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题研究心得体会.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910525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2.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育课题研究心得体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德育课题研究心得体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德育课题研究心得体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德育课题研究心得体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德育课题研究心得体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德育课题研究心得体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育课题研究心得体会.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德育课题研究心得体会篇一:小学德育实效性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德育研究研究报告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德育研究是我校承担的现代教育技术课题,20XX年2月获准立项并开始研究,两年多来,在市县电教馆领导的指导下,通过我校课题组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探索实践,已经达到了课题研究的基本目标,并取得了一些成效,现将结题,特呈上研究报告。一、对前期主要研究工作的回顾1、建立、健全学校课题研究的管理制度为保证课题的正常与有效开展,学校建立了课题的组织、管理网络和管理制度。由校长直接领导,教导处具体组织安排各项任务,课题组收集、整理各项资料,总结研究课题。学校先后制定了课题研究研讨制度、课题研究工作例会制度

2、、教师外出学习汇报制度、课题研究成果奖制度等。2、加强理论学习和校本培训,不断更新观念我校采用多元化的培训方式,坚持校本培训与自学相结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主线,以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净化学生的心灵为目的。针对过去“德育内容远离现实、教育方法陈旧、知与行脱节、评价手段单一”的教育现状,我们提出了德育工作必须追求务实、高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道德教育,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3、聘请专家定期到我校指导为了让课题研究更加有效,更顺利地推进,出更多的成果,我校特聘县教研室王成荣主任和祝万林主任定期到我校指导课题研究,王老师和祝老师常和课题组

3、成员一起深入教学一线听课,了解教学现状,有针对性地评课,对教学中老师不能有效的渗入德育教育,找出解决办法,既从理论上加以剖析,又从实践上加以指导。王成荣老师还定期和学校行政领导一起讨论课题研究进展,总结课题研究成果,指出课题研究中的不足之处,从管理角度对课题研究进行指导。4、及时提炼,加以推广课题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实践层面,最终要形成有效操作的策略,从而提升课题研究水平,放大研究的价值。 在研究中我们主要采用了“行动研究法”、“观察记录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加强了校园文化特色建设,营造了育人氛围;拓宽了德育途径,丰富了德育内涵;狠抓了养成教育,提高了德育实效,取得了良好效果。总

4、之,我们探索新形势下小学德育建设的特色和规律,挖掘了德育的教育功能,构建科学、高效的德育管理体系,营造了“崇尚先进、健康向上”的道德氛围,使我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一、课题研究的问题(一)课题的提出古语有云:“百行以德为首”,可见德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少年儿童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思想道德关乎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关乎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因此,新时期的德育工作必须追求务实、高效。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感, 面对整个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学校要增强“加

5、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紧迫感,特别要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当前,学校德育现状已有很大改进,但面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任务,小学德育工作还存在一些不适应小学生身心发展新特点、社会生活新变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要求的问题:问题之一:内容远离现实德育内容来自于生活世界,因而德育内容也应该是丰富、生动活泼、现实、具有道德意蕴的。但我们现在的德育内容,却被抽去了生活的根基,变成了缺乏道德情感的抽象的东西。学生很难从自身的需要中找到与之相一致的契合点,无法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外化为自己的行动。问题之二:教育方法陈旧普通的品德教育限于班队会、思品课、夕会活动等途径,形式单一,学生缺乏兴趣,缺少实践活动,对

6、于童心未泯的小学生来说,没有比不活动更让他们可憎的事了。问题之三:知与行脱节小学生道德现状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就是知行脱节。他们知道什么是道德,什么是不道德,讲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却我行我素,根本不管什么道德不道德。这一方面由于他们还没有形成一定的道德信念,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实践行为而使得道德知识仅仅是知识而已。问题之四:评价手段单一小学品德教育较普遍地存在评价项目狭窄、评价手段单一、评价结果处理不当等缺陷。只注重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生日常行为是否符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而没有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否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二)课题研究意义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长期以来,由于认识上的偏差,

7、以及方式、方法的不当,我们的德育往往停留在做表面文章,实效性不高。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深刻表明了新形势下学校必须思考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增强紧迫感,加强德育工作不仅是全面贯彻有关法律法规的需要,更是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必须考虑和研究如何切实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在实施德育的进程中,我们教育工作者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要重视“育人为本”的思想,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有许多势力正通过五花八门的手段与我们争夺少年儿童的思想阵地,儿童言行不一,思想浮躁,缺乏爱心等现象的出现即是证明,所以研究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

8、性和实效性问题,培养学生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对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都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三)课题研究假设开展学校德育实效性课题研究,能使学校德育工作从理论和实践上取得巨大的突破,能使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从知行统一上来真正认识和践行德育内容和要求。使德育目标,一以贯之,德育内容,循序渐进,让德育工作科学化、制度化、长期化,过程化、生活化、大众化,真正收到实效。二、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一)课题提出的理论基础1、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理论。从品德发展心理学角度讲,品德是个体社会行为的内在调节机制,是思想品质与道德品质的总称,是合乎社会规范要求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又成为品性或德性。学生的品德

