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设计方法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895212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设计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设计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设计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设计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设计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设计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设计方法(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设计方法篇一:沥青路面设计要求 路面加铺结构材料(5%水泥稳定碎石、沥青碎石与沥青混凝土) 基质沥青、改性沥青、改性乳化沥青、防水卷材的技术要求改性沥青AC-20C和改性沥青AC-13C-13用基质沥青技术指标应达到表所列的技术要求:表 A级道路石油沥青70#技术要求改性乳化沥青应满足下表所列技术要求:表 阳离子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 石料 粗集料的基本性质要求用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粗集料是指以上的集料,粗集料应由具有生产许可证的采石场生产。改性沥青应满足以下技术要求:表 SBS聚合物改性沥青技术指标要求为保证沥青混凝土的强度和抗水损害能力,粗集料宜选用与沥青粘附性能好的碱性

2、硬质石料,石料与沥青的粘附性应达到5级。如缺乏碱性石料,只能采用花岗岩等酸性石料时,应添加抗剥落剂,使石料与沥青的粘附性达到5级。粗集料应满足下表所示的技术要求。 细集料的基本性质要求细集料宜采用碱性硬质碎石轧制的机制砂作为细集料。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组成。如缺乏碱性石料,只能采用花岗岩等酸性石料时,应添加抗剥落剂。如其技术指标应满足表所列的技术要求:表 石料技术要求沈阳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1/3表 沥青混凝土用矿粉的质量要求 抗剥落剂为保证沥青混合料中石料与沥青的粘附性,在石料与沥青的粘附达不到5级的条件下,需采用添加质量优良,长期抗剥落性能好的抗剥落剂,或者采

3、取掺加一定量的消石灰代替矿粉的方法来提高石料与沥青的粘附能力。 沥青混凝土的级配与性能注:1、当石料与沥青与石料的粘附性达不到5级时,应采用添加抗剥落剂等措施使沥青与石料的粘附性达到5级。AC-13C混合料的级配:AC-13C的级配应满足下表所列的级配范围:表级配要求表 沥青混凝土用细集料的技术要求 改性沥青AC-13C混合料的性能要求: 改性沥青AC-13C的性能要求如下表所示:表 改性沥青AC-13C性能要求细集料的级配应满足表所列的级配要求。本工程不使用天然砂。表 沥青混凝土用细集料的级配要求 矿粉采用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表技术要求的石灰石矿粉,施工中应保持矿粉干燥无结团,成团

4、的矿粉不得直接使用,如下表所示。沈阳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2/3AM-16沥青碎石的性能要求 改性沥青AC-20C混合料的级配 AC-20C的级配应满足下表所列的级配范围:表 AC-20C级配要求 改性沥青AC-20C混合料的性能要求 改性沥青AC-20C的性能要求如下表所示:表 改性沥青AC-20C性能要求AM-16沥青碎石AM-16的级配应满足下表所列的级配范围:表 AC-20C级配要求沈阳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3/3篇二:新旧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比较1、新规1)强调按实际情况做好交通荷载分析与预测,按照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理念进行路面设计;2)采取了防治早期损坏的技术措施,加强了材料、混合料和路

5、面结构组合设计的要求,增强了柔性基层、贫混凝土基层等设计内容;3)细化了半刚性基层混合料级配类型,调整了集料级配范围,补充了二灰稳定集料的抗冻性设计要求;4)路面厚度计算方法在参数取值和旧路补强公式上有所改进;5)增加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层设计内容;6)补充了水泥混凝土桥面沥青铺装设计内容等。2、轴载换算及交通分级1)原规范中,当以设计弯沉为设计指标及沥青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凡轴载小于25KN的不计;当进行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凡轴载小于50KN的不计。而新规范要求都要计入;2)对于轴载换算系数,当以设计弯沉为设计指标及沥青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对于轴重小于130KN时,取n=,当轴重

6、为130220KN时,则取n=;当进行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对于轴重小于130KN时,取n=,当轴重为130220KN时,取n=。3)增加了交通量等级划分,根据大客车及中型以上的各种货车交通量将交通等级分为轻交通、中等交通、重交通、特种交通。但是如何将交通等级用在路面设计中并没有说明,只是提出:对原材料的技术指标、混合料设计、结构设计方面在考虑公路等级的同时,还要考虑交通等级的影响。3、设计指标及参数1)一般沥青路面设计仍然采用弹性层状体系,以设计弯沉为设计指标;贫混凝土沥青路面设计方法借鉴RCC-AC复合式路面的设计方法,荷载应力分析时,先利用三维有限元及正交异性接触单元计算无沥青层时

7、贫混凝土基层层底的最大荷载应力(弯拉应力),再利用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分析沥青层对贫混凝土基层的影响。2)对于特殊路段或地区增加了剪应力指标,对山区高速公路或者纵坡较大、坡度较长路段,应考虑车辆荷载的水平分量所产生的路标剪应力,贫混凝土基层、旧水泥混凝土板上界面的剪应力,以及交叉口制动时剪应力等理论计算。而对于抗剪强度测定、容许剪应力等还未纳入规范。3)明确提出了加强层间各结构层之间结合的措施,主要措施有: 沥青层之间应设黏层; 各种基层上宜设置透层沥青; 在半刚性基层上应设下封层; 新、旧沥青面层之间,沥青层与旧水泥混凝土板之间应洒布黏层沥青; 拓宽路面时,新、旧路面接缝处,宜喷洒黏结沥青;4)

