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制度的创新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901318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制度的创新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考制度的创新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考制度的创新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考制度的创新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考制度的创新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制度的创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制度的创新(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制度的创新篇一:全国各地20XX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名题分解 制度创新主题制度创新主题1(20XX天津河东一模12)(19分)社会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丰富了人类文明的内涵。在不同时期,只有那些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了正确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秦皇尽灭大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下之变局,至是始定。赵翼廿二史札记材料二 北京大学教授张传玺认为,中国历史上形成大一统的

2、中央集权制度,是由当时的国情和民情决定的,其正面作用是主要的。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华文明一脉相承,也反证了我们的先人在两千余年前选择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政治道路是正确的。摘自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历史(人民版)材料三 托克维尔认为民主的成功和失败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法律,包括法律、制度、宪法结构等;二是民情,即自由的习惯,包括思想、行为、习惯、价值观等;三是物质的或历史的环境。据Schleifer关于新译本的读书报告整理(1)依据材料一,说明“天下之变局”是指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西周至秦汉国家政治体制发生的变化。(4分)(2)结合材料二概括张传玺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提出这一观

3、点的依据。(5分)(3)材料三认为民主政治受制于“法律、民情、环境”三个因素,按照这一说法分析,民主政治为何在19世纪晚期的法国获得成功而在20世纪初期的中国遭遇挫折?(6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上述不同政治制度的认识。(2分)【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法国共和制的确立;辛亥革命;制度创新主题【解析】(1)第一小问变局,依据材料一可以看出就统治阶层来说,产生了变化由世袭贵族到布衣阶层;第二小问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政体变化主要是由分封制到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2)第一小问观点,由材料第一句话可以看出中国的政治制度是由中国的国情决定的;

4、第二小问依据,要根据中国实行中央集权制度的原因来回答。(3)第一小问法国成功原因,结合19世纪晚期法国的“法律、民情、环境”角度来考虑,根据材料对法律、民情和环境的解释,应该是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三个角度来回答;第二小问中国失败原因,结合20世纪初期中国挫折的“法律、民情、环境”角度来考虑,根据材料三对法律、民情和环境的解释,应该是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三个角度来回答。(4)由材料一、二和三可以看出政治制度具有多样性;由材料二及问题二可以看出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要和国情相适应。【答案】(1)变局:统治阶层在西周由世袭贵族组成 ,到西汉建立时皇帝和大臣大多出身布衣。(2分)变化: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中央

5、集权制度逐步确立。(4分)(2)观点:中央集权制度符合古代中国国情 。(1分)依据:以农耕经济为主:中国地域广阔;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需要。(任答两点4分)(3)法国:制定宪法,确立民主共和制;启蒙思想和大革命精神深入人心;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3分)中国:临时约法 及其确立的政体遭破坏;封建思想仍占统治地位(或“专制思想根深蒂固”“尊孔复古逆流”;自然经济为主,民族工业占比低。(3分)(以上分析要按法律、民情、环境三个角度来分析。)(4)认识:政治文明(或政治制度)具有多样性(或多元化);政治制度必须适应本国国情。(2分)2(20XX辽宁大连高三双基测试31)(15分)阅读下

6、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雅典)不借助中介或代表,自己对自己的事务进行直接管理,即人民不间断地直接参与行使权力。所遵循的原则是少数服从多数。乔萨托利民主新论材料二 “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他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疆域没有这么辽阔,政府的专制的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1)材料一反映雅典政治的特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形成上述政治特点的原因。(6分)(2)材料二中,孟德斯鸠所说的“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采取这种政治体制的主要

7、原因有哪些?(5分)(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西方选择不同的政治制度这一现象的认识?(4分)【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雅典民主政治;制度创新主题【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依据材料一“自己对自己的事务进行直接管理”,可知体现的是直接民主;依据材料“所遵循的原则是少数服从多数”可知是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即雅典民主制确立的背景,从雅典的地理、经济、政治、文化的概括去分析即可。(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在最初的那些朝代,疆域没有这么辽阔,政府的专制的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可知是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第二小问原因,

