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产业链金融业务助力农业产业化发展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920483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7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广产业链金融业务助力农业产业化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推广产业链金融业务助力农业产业化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推广产业链金融业务助力农业产业化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推广产业链金融业务助力农业产业化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推广产业链金融业务助力农业产业化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广产业链金融业务助力农业产业化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广产业链金融业务助力农业产业化发展(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案例材料创新支持光伏扶贫 精准施策服务脱贫攻坚2黑龙江省联社全力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4推广产业链金融业务 助力农业产业化发展6惠农利企,合力推进农机现代化进程8“地押贷”实现“政银企农”多方共赢10“金穗惠农通”工程推进村村通金融服务11佳木斯农合机构以绿色产业带动 精准扶贫初见成效13双鸭山银行业大力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15“畜牧加邮”支持现代畜牧业发展 活体抵押开创全省先河17打造“倍丰模式”,推进农业产业链金融业务19零售贷款批量做 招商银行哈尔滨分行大力支持乡村振兴20案例材料一:创新支持光伏扶贫 精准施策服务脱贫攻坚黑龙江属于太阳能资源丰富区域,贫困人口大多都是老弱病残、没有劳动能力,

2、通过开展光伏产业促进贫困人口稳收增收,符合黑龙江实际,是省委、省政府加快贫困人口精准脱贫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金融机构支持光伏扶贫缺少抓手,政府开展光伏扶贫缺少抵押担保资源,融资存在“难、贵”困难面前,农发行黑龙江省分行大胆创新,努力破解融资难题,推动全省光伏扶贫项目快速推进。2017年8月21日,首批1.99亿元光伏扶贫贷款在佳木斯市落地,从项目对接到贷款投放仅用时19天,走出了一条依托光伏扶贫助力全省脱贫攻坚的新路子。一、快速出台配套政策,大力推进项目对接。2017年8月3日,省政府办公厅下发文件,在全省范围内进一步推动光伏扶贫电站建设。8月4日下午,该行获悉文件主要精神后,立即研究出台配套措

3、施。当晚就起草了关于加大力度支持我省光伏扶贫项目建设的通知。8月5日,组织6个处室共同完善信贷政策,上午10点就下发正式文件。利用周六、周日两天,各贫困县支行第一时间向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宣介农发行扶贫政策,对接具体光伏扶贫项目。二、创新运作模式,确保扶贫优惠政策落地。按现行政策,光伏扶贫贷款必须由担保公司担保或提供资产抵押。为降低融资成本,大胆创新,不要求由专业担保公司保证担保,降低政府融资成本。按照这种方式,每亿元贷款年减少抵押担保费用120万元以上。同时,对光伏扶贫项目实行人民银行基准利率的优惠政策,贷款期限5至20年,最大程度减轻贫困地区融资成本和还贷压力。三、选定试点实现突破,支持光伏

4、扶贫全面铺开。以抚远为试点,制定贷款业务操作模板,统一操作标准,推动光伏扶贫贷款业务快速开展。2017年8月,该行与省发改委进行了对接,商定由农发行作为光伏扶贫贷款主办行,双方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政策性金融合作加快推进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建设的通知,合力推进光伏扶贫工作进度。 截至到2018年2月22日,全省28个贫困县中有17个县与该行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另有3个非贫困县建设的服务脱贫人口的光伏扶贫项目也已完成审批,累计审批完成各类光伏扶贫项目21个,贷款17.2亿元,投放到位7.66亿元,惠及贫困人口12.22万人,占全省贫困人口近四分之一。案例材料二:黑龙江省联社全力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 近年来

5、,黑龙江省联社围绕服务实体经济主线,着重在支持全省农业供给侧改革上发力,特别在支持各类农民合作社、种粮大户、龙头企业等方面做出积极努力,为实施龙江乡村振兴战略做出新贡献。截至2017年末,全省农信社支持各类农民合作社31611户(个),余额达到48.15亿元,为全省“三农”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金融支撑。一是贷款余额稳步提升,有力支持了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2017年,全省农信社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余额达到48.15亿元,既保持了稳步增长,又予以细化支持,其中具体支持种植专业合作社34.09亿元,养殖专业合作社6.53亿元,农机专业合作社7.51亿元,促进了各领域、各类型专业合作社协调发展。二

