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书上的错误.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894158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4.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书上的错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初中化学书上的错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初中化学书上的错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初中化学书上的错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初中化学书上的错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书上的错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书上的错误.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化学书上的错误篇一:初中化学新教材注意问题一、关于教材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第一单元:实验规则;实验安全;基本操作方法。(或者图示题)例下列实验操作或记录正确的是A用10 mL量筒量取了 mL的水 B把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C稀释浓硫酸时,把水沿器壁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D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液体体积少于试管容积的1/32第二单元:四类化学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空气是种宝贵资源(过去常考空气成分探究,现在更大可能是从一个情境中考空气成分的功能)。例下列物质发生的变化与空气成分无关的是A钢铁生锈 B烧碱固体潮解变质C浓硫酸露置在空气中质量增加 D浓盐酸露置在空气中质量

2、减少3第三单元:化学基本概念(原子、分子、单质、化合物用选择题考);水的组成(从两种角度考化学程式的意义,即“质”和“量”);主要注意:爱护水资源(两点: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 以水为纽带组合一题;(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地球是水球海水蒸发后制取粗盐、硫的氧化物、氮氧化合物与大气中的水结合形成酸雨;自来水在烧开水时产生水垢,用盐酸除水垢时反映酸的四条化学性质等。(盐酸与金属、金属氧化物、氢氧化镁、碳酸钙); 检验软水与硬水的方法、过滤的实验操作方法。例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一定不变C当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时,二氧化碳分子

3、间不存在间隔 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例下列各组物质中,其成分或主要成分可以用同一化学式表示的是A干冰、冰 B石灰石、大理石 C纯碱、小苏打 D生石灰、消石灰4第四单元:能从周期表的整体或局部认识其意义;认识物质的组成(化学式及其不熟悉化学式中某种元素的化合价)。例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种元素,下列有关该元素的信息正确的是A它是非金属元素B相对原子质量是13 C核电荷数是13 D原子结构示意图为5第五单元:从四种角度认识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用一组图示选择)。 (给出一个化学方程式,用卡通画的形式,给出四个回答) 6第六单元:碳单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主要认识:物质的结构物质性质;物质性

4、质用途关系)(特别是炭粉的吸附能力所具备功能特别强调炭粉的两个性质:吸附、无毒); CO2与CO的区别;碳系列的关系(在推断题中与酸碱盐一些特色反应结合)。例某同学对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有关知识进行了以下对比,其中叙述正确的一组是例金刚石可以划玻璃,可以推断金刚石很硬;在鸡蛋壳表面滴几点盐酸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由此推断鸡蛋壳里一定含 元素;向一瓶CO气体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CO的体积没有减少,可推断CO不与 反应,同时还可推断出 。(物质结构物质性质关系、实验现象验证物质性质)7第七单元:燃烧的条件(小探究);人类常用的化石燃料及未来绿色燃料(从燃料与环保的角度认识问题);CH3OH燃烧的化学方程

5、式;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放热与吸热在考题中故意错位主要是选择题中的某些选项)。8第八单元:金属与非金属物理性质的比较(某些选择题中的选项中出现);合金及优点(生铁和钢铁是最常见的合金);冶炼钢铁的化学原理。Fe2O3 2;金属活动顺序及性质应用。例向AgN03、Cu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铁粉,完全反应后过滤。不可能存在的情况是A、滤纸上有Ag,滤液中有Ag N03、Cu2、Fe2B、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AgN03、Fe2 (错:因为AgN03完全反应) C、滤纸上有Ag、Cu、Fe,滤液中有Fe2D、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Fe2、Cu29第九单元: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关系;

6、饱和与不饱和及浓溶液与稀溶液的关系。(在图像题中出现一般难度的填空题)。10第十单元:常见溶液pH的判断(从溶液浓度及其变化中看酸溶液或碱溶液的pH)。对于稀硫酸而言,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的酸性越强。 例:常温下,10%的硫酸的pH(“大于”、“小于”、“等于”)2%的稀酸的pH,如果要使稀硫酸铜的pH升高设计的方法: (1)物理方法;(2)化学方法的化学方程式 。11第十一单元:N、P、K三类化肥的判断及化肥的利与弊(如果一种物质中含两种及两种以上的营养元素,则这种化肥叫复合肥);硫酸根和氯离子的检验方法(会文字表述,通常是应用常见化肥的检验为载体主要内容:OH-与NH4+不能共存)。1

7、2第十二单元:有机物及其判断依据(在空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有机物和有机合成材料不是一回事;天燃有机纤维与合成纤维的区别方法;防止白色污染;甲醇中毒,从化学知识的角度理解食品安全(给一个情景)。二、一组反映化学规律与学习方法的题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向。1从下列实验现象所获得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A.无色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无现象,说明溶液呈中性B.无色气体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说明气体为一氧化碳C.盛放无色气体的试管靠近火焰产生爆鸣,说明无色气体是氢气和氧气 D.铜丝浸入硝酸汞溶液中,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的汞,说明铜比汞活泼 (分析:此题四个选项都从实验现象分析

8、正确的结论)2在做化学实验时,我们可以总结或发现许多具有一定规律的知识,例如(1)实验室制气体装置使用前都要检验气密性。(2)向试管内倾倒试剂时,试剂瓶上的 21 应握在手心。 我还能总结或发现的规律有,如(3) 22 ;(4) 23 3如果3M可以表示三种意义M可代表分子、原子或离子。如果M表示离子,写一个典型符号。(往年题是填表或填空)4用化学方法除去下表栏内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栏为除杂方法、栏为除杂时的反应类型,三栏内容对应正确的是5下表为物质中所含有的少量杂质以及除去杂质应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正确的一组为6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数轴表示的化学知识正

