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卷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90892258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50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卷含答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 2 2 章章 声现象声现象 单元精测卷单元精测卷 ( (时间时间 4040 分钟分钟 总分总分 100100 分分) ) 班级班级 姓名姓名 考号考号 总分:总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题 4 分,共 32 分) 1.如图所示,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敲击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钟振动而产生的 B.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C.敲击大小不同的钟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 D.人耳能区分不同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2.观众对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成语大赛好评如潮,大赛中涉及的下列成语跟 声音响度有关的是( ) A.震耳欲聋 B

2、.闪烁其辞 C.掩耳盗铃 D.耳熟能详 3.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4.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声音的强弱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 m/s C.人耳听觉频率范围是 202000 Hz D.深夜跳广场舞时将音量调小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5.家住三楼的王欣早上醒来,听到同学李娟在楼下喊她一起上学,下列有 关声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 A.李娟的叫喊声很大,说明她的音调高 B.王欣能听到楼下的叫喊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C.王欣从叫喊声中听出是李娟,她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3、 D.王欣的妈妈提醒她下楼时脚步要轻些,这是为了减弱噪声 6.下列关于鼓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B.鼓面振动幅度越大,鼓声的音调越高 C.鼓声主要是靠大地传入人耳的 D.鼓面振动频率越高,鼓声的响度越大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的原理是减少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 B.倒车雷达的原理就是采用蝙蝠的“回声定位”的方法 C.通过灵敏的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D.当钢琴与长笛的音调和响度相同时,人们还是能辨别它们,原因是它们 的强弱不同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二、填空题(本题共 7 小题,每空 2 分,共

4、30 分) 9.湖南电视台“快乐大本营”尝试了水下发声实验:把小提琴、沙锤、小 号、长笛、吉他等乐器浸没在水中,分别演奏它们。观众在水面上听不到 长笛发出的声音,原因是长笛是靠吹入管中的 振动发声的,但在 水中,人吹出的空气被 阻隔,无法进入管内,所以长笛不能在水下 发声。 10.据说,著名的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晚年失聪,将硬棒的一端咬在牙齿间, 另一端顶在钢琴上,通过硬棒来“听”钢琴的弹奏。这说明 可以 传声,海上的渔民利用特殊的声音诱鱼,说明 能传声,声音在这种 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要 (选填“快”或“慢”)。 11.图甲所示的实验说明 可以传声;图乙所示的摩托车安装消声 器是从 方面控

5、制噪声的。 12.如图所示是小明在课余时间制作的一个竹笛,在竹管开口处向管内 吹气时,竹笛可以发出美妙的笛声,推拉铁丝时,音调可以改变,从而可 以吹奏歌曲。 (1)吹奏竹笛时,振动发声的物体是 。 (2)当布团分别位于 a、b、c 三个位置时,竹笛发声音调最高的位置是 ,音 调最低的位置是 。 13.如图是全国防灾减灾日标志,近期我市各校陆续开展了安全疏 散演练,提高地震、火灾等逃生避险能力。某校物理小组的同学 设想,如果在地震易发地带安装 波传感器,一定能起到预 警的作用。 14.马航客机 MH370 确认坠毁后,要想查明事故原因,找到黑匣子是关键, 美国海军提供的 TPL-25 能追踪频率

6、从 3.5 kHz 到 50 kHz 的任何声波发 生器,而客机黑匣子的声波发生器每秒发送频率为 37.5 kHz 的声音脉冲, 客机黑匣子的声波发生器发出的声音属于 (选填“超声波”或 “次声波”),它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 (选填“快” 或“慢”)。 15.如图所示,2015 中华龙舟大赛上,发出的阵阵鼓声是由鼓面的 而产生的,运动员越用力击鼓,鼓声的 越大。 三、简答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17 分) 16.(9 分)在信息量猛增的今天,手机是信息交流的必备工具,它在 使用过程中有许多的物理知识,请提出两个与手机相关的声学物理 问题,并针对问题做出回答。(知识点不能重复) 例如

7、:问:手机来电话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答:声音是发声体振动产生的。 (1)问: _ 答: _ (2)问: _ 答: _ 17.(8 分)如图所示,往暖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瓶中水位 的高低。请你简要说明其中的道理。 四、实验探究题(9 分) 18.学习声音的有关知识之后,小杰等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二胡、琵琶 等弦乐器为什么能演奏出不同音调?在认真观察乐器之后,他们提出了这 样几种猜想: 弦乐器的音调跟弦的长短有关; 弦乐器的音调跟弦的松紧有关; 弦乐器的音调跟弦的粗细有关。 为了研究猜想是否正确,小杰等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将一根 二胡琴弦的一端绕结在桌子的腿上,另一端

