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视觉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899829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动视觉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运动视觉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运动视觉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运动视觉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运动视觉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运动视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视觉(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 清华大学附中2015年教育科研论文征集运动视觉训练对提高羽毛球击球落点准确性的研究 作者姓名 安忠鑫部 门 体育教研组 清华大学附中2015年教育科研论文征集编号运动视觉训练对提高羽毛球后场击球落点准确性的研究内容提要:运动视觉训练对羽毛球后场技术的进区数量具有明显的提高作用,试验组的后场技术进区数量的提高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T检验结果均达到显著性水平。在进区质量方面,运动视觉训练的效果更为明显,后场技术的进区质量不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T检验结果比进区数量的显著性水平更高。在各项技术的测试中,对照组选手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部分指标的提高幅度达到了显著性水平,但提高效果均不如试验组,这充

2、分证明的运动视觉训练的重要性。运动视觉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羽毛球运动员的追踪能力、聚焦能力、深度感知能力、周边意识感知能力、眼-手、眼-脚的协调能力。主题词:羽毛球 运动视觉 落点准确性一、运动视觉的定义视觉即为人所拥有的视觉感知能力和为了满足这一感官需要而生产出来的视觉对象2。强调人眼作为视觉器官在观看行为和视觉活动中所具有的能力。随着西方体育运动产业的兴起,视觉领域也产生了运动视觉(port vision)这样一个全新的学科。运动视觉(sport vision)译语,如直接翻译就是运动的视力,即运动中的观看能力。“运动视觉(sports vision)”一词虽然未见明确定义,但是,参考大量文

3、献,主要是指与特定专项相关的视觉能力1。二、运动视觉训练的重要性综合过去的相关研究发现,运动员比非运动员有较好的视觉能力;较快的视觉反应时间;较大的视野和较佳的动体视力;有准确的深度知觉;以及有较好的对比感度3。同时不同技能水平的运动员其运动视觉能力亦有所差异。而且不同种类的运动项目也需要有不同的视觉能力。自从 1978 年起开始研究运动视觉的美国视力鉴定师协会(简称 AOA),将不同种类运动项目的运动视觉的重要性1,整理如下表所列:表1不同种类运动项目的运动视觉能力分值止视力动态视力眼球运动视觉聚焦深度感知眼手协调周边视觉视觉化射箭41332552棒球45555555篮球33435555拳击

4、25533354足球45535555体操13335555赛车55535455赛跑11211314游泳11111144网球45555555羽毛球45555555滑雪55553555跳高13334442撑杆跳13335454保龄球21323154曲棍球45555555回壁球45545545羽毛球、网球属于隔网对抗性项目,对运动员个人的身体素质具有很高的要求。比赛中运动员的注意力要高度集中,脚步移动要非常的迅速,一场比赛下来的跑动范围也非常的大,在场上无时无刻都会盯住对手击打过来的球和自己的回球。表1最高分值为5分,最低分只为1分。通过表1可以看出运动视觉能力对于网球、羽毛球和曲棍球最重要。除了止视

5、力为4分以外,其它方面的能力要求均为5分,充分的说明了在羽毛球运动中运动视觉的能力是不可忽视的。三、运动视觉训练的应用大部分的研究群体性项目相对较多,由于单个项目单的研究很难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因此单个项目的视觉研究还在进行中。目前而言国内方面对运动视觉在单个项目上的应用性研究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大部分的专家和学者还是反复强调运动视觉的重要性,运动视觉的价值和意义,运动视觉的发展前景等等一系列的理论研究,很少切合实际的与运动项目结合。球类项目中除了三大球以外有相关的研究,在三小球上基本没有专家涉足。国内外的这些研究只是初步的对运动员眼动特征分析得出的结论,没有具体的将眼动特征转变为运动视觉能力的

6、训练来运用到实际训练和比赛当中。但是这些相关的研究无疑在一定程度上认可了运动视觉训练的作用,所以,就目前国内而言,应该更加重视运动视觉训练在实际运动中如何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而不是只简单的做一些现状的分析。四、研究目的 由于我国运动视觉训练发展的相对滞后性,从未对任何专项队伍进行符合专项特点的系统的运动视觉评估。就目前文献而言,难以充分科学地服务和指导运动训练。所以本文试图从技术落点准确性着手研究,采用国际公认的运动视觉训练手段对羽毛球运动员的羽毛球击球落点进行训练看能否产生影响。为教练员及运动员提供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五、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顺义体委高中羽毛球专项生22人,男生18

7、人,女生4人表3羽毛球专项学生的基本情况年龄身高(cm)体重(kg)运动年限视力实验组16.550.82158.454.1854.367.1931.0对照组16.270.90157.913.8354.917.6731.0 实验组合对照组的平均年龄在16岁左右,平均身高158cm,体重54公斤,羽毛球运动年限均为3年,静止视力都在1.0以上。(二)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 通过阅读大量文献,掌握羽毛球精准性研究的重要方法,为运动视觉训练和羽毛球结合做出理论依据,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理论基础。2、实验对比法将羽毛球专项22名学生按照首次测试水平分为实验组合对照组,实验组11人,每周正常参加专

