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书简历.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896182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1.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承书简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王承书简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王承书简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王承书简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王承书简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王承书简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承书简历.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王承书简历篇一:永恒的爱永恒的爱读了复兴中华,从我做起这本书后,我心中荡起了不少涟漪,无数中华儿女的义举,感动着我们,激励着我们,加深了我对什么是“爱国者”的认识。爱国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捍卫祖国。他们关怀民生的可贵精神和为国捐躯的爱国举动演绎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在众多爱国者中,我最敬佩巾帼英雄王承书和视死如归的黄继光,他们是我心中最可爱的人。青年时代的王承书,怀着一腔爱国热忱留学美国。她决心努力学习掌握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将来报效祖国。在美国,她获得了博士学位,在稀薄气体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令人瞻目的成就。当新中国成立的喜讯传到大

2、洋彼岸,王承书和丈夫毅然决然放弃优厚的待遇和先进的工作条件,回到自己祖国,为建设新中国贡献力量。想想王承书,再看看当今社会上某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背叛生他养他的祖国,跑到国外去,加入外国籍,甘当外国人的奴隶,丢尽了中国人的脸。我真为这些人感到无地自容。王承书回国后,勇挑重担,隐姓埋名三十年,为祖国核武器研制工作默默奉献。在王承书和同事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伟大的女科学家王承书,为了祖国,献出了自己的一生。我的心被王承书对祖国深深的爱所打动。黄继光, 1951年3月,他积极响应祖国的召唤,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他在某部第6连当通信员,忠于职守,完成任务出色,多次受到部队领导

3、的表扬。1952年10月20日在朝鲜战役中,黄继光所在的营奉命夺取某高地,当连续攻下敌人数处阵地后,被敌人一个集团火力点所困。黄继光挺身而出,要求担负爆破任务,勇敢地冲向敌人碉堡。当他掷完手雷,打垮几个火力点后,发现还有一个火力点在顽抗,就忍着剧痛,跌倒了爬起来,毅然直扑上去,以胸膛堵住敌人正在扫射的机枪射孔,保证部队完成攻克高地的任务,全歼敌人两个营,自己壮烈牺牲了。黄继光用生命诠释了对祖国的爱是一种伟大而深沉的爱。如果我们能够像雷锋一样乐于助人,像王承书一样无私奉献,像黄继光一样为祖国牺牲,像南丁格尔一样忘我工作,就会实现我们的中国梦。或许我们不能像革命战士和为国奉献的人那样伟大,但我们从

4、小就应该树立爱祖国的思想。爱祖国,平时应体现在爱人民,爱集体,关心同学,爱护公物上;爱祖国就一定要为祖国好好学习,使自己具备有为祖国建设服务的本领;爱祖国,就应该不惜一切为国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俗话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今天为振兴中国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献出自己的力量!“爱祖国,要为祖国增添荣誉”这就是我读复兴中华,从我做起的主要感想。篇二:人教S版五年级下期语文期末模拟卷师大二附小学部20XX20XX年度(下)五 年 级 语 文期

5、末 模 拟 测 试 卷 (4)人们永远怀念这位舍身报国的民族英雄。改为反问句:班级_姓名_学号_分数_一、基础知识百花园。(37分) 1、我会看拼音写词语。(10分)hng zhuzu lngkng kipi zu ca lua mio xio s huji yo kn wsh mng 2、把不正确的读音用“/”划去。(3分)憎(zangzng )恨 鸭绿江瓜果累累 张牙舞爪( zhu zho ) 载歌载舞 沉没 3、照样子,找一个形近字,再组词。撤( 撤退 ) 炼 () 键 暑 () 澈( 清澈 ) () ( ) () 4、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慷慨激 乐 好施 走 无路 为非 歹羞成怒 垂死

