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制度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865481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5.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武帝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汉武帝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汉武帝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汉武帝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汉武帝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汉武帝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武帝制度(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汉武帝制度篇一:论汉武帝的人才政策学生小论文论汉武帝的人才政策三(4)班:孙卓辅导教师:马国忠联系电话:0377-66413329新野县沙堰镇初级中学校论汉武帝的人才政策汉武帝刘彻是一位雄才大略、勇于开拓的封建皇帝。他在位期间,重视人才,广求人才,培养造就出大批各有所长的杰出人才,形成了一个阵容可观的人才群体。汉武帝时期西汉之所以繁荣昌盛,与他的卓越的领导才能、高明的人才政策休戚相关。学习汉武帝的大一统时,老师讲述了有关汉武帝的历史,我听了很感兴趣。在老师的激励下,课余我翻阅查找了相关汉武帝方面的史书。对汉武帝的人才选拔策略,我总结出以下几点:一、八次下诏,求贤能良才。汉武帝即位时,西汉王朝已

2、经历60多年的休养生息,社会经济正走向繁荣,国力雄厚,政权日趋稳固。具有强烈进取心的汉武帝,并不以此满足,他不愿坐享其成,而要开拓创新。为了创造汉家盛世的新局面,汉武帝抓住用人这个关键,先后八次下诏,求贤能良才。“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举孝、廉者,郡国各一人”,“诏举贤良、文学”,“州、郡察吏、民有茂才、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汉武帝在位55年,先后八次专门颁诏征选贤才,这集中反映了他求贤若渴的愿望,表达了他重视人才的态度,这在中国封建时代是罕见的。二、主张“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据资治通鉴所记,前106年,汉武帝颁诏中提出:“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表达出汉武帝独

3、特的人才观。汉武帝所说的“非常之功”,是指能够征伐四夷,变更制度,使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与对外关系等方面除旧布新,出现繁荣昌盛的新局面。所谓“非常之人”,即建立“非常之功”所需要的人才。这种人才的基本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明古知今,能够开拓进取。在这一指导思想的影响下,汉武帝期间,涌现出阵容可观的人才群体。如董仲舒、公孙弘,韩安国,司马迁、司马相如,东方朔,朱买臣,张骞、苏武,卫青、霍去病等等,可谓群星荟萃。这么多处在不同“坐标”中的人才,对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等方面的鼎盛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三、多途并举,广选人才。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深知时代造就人才,为了发掘更

4、多的人才,汉武帝建立了地方每年向中央举荐人才的制度,广开“才”路。并通过多种途径,招揽人才。首先,创办“太学”,培养人才。汉武帝初年,就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在长安创办“太学”,作为国家的最高学府。与此同时,各州郡也兴建了官学。大力推行儒家思想,使思想、文化上实现了大一统的局面,有利于巩固政治统治。同时,太学的设立,陆续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有利于提高民族素质。其次,实行“察举制”。汉武帝时期,根据国家用人的需要,还建立了地方每年向中央举荐人才的制度,称谓“察举制”。通过举荐上来的人,汉武帝亲自提出问题,让他们作答。通过这样的考察,汉武帝发现了董仲舒等一批具有真才实学的人,并破格予以录用。同时,“

5、察举制”的设立,为官吏、士人及农家子弟提供了比以前更多的被选拔擢升或入仕的机会。再次,利用“上书拜官”的方式,鼓励有才之人“毛遂自荐”。 汉武帝提倡臣民“上书言事”,一旦得到赏识,便可谋得官职。通过这种方式,汉武帝发现、选拔了不少人才。主父偃出身贫寒,长期怀才不遇,曾游历各王国,都得不到重用。后来,他到长安,直接向汉武帝上书“言事”。武帝很赏识他的才识,表示相见恨晚,遂拜郎中,一年内,连续升官四次。朱买臣曾以打柴卖薪为生,上书言政受到武帝赞赏,得以重用,辅佐武帝成就大业。通过多途并举,广选人才,使不同出身,不同经历的人才进入统治阶级阵营,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争取各个社会阶层的支持。汉武帝的人才