8、项训练+运动视觉训练 3 次,为期8周,每次练习时间 3050分钟 ;对照组11 人,8周不参加运动视觉训练,只参加正常的专项训练。3 、数理统计法 对22名羽毛球专项生训练前后的数据通过采用 SPSS13.0 软件,对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4、实验过程 首先在羽毛球馆对22名专项生进行相关技术的测试,测试方法按照羽毛球入学招生标准进行数量测试,测试内容如下表;表4测试内容测试名称测试内容正手劈吊球头顶滑板吊准确性测试10次,训练前后各测三次10次,训练前后各测三系正手直线高远和头顶直线高远球准确性测试各10次,训练前后各测三次落点区域大小:长宽各1米的正方形区域进区数量:三次测试进入有效区域

9、球的数量进区质量:本文在测试进区数量的基础上额外的增加了进区质量。通过参考文献和专家咨询把进区质量定义为评价运动员击球质量好坏的标准。经过和专家、教练的商讨,将进区质量定义为:高远球技术弧线高,线路长,球必须达到高点之后垂直下落。吊球技术过网高度在30cm之内,吊球速度稍快。将球落入的区域细化为A、B、C、D四个小区,每个区制定相应的分值,A区10分、B区C区9分、D区8分,最后换算成百分比进行分析。 进区质量=进区数量相应的分值5、运动视觉训练方法通过查阅大量文献,确定运动视觉训练的时间为八周。主要训练计划如表5表5八周运动视觉训练方法第一周第二周第三周第四周第五周第六-八周定位跟踪能力距离

10、间移动视线单腿平衡板抗阻单腿、动眼任务运动技能利用追踪数字移动视线平衡仪抗阻站在平衡球上头部运动瑞士球运动技能深度感知能力利用带数字的长板节拍器平衡板抗阻单腿节拍器暗光线节拍器、暗光线、运动技能聚焦能力挡眼板聚焦移动视线单腿平衡板单腿、平衡板动眼任务移动过程中聚焦聚焦能力运动技能周边意识感知能力杂耍游戏动眼任务头部运动站立在平衡球上单腿、动眼任务单腿、头部运动、运动技能眼手协调能力双手抛两个球双手三个球单手两个球单腿、双手、两个球单腿、单手、两个球移动、三个球眼脚协调能力看图做动作缩短完成时间固定范围运动技能移动、技能移动、运动技能第一周的计划是纯视觉训练。为安全考虑,只有学生的视觉能力得到提

11、高才能进入后续(第二至八周)的训练内容。若不能得到提高,则需继续进行视觉训练(即第一周的训练内容)一周。第二周至第八周的内容,是指在第一周纯视觉的训练基础上加入的进阶因素。按照运动视觉训练进阶原则由易到难,主要体现为:从慢速到快速、从有意识到无意识、从视觉训练到与专项结合、逐渐加入认知能力的干扰等。如何科学地控制运动视觉训练也是本研究的一个关键因素。8周训练结束后对22名羽毛球专项学生进行三次技术测试,分别对进去数量和进区质量做出明确的记录,分析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前后的差异。六、结果与分析(一)进区数量的对比分析1、正手直线、头顶直线高远球技术进区数量的对比分析表6实验组与对照组正手、头顶直线

12、高远球训练前后进区数量的比较对照组(n=11)实验组(n=11)训练前训练后t值训练前训练后t值正手直线高远球16.822.7917.452.77*4.1818.452.1619.912.21*5.16头顶直线高远球18.452.2519.092.51*2.2818.821.4720.361.86*4.95“*”号代表实验组与对照组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为P0.05,*为P0.01 由表6可知:实验组正手直线高远球训练前后进区数量差值的均值为1.46其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为:T值为5.16,P0.01达到极显著水平;这说明实验组的选手在本实验周期内通过视觉训练,对该组队员正手直线高的进区数量产生

13、非常明显的影响,有效地提高了进区数量。对照组正手直线高远球训练前后进球数量差值的均值为0.63其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为:T值为4.18,P0.01同样达到极显著水平这说明实验组的选手在本实验周期内通过视觉训练,对该组队员正手直线高的进区数量产生非常明显的影响,有效地提高了进区数量。实验组头顶直线高远球训练前后进球数量差值的均值为1.54其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为:T值为4.95,P0.01达到极显著水平;这说明实验组的选手在本实验周期内通过视觉训练,对该组队员顶直线高远的进区数量产生非常明显的影响,有效地提高了进区数量。对照组头顶直线高远球训练前后进球数量差值的均值为0.64其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为:T值为2.28,P0.05达到显著水平这说明实验组的选手在本实验周期内通过视觉训练,对该组队员顶直线高远的进区数量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因而提高了进区数量。表7实验组与对照组正手、头顶直线高远球进步幅度的比较对照组进步幅度实验组进步幅度t值sig正手直线高远球0.640.501.450.932.49 *头顶直线高远球0.640.621.551.042.17*“*”号代表实验组与对照组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为P0.05,*为P0.01 实验组和对照组训练前后正、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