8、结构层组合设计时,提出了模量比要求,基层与沥青面层的模量比为3之间;基层与底基层的模量比不宜大于;底基层与土基模量比宜在之间。5)在计算沥青混合料的抗拉强度结构系数时,原规范考虑沥青混合料类型的影响,而新规范并未考虑。计算公式为:Ks?/Ac。6)对采用柔性结构层和半刚性基层组合而成的混合式基层的路面,是从柔性向半刚性过渡的结构,设计弯沉应介于二者之间,路面结构系数可用内插法求得,具体处理方法为:半刚性基层或地基层上柔性结构层总厚度小于180时,为半刚性基层路面,路面结构系数为,柔性结构层大于300时,路面结构系数为,柔性结构层为180300时,路面结构系数可线形内插。7)实测土基回弹模量计算

9、方法有所变化。老规范Eo?ZaS来计算路基回弹模量的代表值,当变异系数超过时,容易导致代表值为负值,这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而新规范又引入了新的计算公式:Eo?Z,其中Z为考虑保证率的折减系数。对于用查表法确定量路基的回弹模量时,原规范的所用的是轻型击实得出的试验结果,新规范提出:在重型击实条件下,路基标准模量是轻型标准模量的2倍,因此用查表法预估路基回弹模量时,可将原来的模量值提高15%30%。对于室内承载板法确定路基回弹模量时,考虑到土工试筒的筒底和筒壁的约束作用,进行了试筒尺寸约束的修正,并且确定了室内承载板法试筒尺寸的综合修正系数。8)对于材料的泊松比并为未提及。9)模量的计算方法原规范

10、在弯沉与弯拉应指标的计算中,均采用均值减二倍均方差的方法计算模量,对弯拉应力计算偏于不安全,因此,新规范考虑模量取值的不利组合,采取计算层以上的模量用均值减二倍均方差,弯拉应力计算层的模量用均值加二倍均方差的方法,使计算获得较大拉应力。4、沥青面层原材料要求1)增加了二级公路石料的磨光值要求,并各级石料的磨光值与降雨量分区相结合具体的规定见下表:2)对于石料与沥青粘附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以上地区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表面层所用集料与沥青的黏附性宜达到5级,其他情况黏附性不宜低于4级。3)提出了天然砂不宜超过集料总质量的20%的要求。4)当沥青混合料不能满足水稳性的要求时

11、,除了加入抗剥落剂,还可以加入消石灰和水泥,其掺入量由试验确定,一般掺入2%的消石灰或2%的水泥代替矿粉。5、基层半刚性基层、底基层:1)将半刚性基层、底基层按其混合料结构状态分为骨架密实型、骨架空隙型、悬浮密实型和均匀密实型;均匀密实型主要是指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如石灰土、水泥土、二灰土等;2)划分骨架密实型、骨架空隙型、悬浮密实型时,将作为粗、细集料的分界尺寸,根据粗集料经压实后,粗颗粒间空隙体积与压实后起填充作用的稀料的体积之间的关系来判断;3)提出了振动法成型试件的方法;4)对于水泥稳定类集料,水泥剂量不得超过6%;5)提出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抗冻设计要求;柔性基层、底基层1)基层用沥青

12、碎石的公称最大粒径宜大于等于;2)沥青碎石分为三种:密级配沥青碎石(ATB),设计空隙率为3%6%;半开级配沥青碎石(AM),设计空隙率为6%12%;开级配沥青碎石(ATPB),设计空隙率大于18%;3)大粒径沥青碎石作为基层的最大粒径一般大于等于,配合比试验应采用大马歇尔设计方法。刚性基层:1)贫混凝土沥青路面设计方法借鉴RCC-AC复合式路面的设计方法,荷载应力分析时,先利用三维有限元及正交异性接触单元计算无沥青层时贫混凝土基层层底的最大荷载应力(弯拉应力),再利用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分析沥青层对贫混凝土基层的影响。2)贫混凝土基层材料的配合比设计指标一般为28d抗弯拉强度;6、路基1)对于用

13、查表法确定量路基的回弹模量时,原规范的所用的是轻型击实得出的试验结果,新规范提出:在重型击实条件下,路基标准模量是轻型标准模量的2倍,因此用查表法预估路基回弹模量时,可将原来的模量值提高15%30%。2)对于室内承载板法确定路基回弹模量时,考虑到土工试筒的筒底和筒壁的约束作用,进行了试筒尺寸约束的修正,并且确定了室内承载板法试筒尺寸的综合修正系数。3)实测土基回弹模量计算方法有所变化。老规范Eo?ZaS来计算路基回弹模量的代表值,当变异系数超过时,容易导致代表值为负值,这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而新规范又引入了新的计算公式:Eo?Z,其中Z为考虑保证率的折减系数。篇三:JTGD50-20XX沥青路

14、面设计规范JTG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TG D5020XX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Specifications for Design of HighwayAsphalt Pavement20XX 发布 20XX - -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Specifications for Design of HighwayAsphalt PavementJTG D 50-20XX主编部门: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实施日期:20XX.人民交通出版社关于JTGD50-20XX征求意见稿反馈意见处理前 言根据交通部交公路发739号“关于下达1999年度公路建设标准、规范、定额等编制、修订工作计划的通知” ,由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负责主编,会同有关院校、科研、设计单位组成编制工作组,共同完成修订工作。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颁布以来,对提高公路沥青路面设计和施工质量,发挥了重大作用,并在工程实践中,累积了宝贵的新经验,涌现了一些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和新的科研成果。编制工作组,在调查研究和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开展了大粒径沥青碎石和沥青路面设计指标的专题研究,修建了多条试验路和实体工程,吸收了近期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