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课件1第五章18世纪启蒙主义文学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0921122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3.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文学课件1第五章18世纪启蒙主义文学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外国文学课件1第五章18世纪启蒙主义文学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外国文学课件1第五章18世纪启蒙主义文学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外国文学课件1第五章18世纪启蒙主义文学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外国文学课件1第五章18世纪启蒙主义文学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国文学课件1第五章18世纪启蒙主义文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文学课件1第五章18世纪启蒙主义文学(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18世纪启蒙主义文学,第一节 概 述 一、启蒙主义文学的产生 1、启蒙文学的产生 启蒙文学与社会思潮 18世纪是欧洲历史狂飙突进的时代,是欧洲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进行第三次大决战并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时期。资产阶级在与封建势力进行大决战之前,曾经进行了了长期的思想准备和舆论工作,首先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发动了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欧洲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出现的更猛烈、更深刻、更全面的思想解放的狂飙。它在文化领域,表现为以近代的科学文化知识启迪被封建统治麻痹的愚昧心灵,以理性的光辉照亮思想的殿堂。在社会政治领域,力图结束封建社会千年王国的统治,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性王国。在经济领域,冲决封建生

2、产关系的罗网,建立适应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新的生产关系。在哲学领域,用符合自然、人性经验与理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摧毁一切宗教迷信,与一切宗教唯心主义作公开的斗争。, 启蒙文学与文化传统 启蒙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是对传统文学,主要是人文主义文学继承和革新的结果。启蒙文学继承了人文主义文学强烈的反封建意识和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同时又有明显的发展。 此外,启蒙文学也吸收了古典主义文学推崇理性、强调文学的社会功能等合理成分,但又更多地扬弃了它的宫廷倾向和僵化法则,批判了它的体裁(史诗、悲剧、喜剧)、题材(古代英雄的丰功伟绩)、语言形式(亚历山大格)和陈旧的规则(三一律),促使当时的文学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创

3、造出了具有鲜明的思想倾向和独具艺术特色的文学。,二、启蒙文学的特征 第一、强烈的战斗精神 启蒙文学全面地批判封建专制政体、宗教神学和各种陈腐的封建意识,其揭露之深刻,抨击之猛烈,是人文主义文学望尘莫及的。 启蒙文学是为资产阶级革命鸣锣开道的,所以,它们一方面批判旧的社会制度,另一方面又致力于系统宣扬自己的理论主张。他们在创作中不仅痴迷地描绘“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王国,而且真诚地相信这样的社会乌托邦就是人人平等、个个幸福的世界乐园,极富理想的光辉。,第二、鲜明的理性色彩 启蒙作家大多首先是哲学家、思想家和政治斗士,文学只是他们的思想理论的形象载体。所以,抽象的哲学思考和形象的文学创作在他们的

4、社会实践中具有同等重要的位置。在资产阶级即将全面夺取政权的前夜,他们的创作从宏观的角度来把握和反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内涵浓郁深邃的哲理意蕴。,第三、尖锐深刻的讽刺 启蒙文学的理性论辩和哲理阐释中充满了讽刺的激情。启蒙文学将讽刺由形式因素转化为一种文学精神,将自己对封建专制制度的强烈憎恨之情在理性之光的映照下,转化为轻快的讽刺,变凝重为轻松,化怒骂为笑声。,第四、严整的美学原则 强调艺术的教育作用与道德效果。 强调艺术的生活真实性。 主角平民化。,三、启蒙文学的发展 1、英国现实主义小说 英国现实主义小说是启蒙文学的潮头。在此之前,英国小说曾经长期处于鄙陋状态,但在18世纪的

5、中期,英国文学的星空却很快地升起了笛福、斯威夫特、理查生、菲尔丁、斯摩莱特、斯泰恩、哥尔斯密、荷拉斯华尔浦尔等一批小说巨星,其中的笛福、理查生和菲尔丁被公认为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三大奠基人。正是他们的创作,在20年代到50年代的30年间,将英国小说迅速提高到了世界水平。,笛福 笛福(16601731)是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言人,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个重要的小说家。这个大器晚成的作家,直到50岁时才创作了鲁滨逊漂流记(1719)。作为“英国小说之父”,他善于从现实生活中撷取创作的素材,然后用朴素的文笔描写主人公的奇遇,使之逼真可信。其作品,上承西班牙流浪汉小说的传统,把当时流行的航海冒险小说提高到了真正艺

