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高考制度详细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900624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4.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韩国高考制度详细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韩国高考制度详细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韩国高考制度详细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韩国高考制度详细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韩国高考制度详细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韩国高考制度详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韩国高考制度详细(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韩国高考制度详细篇一:高考招生制度高校招生制度是各个国家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招生政策、选拔形式、入学考试、录取方式等方面。中国高校招生制度概况中国大陆目前实行统一考试为主的大学招生考试制度,参考对象是任何具有适宜文化程度的公民。高考采取笔试方法,考试科目通常为4科,并存在几种具体的考试方案:“3+x”、“3+x+1”、“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测评”等,即以考察语、数、外为主加上选修科目考试或综合测评。从20XX年起我国诞生部分高校的“自主招生”制度,已有80所大学实行。中国高考制度的发展情况我国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就没有停止过对高考考试和录取方式的改革:最初的高考是全国统一

2、命题,各省自行组织考试;1985年开始进行全国统一标准化考试;1997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计划全部实行并轨,不再分国家任务、委托培养、自费生三种计划形式;1999年,伴随着高校大规模扩招行动的展开,教育部也开始推广网上招生的方式;20XX年春季高考在一些省市开始进行试点,高考不再一年只举行一次;20XX年,江苏等3省市率先实行“自主招生”试点工作;20XX年,3+X科目设置方案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高考中全面实行;20XX年,高考单独命题地区增至11个省市,分省命题的改革使传统的全国统一考试逐步走向多元化;20XX年,教育部批准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扩大自主招生的比例,数百名学生经面试被两校录取,

3、学生的高考成绩只是参考。未来高考改革方案20XX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改革考试科目设置、考生录取机制,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上海市、浙江省作为首批试点地区,分别出台了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并从当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目前,已有16个省份公布了高考改革方案,“3+3”高考模式、文理不分科成趋势。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我国高考制度改革将主要采取以下十项举措。1、20XX年起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2、20XX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3、20XX年起推行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

4、统一高考后进行,自主招生不得采用联考方式或组织专门培训。4、20XX年起由校长签发录取通知书,对录取结果负责。5、推行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方式。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改进投档录取模式,推进并完善平行志愿投档方式。6、20XX年将研究出台学分互认和转换的意见。7、高考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高考中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8、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20XX年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占高职院校招生总数的一半左右,到20XX年将成为招

5、生录取主渠道。9、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将由学生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10、20XX年,上海、浙江将分别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从20XX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起开始实施。试点将为其他省高考改革提供依据。高考改革的影响对考生的影响打破“一考定终身”,增加学生选择权据河北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打破了以往高考“一考定终身”的考试格局,自主选择考试科目可以实现“考其所长”、“考其所好”,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也减轻了考生的心理负担。对学校的影响学校如何应对及施行?选课走班或成基本形式,发展特色高中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给高中教学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也提出了

6、较高的要求,涉及硬件设施、师资力量、课程设置、教学和学生管理等多个方面。比如,由于学业水平考试要“选考”,学校就要提供“选课”,就会出现很多不同的课程组合,这样,原来的教学班就可能无法维持,选课走班应该会成为一个基本形式。同时,选课走班必然对教育资源提出数量和结构方面的新要求,也需要有一定数量的教师承担生涯指导任务。中西部甚至东部一些学校现在并没有这样的条件。实践中,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或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包括学校间合作、发展特色高中等。这方面,试点地区的学校可以为其他学校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办法。各地方案有何差别?各地改革方案的方向大体一致,内容包括高考实行“3+3”模式、不分文理科、英语等部分科

7、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减少高考加分项、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实行走班制等。“3+3”模式指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在总体方向一致的同时,各地也有细微差别。如江苏规定,考生在高中期间可同一必考科目参加两次考试。但广西、贵州等省份明确规定外语科目实行一年两考。河北将从20XX年起本科三批和本科二批合并,并根据情况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河北省教育厅表示合并有利于消除社会对本三录取的高校毕业生的偏见,推动民办本科院

8、校和独立学院发展,有利于今后高校毕业生平等就业。各国高考制度“高考制”的高校招生制度组织统一考试(1)美国大学招生制度。美国大学入学考试是由专业化的考试机构负责。这种机构主要是美国国内教育测验服务处,它主持的全国性考试有学能测验和各门学科的学业成绩测验。通常分为两种标准化测试:sat(act)和toefl(ielts)考试。美国多数大学也对入学申请者的gpa有最低规定。同时,美国大学也大量存在“自主招生”。近100所院校实行竞争性的招生,除了学能测验外还要求学业成绩测验。中学教师及学生的其他顾问对学生进行的书面评语通常也是此类院校招生档案中的重要内容。(2)法国大学招生制度。法国的高中生进入大

9、学深造的必要条件是首先得到由学校统一颁发的高中毕业证书,然后再参加高中会考。法国的一年一次的全国高中会考主要有3类。考试形式仍以书面形式为主,同时有广纳式和筛选式的招生制度。法国大学的招生制度比较灵活,面向全社会招生。(3)日本大学招生制度。日本高考有两次,第一次考试,即“全国共同第一次学力考试”,由日本文部省制定的高中教学大纲命题,与中国不同的是他们的考试并不分文理科。考生根据自己的考试情况决定第二次报考的学校和专业。第二次考试由各大学自行组织,考试形式也由各大学自行决定,有笔试、面试、小论文写作、实际操作等诸多形式。(4)西班牙、瑞士、巴西、葡萄牙、韩国等国高考制度。西班牙从20XX年起西