9、发展的四个特点:建构性。学生的品德是自己建构的,道德灌输是无效的。情感性。情感是学生品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学生品德首先要发展学生的情感。情境性。学生的品德发展离不开一定的情境,培养品德要放到一定的情境中去完成。发展性。即阶段性,不同年龄的学生品德发展有不同的特点。2、“以人为本”的道德理念。这是目前德育理论中的根本问题,是社会历史和德育实践发展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做出的必然选择。“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出发点是现实的、总体的、具体的人,而不是西方人本主义所宣扬的无阶级的、抽象的人。“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是把教育对象置身于现实生活世界中加以考查。在现实生活世界,道德教育的对象不是传统课堂上机械记诵道

10、德知识的“认知人”,而是活生生的有情感、有思想、有创造性、有选择权、有生命活力的人。“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是一个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相统一的过程。它尊重人的认知发展规律,力求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和理性思考做出道德判断,并为自己的价值选择承担后果;力图在精心创设的教育情境中,提供全面、客观的道德信息,珍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主张将人性关怀融入整个教育过程,在民主友爱的氛围中,培养学生对各种社会价值的分析、比较、鉴别、批判能力,使他们能自主地选择个人所应该有或改变的价值取向以及应遵从或拒斥的道德规范。“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使我们明确德育目标是实现人的发展,培养具有主体性道德人格的人,这个人不但自

11、己有德性,而且能够建构道德。要培养这样的主体,在德育方法实施过程中要注重以下五个方面:注重学生的需要;注重道德的内化;注重品德形成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注重道德情感的培养;注重主体道德能力的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二)课题研究遵循的原则1、整体性原则。本课题的研究定位于建立学校的大德育运行机制,其内容包括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道德教育四大部分,它们相辅相成,共同实现个体社会化过程;途径上:力求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为一体的教育网络;目标上:通过教育合力实现学生整体思篇二:德育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德育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本课题研究基础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

12、导,贯彻、落实一系列中央文件精神,结合西部,特别是我区的实际,着眼于现实问题、为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四有”新人而开展本课题的研究与实验。因此本课题将重点确定以下内容进行研究:1、进城民工子女教育研究2、转型时期学校网络德育研究3、转型时期学校对特殊学生教育对策研究4、新时期学校、家庭、社区教育整合研究5、养成教育校本化研究6、转型时期学校德育评价机制研究7、中小学德育工作探析8、网吧对中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和对策9、网络时代的德育工作10、加强责任教育,培养健康人格11、如何在新形式下整体构建中小学德育体系12、利用学科教学强化德育渗透的研究13、素质教育系统中学校“教育场”建设研究14、以

13、弘杨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点的中小学素质教育15、“节日文化”与中小学德育教育16、初中学校网络德育的深化研究17、初中班主任工作的深化研究18、初中学校心理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的深化研究19、初中学校环境德育的深化研究20、校园文化教育与学生素质培养的深化研究21、中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深化研究22、初中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深化研究23、农村中学班主任工作的深化研究24、创造型集体培养的深化研究25、小学德育活动课实效性的研究26、小学家庭环境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研究27、农村小学学校教育与家庭密切配合的深化研究28、小学生行为问题的诊断与矫正的研究29、小学思想品德课中知、行统一的研究30、落

14、实“荣辱观”可从小事做起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形成既符合我区实际又与时俱进的、科学而可行的德育评价指标,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规范、诊断、调节、控制的功能。经济开发区教育办公室德育教学研究会二六年四月一日篇三:德育个人课题申报(此编号由各区统一填写)宁波市中小学德育专项个人课题申请评审书课题名称 “享受学习”型班级文化创建的实践研究 课 题 负 责 人负责人所在单位负责人联系方式填 表 日 期县(市)区教科研主管部门意见宁波市教科所审批意见宁波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制20XX年11月申请者的承诺本人自愿申报宁波市德育专项个人课题。课题申请如获准立项,在研究工作中,接受宁波市教科所德育研究室及其委托部

15、门的管理,并对以下约定信守承诺:1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遵守我国著作权法和专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遵守我国政府签署加入的相关国际知识产权规定。2遵循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科学设计研究方案,采用适当的研究方法,如期完成研究任务,取得预期研究成果。3尊重他人的知识贡献。客观、公正、准确地介绍和评论已有学术成果。凡引用他人的观点、方案、资料、数据等,无论曾否发表,无论是纸质或电子版,均加以注释。凡转引文献资料,均如实说明。4恪守学术道德。研究过程真实,不以任何方式抄袭、剽窃或侵吞他人学术成果,杜绝伪注、伪造、篡改文献和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成果真实,不重复发表研究成果;对课题主持人和参与者的各自贡献均要在成果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5维护学术尊严。保持研究尊严,增强公共服务意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维护德育研究公益性的声誉,不以课题名义牟取不当利益。6遵守课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