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的世界格局 20 18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0870548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2.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战后的世界格局 20 18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二战后的世界格局 20 18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二战后的世界格局 20 18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二战后的世界格局 20 18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二战后的世界格局 20 18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战后的世界格局 20 1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战后的世界格局 20 18(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一 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一、美苏争锋 二、新兴力量的崛起 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必修二 专题八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一、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二、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三、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当今世界,必修三 专题八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四、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 “20世纪世界文化最主要的特征是各民族文化之间的融合交流和与时俱进。.世界文化更积极地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b (2)“德国分裂”、“朝鲜战争”、“古巴导弹危机” b (3)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c,1945,1946,1947.3,

2、1949,1955,1947.6,1947.9,(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的过程 b,美苏两极对峙形成过程(重要史实和概念),1947年3月 杜鲁门主义,1947年9月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1947年6月 马歇尔计划,标志冷战正式开始和两极对峙出现,1949年1月 “经互会”,政治政策的经济运用,1949年成立“北约”,1955年成立“华约”,标志着两极对峙格局 正式形成,进程,概念,雅尔塔体系:二战后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两极格局:是以美苏为中心,以两大集团、两大阵营全面对抗为特点的格局。,冷战:泛指美苏为首两大阵营间除了“热战”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见

3、P155“知识链接”),国际关系体制,世界政治格局,主要表现,1.对西欧国家的经济复苏起了很大作用 2.为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 3.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借此把从政治经济上控制西欧、“遏制共产主义”与维护本国制造商、出口商的利益联系在一起。,(2013广东文综23)杜鲁门在敦促国会尽早通过马歇尔计划的特别咨文中说:“要使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采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此后采取的“保卫性措施”是建立 A联合国 B欧洲共同体 C华沙条约组织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因此,缔约国同

4、意如此种武装攻击发生,每一缔约国应单独会同其它缔约国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A华沙条约 B北大西洋公约 C联合国家宣言D凡尔赛和约,苏 联,波 兰,民主德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德国,奥地利,瑞士,瑞 典,芬 兰,法 国,意 大 利,土 耳 其,西 班 牙,希 腊,丹麦,英 国,冰岛,挪 威,荷兰,比利时,葡萄牙,爱尔兰,阿尔巴尼亚,中立国,北约成员国,华约成员国,设问:该历史地图可以作为北约成立时的地图吗?,1947年3月 杜鲁门主义 1947年6月 马歇尔计划 1947年9月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1949年1月 经互会 1949年4月 北约

5、成立 1949年9月 联邦德国成立 1949年10月 民主德国成立 1954年10月 联邦德国加入北约 1955年5月 华约成立(民主德国是缔约国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败国德国及其首都柏林被美、苏、英、法四国分区占领。美国力图分裂德国,把联邦德国纳入美国的全球战略中。苏联采取对抗措施,于1948年封锁西柏林。美国利用“柏林危机”造成的紧张局势,渲染战争气氛,策划建立针对苏联的军事集团。,1945年的德国 1948年的德国,古巴导弹危机,美苏争锋的热点表现,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华沙条约组织,经济互助委员会,朝鲜分裂 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德国分

6、裂,H-bomb 1亿吨TNT当量氢弹,引起国际关系领域的一系列矛盾与冲突,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相交织,造成国际局势一次又一次的紧张。,1.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2.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相互借鉴经验和吸取教训,并用于内部的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 3.为各种力量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机会,如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兴起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崛起,有力冲击了两极格局。,消极影响,积极影响,美苏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2011浙江文综39)(26分)今年是苏德战争爆发70周年,苏联解体20周年。 材料二 冷战时期的批评家

7、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91年9月9日) (2)根据材料二,联系所学知识,概括学术界是怎样评价“美苏冷战”的。(8分),(2)学术界力图对美苏冷战作出辩证评价。既强调了美苏争锋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国际局势紧张;又看到在近半个世纪中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世界大战的爆发。既认为

8、美苏军备竞赛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又指出冷战推动了科技的发展。(8分),50S中期-60S初 ,有缓和有争夺 ,美略占优势。,60S中期-70S末,苏联攻势,美国收缩。,80S末-90S初 ,美国扩张,苏联收缩。,知识联系:美苏争锋对中国外交的影响,二战后-50年代中期,逐渐形成两极对峙。,新中国成立,推行一边倒政策;抗美援朝。,中美关系缓和,迎来外交新局面。,中国新时期不结盟、新型多边外交。,从现代国际关系发展演变的角度,从现代国际关系发展演变的角度,主要概括为“三三两两一”: 即三个国际关系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多极化趋势) 三种重要的外交政策(英国的大陆均势政策、西方大国的绥靖

9、政策、二战后的冷战政策) 两场世界大战 两个主要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和联合国) 一个中心(国际关系的中心由英国美苏两极一超多强)。,主线索: 以近现代国际关系格局演变为主线,把外交政策、世界大战和国际组织穿插在内; 也可按大国关系的发展(法德、美欧、英法、美日等)演变为线把握不同时期、不同格局下和国际组织下的大国关系; 以中国为线把握不同时期的大国关系、国际格局和战争下的国际关系。,从现代国际关系发展演变的角度,策略 首先,理解几个有关国际关系的重要理论知识:外交政策是为国家利益服务的;国家实力是决定外交成败的关键因素;世界主要矛盾的变化是由大国间经济实力对比发生变化决定的;经济、政治发展的不