8、绕过桌边的小滑轮,挂上几个 砝码,使它在桌面上拉紧,并用 A、B 两个三角形柱状小木块将弦支起。用 一把塑料尺弹拨弦的中部,就可以听见弦发出的声音。然后在其他条件不 变的情况下,改变 A、B 间的距离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 A、B 间的距离越 长,音调越低。 他们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弦乐器的音调跟弦长短之间的关系。 (1)小杰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同一根弦,松紧相同时,弦越长音调 越 。 (2)小杰实验过程中,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改变 A、B 之间的距离, 所运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_。 (3)小提琴演员演奏时,手指要在弦上不停地移动,这样做的作用是 _。 (4)请你将小杰他们的实验改进

9、成能研究猜想的实验。(写出实验的方 法和注意点)_。 (5)据此可知,弦乐器的音调的高低是可以调节的,当弦越紧时,弦发出的 音调越 ;当弦越粗时,弦发出的音调越 。 五、计算题(12 分) 19.小贺和同学周末结伴去姑婆山游玩,来到大草坪中央,他们对着前方 680 m 的仙姑瀑布兴奋地大声喊:“我爱你!”(空气中的声速是 340 m/s) (1)请计算出他们的声音从发出到反射回来的时间是多少秒。 (2)他们是否能听到自己的回声? 第第 3 3 章章 声现象声现象 单元精测卷单元精测卷 ( (时间时间 4040 分钟分钟 总分总分 100100 分分) ) 班级班级 姓名姓名 考号考号 总分:总

1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题 4 分,共 32 分) 1.如图所示,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敲击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钟振动而产生的 B.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C.敲击大小不同的钟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 D.人耳能区分不同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解析】选 B。敲击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钟振动而产生的,故 A 正确;敲击 大小不同的钟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相同,故 B 错误;敲击大小 不同的钟发出声音的高低不同,即音调不同,故 C 正确;人耳能区分不同乐 器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故 D 正确;故选 B。 2

11、.观众对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成语大赛好评如潮,大赛中涉及的下列成语跟 声音响度有关的是( ) A.震耳欲聋 B.闪烁其辞 C.掩耳盗铃 D.耳熟能详 【解析】选 A。本题考查对响度的理解。震耳欲聋是指声音很大,指响度 大;闪烁其辞是声音时断时续,振动发声,振动停止发声停止;掩耳盗铃是 从人耳处减弱声音;耳熟能详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与响 度无关,故选 A。 3.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解析】选 B。本题考查了声音三特性的判断。通常调节电视、收音机的 音量是指改变声音的大小,即改变声音的响度。故选 B。 4.关于声现象的描述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声音的强弱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 m/s C.人耳听觉频率范围是 202000 Hz D.深夜跳广场舞时将音量调小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解析】选 D。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强弱是指响度,与发 声体振动的振幅和距离有关,所以 A 错误;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40 m/s,在真空中不能传声,所以 B 错误;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通常在 2020 000 Hz 之间;频率高于 20 000 Hz 的声波叫超声波,频率低于 20 Hz 的声 波叫次声波,所以 C 错误;舞曲是扬声器纸盆振动产生的,声音通过空气传 入人耳,将

13、音量调小,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所以 D 正确。故选 D。 5.家住三楼的王欣早上醒来,听到同学李娟在楼下喊她一起上学,下列有 关声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 A.李娟的叫喊声很大,说明她的音调高 B.王欣能听到楼下的叫喊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C.王欣从叫喊声中听出是李娟,她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D.王欣的妈妈提醒她下楼时脚步要轻些,这是为了减弱噪声 【解析】选 A。叫喊声的大小指声音的响度,故 A 错误;王欣听到楼下的叫 喊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故 B 正确;通过音色判断出喊王欣的是李娟,故 C 正确;下楼脚步轻些是为了减小噪声,避免影响到邻居,故 D 正确,故选 A。 6.下列关

14、于鼓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B.鼓面振动幅度越大,鼓声的音调越高 C.鼓声主要是靠大地传入人耳的 D.鼓面振动频率越高,鼓声的响度越大 【解析】选 A。本题考查声现象。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选项 A 说 法正确;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有关,鼓面的振幅越大,则鼓声的 响度越大,选项 B 说法错误;鼓声主要靠空气传入人耳,选项 C 说法错误; 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鼓面振动的频率越高,则鼓声的音 调越高,选项 D 说法错误。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的原理是减少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 B.倒车雷达的原理就是采用蝙蝠

15、的“回声定位”的方法 C.通过灵敏的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D.当钢琴与长笛的音调和响度相同时,人们还是能辨别它们,原因是它们 的强弱不同 【解析】选 D。本题考查声的综合知识。钢琴与长笛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发声体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是通过音色辨别它们的。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解析】选 D。本题考查声现象的认识。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A 项错 误;在不同位置按弦,是改变发声的音调,B 项错误;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 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 项错误;本题只有 D 项的说法正确。 二、填空题(本题共 7 小题,每空 2 分,共 30 分) 9.湖南电视台“快乐大本营”尝试了水下发声实验:把小提琴、沙锤、小 号、长笛、吉他等乐器浸没在水中,分别演奏它们。观众在水面上听不到 长笛发出的声音,原因是长笛是靠吹入管中的 振动发声的,但在 水中,人吹出的空气被 阻隔,无法进入管内,所以长笛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