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感悟与心得体会.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895130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1.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唱歌感悟与心得体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唱歌感悟与心得体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唱歌感悟与心得体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唱歌感悟与心得体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唱歌感悟与心得体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唱歌感悟与心得体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唱歌感悟与心得体会.doc(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唱歌感悟与心得体会篇一:歌唱比赛心得体会歌唱比赛心得体会罗庄小学水朵朵 前几天,我们学校组织了歌唱比赛,现在,虽然激动人心的比赛已经结束了,但这次歌唱比赛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通过这次比赛让我知道了什么是团结,什么是友谊,我们一起给加油,呐喊,他们胜利了,我们一起为他们高兴,他们失败了,我们替他们难过,安慰他们。通过这次比赛让我懂的了一个道理,集体就像一根线一样,谁也离不开谁。这次比赛我们班虽然不是第一,但是我们都付出努力了,同学们都是用尽了全力,这次比赛我们班得了三等奖,这对我们来说,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欣慰。下次我们会更加努力为学校争光,加油!篇二:唱歌教学感受取它山之石,铺我成功之路教

2、师外出学习交流汇报会唱歌教学的感受今天我的感受有两点:外出学习的感受;学习归来对我课堂教学的指导。一、参加“全国中小学课堂唱歌教学展示与研讨会”的感受。 在20XX年11月2427日,我非常有幸去沈阳参加了“全国中小学课堂唱歌教学展示与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1500多名音乐教研员、骨干教师代表参加了这次学习。此次会议在音乐教研员王英昌指挥下,在场全体音乐教师大合唱我和我的祖国的歌声中拉开帷幕。这次学习中来自二十四个省、自治区的二十四为音乐教师带来的二十四节课给予我的不单是多样的教学方法,更多的是我思想认识上的转变和理论指导上的提高。感受一:每节课都让我眼前一亮,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有独特的

3、风格和特点。这充分体现了教无定法,无论再好的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好的。如安徽选送的我是少年阿凡提一课,执教的是一位安徽的吴思源男教师,他上课语言幽默风趣,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融歌曲、游戏、器乐制作及情境表演于一体,让学生既有参与的热情,又有享受音乐的快乐,同时又感受了新疆歌曲的风格特点。感受二:课堂的一切设计、方法和活动都应以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为目的,不应以“花”为目的。要引导学生用最简单的方法学会最难的知识。哈尔滨选送的张洪宇老师青春活泼,笑容甜美。她以动作辅助引导低年级学生正确理解、表现教学内容,结合鄂伦春族是以骑马、狩猎为主的少数民族特点,设计了“骑马”的动作,贯穿整节课,使学生很快的

4、把握住了歌曲豪放、热情的特点,唱出了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整节课都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开展,做到了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收获。感受三:音乐课要让学生充分的去聆听、感受,然后再用自己的声音、动作等表现出来。如湖南的毛娇丽老师上的欢乐颂,教师在教唱之前安排了多次聆听活动,学生在聆听中进教室,在聆听中学习歌词,聆听教师的范唱和爱乐团的合唱等等。通过充分的聆听后,学生的学习不知不觉就变得轻松、自如了。上海市音乐教研员、国家特级音乐教师刘德昌老师就着重强调了“学习音乐,重在聆听。音乐是在反复聆听中得到感受,得到诠释。”他提醒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当中不要怕“让学生反复聆听”,因为学生的学习具有间断性的特点,聆听能让学

5、生对作品有充分的了解。这位湖南教师还具备扎实的唱歌技巧,她用不同的速度、力度、音色、唱法个性的演唱,表达不同的情绪和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很好的范唱出了雄壮版、抒情版和欢快版的欢乐颂。感受四:音乐课要深入的挖掘教材,努力让音乐课与生活相联系。江西的乃呦乃是一首民族音乐的典型教材,执教教师是江西的杨玮亲自去过凤凰旅游,了解了土家文化,亲历了土家摆手舞,对教材有了深刻的认识。她用本土的瓷器碗筷做为乐器为歌曲伴奏。通过让学生尝试用筷子敲打碗,在体验声音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对日常生活用品的探索和音乐的兴趣。让学生在音乐课上感悟生活,在生活中发现音乐。最让我不虚此行的是有幸听了刘德昌老师的点评。他是一位一线