6、政策,表现出非凡的见识和胆魄,使西汉一大批杰出人才相继登上历史舞台,粉墨登场,共同为汉武帝的集权统治出谋划策,贡献力量。最终使西汉王朝实现政治、思想、文化诸方面“大一统”,封建中央集权得到空前巩固和加强。篇二:浅论汉武帝的一生浅论汉武帝的一生山东财经大学艺术学院艺投二班申玉凤20XX3064206内容摘要西汉王朝是中国历史中的第二帝国。这个帝国创生于农民起义。其创业君主刘邦是一个出身草莽行迹近乎无赖与游侠之间的边缘人物。由于一种政治和阶级的包容性,他的集团具有较为宽泛的社会基础,乘动乱纷争之际,终于取得全国政权。但这个新皇朝几乎不具有法理和意识形态的任何正统性。因此这个帝国在开创之初就陷入了极

7、端不稳定之中。自高帝、吕后至文景的五十年间,内部变乱不断。外部则匈奴交侵,社会深隐危机之中。直到汉武帝的降生,这位班固称之为“雄才大略”的人物,才为这个皇朝开辟了崭新的局面。汉武帝塑造主流政治意识形态,规划制度,招揽人才,改革内政,建立币制与财政,决战匈奴,拓展外交,不仅重新奠定了汉帝国的制度基础,而且其宏谋远虑为此后直到清皇朝两千年间的中国君主法宪制度提供了一整套相当稳定而成熟的模型和范式。然而汉武帝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历史人物。叙述评价他的一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司马迁的史记成书于武帝太初年间,由于个人的不幸遭际和政治异见,他对武帝这个时代的评述掺入了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和主观意识的偏见。班固的

8、汉书武帝纪赞试图纠史记之弊,其论汉武曰:“汉承百王之弊,高祖拨乱反正,文、景务在养民,至于稽古礼文之事,犹多阙焉。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定历数,协音律,作诗乐。建封禅,礼百神,绍周后,号令文章,焕然可述,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 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论汉武帝,则纯从理学道德史观的角度出发,谓:“孝武帝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资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然秦以之亡,汉以之兴者,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统守,爱忠

9、直之言却恶人欺蔽。好贵不倦,诛赏严明,晚而改过,顾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从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到公元前87年去世,他一共作了54年皇帝。武帝一生在位期间,主要做了五件大事:一是打退了匈奴对中原的入侵,中华民族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广阔生存空间。二是变古创制,创立了一套系统完整而且体现着法家之“以法治国,不避亲贵”的政治制度。这种法制传统,成为此后二千年间中华帝国制度的基本范式。三是将儒学提升为国家宗教,建立了一套以国家为本位、适应政治统治的识形态,从而掌控了主流舆论,并且为精英阶层和社会树立了人文的理想以及价值标准。四是彻底废除了西周宗法制的封建制度,建立了一套新的行

10、政官僚制度、继承制度和人才拔擢制度。五是制订设计了目光远大的外交战略,并通过文治武功使汉帝国成为当时亚大陆的政治和经济轴心。在中国历史上,汉武帝是第一位具有世界眼光的帝王。他的目光从16岁即位之初,就已经超越了长城封障以内汉帝国的有限区域,而投向了广阔的南海与西域。汉武帝是一个变法改制并且取得了伟大成功的帝王,是一个雄才大略规模宏远的君主。他是一个宏扬学术崇尚知识的贤君,也是一个知过而改,虚怀纳谏,任人以贤的明主。放置在任何人群中,他都会同样地引人注目。你不可能不钦佩他,也不可能不畏惧他这就是刘彻。 关键词: 汉武帝 独尊儒术 政绩卓越 卫霍功业 父子兵戎 巫蛊之祸罪己诏书 临终托孤汉武帝刘彻

11、(前156年前87年),汉朝的第7位皇帝,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七岁时被册立为皇太子,十六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前141年前87年),开疆拓土,击溃匈奴帝国、东并朝鲜、南诛百越、西愈葱岭,征服大宛,奠定了中华疆域版图。汉武帝独尊儒术,首开丝绸之路、首创年号,兴太学。他开拓汉朝最大版图,功业辉煌。汉武盛世是中国历史上的三大盛世之一。晚年的汉武帝穷兵黩武,征和二年巫蛊之祸,征和四年刘彻下罪己诏,将注意力转向“富民”。前87年刘彻崩于五柞宫,享年70岁,谥号孝武皇帝,庙号世宗,葬于茂陵。景帝前元元年(前156年)刘彻出生,是汉景帝第十子。他的诞生据说伴随着母亲梦见红日人怀,他的曾祖父刘邦托梦为他命

