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政治人教版总复习课时训练:必修四第二单元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90891655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96.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政治人教版总复习课时训练:必修四第二单元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0版高考政治人教版总复习课时训练:必修四第二单元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0版高考政治人教版总复习课时训练:必修四第二单元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0版高考政治人教版总复习课时训练:必修四第二单元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0版高考政治人教版总复习课时训练:必修四第二单元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政治人教版总复习课时训练:必修四第二单元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政治人教版总复习课时训练:必修四第二单元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编者选题表 知识点题号难易度 实践的概念及特点1、2、3易、中、中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4、5、6、7、13、14中、中、易、中、中、难 真理8、9、14中、中、难 认识过程10、11、12、15易、中、中、难 一、选择题 1.(2018吉林调研)以往,在飞行的飞机上、在远洋航行的船舶上,手机、 笔记本是上不了网的。2017 年 4 月 12 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 发射实践十三号卫星,这是我国首颗高通量通信卫星,真正意义上实现了 自主通信卫星的宽带应用。随着中国新一代通信卫星的发展,空中上网聊 天、远洋视频娱乐、偏远山区信号全覆盖将成为现实。上述材料体现了( )

2、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科学实验作为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有着重要的 现实意义 实践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具有能动性 实践是 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 A.B.C.D. 解析:B 本题考查实践的特点。新一代通信卫星的使用,促进了通信事业 的发展,说明实践具有能动性、直接现实性,符合题意;生产实践是最 基本的实践活动,错误;材料没有强调实践对认识的作用,与材料无关。 2.(2019河北唐山月考)北京大学药学院研究组以流感病毒为模型,在保 留病毒完整结构和感染力的情况下,通过改变病毒基因组的密码将病毒直 接转化为活疫苗及治疗性药物。这一技术几乎适用于所有病毒,带来了疫 苗制备的新思路。这表明( ) 抓住

3、事物的本质,意识活动才具有主动创造性 正确认识病毒的特点,是 战胜病毒的关键 科学研究往往是推翻已确定的真理的过程 实践 活动具有能动性和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A.B.C.D. 解析:C 本题考查实践的特点、认识对实践的作用。新型疫苗及药物的 研制成功,给疫苗制备带来新思路,说明认识作用于实践、实践具有能动 性和直 接现实性,符合题意;抓住本 质不是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 性的必要条件,错误;真理可 以被超越但不能被推翻,错误。 3.(2018辽宁瓦房店一模)历经对一根神秘腿骨化石的数年研究,中澳古 人类学家用炭14 测定方法把化石主人生存年代定位在 1.4 万年前生活 在云南蒙自的马鹿洞人,这是迄

4、今为止全世界发现的一直生存到距现代人 最近的古人种,很可能是一个史前全新人种。该研究具有( ) 自觉选择性,确定马鹿洞人是否为全新人种是其最终目的 社会历史 性,马鹿洞人是否为全新人种仍然具有不确定性 客观物质性,马鹿洞 人是否为全新人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直接现实性,因而马鹿洞人是 否为全新人种最终将由科学实验确认 A.B.C.D. 解析:C 本题考查实践的特点。科学研究取得进步,并揣测全新人种的可 能性,体现了;运用炭14 发现了古人种,体现了实践手段和对象的客观 性,符合题意;实践是认识的目的,错误;直接现实性并非指实践是检 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表述前后不一致。 4.(2018天津

5、重点中学联考)新华社 2018 年 3 月 5 日电,一个国际科研 团队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和斯皮策太空望远镜观测的新数据发现,距离地 球 700 光年外一颗行星的大气中含有大量水蒸气。新分析发现,该行星大 气含水量是土星的 3 倍。此前研究曾发现该行星大气中有水蒸气,但没有 料到含水量如此之高。这一发现表明( )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实践提供的认 识工具决定了人类认识的发展 人类对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在实践发展 中被推翻 A.B.C.D. 解析:A 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哲学的基本问题。科研团队 利用望远镜发现太空中的水蒸气,说明在实践中认识工具的进步提高了人 们的

6、认识水平、思维能够反映存在,符合题意;认识工具不能决定认 识发展,错误;真理可以被超越,但不能被推翻,错误。 5.(2018辽宁抚顺模拟)中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于北京时间 2017 年 11 月 30 日正式公布首批重要科学成果。这只来自中国的“顽猴” 出手不凡,近两年的观测结果就发现了前所未有的现象,或有望揭开暗物 质的神秘面纱。这一成就再次说明( ) 人们的认识是个反复、无限的过程 人们可以通过实践把头脑中观 念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 “悟空”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提高人的 认识能力 科学实验作为人类基本实践活动能更好地把握事物的本质 A.B.C.D. 解析:B 本题考查认识的反复性

7、、无限性以及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人们借助“悟空”不断有新的发现,说明“悟空”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符合题意;材料只涉及认识事物的过程, 与材料无关;人类的基本实践活动是生产实践,错误。 6.(2018河北唐山一模)2017 年 12 月,中国平安与重庆疾控中心联合公 布了智能疾病预测的最新进展,将“人工智能+大数据”与疾病防控相结 合,建立重庆智能疾病预测与筛查两大模型,目前已可以提前一周预测传 染病发生情况。这说明( ) A.人类意识来源于客观对象,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 B.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主观性,但需要依赖于客观实践 C.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发展能为认识深化提