6、的音乐教师,结合他的实践经验帮助我们找到并解决了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难题,起到了切实有效的指导作用。他幽默风趣的模仿比赛教师们的语言和动作,指出他们的缺点不足,再做出明确清晰的意见指导,他真正做到了点评的实效性,给予了我实质性的帮助。听了他的点评使我对音乐教育有了新的认识,看清了音乐教育应该确立的目标和方向。通过这次的学习,总结一点:要想上好课,教好学生,需要教师具有扎实的技能技巧和专业素质。在这次学习中,我感慨万分,既是对这次学习的收获感到高兴,也对自己身上肩负的重担感到不安。我只能把压力转化成动力,首先要坚持学习,利用业余时间多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再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新方法,多思考,多

7、钻研,多磨练,努力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二、对我教育教学的指导。记得20XX年6月30日参加的东北三省第四届新课程音乐教学观摩与交流大会时,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会长吴斌提出:“希望看到朴实、有效、高质量的音乐教学,回归音乐的本位。”离20XX年11月份的学习时隔一年时间,经过一年的沉淀,我也越来越清晰地看到这次学习对我今后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我总结出以下的几方面:1、音乐教学要有简朴有效的教学设计。音乐教师在设计教案时,不要被教学方法所困惑,也不要被教育学的一些理念所束缚。记得我刚刚上班的时候,教学设计中总是想设计一些精彩的地方,觉得这样的课才出彩,才是好课。现在一想,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

8、。教学设计要为教学服务,“教”离开了“学”就是种子离开了土壤,失去了生机。现在回想起学习中听到的24节音乐课,好像都记得不太清晰,但又是那么明了。每一节课都是那样的清新淡雅,不浮夸,简约而不简单。每一节课的设计都觉得恰到好处,没有看到细腻的处理,没有板块的罗列,只有无痕高效的教学。2、音乐教学要用有效地方法。什么是有效的方法?我觉得教学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用孩子感兴趣的方法就是有效的方法。教师在上课时不要片面的强调歌唱的姿势、上课的纪律等,只要讲究方法,就会事半功倍。我在奇妙的节奏一课中,开始上课之前利用一分钟的时间,寻找坐姿端正的孩子,然后坐在他的身边,还不忘了说上一句:“老师最喜欢坐的端

9、正的好孩子。”结果一节课下来,我都再也没整顿过纪律。在低年级教学中,一年级的孩子还不太适应学校的生活。为了不让学生上课的时候溜号,我就想到用一个小计策,宣布老师有个坏毛病,如果没有人关注我,我就觉得没意思了,老师就会悄悄地溜走。一下子,孩子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我的身上,没有一个学生上课走神。在歌曲教学中,我尝试过很多方法,听唱法、模唱法等等,效果都不是很好。我尝试用听单音弹奏旋律三遍的方法,第一遍静静地听,第二遍在心里默唱,第三遍大声唱出来,结果学生唱得特别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课堂纪律也好了很多,这真是以外的收获。3、音乐课堂离不开高质量的教学。高质量的教学,就是要深挖音乐教材,在音乐课堂中不

10、间断的传递各种音乐信息。怎样上好音乐课?就含在教和学中。音乐课要形象,生动,最重要的是耳朵的聆听。“学习音乐不怕重复”。一首歌曲听上100遍,自然就会唱了;一首乐曲听上1000遍,自然就好听了。我觉得音乐课中歌曲一遍又一遍的演唱过程正是语文教学中的文本细读过程。每一次的演唱实际上是对歌曲的再创造,只有一遍遍的创造,才能完成对教材的深度理解。4、音乐教学需要高效的提问。在课堂中我们常常听到老师说:“喜不喜欢?”“好不好听?”之类的提问。实际上是一种无效的提问。我们的课堂提问要简单,有效率。在一节课中,学生对一首短小的歌曲有时要听上10多遍,甚至是几十遍也不觉得厌烦,这都取决于教师一次次的高效提问