6、是切实提升了农民专业组织化程度,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各类合作社通过农信社信贷支持迅速走上了良性发展轨道,通过新的组织形式将原来分散的一家一户的生产有机组织起来,通过自愿入社的形式扎堆抱团,有效解决了生产、经营、服务等一系列问题。三是有力提高了资金使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促进农民增加收入。通过支持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加速规模化进程,农信社的信贷资金既发挥了较高的使用效率,也切实推动了合作社劳动生产率的全面提升,更实现了合作社内各农户的收入迅速提高,加快致富,现实了多方合作、多面共赢的格局。通过近年来全省各级农信社持续支持合作社发展,奠定了全省农业转型的规模基础,提高了全省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化水平,触

7、动了广大农民跟着市场走,树立了“因需而变、因市而变”的理念,统筹协调了市场的供求关系,同时全面提升了科学技术在全省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推广,有效提升了农户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极大提高了农业产业化水平,为全省农业转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案例材料三:推广产业链金融业务 助力农业产业化发展哈尔滨银行多年来重点挖掘农业龙头企业的产业辐射带动能力,依托龙头企业,为其上下游农户及新型农业主体提供金融服务,推广农业产业链新模式,促进农业“专业化+产业化”发展,不断创新丰富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满足产业链客户多样化融资需求。一是以农资企业为核心,对其下游农户授信。选择当地规模较大的农资经销商合作,

8、对农资经销商推荐的农户进行筛选,以所购农资款项一定比例进行授信,并对贷款直接受托支付,要求农资经销商提供连带责任保证。如该行佳木斯分行采用“银担+银保+产业链上下游客户层层担保”的贷款方式,为加盟佳木斯大学科技园的优质农资生产商、销售商及农户提供贷款;同时其与万丰德农资合作,提供连带责任保证同时,提供10%保证金,截至2017年12月末,哈尔滨银行通过万丰德农资公司筛选授信客户283户,投放贷款2404万元。二是以粮食加工、贸易企业为核心,对其上游农户授信。筛选当地优质粮食加工及贸易企业,金融支持与其签订指定品种和规模种植合同的订单类农户。以该行大庆分行、鸡西分行和牡丹江分行为例,其中大庆分行

9、与当地杜蒙县胡吉吐莫粮库为与其合作创新推出了“庆丰贷”产品;鸡西分行鸡东支行与当地的鸡西市故乡米业有限公司合作,该公司提供连带责任保证及5%保证金,截至目前该行通过故乡米业有限公司授信优质农户30户,投放贷款502万元;牡丹江分行利用当地绥阳木耳大市场建立了各村菌类种植等高收益品种种植大户台账,对台账内名单客户进行专项授信,2017年新增农户贷款达1亿元。案例材料四:惠农利企,合力推进农机现代化进程哈银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4年6月,是一家立足于服务“三农”,走农业特色化经营和差异化发展之路的金融租赁公司。成立以来,坚持“农字当头、聚焦农机、立足龙江、面向全国”的战略定位,积极发挥行

10、业和地缘优势,围绕“三农”所需,从供给侧统筹提升服务品质。特别是农业农机租赁业务,无论是资产规模、累计投放、涉足领域,还是业务模式创新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初步确立了在涉农租赁领域国内领先的行业地位。为满足黑龙江省千万级规模的150余家新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购机需求,哈银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与黑龙江省农业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省农机公司”)合作开展农机直租业务,针对农机合作社采购合同的补贴款,采用农机先行采购并交付使用、补贴款账户监管、补贴资金定向还租的方式,投放金额2亿元,撬动资金超过3.5亿元,涵盖耕、种、收三大类、上千台(套)农机具,有效解决了农机合作社过渡性资金需求,打开了服务

