距,国内产业想要快速发展一定需要国内设计行业的壮大。身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理应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中,为国家尽绵薄之力。在旅途中也发现了中国还面临很多问题,而多数问题是由于中国的设计行业发展还不够壮大,例如一些地方的基础设施不够便利、国产的产品不注重质量与创新、公共设施和场所的设计反人类等。但我相信当设计行业崛起的时候这一切都会改变。明天一定会更好。 这次采风之行我收获到了很多,它也将成为我宝贵的经历和难忘的记忆,感谢同行的老师、导游、同学,有了陪伴才有了旅行。 - 2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