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的新观点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90920614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PPTX 页数:24 大小:491.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的新观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的新观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的新观点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的新观点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的新观点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的新观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的新观点(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的新观点,一、急性心肌梗死(AMI)心电图分类的演变,80年代以前,根据坏死型Q波的有无将AMI分为“透壁性”和“心内膜下”. 80年代以后,根据尸检资料与生前心电图不符,提出“Q波型心梗”和“无Q波型心梗” 由于AMI早期心电图只出现ST-T变化,坏死型Q波在发病8-12h或更晚出现,故难以区别Q波型或无Q波型。 当前分为ST段抬高型和非ST段抬高型。 优点: ST段抬高型反映冠脉发生血栓性闭塞溶栓或PTCA术 ST段压低反映冠脉缺血抗凝,二、心电图判断溶栓后相关冠脉再通的新指标,长期以来,胸痛消失,抬高的ST段回降和CK峰值提早出现冠脉再通的可靠指标。 新近Corbala

2、n提出:ST段抬高的导联在24h内出现T波倒置(1mm)为再通的独立指标。,研究发现: a.胸痛持续存在/ 胸痛90分钟内消失13.7%/7.5% b.ST段抬高不回降/ ST段回降50% 17.3%/6.6% c.CK峰值延迟/ 提早出现 19.0%/6.2% d.ST段抬高导联T波直立/ 倒置 17.6%/3.8% ST段抬高导联出现T波倒置者住院死亡率最低。,病死率,a.溶栓后90分钟 临床症状(胸痛是否消失) 抬高的ST段是否回降 b.溶栓后6-12小时 CK峰值是否出现 c.溶栓后12-24小时 T波变化(是否倒置),综上所述,AMI溶栓后再通,不同时间采用不同指标:,三、提高心电图

3、诊断AMI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由于酶学检查的进步,特别是CK-MB异构体测定(CK-MB1,CK-MB2/MB1)结合临床,敏感性达100%。心电图较低,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69%和81%。,原因: a.描计时间过早,未能进行系列描记 b.描计时间不当,发病12-24小时(由超急期转向急性期),一过性伪正常化。 c.梗死部位特殊(单纯心 房、右室、后壁梗死), 常规12导联无改变。 d.左回旋支闭塞。 e.梗死面积过小。,急性下壁和后壁心肌梗死,演变过程一过性伪正常化,四、心电图诊断AMI及其合并症的一些新指标,临床采用描记后壁(V7-V9)导联,ST段抬高1mm为诊断标准,敏感性为49%。 在

4、J点后60ms处测量,ST段抬高0.5-1mm,且1个导联,敏感性升为94%。 Rv1-v2增高增宽、Tv1-v2高耸直立、STv1-v2下降,(一)后壁AMI,(二)胸前导联ST段压低诊断AMI,单独ST段压低1mm(J点后80ms测量)6个导联特异性96.6%。 ST段压低在V2-V3导联最明显,提示左回旋支闭塞特异性96%。 ST段压低在V4-V6导联最明显,伴T波直立而非倒置,提示左前降支次全闭塞引起心内膜下心肌缺血。,(三)AMI合并左束支阻滞或心室起搏,左束支阻滞与AMI引起的心室肌除极和复极相似,常可掩盖AMI心电图改变。 Sgarbosso等提出三项指标: a.QRS主波向上的

5、导联ST抬高1mm(计分为5) b.V1-V3导联ST段压低 1mm(计分为3) c.QRS主波向下的导联ST段抬高5mm(计分为2),总计分3者诊断AMI特异性90%, 2者为80%。,左束支阻滞合并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四)aVR导联对AMI的诊断价值,前壁AMI如伴aVR导联ST段抬高,提示左前降支闭塞发生在第一间隔支近侧,特异性95%, 下壁AMI如伴aVR导联ST段压低,提示梗死面积大,预后不良。 前侧壁AMI如伴有aVR导联 ST段压低,提示梗死面积大, 充血性心衰发生率高。 心绞痛时,如果、 V4-V6导联ST段压低伴有aVR 导联ST段抬高提示左主干病变。,左主干病变患者发作心绞

