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政治制度.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921466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国政治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德国政治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德国政治制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德国政治制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德国政治制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德国政治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国政治制度.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德国政治制度篇一: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政体比较第三单元总结: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1、国家结构,也称国家结构形式,是国家政治制度的组成部分,指一个国家内中央政权和地方政权之间,国家整体和部分之间相互关系所采取的制度形式。主要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两种类型。复合制国家是指由两个以上国家组成的国家联盟。按其联合程度又分为联邦和邦联。 2、政体:政体一般指一个国家政府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和地域,政治体制都不尽相同。现代国家的政体主要包括君主制和共和制。君主制又可以分为二元君主制和议会君主制;共和制包括总统制、议会制、委员会制和半总统制。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四国政治体

2、制对比:趋势:专制转成民主,人治转成法治1条主线: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的确立。 2种政体: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3点认识:必然性,曲折性,传统与国情。 4部法律文件: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内容、作用) 5点特征(共同点):1、都实行代议制民主制度;2、都实行分权制衡原则;3、都以法律文件确立国家政体;4、都实行政党政治;5、都经历了长期的曲折的民主政治历程。篇二:德国政治体制纲要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国际环境西方一体化作为外交政策的基本支柱在冷战时期建立国家- 二战德国的完全失败- 战败前的德国- 战败后的德国、

3、柏林 - 四大国管理委员会历史事件- 1947:遏制政策- 1948:德国马克- 1949:北约- 1948:德国社会主义统一党、退出四大国管理委员会、封锁柏林在安全政策上需要依靠军事上“特别易受伤害”安全的两根支柱- 威慑政策(没有核武器,与美国结盟,对西方大国的根本性依赖)- 缓和政策苏联解体后德国的外交政策环境- 统一后的德国重新回归地缘政治的欧洲中心地位。- 由于缺乏外来压力,北约开始出现“联盟凝聚力”问题- 因为导弹技术和大规模杀伤武器传播威胁存在的缘故,遭受可能的军事打击的距离缩短了。具有贸易国家风格的外交政策经济上的巨人和政治上的侏儒德国是经济极为发达的国家。以美元汇率计算的话是

4、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德国也是欧洲最大经济体。德国为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出口对德国经济有着重大影响。几十年来,德国贸易出口额高居世界第一,被誉为“出口冠军”。德国使用欧元。欧洲央行的总部亦设在德国的法兰克福。农业全国土地面积一大部分用于农业,但德国从事农业工作的人口,仅占从业人员的2%至3%。工业德国是全球八大工业国之一。鲁尔区是德国的传统煤钢工业区。慕尼黑(宝马汽车总部所在地)、汉堡、斯图加特(奔驰和保时捷总部所在地)、沃尔夫斯堡(大众汽车总部所在地)也形成了强大的制造业集群。柏林、莱比锡、德累斯顿则是德国东部的工业重镇。新兴工业集中在慕尼黑一带。 德国的主要工

5、业部门有电子、航天、汽车、精密机械、装备制造、军工等。德国产品以品质精良著称,技术领先,做工细腻,但成本较高。德国的工业品在世界享有盛誉,而德国也是西欧最大汽车生产国。外交政策特点外交上谨小慎微核心利益 - 自由贸易外交政策行为模式 - 贸易国家实施影响手段 - 经济和财政手段(支票外交)从德国问题到德国的统一通向德国重新统一之路- 基本法的序言中要求德国人民“实现自主的、自由的国家统一”。- 老联邦德国:对犹太人的特殊责任、旧德国的国外债务、对役工的赔偿等等。- 苏联实力不断增长、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建立- 1969年 东方政策- 1989年 民主德国社会主义统一党政权的垮台- 1990年10

6、月3日 国家统一民族国家大厦的新秩序二加四条约- 德国承诺承认与波兰的奥德尼斯河边界- 德国强调放弃核生化武器,承诺把德国军队的规模控制在37万人以内。 - 德国保证在其宪法中声明,所有扰乱和平或者是对侵略战争的准备行为都应受到惩罚。欧洲一体化的目标欧盟的动机和发展- 外交政策的重要目标:融入欧洲- 基本国策:欧洲一体化三种动机- 在20世纪上半期,欧洲民族国家相互隔阂并最终兵戎相见,欧洲一体化是欧洲国家从这种历史教训出发得出的保障和平的方案。- 西欧国家面对苏联集团的挑战因而需要稳定。- 经济上的利益驱动,大区域经济合作的优点在于能够为参加者带来更多利益。- 1951 欧洲煤钢共同体- 19

7、58 欧洲经济共同体- 1958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67 欧洲共同体- 1992 欧洲联盟欧盟的机构制度欧洲议会、欧盟理事会、欧盟委员会、欧盟法院、欧盟统计属、欧洲中央银行、地委员会和经济与社会政策委员会德国法德国法 宪法德国宪法德国资产阶级成文宪法的产生、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8世纪末19世纪中年法兰克福宪法年普鲁士王国宪法年北德意志联邦宪法19世纪中期 一战期间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一战结束 193 7年二战全面爆发1919年魏玛宪法和纳粹德国的根本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德国法 宪法 第一阶段:18世纪末19世纪中年法兰克福宪法1848年德国革命爆发后,德意志邦联国