11、。如其多列歌曲教学中,教学的重难点是感受四二拍子的强弱规律和记忆三段的歌词。我在教学中,初听时要求学生静静地聆听,整体感受音篇三:合唱心得体会合唱团心得体会即使是一片树叶,也能倾倒一个季节,而无数片树叶伴着优美的旋律漫天飞舞的时候,将倾倒整个世界。合唱作为一门艺术,它标志着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音乐普及程度和发展水平。在过去的一年里,作为合唱团团员,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这一路走来,有不少的收获,我想这些都将成为我大学生活中难得的宝贵财富,不断指导着我前进。对于没有接触过合唱的我来说,初学合唱时,总以为经常在卡拉ok里练嗓子,唱歌应该是一件驾轻就熟的事,合唱也无非就是很多人一起唱着同一首歌,而真正投

12、入到合唱的训练当中,才逐渐理解唱好合唱并不是那么简单的!在成为合唱团的一员的一年里,首先学到了合唱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发声方法、呼吸技巧、识谱等等。作为女高音,发声要充实、圆润,不能太白,并且女高音的特点是要明朗、轻柔、柔和。呼吸换气的时候,要做到和全体合唱人员同时呼、同时吸、同时换气,数十人如一人。其次,学会了要用耳听、用心听。 唱不准,唱不好,人们往往只会怪“嘴巴”“喉咙不好”。其实,错不在嘴巴,首先错在耳朵,耳朵不准,声音就不准。节奏要靠耳朵听,气息、感情的强弱起伏、自然流畅也要靠耳朵听,合唱中各声部的默契配合、歌声与伴奏的默契配合更是离不开耳朵听。老师也经常强调要多听听别人是怎么唱的,

13、要把自己的声音跟他们的声音融合,不要一个人弄得声音很突出。可以说,不会用耳朵的人就不会唱歌至少唱不好歌。而我们平时学习中,往往犯这样一种错误:只想唱,不想听。这恰恰是音乐学习中的大忌。钟情于歌唱,这无可厚非,但不重视“听”,就不是真正的爱歌唱。钢琴弹,不听;老师讲,不听;别人唱,也不听。老师示范时,要求还没听清楚,还没听到“心”里去,就自以为懂了,急急忙忙跟着唱,一错再错,反反复复,结果却是“巩固了错误”,离目标越来越远。还有,须知听老师分析别人的得失,对自己的提高极有好处,不听,不但是自己的大损失,也干扰了他人的学习。老师个别指导别的声部时,要认真倾听,其他声 部训练时低声跟着合一合。学会倾

14、听,既是对自己的一种提高,更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合唱是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是一项全身的工作,它要求歌唱群体音响的高度统一与协调,每一位合唱团员都必须做到心到。合唱效果的好坏不单单取决于某个人的个人演唱水平,而需要集体的相互配合协作来共同完成,是一个极其复杂而又艰辛的过程。只有当全身心的投入,一直到每个细胞都充满着音乐感时,歌声才能产生作用。其次,合唱是集体性的声乐艺术,统一和谐是合唱的要求,经过长时间的合唱训练,也培养了我们的团结精神和合作精神。合唱要求音准、节奏准,要求各个声部不仅要唱准自己的声部,还要倾听其他声部。每个声部的合唱队员都必须有奉献精神,为了合唱的“合”,要根据声

15、部的要求压住自己洪亮、过瘾的演唱,服从整体的声音,也就是做到心安。最后,合唱队全体成员要齐心合力,通过科学的发声,将优美的音符,用激情“串”起来,使声音具有穿透力和感染力,引起听众心灵上的共鸣。而要做到这些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近一年的时间里,每一位合唱队员都放弃了大量的个人休息、娱乐时间,不但每周要进行训练,甚至周末都要进行辛苦地练唱,一练就是近三四个小时。嗓子哑了,就含一粒清凉糖,仔细地聆听,低声地跟唱。学业繁忙,漏了一次训练,就自己看着歌谱自己哼唱。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正是这样的积极参与,认真排练,唱出了激情和精神,才能铸就合唱团的成功。 合唱活动真正让我体会到了什么叫“态度决定一切”。从开始的不协调、不动听到现在的和谐优美的歌声,我想这是和我们每个合唱团团员端正的态度分不开的,从思想上重视了某件事情,并能持之以恒,这是我们达到既定目标的首要条件,我想我们做到了。 也就在此时,才能让人感受到艰辛付出之后不但有着成功的喜悦,更有着一种精神上的升华。合唱作为音乐活动中“凝聚力”最有效的手段,不仅发展了人的灵魂、精神,也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