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出发85周年学习长征精神的优秀心得总结5篇精选

上传人:焦** 文档编号:90865595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征出发85周年学习长征精神的优秀心得总结5篇精选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长征出发85周年学习长征精神的优秀心得总结5篇精选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长征出发85周年学习长征精神的优秀心得总结5篇精选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长征出发85周年学习长征精神的优秀心得总结5篇精选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长征出发85周年学习长征精神的优秀心得总结5篇精选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征出发85周年学习长征精神的优秀心得总结5篇精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征出发85周年学习长征精神的优秀心得总结5篇精选(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征出发85周年学习长征精神的优秀心得总结5篇精选2019长征出发85周年心得为庆祝和建党97周年,南岳区文体广新局党支部于7月23日-26日,开展了“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全体党员赴贵州遵义,参观了娄山关、遵义会议馆会址、息烽集中营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7月23日,参会人员用如火的激情踏上了这次追寻红色革命信仰之旅。首先他们来到了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陈列馆,听讲解员详细介绍了陈列馆娄山关简介、红军长征进军黔北、占领娄山关保卫遵义城、回师贵州二渡赤水、遵义战役首战娄山关大捷、乘胜追击二战遵义、红军烈士永垂不朽展出部分的相关史料、图片、文物等。一座古朴典雅的展厅里镌刻着当时战斗场景,

2、详细的记录了中国工农红军取得胜利的伟大转折,重现了当年娄山关红军战斗的历史背景、战斗状况和将士风范。第一次是保卫遵义会议胜利召开,于1935年1月上旬击溃和歼灭娄山关国民党黔军守军一部后,在桐梓、松坎一带地域布防。第二次是2月下旬,红军第二次渡过赤水河后,红一、红三军团和干部团在彭德怀、杨尚昆统一指挥下,于25日晚,与黔军激战后攻占娄山关;26日,黔军从关南向我反攻,妄图夺回娄山关红军在关口附近山头与敌鏖战竟日,多次击退敌军反扑,相占领黑神庙、板桥等地,并乘胜连夜兼程疾进,于28日凌晨次攻占遵义城,揭开了著名的遵义战役序幕,成为真正彪炳史册。走出陈列馆,大家在党旗下拍下了具有活动意义的合影,再

3、沿着寻访红色足迹一路高歌攀登抵达西风台。在山顶,他们仿佛看到了中国工农军红旗迎风飘扬,纵观历史俯仰古今忆峥嵘岁月娄山关,那道道石墙破壁,那每一个工农革命红军铜像的神情和战斗精神,永久屹立在人民面前,为大家留下了历史极为光辉的一页。接着他们寻访了红色主题活动第二站遵义会议会址。遵义会议会址是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而建立的。遵义会议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是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王明,博古等人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召开的。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

4、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问题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这次会议开始确立实际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遵义会议集中体现了坚定信念、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敢闯新路、民主团结的精神,在讲解员的讲解和引领下我们分别参观了战略转移开始长征、遵义会议伟大转折、转移贵州出奇制胜、勇往直前走向胜利、征服雪山草地、遵义会议精神永存展出的相关史料、图片、文物,并观看了采用现代化的弧幕电影遵义会议、红军长征四渡赤水短片,重温昔日经典声光电沙盘等手段模拟还原了当

5、年会议场景。遵义会议会址内的陈列馆、会议室、革命文物、历史资料、历史照片,让后人对革命先烈勇于斗争、百折不挠、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感的有了认识,更深刻了解了这段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的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出奇兵等红色历史来继承和发扬遵义会议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用革命文化传播和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最后大家寻访了红色主题活动第三站息烽集中营,也是本次红色之旅的最后一站。墙上文字这样写到:“这是一座人间的地狱,是禁锢的世界,用一切恐怖的词汇来描述这里也不为过。为了使关押者“投降”,军统特务曾在这里使尽了种种令人发指的手段”。看到这断文字让人心里发麻,看

6、到残酷刑讯手段图片资料让人揪心,看到那么多中国革命先烈被关押遇害不怕牺牲的倒下让人内心难以平静。我们拖着珍重的步伐观看历史的昨天,行走在国民政府息烽集中营那“抬起头来”反省四字格外惹眼醒目让人深刻,这里曾关押过的每一处铁窗黑牢都是革命先烈中国共产党人在这里地狱青梁勇于奋斗,敢于牺牲斗争的地狱生活真实写照。走着,走着,我的脚步越发沉重,踏寻历史的足迹仿佛自己身同感受其中。这一刻我终于明白了宁死不屈的革命信念,是为人民、为国家、勇敢面对一切,决不投降;这一刻我终于明白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新国,是不能忘却的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不断奋斗,不断进取;这一刻我终于明白了争强党性修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

7、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坚决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这是一次红色文化之旅,这是一次革命历史见证,这是一次红色文化精神教育。铭记历史,塑造未来,红色记忆赶超动力。通过这次参观学习,让我更加了解党的这段历史,更加深刻对革命先辈崇敬之情,并从中得到新的启发和教育。当我站在“猫洞”外,置身于遵义会议会址前时,遥想昔日的烽火与韬略,思考昨日的危机和今日的锦绣中华,使我深刻地感受到革命的艰辛,战争的残酷,和平的可贵,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更加激发了大家要珍惜今天拥有的一切,加倍

8、努力工作,发扬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南岳文化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2019长征出发85周年体会6月11日,“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启动仪式在江西于都、瑞金和福建长汀、宁化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出席并讲话,强调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不忘初心使命、传承革命精神的嘱托,坚定理想信念,保持革命意志,用双脚踏寻革命先辈的足迹,用镜头和笔触描绘新中国70年的壮美画卷,激励全国人民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岁月流逝,记忆犹新。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翻越夹金山,爬雪山,过草地长征,是中国革命的一座伟大丰碑,也是中国