10、班牙教育部推行了新的高考制度:普通阶段和特殊阶段测评。普通阶段主要评估学生的基础学科知识。特殊阶段的考试采取自愿原则评估学生专业学科上的知识水平。葡萄牙也类似。瑞士以资格考试为基础、以职业为导向的教育分流机制以及公立大学与高校的自治机制是瑞士的高招特点。巴西实行每年一次的由各大学自行组织的高考,但具体考试时间和科目由参加招生的各大学自行决定。韩国韩国也有统一考试,但对考试成绩不再计算总分,而将各科目成绩分别打分,然后依据分数段确定各科目的等级以及综合等级。 此类高招制度可细分为两类以统考为主、以自主招生为辅型:以中国、日本为典型;以自主招生为主以统考为辅型:以美国、瑞士为典型。“证书制”高校招

11、生制度采取中等教育终了资格认定的高招方式(1)英国大学招生制度英国的中学生在接受5年的中学教育后要参加gcse考试,即“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而且中学实行累积分制。高招中也实行严格的客观、公正的“推荐信”制。(2)德国大学招生制度可追溯到他们的基础教育阶段。其基础教育体制就与中国不同,学生会在小学4年级后根据各自的成绩和学习表现被分入文理中学、实科中学以及九年制中学。某种程度上说,基础教育就是德国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分水岭。(3)澳大利亚是以学生高中两年的综合成绩加上一次地区的“全澳等级考试”成绩来综合评定学生的大学录取分。(4)奥地利、比利时可称之为世界上高校录取制度最为自由的国家。奥地利学

12、生在取得高中毕业文凭后可以直接升入奥地利或欧盟任何一所大学继续学习。比利时所有正规大学也都实行宽进严出的教育政策。(5)加拿大、墨西哥、印度等国也没有统一高考。篇二:日本、韩国高考改革对中国高考的启示日本、韩国高考改革对中国高考的启示摘要中日韩是一衣带水的三个国家,自古以来这三个国家的文化就有很多相似之处,可以说韩国和日本传承了很多中国的文化。而长期以来,这三国的文化又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体现在数学教育层面上则形成了既相似又有区别的数学教育思想,在高考文化上也明显体现。中国自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数学高考改革不断进行。而与此同时,国外数学教育改革也进行得如火如荼,特别是韩国和日本在高考的

13、体制和理念方面进行了较大的改革,这些改革对中国的高考改革可以说有一定的影响,也给了我们一定的启示。那么,韩国和日本的高考究竟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这是本文要研究的内容。关键字:高考改革 启示展望高考中国的第一大考。每年的这一场大考决定了数千万学子寒窗苦读十二年的命运,或上大学,或另谋出路。自1978年以来,高考制度不断改革,既有合理之处,然而也招致了不少的批评。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程度并不高,而且各高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考生的目标已由能否上大学变成了能上什么样的大学。可见,甄选仍然不可避免。高考改革千头万绪,如何进行更有效的改革?国外的高考给了我们启示。一、 日本、韩国高考的特点1、日本日本

14、对全国国立大学实行国家统一和大学自主结合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第一次考试由国家大学入学考试中心主持,称为“共同一次试”;第二次考试则由各大学自己主持。考生依据第一次考试成绩选择适合自己兴趣爱好的多所大学进行第二次的考试。这样,考生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以避免“一考定终身”的现象。第一次考试的目的是考察学生对高中阶段所学的内容的掌握程度。在参加完第一次考试10天后,考生要向其所报考的学校提出第二次考试的申请,再根据各大学的通知和要求参加第二次考试。第二次考试的目的是测定考生的学科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学习能力,检测考生对报考学校和专业的特殊要求所具有的能力。考试方法很灵活,由学校根据具体内容和要求灵活掌握

15、。日本高考竞争十分激烈,一方面,保障了学生的学历;另一方面也在相当程度上扼杀了考生的个性、思考能力和创造力。近十年来,日本文部省和各高校对高考方式积极改革,改变了这种情况。这些改革措施扩大了高校招生的自主权;使招生方式灵活多样;注重对考生的能力、素质的考查,鼓励考生学有专长。首先,文部省大学入学考试中心制作的“中心命题”与各高校自己的考试及学生高中情况调查表相结合,除此之外,各高校的各个系、各专业对考生做进一步的考查,综合评估考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及对本专业的适合程度。其次,推荐生招收规模逐年扩大。推荐生必须是某学科才华出众、具有培养前途的学生。推荐生必须有其高中校长的推荐信和高中阶段情况调查表,大学还要对其有突出才能的专业进行全面考查。另外,近年来许多高校还实行AO招生方式。AO招生方式是借用美国许多大学设置的考生选拔科的名称。实际上日本的AO招生方式与美国的AO招生方式有很大的差异。不过以为其灵活务实性而被越来越多的大学采用。日本高考改革的举措对高校选拔培养适应新世纪的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改变了过去那种只见成绩不见人、只问学历不问素质的选拔方式,使高校招生方式向人才本位转变。2、韩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