11、新兴农业主体的广阔空间。同时,利用“批量下单、包销直租”租赁模式,针对最受用户欢迎的Y210型玉米收获机,与省农机公司合作,一次性批量采购576台,通过农机经销商包销并直租给农机专业合作社及农户,涉及金额9700万元,将该机型由原出厂价28万元/台降至22万元23万元/台,直接让利18给农户,累计节省购机费用约3000万元,业务期限由2年缩短至6个月。在农机快速销售和资金快速回笼的同时,不仅实现了该机型在黑龙江省的全覆盖,推进了农机现代化进程,更形成了惠农利企、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案例材料五:“地押贷”实现“政银企农”多方共赢 建设银行黑龙江省分行抓住全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以

12、及国务院全面启动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的宝贵机遇,创新推出了以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为担保方式的“地押贷”业务,将龙江“沉睡的土地”变成了农民珍贵的“流动资产”,有效缓解了农户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取得了“政银企农”多方共赢、产业生态健康发展的社会效益。2014年以来,建行主动对接庆安县政府相关部门,持续推进土地抵押登记流转平台建设,全力破解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不能抵押这一瓶颈。确定了“引入农业服务公司来规范合作社组织”的创新思路,采取“建行+服务公司+合作社+农民”的模式,有效整合了市场资源,提升目标客群的整体风险控制能力。项目运行以来,从最初的绥化庆安县单一试点到齐齐哈尔讷河、克东、克山

13、,黑河孙吴的局部推广,业务市场反响良好,现已支持服务近40多家农民合作社,累计投放农村土地经营抵押贷款2.4亿元。今年1月制定了关于推进黑龙江分行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工作实施意见,继续深入推进“地押贷”试点工作,目前已与全省23个县政府和2个地级市政府签订了三农战略合作协议,累计签约金额达370亿元。案例材料六:“金穗惠农通”工程推进村村通金融服务 中国农业银行黑龙江分行不断推进“互联网+三农”金融服务,完善农村线上线下渠道全方位金融服务,将互联网金融服务作为“金穗惠农通”工程普惠金融服务的未来发展方向,利用网络渠道全天候、多载体、无差异、广覆盖优势持续推进工程整体跨越式升级,积极满足黑

14、龙江省广大农村地区的支付结算和网络服务需求,2017年共办理金融交易503.54万笔,点月均实现交易笔数44.01笔,不断推进村村通基础金融服务建设。一是加大服务点终端上线力度。逐步推进“金穗惠农通”工程线下服务点上线升级工作,依托惠农e商平台,为“金穗惠农通”工程服务点上线终端商户6094个,实现了线下渠道向线上渠道的有效转化,从PC端、手机端、机具端等多个渠道实现了便民综合金融服务的便利化和实时化。二是加大县域电商服务推进力度。为小超市、农家店等农村商品流通领域的“金穗惠农通”工程服务点提供网络电商渠道,在提供支付结算服务的同时全方位满足客户的金融服务深层次需求。三是加大县域服务渠道营销力

15、度。指导有意愿的客户开通掌上银行渠道功能,稳步提升了客户对网络金融支付手段的了解和掌握程度,有效培育了客户的现代支付习惯和支付意识,为开展村村通服务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客户基础。依托“金穗惠农通”工程,重点围绕粮食直补、社保资金、扶贫资金等源头性代理项目,做好贫困地区涉农项目的代理服务,为百姓提供快捷便利的补贴领取渠道。目前已在全省农村地区发放新农保金融IC卡456.15万张,有效服务全省参保百姓,为日常生活提供了更为便利的金融服务。案例材料七:佳木斯农合机构以绿色产业带动精准扶贫初见成效 2017年,佳木斯银监分局积极贯彻落实黑龙江省政府关于扶持标准化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建设的意见,鼓励辖内农合机构积极适应全省农业产业结构转型调整步伐,探索将绿色产业项目与精准扶贫工作有机融合,先试先行开展“北菜南销”战略工程,就融资瓶颈、融资成本、风控措施等问题与地方政府密切磋商,项目推进初见成效,切实做到“三个确保”。一是确保项目资金充足。项目自年中开展以来,辖内农合机构在桦川县、汤原县两地试点完成10笔、8376万元绿色蔬菜产业项目贷款审批工作。目前,贷款全部投放到位,有效满足了10家农村专业合作社绿色果蔬产业项目资金需求,较好地确保了各项目按预期稳步实施。二是确保扶贫挂钩。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