6、痛时描记,(五)胸前导联ST段抬高的形态预测梗死面积及心功状态。,既往有人提出,根据ST抬高的程度及导联数目判断梗死面积,有人持反对态度. 新近Kosnge提出ST段抬高形态分为上凹型、直线型、上凸型。上凹型左室功能保持最好,直线型次之,上凸型最差。,ST段抬高的三种不同形态,五、心电图诊断梗死相关动脉修正意见,引起AMI的冠状动脉闭塞发生率依次为LAD(44%-56%),RCA(27%-38%)和LCX(17%)。心电图诊断梗死相关血管准确性不同,分别为LAD90%,RCA 70%-80%,LCX 50%。,(一)前壁/前间隔/前侧壁心梗(LAD闭塞),LAD近端闭塞后,ST段抬高1mm 最

7、常见于V2导联(敏感性91%-99%)。V2 V3最明显。 其次提示LAD闭塞、I、aVL导联ST段抬高,下壁导联ST段压低,有良好的相关性。 新近提出: a.aVR导联ST段抬高(特异性95%) b.侧壁导联原有的间隔性Q波消失(特异性84%) c.V5导联ST段压低(特异性96%) d.右束支阻滞(特异性100%),前间隔AMI(V1-V3导联ST段抬高),多由左前降支中段或远端闭塞引起。 长LAD “包绕”心尖区及隔面,当其远端发生闭塞时可在前壁及下壁导联出现ST段抬高。 如果、aVF导联ST段抬高伴V1导联ST段抬高,但V2导联ST段压低,多系右室AMI。,(二)前壁/高侧壁心梗(第一

8、对角支闭塞),左心室前侧壁由第一对角支和第一边缘支双重血供发生AMI时,、aVL导联ST段抬高。 第一对角支闭塞时,出现两个不相关导联aVL和V2出现ST段抬高,伴有、aVF或V4导联ST段压低. 左回旋支第一边缘支闭塞,出现、aVL导联ST段抬高,伴V2导联ST段压低。,(三)下壁心梗(RCA或LCX闭塞),下壁心梗表现、aVF导联ST段抬高80%-90%由RCA引起,10%-20%由LCX引起。 鉴别要点: a.RCA引起aVL导联ST段压低,LCX引起aVL导联ST段多无压低。 b.RCA引起导联抬高导联抬高(右室AMI)LCX无此现象。 c.RCA闭塞 V1-V3导联多无压低 LCX闭

9、塞 V1-V3导联ST段压低 d.导联ST段抬高/ V3导联ST段压低 RCA0.5 LCX1.2 e.V7-V9导联ST段抬高,多见于LCX闭塞。,(四)侧壁和后壁心梗(LCX闭塞),LCX闭塞 ST段抬高主要见于、aVF导联,其次V5-V6和aVL导联。 LCX引起后壁心梗,更准确方法为描记V7-V9导联。,总之,心电图诊断梗死相关动脉的研究虽有新的进展,但仍存在一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类似心梗的心电图,急性肺栓塞 S1Q3T3, Q3T3可误为膈面心梗 V1-V3常见T波倒置,ST段轻度弓背状抬高,似前间壁梗死 鉴别: III导Q波非病理性的、III及aVF之ST段亦不抬高、为

10、一过性的且伴电轴右偏,慢性肺心病,顺钟向转位,V1-V4甚至V5V6可为QS波而误为前壁心梗 心尖向后,II、III、aVF出现深Q波,可误为隔面心梗 鉴别 电轴右偏及顺钟转、肺性P波,急性心包炎,临床胸痛及呼吸困难似心梗,心电图似超急期 鉴别: 抬高的ST段凹面向上、且变化广泛 无损伤期损伤阻滞、T波宽而高 无病理性Q波,左前半支阻滞,起始向前向量减少、转为向下或向后 V1V2或V3呈qrS、qRS或QS形,似前间壁心梗 鉴别: 探查电极下移1-2肋间即现rS形,心梗一般不变,中枢神经系统疾患,颅脑损伤可在心前导联出现:巨T倒置、U波增高、ST段下降、QT延长 可误为内膜下心梗 下丘脑暂时性损伤或缺血所致,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