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社会学思考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920841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2.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社会学思考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政治社会学思考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政治社会学思考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政治社会学思考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政治社会学思考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社会学思考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社会学思考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Forever at your feet政治社会学思考题一、概念思考1 政治权力国家、政党和政治团体等政治组织为了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利益,而采取各种方式和手段,从而达到制约、控制、影响他人的能力。(亦可:特定力量对比的社会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为实现和维护自身利益而拥有的对权力客体的制约能力。)2. 政治文化 社会共同体成员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对于政治系统及政治生活的心理倾向和价值取向。3. 政治心理 人们对于一定的政治现象、政治关系和政治生活的心理反映。既包括感性的政治认知、直接的政治情绪、综合的政治态度,还包括外显的政治行为倾向以及以理论形态出现的政治心理内容。 是社会心理的一个重

2、要组成部分,是政治主体对特定的社会存在的反映。4. 政治行为 指一定的政治主体在特定利益的基础上,围绕着政治权力的获得和运用、政治权利的获得与实现而展开的各种政治活动(如选举、罢工)。5. 政治统治 指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依靠国家强制力,把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经济关系、意识形态强加于整个社会,从而维护、巩固和加强其经济利益和统治地位而采取的行为。6. 政治参与 指政治主体通过一定的方式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府的决定与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7 .政治决策 指政府或政党等政治管理主体对政治生活的重大问题制定和选择行动方案的过程,是对政治生活的方向、目标、原则、方法和步骤进行抉择的过程

3、。8. 政治认知 人们在现实的政治社会环境中,通过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式的政治实践活动,会形成对政治体系和政治行为的一定的认识,即通过政治社会化的不同渠道对政治生活取得一定的了解。9. 政治社会化 社会成员在政治生活中通过一定的机制获取政治知识和技能,形成政治意识、政治观念和政治价值的过程。10.利益集团 是人们为表达和实现共同的利益而结合在一起的社会团体。( 是一定个人的集合体;( 这些集合在一起的个人具有共同的利益要求和愿望;( 集合在一起的目的是为了表达、维护和促进共同的利益。)11. 公民意识 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觉认识,是以一定价值观为指导,对其同国家、社会、他人之间关系的认

4、识和态度。12. 政治沟通 不同主体之间所进行的政治信息的传递和交流过程、活动。13. 意识形态 是特定阶级的社会意识的总体,是一个社会上层建筑的观念形式,是代表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情感、表象和观念的总和。14. 社会契约论 西方政治思想史中用契约关系解释社会和国家起源的政治哲学理论。又称社会契约论。通过把社会和国家看作人们之间订立契约的结果,来说明政治权威、政治权利和政治义务的来源、范围和条件等问题。 二、问题思考1、政治社会学的学科性质及研究对象是什么?(p1-8) 学科性质:政治社会学是整合政治学和社会学学科发展基础上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既从政治学的角度研究社会现象,也利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5、来解释政治现象,并且有着其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政治与社会的互动关系2、政治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哪些?(p15-23) 将研究方法分为基本方法、研究途径、具体分析技术三个层面。A. 基本方法:比较研究法; 经济分析方法;跨学科研究方法; 定量分析方法B. 研究途径:系统理论; 角色理论; 集团理论; 制度理论C. 具体分析技术:文献调查法;社会调查法;社会观察法;社会实验法 3、政治文化的构成要素涉及哪些内容?(P49-52)( 政治认知:人们在现实的社会政治环境中,通过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式的政治实践活动,会形成对政治体系和政治行为的一定的认识,即通过政治社会化的不同渠

6、道对政治生活取得一定的了解。主观层面:认知能力、认知习惯、自身需要和个性倾向客观层面:社会经济地位、受教育情况、社会环境( 政治评价:在政治生活中,人们对政治对象进行价值衡量、作出评判。人们对某项政策持何种看法,有什么评价,一方面取决于该政策内容本身是否合理有效,另一方面也要看这种政策会对自身利益产生何种影响。 受政治立场、认知能力、评价主体自身情况、评价对象本身制约.( 政治选择:反映着选择主体的某种政治价值取向。是政治认知和政治评价的逻辑前提。政治态度选择:政治信仰选择:政治情感选择: 3、政治行为的基本形式主要是指什么?(P83-84)1) 政治斗争。在广义上指利益对立的政治主体之间的相

7、互作用,在狭义上指阶级斗争的高级形式和尖锐表现,即对立的阶级、政党、社会集团等政治主体围绕着夺取和维持国家政权而展开的斗争。2) 政治统治。指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依靠国家强制力,把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经济关系、意识形态强加于整个社会,从而维护、巩固和加强其经济利益和统治地位而采取的行为。3) 政治管理。指政治主体为了协调利益关系和实现共同的利益要求,按照一定的秩序和目标,对这种生活所进行的有计划的约束和制约。4) 政治领导。指政府、政党、政治集团以及政治领袖等政治领导主体运用权力和权威,通过对政治领导客体施加政治影响力,确立社会政治生活的性质和目的,实现与政治统治相关的原则和方向的过程。5)

8、政治参与。指政治主体通过一定的方式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府的决定与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4、地区的、依附的、参与的政治文化是什么?(p53-54)1) 地域型:存在于不发达国家的偏远乡村或部落社会。人们所认同的是地域或部落,此范围之外不予关心。不关心政治、不渴望也无能力参与政治。2) 依附型:人们意识到了自己的公民身份,也关系政治,关心政策对其政治生活的影响,但几乎没有向政治系统提出要求,缺乏作为个体的自我主动参与。感觉无能为力,对政治不报热情,消极被动依附。3) 参与型:对公民自身身份、角色、义务和权利充分了解。人们更愿意参与,也有能力参与、倾向于组成团体来提升参与效果和质量,