8、依据所学知识,明清时期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的背景,从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的角度分析即可。(3)谈认识类型的题目,需结合所学知识“近现代中国和近代西方世界的政治制度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总结即可。例如:政体要符合本国的国情;尊重政体具有多样性等【答案】(1)特点:直接民主;(1分)少数服从多数。(1分)原因:雅典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1分)贵族制的传统;(1分)自然和地理环境;(1分)工商业经济发达。(1分)(2)相反:君主专制空前加强。(2分)原因:疆域辽阔;(1分)农耕经济发达(或小农经济的分散性);(1分)公共事务需要。(1分)(言之有理,酌情赋分)(3)认识:政体要符合本国的国情

9、;(1分)政体具有多样性;(1分)政体没有优劣之分;(1分)政体的选择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分)(言之有理,酌情赋分)3(20XX广东湛江高一第一学期期末32)(19分)制度的变革与创新直接影响着人类历史的进程,是世界闻名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 春秋时期,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

10、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二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材料三 (美国)一场伟大的革命已经发生这一革命的发生不是由于任何现存国家中的力量的变化,而是由于在世界的一个新地区出现了一个新的种类的新国家。它已在所有的力量关系、力量均势和力量趋势方面引起一个巨大的变化,就像一个新行星的出现会在太阳系引起一个巨大变化一样。“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曾说过,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

11、。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在任用管理人员上的区别。(4分) 由此分析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重要意义。(4分)(2)结合史实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6分)(3)材料三中“新的种类的新国家”的含义是什么?(1分)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美国1787年宪法是如何“强制政府控制自己”的?(4分)【考点】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美国共和制的确立;制度创新主题【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世代为官”可知分封制下官员享有世袭权力,不受中央

12、政府节制;“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可知官员任命权收归中央政府节制。第二小问官员选拔由“世卿世禄制”到君主任命,官员选拔权力进一步收归中央,改变诸侯封建割据的局面。(2)依据近代英国代议制的发展历程概括: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君主权力,议会主权的权力格局,奠定代议制的法律基础;18 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制内阁,“国王统而不治”,国王成为“虚君”,议会权力膨胀;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政治参与权,民主范围进一步扩大。(3)第一小问材料三中“新的种类的新国家”指的是美国创立了新的体制,联系美国1787年宪法可知,建

13、立了联邦制总统共和制,开创了近代政体新形式,既确保了共和,又加强了主权;第二小问依据1787年美国宪法,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原则,权力之间相互制约,有效防止政府权力滥用。【答案】(1)区别:分封制产生诸侯,享有世袭的权利,不受中央管理,具有很强的独立性。郡县制产生官僚,由中央任命,受中央管理监督,不得世袭。(4分)意义: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实现了权利向中央集中,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4分)(2)实现: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君主权力;18 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制内阁,“国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6分)(3)含义:“新种类国家

14、”是指美国成为总统制共和制国家;(1分)“控制自己”:政府内部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制约平衡;(4分)4(20XX安徽蚌埠三模37)(3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于是先从在下者(平民)起?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赵翼廿二史札记材料二 (西欧)在封建主义制度下,没有一个人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国王和百姓、领主和封臣都共守一种契约。每个人都对他人负有某种义务。如一人违约,义务也就中止。如果一个封臣拒绝履行他应尽的义务,国王有权强制执行。如

15、果一个国王侵犯了封臣的权利,封臣们也可以联合起来反对他,封臣们组成国王的议事会,国王应按封臣们的劝告行事。如果封臣们认为国王滥用他的权力,可以对他进行限制。(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材料三 很多现代中国的作者,称之为“封建社会”,并且以此将它与欧洲的feudal system相比拟,其结果总是尴尬。欧洲之feudal system被称为feudalism起源于法国大革命之后,当日作者以此名词综合叙述中世纪一般政治及社会特征,并未赋予历史上的意义?征之中国传统文献,“封建”也与“郡县”相对,所以将汉唐宋明清的大帝国、中央集权、文人执政、土地可以买卖、社会流动性大的郡县制度称为封建,更比拟为欧洲的feudal system,就是把写历史的大前提弄错了。黄仁宇放宽历史的视界(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西周至秦朝国家政治体制发生的变化及其成因。(10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欧封建制度的特征对近代西欧政治发展的影响。(6分)(3)概括材料三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