6、术的高度,为欧洲现实主义小说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另一作品摩尔弗兰德斯。,理查生 40年代,理查生发表了帕米拉与克莱丽莎哈娄(1748)。理查生的劝善小说,固然充满了乏味的清教徒道德的调侃,但还是开创了一代文风。他以英国小说史上罕见的细致和耐心,以极其明晰的文笔描画普通人生活中的细小事件,第一个把感伤主义带进了西欧文学。在文体上,他的书信体也为笛福式的回忆录向菲尔丁式的客观叙述转换作了过渡。,菲尔丁 菲尔丁带领整个英国小说超越了笛福式的海外冒险,突破了理查生创作的狭小的家庭生活圈子,使之借助于“路上小说”的形式走向了广阔的大千世界。汤姆琼斯(1749)是菲尔丁的代表作。小说生动地描绘了18世纪中叶

7、英国城乡生活的巨幅画卷,建构了一座壮丽的人物形象画廊,具有史诗的规模和恢宏的气势,把18世纪英国的现实主义小说创作推向了高峰。,斯威夫特 英国启蒙运动中激进民主派的创始人,英国十八世纪接触的政论家和讽刺小说家。代表作格列佛游记,一部杰出的游记体讽刺小说。小说共四卷: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马国。,法国哲理小说 法国的启蒙文学堪称西欧各国的典范。在18世纪,法国启蒙学者没有一个不受到封建势力的迫害,著作亦被焚毁。这种情势,决定了法国启蒙文学在步调的严整、威力的强大、斗争的彻底性等方面,能够超越当时欧洲的任何一个国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孟德斯鸠 查理路易.德.斯贡达.孟德斯鸠(16891755

8、)是法国启蒙文学的奠基人。他在1721年发表了他唯一的一部文学作品波斯人信札,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波斯人信札没有完整的情节和人物性格的描写,只是借助于真实的故事和人物的谈吐,阐发作者的启蒙主张,这种格局为18世纪法国的哲理小说奠定了基础。,“奢侈总是跟随着淫乱,淫乱总是跟随着奢侈。” “自由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力。”,伏尔泰 启蒙巨人伏尔泰(16941778)在 20多年的小说创作生涯中,把法国哲理小说推向了高峰。在文学方面,他广涉悲剧、史诗、书简诗、哲理诗、讽刺诗等体裁。其哲理小说,以查第格(1747)、老实人(1759)和天真汉(1767)最为重要。这些作品一般都以幻想的形式、离奇

9、冒险的情节、滑稽的笔调,通过半神话式或传奇式的故事影射讽刺现实,同时又蕴藏着深遽的哲理,对封建专制制度下的法国社会嬉笑怒骂,旁敲侧击,揭露控诉。,“我坚决反对你所说的每一句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狄德罗 作为一位博学多才的思想家,狄德罗在哲学、美学、艺术批评、戏剧理论等方面均广有建树。“百科全书派”的代表。在文学上,他创作了修女(1760)、拉摩的侄儿(1762)和定命论者雅克(1773)三部小说。 狄德罗的小说创作,虽然不以情节和故事取胜,但其批判的锋芒,比伏尔泰更尖锐,更激愤。修女苏珊的悲剧,落魄文人拉摩的侄儿的遭遇,具有极其深刻的社会批判意义。雅克对封建贵族的咄咄逼人之气,则显

10、示了法国哲理小说的新特质。 对话体小说拉摩的侄儿”无与伦比的杰作”辩证法的杰作”“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甜”,恩格斯:“如果说,有谁为了对真理和正义的热诚而献出了整个的生命,那么,例如狄德罗就是这样的人!”,启蒙戏剧 启蒙戏剧是启蒙文学的高潮。它于18世纪上半叶开始萌芽,50年代因狄德罗等人确立了启蒙戏剧的理论体系而得以迅速发展,70、80年代达到全欧性的繁荣。 1 法国启蒙戏剧 法国是启蒙戏剧的发源地,狄德罗则率先实践了自己的理论主张。他的私生子、家长两部正剧,描写市民家庭的日常生活矛盾,反映伦理道德方面的社会问题及其合理的处理方法,富有教育意义,但在艺术上尚待锤炼。 狄德罗还提出了正剧之说,