9、革命精神乃至人类精神的一座伟大丰碑。长征创造了历史,历史也在不断地塑造长征。长征永远不会被遗忘,长征精神也永远不会过时。因为红军将士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长征精神,是中国革命独特的精神气质的浓缩与集中展现,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注解和真实写照。铭记历史是为了继续前行,不忘初心才能再创辉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正是为了这样的初心和使命,才有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英雄壮举,才有了长征精神永恒不变的历史价值,如同地球深处涌动的岩浆,历经千万年而不泯,始终为天地人间提供不竭的热能,成为我们获取生生不息精神力量的重要历史记忆。辉煌属于先辈,未

10、来属于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这是新时代的新长征,仍然需要长征精神,需要从长征精神中感悟初心和使命,走好今天的长征路。今年是红军长征出发85周年,也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深入开展之际,再走长征路,就是要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让革命历史照进现实,用长征精神启迪未来。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既要为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圆满收官,又要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未雨绸缪,新时代的新长征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宣告“胜利”的。如果没有“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的

11、气度,没有“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气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要面对的“大渡河”、“泸定桥”、“腊子口”等等难关就会很难攻克,“三军过后尽开颜”的胜利更会很难实现。新闻工作历来是站在时代前沿,引领社会发展的。在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深入开展之际,新闻工作者再走长征路,追寻初心,大力弘扬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深情讲述党和人民鱼水情深、生死相依的感人故事,深刻揭示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新中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把干部群众攻坚克难、团结奋斗的精神风貌展现出来,把改革创新、干事创业的热情干劲调动起来,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精神力量,其意义是昭然若揭的,其作用更是

12、显而易见的。“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长征精神的底色,是“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的动力之源。只要我们继承和弘扬与日月同辉的长征精神,坚定理想,砥砺意志,团结奋斗,继往开来,当好传播长征精神的红色种子,就能让长征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用初心凝聚力量,用使命激发担当,在新时代新长征的路上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2019长征出发85周年总结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井冈山出发,拉开了战略转移的序幕。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在陕甘宁会师,标志长征的结束。回首长征,赞叹生命之奇迹。长征历时两个寒暑,纵横十

13、几个省份。长征翻越了二十多座巨大的山脉,渡过了三十多条河流。队伍在饥饿、寒冷、伤病和死亡的威胁下,饥寒交迫、缺衣少药,九死一生,奇迹般地对抗超出生命极限的残酷生存条件,血战湘江、强渡乌江、四渡赤水、强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走完了远超两万五千里的征程。这支队伍武器简陋、弹药奇缺,始终面对装备精良且十倍于己的敌军的围追堵截,队伍不分昼夜地翻山越岭,以慨然赴死的精神穿行于十倍敌人之间。战斗激烈而残酷,两万五千里的征途中五百多次遭遇追击和堵截,平均每三百米就有一名战士牺牲、长眠,上演了许多生离死别的悲壮故事。这支队伍很年轻。指挥员的平均年龄不足二十五岁,战斗员的年龄平均不足二十岁,十四

14、岁至十八岁的战士至少占总数的百分之四十。残酷的环境、艰苦的生活和频繁的战斗,没有使队伍变得冷酷麻木,却更加激发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生命的珍惜。队伍的大多数人永远地停留在征程中,最终只有三万人活着到达了陕北。他们牺牲的时候还那么年轻,甚至我们无法知道其中很多人的名字。牢记长征,感受信仰的力量。长征面临的艰难和困苦是我们今天无法想象的,工农红军在长征中面临的生存环境之恶劣、敌我兵力之悬殊、武器装备之差异,是人类历史上极为罕见、甚至是绝无仅有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是什么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是什么使他们慨然赴死,让他们如此不屈、顽强、不惧命运,是什么让他们在饥饿、寒冷、劳累和死亡的威胁下永不放弃

15、,是什么支撑他们一次次地在绝境中突围、在绝望中重生,是什么让他们在生命临危时仍保有纯净的信念、让他们在朝不保夕时仍对未来充满希望、对自由平等的新世界充满向往?又是什么让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改天换日、达成梦想、实现奇迹?一名哲学家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长征告诉我们,个体的力量虽然渺小,个体的生命虽然卑微,但当这些渺小的生命集结在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去奋斗、去拼搏时,会焕发出奇迹般的精神力量,可以突破人类力量的极限、创造生命的奇迹。当一个人有了信仰,就有了巨大的精神力量,灵魂不会摇摆、理想不会丧失、心灵不会犹豫、梦想不

16、会放弃。长征告诉我们,无论在发展顺利之时,还是身处逆境之时,只要保有理想、坚持信念,就会获得任何艰难险阻都无法阻挡的巨大力量,当一个人有了坚定的信仰,可以让血肉之躯超越生命极限,可以在绝望中重启希望、在绝境中重获新生。长征告诉我们,当一群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共同的精神力量同时被唤起,其作用和威力是无穷无尽、难以想象的。有了坚定的信仰,会知道当一个人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紧紧连接在一起的时候,生命的浩瀚与信仰的光荣。读懂长征精神,方证初心。那么,什么是长征精神的本质?怎样才是读懂了长征精神?是带领劳苦民众求生存得解放的坚强意志?是不怕苦不怕死的崇高精神?还是坚持信仰、严守纪律的伟大信念?我想,长征起初唤醒了中国广大社会最底层的赤贫民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