9、维护自身权益。这是支撑民主政体的理想土壤。5、体系的、过程的、政策的政治文化是什么?(p55-56)1) 体系的:是一个国家公民对于政治权威合法性和政治共同体的认同。2) 过程的:对政治过程的一整套倾向,它包括两个方面基本内容,一是个人对政治影响力的看法。(狭隘观念、顺从者、参与者)。二是个人对于自己同其他活动者之间关系的看法。3) 政策的:是公民对公共政策的倾向模式。6、政治沟通具有哪些作用?(p126-129)1) 政治决策方面。2) 社会控制方面。3) 文化整合方面。4) 改善政府形象。5) 提高政治系统运作效能。7、民主的政治文化和权威的政治文化之间有什么不同之处?(p52-53) 民

10、主的政治文化:有利于民主政治形成、巩固和健康发展的一系列观念、态度、习惯和价值观。主要内容包括:宽容、温和、愿意妥协、尊重不同观点崇尚自由平等、服从公共权威等观念和意识。 权威的政治文化:强调稳定与秩序,限制普通民众的政治参与和表达是正常的合理的,民主竞争所造成的混乱是对秩序的威胁,求稳怕乱。8、影响政治参与的社会因素有哪些?(p141-144) A社会因素 1.经济发展。经济的发展增加了人们对政治体系的要求; 加剧了社会结构的分化和利益的多元化; 为政治参与的扩大创造了物质技术基础。 2.政治环境。政治权利的制度保障; 政治平等的实现; 政党制度。 3.文化因素。商品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动摇

11、和瓦解了旧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存在的基础,创造出不断培植新的思想观念的社会土壤;商品经济的发展形成了新的物质变换关系,加强地区、人员之间的联系。有助于新观念在全社会的传播和普及,并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深层心理结构之中。推到着人们在共同利益和目标的基础上形成联合,加强人们的参与意识,提高政治参与的质量和水平。有助于缔造起人与人之间全面的关系,培养出人们多方面的能力和丰富的需求。被动参与转向主动 B个人因素 1.社会经济地位 2.种族因素 3.性别因素 4.主观心理因素9、有哪些因素对政治社会化产生影响?1)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2) 政治文化因素(价值观念)3) 社会利益4) 社会环境(家庭、学校、社

12、团组织、新闻媒介、政府)10、政治社会化具有什么样的功能?(p98-103)1) 政治信息的传播。2) 政治教育。灌输政治知识;影响政治态度;塑造政治人格;训练政治技能3) 政治文化的转移。传播和传递政治文化(传承、延续);政治文化的维持;政治文化的创新与发展。4) 维持政治统治。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促进政治民主发展;推动政治发展11、社会转型时期中国政治文化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 (一)现状 总体上朝着良性方向发展,同时也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1) 政治信仰、政治理想的危机。一般公民没有明确的政治信仰与政治理想,政治信念处于一种自在状态。2) 等级特权现象和“官本位”思想依然存在。封建专制

13、传统的影响。3) 多元政治文化使主流政治文化的统合功能弱化。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结构多元化,社会群体的阶层化、社会利益的多样化和与之相应的社会价值的多元化。4) 中国社会出现政治冷漠现象。政治冷漠作为一种政治态度,它指的是一国的公民对政治活动的冷漠和政治问题的漠视;作为一种政治行为,它指的是对政治参与的疏远和逃避。例如公民对政治的关系度下降;政治生活的高参与率和参与的低质量并存;青年、农民等主要社会群体对政治的淡漠尤为突出。(二)发展方向1) 从家长的政治文化走向民主的政治文化。2) 从人治的政治文化走向法治的政治文化。3) 从臣民的政治文化走向公民的政治文化。4) 从平均主义的政治文化转型为集

14、体与个体并重的政治文化。12、西方新自由主义和新保守主义之间有什么差异性? 新自由主义:提出新自由观,主张积极自由。积极自由观认为个人自由只有在社会和集体中才能获得,约束与自由并不矛盾。经济自由是政治自由的保证。维护资本主义自由的价值。 推崇积极国家观,主张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国家权力是维护个人权益的积极力量。新保守主义:主张限制国家权力的范围,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尽量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反对普遍流行的普遍观念,提倡机会平等。主张限制民主,强调秩序与稳定,关心发展的继承性和非灾难性。重视经验、反对理论。主张改良与渐进,主观回归法律和传统。主张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应得到独立发展,反对普遍主义。强调

15、政府存在的绝对必要性,认为政府可以调解人际间存在的一些家庭所不能解决的问题,但主张政府权力必须分散和均衡。从总体上看,两者都属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并无本质区别。新自由主义更强调国家干预经济,注重社会公正平等。新保守主义更强调维护传统价值,主张个人自由高于社会平等。侧重点不同,但目的是一致的。13、政治沟通中的两步流程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125-126)1) 每一个社会中都有一些受人尊重的“舆论领袖”,这些舆论领袖包括教师、官员、民间知名人士、著名企业家,或是有名望的记者、作家、评论家及其他一些职业人物。2) 舆论领袖发挥着联系媒介与一般公众的纽带作用,政治沟通的效果和影响往往取决于他们的作用。3) 在现代社会中,以电视为代表的新的传播手段正在动摇传统的舆论领袖的地位和作用,电视新闻主持人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