6、 扎 和 悦色 满腔义以上词语中表示赞扬的有:5、用“”画出错别字,并改在括号里。(3分)心甘情原()欢心鼓舞( )疲备不堪( )钢劲有力()风和日历( ) 豪不示弱( )6、按要求写句子。(4分)(1)、英勇的我军战士冒着敌军密集的炮火,驾驶战舰向敌舰冲去。缩句:(2)革命的道路上有千难万险。 千难万险不能阻挡我们的前进的步伐。用关联词语组成一句话:(3)杂技使他们入迷。扩句:7、你知道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写法吗?(4分) 拟人反问设问比喻夸张 连绵数千里绿如帷幄。( )这哪里是一株普普通通的柳树?它分明就是爱国将士们不屈不挠、坚韧顽强的精神之树!( )我们赶紧下了车,飞也似的向前冲!( )

7、无数先辈建立的基业,怎能在我们这代人手中拱手相让呢?( ) 8、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病句。(4分)邓世昌率领爱国将士顽强作战、宁死不屈的精神,深深地激动了全国人民。王承书决心努力学习掌握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将来报效报答祖国。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这棵柳树犹如戴着军帽、军衣的战士。三、积累运用。(8分) 1、默写诗句并解释词语。(6分)但使龙城飞将在, 。但使: 家祭无忘告乃翁。乃: 暖风熏得游人醉, 游人:南望王师又一年。 2、本册课文中我最喜欢的人是 ,因为 (2分) 四、阅读理解游乐园(20分) (一)课内阅读(8分) “那是一个令人神伤的夜晚,天上没有明月,地上没有人送行。然而这个

8、刚毅坚韧的湖南老人,面对兵马疲惫、粮饷匮乏、运输艰难等重重困难,仍信心百倍。他肩负着国人的重托,胸中燃烧着正义的烈火,率领六万湖湘子弟兵,悄然离京,马不停蹄地赶往千里之外风烟滚滚的战场。“左宗棠的队伍一路西行,浩浩荡荡。令人震惊的是,这支队伍中竟有众人抬着一口黑漆棺材!这口棺材是左宗棠为自己准备的。临出发时,左宗棠便郑重地吩咐部下,如果他在收复新疆失地的征战中死去,就用这口棺材收殓他的尸体。面对左宗棠视死如归的决心,在场官兵个个泪流满面,无不为之动容。他们深知,这位刚毅、睿智的老将军早已预料到征途的艰险,但是他已完全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1、照样子,写词语。(2分)浩浩荡荡:、困难重重:、 2

9、、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2分)视死如归:置之度外:3、为什么左宗棠面对重重困难却信心百倍?(2分)4、左宗棠在出征时为什么叫人抬了一口棺材?这表现了他怎样的决心?(2分)(二)课外阅读(12分)我敬爱的外公在我外婆的衣架上,(端端正正 整整齐齐)地挂着一个洗得发白的邮包。它看上去和普通邮包并没有两样,只不过用得时间过长。深绿色已经褪尽了。在这个平凡的邮包里曾装过不计其数的报刊、邮件。外公就是挎着这个邮包,从机关到部队,从工厂到学校,走千家串万户,把信件、报刊、汇款、包裹送到人们手中。我的外公年过五旬,一道道皱纹爬上他的额头,两鬓也添了许多白发。但是他那乌黑发亮的眼睛,深嵌在慈祥的面庞上,

10、却显得炯炯有神。他身材不高,常穿一身褪了色的邮政制服,一看就知道他是一位工作多年的老邮递员。他平时对人很和蔼总是乐呵呵的人们都(亲切 关切)地叫他老郭每次他一下班我就缠住他外公外公叫个不停我外公十七岁就开始送信了,如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工龄。多年来,他对工作认真负责。夏季,烈日当头,外公顶着烈日挥汗如雨走街串巷;冬天,寒风凛冽,在漫长的雪地上留下他深深的足迹。人们看到他总是热情地送来毛巾和热茶。我的外公工作多年,对周围的一些地方了如指掌,不知有多少疑难的“死信”在他手中“复活”了。一次,邮局收到一封来自美国的信,信上用的是早已不用的解放前的地址,邮局的工作人员试投多次,可总是找不到这个地方。有的人