8、民议会在法兰克福召开了制宪会议,以微弱但多数通过了法兰克福宪法。但是,由于受到各邦议会的抵制,这部宪法最终流产,未获施行。年普鲁士王国宪法1850年在德国革命形势的压力之下,普鲁士国王颁布了钦定宪法,规定施行君主立宪制,其实质是以维护普鲁士国王的绝对权威为核心,同时加强了军国主义的势力年北德意志联邦宪法1866年普鲁士在普奥战争中胜利,成功地将奥地利排挤出德意志邦联。篇三:近代与具有独特性的现代化进程近代与具有独特性的现代化进程摘要:在世界现代化的浪潮中,近代德国迅速崛起而其现代化过程有明显区别于其它发达国家的独特性崛起在“现代化与传统”之间。德国农业资本主义的确立是通过“普鲁士道路”实现的。

9、农业资本主义的“普鲁士道路”为德国工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德国工业革命与英、法相比,虽然起步较晚,但后来居上,工业生产很快超过了英、法,在20世纪初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工业强国。在经济方面,近代德国以铁路和重工业建设为契机,迅速完成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展示出强劲的现代性;在政治方面,近代德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缓慢,政治体制相对滞后,附带着明显的传统性。这样具有传统性的政治体制,正是德国飞速现代化不可忽略的推动力。关键词:近代德国现代化独特性一、的发展历程(1)德意志联邦时期的政治制度843年凡尔登条约,形成了独立国家;11世纪末开始使用德意志这个名称。1618-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德国

10、的分裂割据更加严重;1815年组成松散的联合体;1849年法兰克福宪法宣称德意志实行君主立宪的联邦制的政治制度,但未实现。(2)德意志第二帝国时期的政治制度俾斯麦通过1864年丹麦战争,1866年普奥战争,1870年普法战争三次王朝战争,统一了德意志,史称“第二帝国”。1871年通过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实际上是一个军事专制的国家。(3)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政治制度1919-1933年间的德国。1919年通过德意志联邦法,第一任总统艾伯特。明确主权在民的原则,开创了德国共和政体的历史。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宪法,理论上确立了议会民主制政体。(4)第三帝国的独裁统治又称纳粹德国。指19

11、33-1945年间的德国。意识形态是国家社会主义(法西斯主义和极权主义的变体)。希特勒解散国会,实行独裁统治,并取缔了纳粹党外的所有政党。 本文着眼的是第二帝国时期至第三帝国时期。二、科技方面的辉煌成就在德意志帝国时期 , 德意志民族在科学技术发展方面后来居上,很快赶上并超过了世界先进水平。据统计, 1901至1914年间42个自然科学诺贝尔奖中有 14 个, 也就是三分之一是颁发给德国人的1。现在全世界几乎家喻户晓的名字如普朗克、伦琴、冯劳厄 、奥斯特瓦尔德、科赫、埃尔利希、费歇尔、冯贝耶尔以及哈伯 等人就是在德意志帝国时期获得他们惊人的成就的。20 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 在来到柏林

12、后两三年内就做出了广义相对论的重大发现。尽管他对德意志军国主义深恶痛绝, 但当时处于鼎盛时期的德国科学界无疑还是具有很大吸引力的。毫无疑问, 德意志帝国时期的科技现代化, 与其经济现代化一样, 是非常成功的。三、近代德国政治现代化的独特性传统性政治现代化作为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社会在实现经济、社会现代化过程中,在政治领域的要求和反映,即“从专制制度向民主制度的转化程”。2近代德国政治现代化萌芽于18世纪中叶的开明专制,经历19世纪初斯泰因哈登堡改革、1848年欧洲革命及革命后普鲁士改革、19世纪六七时年代像斯麦改革及统一运动,到19世纪晚期,近代德国政治现代化基本完成。然而纵观近代

13、德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不难发现:与西方的英、法、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其政治现代化具有明显的独特性。其最主要特征在于政治与经济的不同步发展,政治长期滞后于经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当德国在经济上己经发展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资本主义工业强国时,政治上却仍然是传统容克阶级占主导地位,资产阶级只是通过没有实权的帝国议会在“参与”意义上加入了统治阶级行列。3四、政治制度的滞后没有阻碍科技与经济的现代化如果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是否适合该国的社会发展的主要标准之一是其经济与科技方面的发展状况的话, 那么我们在德意志帝国突飞猛进的经济与科技现代化的事实面前必须承认, 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在相当程度上是

14、合适当时德国的社会发展的。夸张一点可以说, 正是那种备受批评的政治制度造就了科技和经济方面的成就。起码可以说, 这种政治制度没有阻碍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从具体史实出发, 我们也可以找出许多足以证明帝国统治阶级与政治制度推动德国科技发展的例子。德意志帝国继承并发扬了德意志国家积极推动与发展教育与科学研究的优良传统。1871年建立的德意志帝国改变了德国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确立了容克贵族和资产阶级的联合统治,为德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安定的环境。虽然德意志帝国还保留有大量的封建残余,但政府在对内对外政策中都采取了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就政治秩序而言,像斯麦所建立的帝国是“资产阶级社会”在德国的一个变种,资产阶级在他们所真正看重的领域还是相当自由的。4在德意志帝国时期, 德国高等教育发展非常迅猛。1870- 1914 年综合大学学生人数从 万达到 6 万, 增长率为 325%。如果再加上其他高校的学生, 则增加了346%, 达 8 万人。1Karl Erich Born, Von der ReichsgrndungbiszumErstenWeltkrieg, GebhardtHandbuch der deutschenGeschichte, Band 16, Mnche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