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10课《未选择的路》课件2鲁教版五四制

上传人:xuz****an 文档编号:90888142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8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10课《未选择的路》课件2鲁教版五四制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10课《未选择的路》课件2鲁教版五四制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10课《未选择的路》课件2鲁教版五四制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10课《未选择的路》课件2鲁教版五四制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10课《未选择的路》课件2鲁教版五四制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10课《未选择的路》课件2鲁教版五四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10课《未选择的路》课件2鲁教版五四制(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未选择的路,美 弗罗斯特,走近作者,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父亲在他11岁时去世。母亲把他带到祖籍新英格兰地区的马萨诸塞州。中学毕业后,在哈佛大学肄业二年。这前后曾做过纺织工人、教员,经营过农场,并开始写诗。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他的著名诗集有少年的意志波士顿以北等。诗作名篇有白桦树、修墙 。他处在传统诗歌和现代派诗歌交替的一个时期,因此被称为“交替性的诗人”。,弗罗斯特的农场(位于美国),未选择的路刻在弗罗斯特的农场的一条路上,幽寂( ) 延绵( ) 萋萋( ) 忧郁( ) 伫立( ) 涉足( ),j,yn,q,yu,zh,

2、sh,指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长时间地站着。,愁闷。,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延续不断。,幽静寂寞。,字词,未选择的路,两条路,两条路,一条,一条,一条,一条,整体感知,合作交流: 四节诗各表达了什么意思?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小节的意思。,伫立(思索),决定(选择),选择之后的(惆怅),多年后的回顾(叹息),诗人虽然写了自己所选择的路,但重点都放在未选择的路上。诗题也表明了这一点。既然已经作出了选择,为什么着重写未选择呢?,难点探究,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四节,两条路,选择的路,未选择的路,这样写是为了深化主题。诗人感叹人生有许多道路可供选择,但一个人只能走一条路,而还有其他许多条路

3、,因为人生短暂而只能放弃。人生道路的选择带有偶然性、随意性。那些未走的路,才更能让人思念,更让人留恋。诗人不写已选择的道路,而重在对未选择的道路发出感叹,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让人更深入地思考人生的选择问题。,说说本诗中的“路”包含了什么深刻的含义,你从中悟出了什么哲理。,道理: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选择其中一条,所以必须慎重:人生道路上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作出独立自主的选择。,深入思考,表面说的是自然界的道路,实际上暗示的却是人生之路。,说 “路” 名 言,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 成了路. -鲁迅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未选择的路是一首哲理抒情诗,它表面平易实则蕴涵深邃的哲理,看似倾诉个人经历实则表达人们的共同感受。采用象征手法,表现了诗人不畏辛劳地追求事业成功的人生态度。诗人曾经没有选择的路,正表明他对选择、已走过的路的坚定不移和无所追悔。也许,选择中遗憾是永存的:因为有了遗憾,选择才更有价值。,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