11、认为这封“死信是不能“复活”了。外公看了看信封,说:“这封信一定是远隔重洋的人寻找失散多年的亲人,让我试一试!”清晨,天刚蒙蒙亮,他就上路了,直到已是万家灯火的时候,他才回家。一天,两天?一连半个多月,外公终于从小港码头一位搬运工人那里打听到了收信人的地址。收信人是一位白发苍苍的年过八旬的老太太,几经搬迁,现在住在海云巷里。写信人是老太太从未见过面的孙子。老太太小心翼翼地接过信,感动得老泪纵横,说不出话来?半晌,老太太擦干了泪水,连声说:“谢谢,太谢谢了!同志,是您使我得知儿孙们还活着的(确切 正确)消息,我做梦也没想到今天还能和我的孙子联系上。真是托共产党的福,托新社会的福啊!”外公没有说什

12、么,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背起邮包,又向另一家走去?1把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用“/”画掉。(3分) 2给第3自然段加标点。 (2分) 3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2分)了如指掌: 小心翼翼: 4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1分)热忱() 欣喜() 5、用“ ”画出描写外公外貌的语句。 (1分) 5“不知有多少疑难的死信在他手上复活了。”这句话中的“死信”是指。“复活”是指 。外公能使“死信”“复活”的原因是。(3分)五、习作园地(30分)以“我最喜欢的一则格言”为题目一篇作文。要求:写出你最喜欢的一则格言是什么,为什么喜欢。你打算通过哪一件或几件事来体现它给予你的教育?注意详略。篇三:隐姓埋

13、名教案五年级语文下册隐姓埋名三十年教案设计项城市第一实验小学 刘丽丽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王承书的动人事迹,体会她的奉献精神和爱国情感。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深受感动的段落。二、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这些语句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三、教学准备:了解中国靠自己的力量成功研制原子弹的历史。了解那些为研制两弹一星而无私地为祖国奉献自己的科学家事迹。四、教学过程:一、谈话板题: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隐姓埋名三十年这篇课文,走进王承书这位伟大的女科学家,感受她的“赤子情怀”。请跟老师一

14、起书写课题隐姓埋名三十年,做人要踏踏实实,写字要认认真真。二、复习引入,理清文路1请同学们回顾上节课我们所学的的内容,回答问题: 课文讲了王承书的什么事迹?分别在那些自然段中?第一次放弃名利,为建设新中国毅然回国。(48自然段)板书:放弃名利,毅然回国隐姓埋名,艰苦工作,迎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217自然段)板书:艰苦工作,爆炸成功(2)其他段落写什么?简要概括写什么?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坚定承诺,为研制原子弹隐姓埋名。板书:坚定承诺,隐姓埋名第三部分(第911自然段):果断受命,解决提炼浓缩铀技术难题。板书:果断受命,解决难题第五部分(第18自然段):熠熠生辉,中华优秀儿女美名永

15、放光彩。板书:熠熠生辉,英名永存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前三个自然段,通过学习,你觉得王承书是个怎样的样?(爱国、对祖国无比忠诚,不计名利、无私奉献。)孩子们,把你的感情送入文字当中,再有感情地读一读好吗?(好极了!)老师感受到了王承书敢于放弃个人名利的勇气和决心。重点体会这三个字意味着什么? (课件显示)意味着从此放弃自己熟悉而喜爱的专业,从此放弃科学家应有的学术待遇和荣誉,从此放弃一切名利,而不能像其他领域的功臣那样面对鲜花与掌声;不管为国家做出多大的贡献,自己的名字也不会为人所知。过渡:为了祖国的强大,为了工作的需要,王承书毅然选择放弃一切名利,她对祖国的忠诚、热爱之情多么令人敬佩呀!让我们再回到50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