10、平衡是资本主义国家间矛盾的根源,是导致国际政治格局发生变化的根源,而这一切归根到底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其次,注意将现实国际大事与所学知识相联系,做到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和现实问题的历史思考。再次,理清基本线索,把握关键时期。要重点把握二战、二战后和两极格局结束三个重要时期。最后,复习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除了把握各时期的阶段特征和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特点外,还要注意把握重要国际会议、国际条约和重大战役等知识。,从现代国际关系发展演变的角度,整合一 两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政治格局,世界现代史重点知识剖析,从现代国际关系发展演变的角度,整合二 两次世界大战前后及冷战后的国际政治、经济,世界现代史重点知

11、识剖析,从现代国际关系发展演变的角度,一、一次大战: 战前: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美德英法经济迅速发展且不平衡;世界一体化形成; 政治:帝国主义列强与殖民地的矛盾; 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英德矛盾是主要矛盾 战前形成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加紧军备竞赛 战后:经济:交战国经济遭到极大破坏 大战后欧洲经济危机,世界金融地位下降 美国迅速崛起,在欧洲重建中发挥重要作用 日本得以发展和扩张,独占东北市场,世界现代史重点知识剖析,从现代国际关系发展演变的角度,一、一次大战 战后: 经济:政府机构职能改变,对经济进行干预 科技:新科技发展,生产流程改进,生产管理革新 政治:同盟国集团战败,英法被削弱,欧

12、洲中心动摇;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德国被处置,日本 被限制;国联成立 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十月革命,苏俄建立 民族解放运动新高潮,甘地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观念:社会主义影响人类;和平主义盛行,整合二 两次世界大战前后及冷战后的国际政治、经济,世界现代史重点知识剖析,从现代国际关系发展演变的角度,二、二次大战 战前:经济:30年代经济;资本主义世界关税战、市场战,列强极力转嫁危机,世界经济秩序混乱。 胡佛政府顽固坚持自由放任政策;罗斯福新政,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形成经济新模式。 政治: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激化,列强间的矛盾激化,列强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矛盾激化; 德日法

13、西斯乘机上台,对外侵略扩张,战争策源地形成。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形成; 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展开反法西斯斗争,局部战争不断升级; 英法美等西方大国对法西斯推行绥靖政策,制造慕尼黑阴谋;苏联中立自保政策,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整合二 两次世界大战前后及冷战后的国际政治、经济,世界现代史重点知识剖析,从现代国际关系发展演变的角度,二、二次大战 战后: 经济:战争使交战国经济损失惨重; 美国实力上升,确立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英法元气大伤,经济衰退;德日战败,经济受重创; 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复兴欧洲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西欧开始走向联合,法德和解,建立煤钢联营; 政治:国际政治格局根本变

14、化,欧洲大国中心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 形成雅尔塔体系,德日被处置,联合国建立; 美苏冷战对峙,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对立;,整合二 两次世界大战前后及冷战后的国际政治、经济,二、二次大战 战后: 政治:社会主义运动发展,越出一国范围,开创新局面; 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世界殖民体系瓦解,新兴民族国家出现; 战后反战和平运动发展; 科技:为战后科技革命奠定基础,计算机技术、原子能技术发展。,世界现代史重点知识剖析,从现代国际关系发展演变的角度,整合二 两次世界大战前后及冷战后的国际政治、经济,从现代国际关系发展演变的角度,整合二 两次世界大战前后及冷战后的国际政治、经济,三、冷战结束后 政治:

15、呈现动荡与和平、紧张与缓和的基本特点;地区性冲突不断。史实: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 海湾战争,美国作用加强,阿拉伯世界分裂 国际政治格局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加强。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史实: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欧洲加快一体化进程 日本经济发展,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俄罗斯从困境走出低谷 中国在新的国际格局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从现代国际关系发展演变的角度,整合二 两次世界大战前后及冷战后的国际政治、经济,三、冷战结束后 经济:世界经济朝着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方向发展,区域集团化史实:1993年欧盟成立,标志欧共体由经济合作为主演变为经济和政治双重区域合作组织;

16、,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加快了美墨加经济的发展,加快美洲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和发展,促进亚太地区多边经济联系与合作,为世界经济一体化探索出一种新模式;,经济全球化史实:1995年世贸组织成立,既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又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整合三 重要的国际组织,分析 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与国际政治格局的密切关系,可以说,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是小政治,而国际政治格局(或政治形势)是大政治。小政治是大政治的细胞,大政治是小政治的聚合,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的政治状况往往会影响到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而世界政治格局又往往会决定一个国家内部政治状况。例如,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导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崩溃;二战后的“雅尔塔体系”导致了朝鲜的南北分裂,等等。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原因有二:第一,世界政治格局是国家政治的组合形式,当一个国家的政治变动打破原有政治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