12、名为“彘”而他的父亲则解释此字谐音于“智”,为他改名为“彻”,透彻,并赐号日“通”。史记记载其母王夫人“梦日入怀”。景帝前元四年(前153年)景帝四年四月己巳,因薄后无子,刘启遵照?立长?的传统立自己的庶长子栗姬子刘荣为太子,史称“栗太子”。同时立当时四岁的刘彻为胶东王。史记:“四年夏,立太子。立皇子彻为胶东王。六月甲戌,赦天下。后九月,更以易阳为阳陵。复置津关,用传出入。冬,以赵国为邯郸郡。”景帝前元七年(前150年)一次朝会上,大行官奏道“子以母贵,母以子贵”,请封太子母亲栗姬为皇后。景帝大怒,案诛大行。 正月,汉景帝废太子刘荣为临江王;同年夏四月乙巳,王夫人封为皇后,七岁的胶东王刘彻以王

13、皇后唯一的嫡子身份立为储君。景帝中元二年(前148年)临江王刘荣“坐侵庙壖垣为宫”(侵占宗庙外空地扩建宫室而犯罪)入狱,被从江陵(今属湖北)征诣京城。中尉郅都令人严加看管、审讯。刘荣极其愤懑、悲伤,写完向父亲的谢罪辞后,自杀身亡。九月,梁王刘武刺杀袁盎等十余人。景帝后元元年(前143年)这一年,景帝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周亚夫削职下狱。一代名将,5天不吃东西,最终呕血冤死。景帝生前为了给儿子创造一个良篇三:对汉武帝的历史功绩评价对汉武帝的历史功绩评价中国历史上有两位开天辟地的帝王,一是秦始皇,一是汉武帝。秦始皇结束了周代的封建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央集权大一统的帝国。但是这个帝国缺乏统治经

14、验。虽然秦始皇是一位纵横捭阖、叱咤风云的人物,开创了中华第一帝国。但这个帝国的寿命却过于短暂,只存在了15年就灭亡了。汉书中称赞他:“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如武帝之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清人赵翼在书中说:“武帝驾远驭?史称雄才大略,固不虚也”。当代伟人毛泽东亦非常欣赏汉武帝,称其“倒是汉武帝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绩,晚年自知奢侈、黩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已诏,不失为鼎盛之世。”总而言之“他所开创的局面后人无法继续”。前人的评价已充分肯定了汉武帝在中国历史上的业绩。然而,正如美国学者享德里克房龙所说:“对任何一件历史问题都不可能有确定的答案,每一代人都

15、必须重新奋斗。”本人在此将竭尽驽钝,对汉武帝功绩略述一二。汉武帝的丰功伟业可简单用“文治武功”四字概括,其卓越的功绩在于承前启后,独具开创性,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西汉是强盛的一代,而汉武帝在位五十余年更使它登上了鼎盛高峰。汉武帝刘彻(前157年前87年),幼名刘彘,是汉朝的第五代皇帝。汉武帝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个儿子、汉文帝刘恒的孙子、汉高祖刘邦的曾孙,其母是皇后王娡。7岁时被册立为太子,16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建立了汉朝最辉煌的功业之一。谥法说“威武强睿德曰武”,就是说威严,坚强,明智,仁德叫武。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也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皇帝。他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均有建树,功不可没,充分展示了他勇于开拓、奋发进取的雄才大略,因此受到了历代史学家对他的充分认可和赞叹。一、在国家治理方面他顺应时代的需要,进一步发展完善政治制度,调整经济政策确立主流统治思想,促使封建制度基本成熟和定型。首先,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消除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对立,强化中央集权。保证政治统一。汉初高祖比较周与秦的制度,认为秦亡是因用郡县之治。因而分封同姓为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