9、确的是铁、银、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硫及其化合物与化合价的关系:物质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物质形成溶液的pH:篇二: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后问题答案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后问题答案(完整版)P7讨论:区分: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若复燃,则是氧气,反之是二氧化碳。将澄清的石灰水通入,并晃动,若石灰水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不变就是氧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若火焰燃烧的更旺,则是氧气,若火焰熄灭,则是二氧化碳。P10习题1、主要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举例见第2题)2、(1)(4)(6)(7)(8)是物理变化,因为它们在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2)(3)(5)是化学变化,因为它们在变化过程中都有新

10、物质生成。3、因为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蜡烛受热熔化是物理变化。4、(1)(2)(5)(8)是物质的物理性质;(3)(4)(6)(7)是物质的化学性质。P12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进行观察和描述的参考资料:点燃前:蜡烛呈圆柱状,直径约2 cm,由半透明的白色固体制成,具有轻微气味,质地较柔软,能用小刀切割,指甲也能划出刻痕。蜡烛的中心有一根烛芯,从底部一直伸延到顶部,并约有1 cm露出顶部。烛芯由多股细线拧合而成。从蜡烛上切下一块石蜡,把它放入水中,它不溶于水,并能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小。点燃时:当燃烧着的火柴接近烛芯时,约2 s3 s即可点燃蜡烛。点燃的蜡烛能够持续燃烧,燃烧时没

11、有声音,并在燃烧的过程中缓慢地变短。蜡烛火焰由于气流而闪烁摇晃,并有黑烟产生,在无空气流动的情况下,火焰可以长时间地保持轻微的闪烁。在距离蜡烛火焰约2 cm的地方,蜡烛是温热的,并很柔软,可以用手任意捏塑,其余部分的蜡烛仍然是冷的。燃烧着的蜡烛因其顶部受热熔化而形成一个凹槽,熔化后的无色液体贮于凹槽中,并浸润烛芯直至火焰的底部。如果吹动蜡烛火焰或蜡烛燃烧时受热不均匀,贮于蜡烛凹槽中的无色液体会从凹槽中沿烛体流下。在流下的过程中,无色液体遇冷变为半透明体,并逐渐凝固附着在烛体上。蜡烛火焰分为三层,最里面的火焰底部呈淡蓝色;第二层的火焰是暗淡的,这一暗淡的区域略呈圆锥形;围绕着这一区域的最外层火焰

12、呈黄色,其火焰明亮但不耀眼。三层火焰既有明显的边缘,又有不确定的顶部。当一根火柴梗平放入蜡烛火焰中约2 s后取出时,可以看到,处在火焰最外层的部位最先变黑,第二层次之,最里层变黑最慢,说明外层火焰温度最高,第二层次之,最里层温度最低。因此,应用外层火焰进行加热。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后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熄灭后:熄灭蜡烛时,有一缕白烟从烛芯飘出,用燃着的火柴点燃白烟,火焰会顺着白烟将蜡烛重新点燃。P15步骤2现象:盛有空气的集气瓶无明显变化,而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石灰水变浑浊结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吸入的空气的多P15步骤3现象:燃着的木条

13、在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无明显变化,而在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熄灭结论: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比吸入的空气的少P16步骤4现象: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无明显变化,而对其呼气的一块上有水雾出现结论: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含量比吸入的空气的多P19讨论1细口瓶塞子倒放在桌子上是为了避免塞子沾染桌上的杂质而污染试剂。2瓶口紧挨试管口倾倒液体可防止液体流在试管外或洒落,倾倒时应缓缓倒入以防止液体溅出。3拿细口瓶倒液时,标签朝向手心是为了防止瓶口残留液体顺试剂瓶外壁流下而腐蚀标签。4倒完液体要立即盖紧瓶塞,是防止试剂与空气中的物质接触发生反应而变质。把瓶子放回原处是为下一次使用提供方便。附:倾倒液体的方法:从细口瓶中

14、倾倒液体时,应将瓶盖取下倒放在桌面上,将标签朝向手心拿起试剂瓶,使瓶口紧靠容器口缓缓倒入,倾倒完毕后,要把瓶口在容器口上贴靠一下。最后盖好瓶盖,放回原处。P20讨论:仰视使读数偏小,俯视使读数偏大。P20实验1-8现象中有无色、无味气体生成,碳酸钠粉末消失。锌粒表面产生无色、无味气体,锌粒变小。P21实验1-9酒精灯灯焰中的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时应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P21讨论:1、不能,液体沸腾 出后可能伤人 2、不能,可能会导致试管受热不均而炸裂 不能,热试管骤冷会破裂 4、手持试管夹在酒精灯火焰外焰处左右移动试管,如果试管固定可以移动酒精灯。补充:对试管加热时,要用试管夹夹持试管,位置在距试

15、管口14处,长柄在下短柄在上,手握长柄,拇指不可按短柄,防止试管夹松开试管滑落。不可用手夹持试管,以防烫手。对盛固体的试管加热时,试管口要稍向下倾斜,防止湿存水或反应生成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凝结后,倒流回试管底部遇热造成玻璃破裂。先对试管均匀加热,然后集中在盛固体部分加热,防止受热不匀使试管破裂。对盛有液体的试管加热时,液体量不超过容积的1/3,试管与桌面保持45倾角,加热部位在斜面下方,并且试管口不准对着人。这些措施都是防止液体沸腾时溢出,或者发生暴沸时冲出伤人。P22给物质加热的正确方法是:加热时,受热容器外壁不能含水,以防止受热不均而破裂。操作时,先要来回移动使试管均匀受热,以防局部受热而使试管破裂。对盛有液体的试管加热,要使管口向斜上方倾斜,不得将试管口对人,以防液体喷出试管口而伤人,加热时,还要不断振荡试管,以防止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