8、供新条件 D.掌握和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才能促进认识的发展 解析:C 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将“人工智能+大数据”与疾病防 控相结合,提高预测能力,体现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C 符合题意;物质 是意识的本原,排除 A;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排除 B;掌握系统优化 方法不是促进认识发展的必要条件,排除 D。 7.(2018山东烟台诊断)2017 年 7 月,继 2012 年发现“上帝粒子”后,欧 洲核子研究中心又出了新粒子双粲重子。由清华大学高原宁领导的 中国研究团队与国内理论家密切合作,主导了此次发现工作,对双粲重子 性质的研究将有助于人类深入理解物质的构成和强相互作用力的本质,有

9、助于我们理解构成这个世界的最基本的力。这表明( ) 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真理是具 体的,新的发现意味着对旧的认识的否定 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 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A.B.C.D. 解析:C 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材料强调了通过科学实验,人们的 认识不断提高,符合题意;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来源,认识的途径有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错误;新的发现未必会否定旧的认识,错误。 8.(2018辽宁瓦房店一模)下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 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转变。这一论断的转变蕴含的认识论道理有( ) 年份党的会议主要矛盾 1956 年八大 人民对于建

10、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 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 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 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981 年 十一届六 中全会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 生产之间的矛盾 2017 年十九大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 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 的矛盾 事物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形成不同形式的联系 人们对真理的追求是 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认识的发展是不断继承和超越原有认识成果的 过程 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B.C.D. 解析:D 本题考查认识的无限性和真理的具体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认 识的不断变化,说明认

11、识在继承和超越中发展、真理要与实践实现具体的 历史的统一,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联系的多样性,与材料无关; 中“循环过程”否认了认识的上升性。 9.(2019辽宁丹东质检)有机化合物小分子硫醇一直以来被视为消除生 命体有害物质的“清道夫” 。科学家发现,它们除了具有清除毒害的保护 性功能,还具有“导演”抗生素精密合成的建设性功能。该发现揭示了以 硫醇化学为核心的林可霉素生物合成机制,改变了人类对于小分子硫醇的 传统认识,为设计和创造新型人造“生命细胞”并在“细胞工厂”中实现 含糖单元的新型生物基化学品的“生物制造”提供了理论依据。这说明 了( ) 人类对于小分子硫醇的认识因被很多人相信所以成为

12、了真理 人类 对于小分子硫醇的认识在不断反复的过程中获得了发展 真理需要随 着社会历史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发展和不断完善 人类对于小分子硫 醇的新认识为发展真理奠定了物质基础 A.B.C.D. 解析:C 本题考查认识的反复性、追求真理的历程。人们对硫醇功能认 识的不断发展,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和上升性,符合题意;实践是检验 认识的真理性的唯 一标准,错误;认识不 是物质 基础,错误。 10.(2018山西太原一模)大国兴衰构成了世界历史的重要篇章,许多学 者和政治家呕心沥血探寻其中的逻辑线索,产生了许多著述宏论。然而, 对大国兴衰的原因难有最终答案,这不仅在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更是因 为世界在变化

13、,不同国家兴衰的轨迹不可能简单重复。因此,对这一问题 的探讨永远不会过时。对材料的合理解释是( ) A.真理的具体性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和特定条件而言的 B.认识主体的局限性意味着达不到真理性认识 C.不同认识主体决定了实践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D.客体的复杂性决定了人类认识具有反复性 解析:D 本题考查认识的反复性。问题本身的复杂性、世界的变化、不 同国家的多样性,导致了探讨永不过时,说明客体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 反复性,D 符合题意;材料不仅涉及真理的具体性,还涉及其条件性,A 不全 面;材料没有涉及认识的局限性,排除 B;认识主体不决定实践发展的方向 和进程,C 错误。 11.(2018山东德

14、州二模)国际联合研究团队对绕月飞行的“月亮女神” 雷达探测器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后,确认月球火山地区的地下数十米至数 百米处存在多个空洞,这对未来探测月球起源和进化等各种课题意义重大。 这表明( ) 真理都是 具体的,都有自己适 用的条件和范围 认识具有无限性, 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 认识具有上升性,会不断超越和推翻已有 真理 认识工具延伸了人们的认识器官,促进了人类认识的发展 A.B.C.D. 解析:C 本题考查认识的无限性、追求真理的历程、实践是认识发展的 动力。借助探测器提高了对月球的认识,说明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 是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工具的延伸推动了认识的发展,符合题意; 材料

15、没有涉及真理的具体性,与材料无关;真理可以被超越但不会被推 翻,排除。 12.(2018山东济南一模)2017 年 11 月,世界首只体细胞克隆猴在中国科 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上海)、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的非人灵 长类平台诞生。这说明( ) 探索和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 人们对克隆技术的认识,能不断 超越原有认识 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摆脱客观条件对克隆认识的制约 创新意识是推动克隆技术发展的根本动力 A.B.C.D. 解析:A 本题考查认识的无限性和追求真理的历程。克隆猴的诞生,说明 追求真理是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具有上升性,符合题意;中 “摆脱客观条件”的观点犯了唯心主义错误;实

16、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2018广东揭阳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 年 5 月 17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哲学 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他强调: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 大发展的时代。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 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 的伟大实战,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这是 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 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读书是提升理论素养的重要途 径。调查显示我国人均图书消费量 20 年来几乎没变,只有发达国家的几 分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