11、代替古典悲剧和喜剧。,博马舍(17321799)率领法国的启蒙戏剧走向了成熟,他的“费加罗三部曲”是典范的启蒙戏剧(塞维勒的理发师、费加罗的婚礼、有罪的母亲),费加罗的婚礼(1778)尤为著名。,英国启蒙戏剧 英国启蒙戏剧是以风俗喜剧的形式,在现实主义小说低落后兴起的,其最有成就的作家为理查.布林斯莱.谢立丹(17511816)。他的造谣学校描写史尼威尔夫人家这所“造谣学校”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对英国上流社会作了整体性的揭露和总体性的否定。,德国启蒙戏剧 德国的启蒙戏剧是伴随着高特荷德.埃夫拉姆.莱辛(17291781)的文学和美学活动崛起的,他的处女作萨拉.萨姆逊小姐是德国第一部市民悲剧,代表

12、作爱米丽亚.迦洛蒂正面描写了市民与封建主的冲突,控诉了封建专制统治对市民阶级的蹂躏,具有突出的社会批判意义。 到了70年代,德国资产阶级发动了“狂飙突进”运动。“狂飙突进”文学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的斗争精神,它通过对封建制度的强烈反抗,将德国的启蒙文学推向了高潮,启蒙戏剧也与德国民族文学的繁荣和歌德、席勒的创作一起走向了全盛。歌德和席勒在德国文学的古典时期将民族文学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并在跨世纪的创作生涯中为世界文学贡献了诗剧浮士德,成为18世纪启蒙文学当之无愧的代表作家。 约翰.克里斯托弗.弗里德里希.席勒(17591805)是德国启蒙戏剧的另一位代表作家,其处女作强盗是一部反抗专制暴君的杰

13、作,代表作阴谋与爱情是“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剧本描写贵族阴谋政治无情地扼杀一对青年的爱情的故事,反映了正在觉醒的市民阶级与宫廷贵族的生死搏斗。其他作品还有审美教育书简、剧本华伦斯坦和威廉退尔、奥里昂的姑娘等。,第二节 卢 梭,卢梭(1712-1778),法国思想家、文学家,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瑞士钟表匠之家。 学徒生涯。 寄居生活。 流亡生活。,论文论科学与艺术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理论著作社会契约论,自由的奠基人,论科学与艺术:文化批判 “艺术与科学日益进步,可是人变得愈来愈坏了。”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政治批判 人类的不平等起源于私有制及私有财产的产生;私

14、有制条件下的国家是为少数人服务的。 社会契约论:理论著作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的一切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人更是奴隶。”,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则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他不愿意事物天然的那个样子,甚至对人也是如此,必须把人象练马场的马那样加以训练;必须把人象花园中的树木那样,照他喜爱的样子弄得歪歪扭扭。 我不怕促使爱弥儿心中产生他所渴望的爱情,我要把爱情描写成生活中的最大快乐,并使他对荒淫的行为感到可鄙,我要使他成为情人的同时,成为一个好人。,作品:,爱弥尔(论教育),新爱洛伊斯,书信体哲理小说,共6卷,163封书信。 “必须先对自己说,写这些信的人们

15、不是法国人、有才华的人、学士院院士、哲学家,而是些外省人、外国人、孤独者、年轻人,几乎是孩子,他们凭自己传奇式的想象,把自己头脑红认真的妄想当作哲学。” 小说的开创意义:第一次将爱情作为人类崇高美好的情感加以热情歌颂,尽情歌咏大自然美丽的风光。“浪漫主义运动之父”。,忏悔录(续篇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把一个人真实的面目赤裸裸地揭露在世人面前,这个人就是我。” “不管末日审判的号角什么时候吹响,我都敢拿着这本书走到至高无上的审判者面前,果敢地大声说:请看!这就是我所做过的,这就是我所想过的,我当时就是那样的人,卢梭语录: 我们手里的金钱是保持自由的工具。 节约与勤勉是人类的两大名医。 问题不

16、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中兴趣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 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向他的祖国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礼。 每一个正直的人都应该维护自己的尊严。 任何世俗的财富都无法补偿生命和自由的丧失。,第三节 歌 德,歌德(1749-1832),德国最伟大的诗人、作家和思想家。恩格斯称他“天才的诗人”,海涅“世界的一面镜子”。1765年,按照父亲意愿到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但喜欢文学、绘画、自然科学。后到斯特拉斯堡学习,该地是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策源地。在这里结识了狂飙突进运动的领袖赫尔德。1771年,歌德获得斯特拉斯堡大学法学博士学位。 他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而且还通晓哲学、绘画、音乐、建筑、生物、地质、天文、气象、化学和医学,全面地体现了欧洲资产阶级在上升时期的卓越的文化成就。,第一个时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