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教学名师候周兰工作业绩介绍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853042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教学名师候周兰工作业绩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湖北省教学名师候周兰工作业绩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湖北省教学名师候周兰工作业绩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湖北省教学名师候周兰工作业绩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湖北省教学名师候周兰工作业绩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教学名师候周兰工作业绩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教学名师候周兰工作业绩介绍(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教学名师候周兰工作业绩介绍一、候选人基本情况周兰,女,1965年出生于湖南,1987年毕业于武汉水运工程学院(现武汉理工大学),工学学士学位。同年分配至武汉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从事新产品开发及自动控制设备设计工作,1998年因工作业绩突出被拔尖评为高级工程师。2000年12月,以人才引进方式进入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工作,主要从事数控技术方向教学及研究工作,2005年获得副教授职称,现为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激光加工技术专业负责人,数控技术骨干教师,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二、理论学习与教学改革相结合,“质量工程”建设成果显著2000年以来,全身心投入高等职业教育教学

2、研究及教学改革,认真钻研国内外先进职业教育科学理论并应用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践。受教育部、学院委派先后到德国、日本、新加坡学习先进职业教育理念,结合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要求及湖北地区、本学校教育教学实际,率先对学院数控技术专业进行了基于职业岗位要求和有利于学生职业素质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改革及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考核方式及教学资源改革,取得了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材建设系列教学成果。(一)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作为核心成员所在数控技术专业教学团队成为湖北省首批国家教学团队(2008)。(二)精品课程与规划教材建设1.作为主持人承担课程现代数控加工设备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

3、精品课程;2.作为主讲教师承担课程船用车削类零件的数控编程与加工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3.作为主讲教师承担课程数控设备制造与机电联调2008年被评为机电类教指委精品课程;4.主编现代数控加工设备“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并于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教材;5.主编(著)并公开出版了数控车削编程与加工、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模具制造工艺、FANUC 0i-D/0i Mate-D数控系统连接调试与PMC编程系列数控技术专业核心课程项目式教材。(三)国家示范校重点专业建设在学院国家示范院校建设过程中,作为项目负责人出色完成了国家示范院校重点专业建设数控技术专业“数控设备调试与维修实训室”、

4、现代数控加工设备课程建设方案及精品课程建设网站建设、现代数控加工设备教材、数控车削技能训练课程教学文件及精品课程网站建设;激光加工技术专业“激光加工实训室及激光器调试实训室”、激光技术及应用课程建设方案及精品课程建设网站建设等6个专业核心课程建设项目,如期圆满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并顺利通过国家级验收,为学院示范院校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并因此而荣获2007年学院“突出成绩个人”、2007年学院“十佳教师”、2009年获湖北省先进女教职工等荣誉称号。三、积极投入专业建设,培养现代制造高端应用型人才(一)服务“中国光谷”建设,提高“激光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响应武汉中国光谷产业链发展需求,作为专业

5、负责人自2001年开始创建激光加工技术专业,新专业建设立足武汉光谷发展需求,积极探索“与行业同行、与企业为伴”专业建设模式,先后与武汉华工激光、武汉团结激光、深圳大族激光等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通过企业入驻、人才共育、人才定制等多种模式面向企业开办专业,为社会输送数控激光加工设备装配调试、数控激光加工设备应用光机电一体化专才。专业定位准确,人才培养水平获得企业高度认可。经过十多年建设与发展,激光加工技术专业被确定为湖北省高职高专院校第五批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并于2012年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同时该专业实训基地2010年获批湖北省激光加工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专业在行业、企业中拥有较高的

6、认可度,学生就业质量高,专业就业比例高,成为企业骨干。(二)服务湖北现代制造,进一步提升“数控技术”专业水平响应市场对数控技术高端应用型人才需求,动态调整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在数控技术专业工艺及加工方向专业建设基础上,拓展了高端数控系统维修方向课程。作为项目负责人联手数控系统知名企业北京发那科机电有限公司,共同开发了“数控设备制造与机电联调”、“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以市场广泛使用、配置FANUC系统的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为载体,培养学生数控机床装配调试、维护维修能力。编著并公开出版了针对FANUC最新系统的维修方向课程项目式教材、实训指导材料,制作了课程全部教学课件,建立了课

7、程网站。(三)积极参与教育部专项建设项目,成为“FANUC数控系统应用中心”区域中心在教育部、北京发那科机电有限公司和学院大力支持下,经教育部批准,规划并建立了“武汉船院FANUC数控系统应用中心”,经企业严格专业和技术论证并授权,以此作为北京发那科机电有限公司中南地区专业人才培养、师资培训、企业技术人员培训、技术服务、新技术推广平台。该应用中心被教育部确定为高职院校首批五个“FANUC数控系统应用中心”之一(教职成厅函【2011】68号文)。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人才培养新途径经过多年专业实践,尊重学生职业成长规律及学习特点,探索出了“课堂与车间,实训与生产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

8、生“做人”与“做事”能力的同步培养,注重知识、技能、态度的协同培养,注重在校学习与生产实际的一致性。(一)高度重视学生职业素质全面培养在制定数控技术专业、激光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注重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同步培养与提高,培养学生做人与做事能力。在设计基于职业能力课程体系同时,对学生职业素质全面提高也进行了精心设计。学生在校三年六个学期分别以“职场展望”、“职场准备”、“职场热身”、“职场临门”、“职场入门”、“职场翱翔”为主题,通过开展学生到企业进行职业认识教育、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展示、基本技能竞赛、演讲比赛、参观光机电博览会、专业技能排行赛、邀请企业人力资源主管谈“企业眼中的好学

9、生”、行业专家专业讲座、“职业态度与职业精神”讲座、优秀毕业生报告会、模拟面试、岗前教育等系列活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的职业态度、良好职业素质及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帮助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完美转变,受到企业高度评价。据此形成的“数控技术专业双平台、四工位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教学成果,获湖北省政府颁发 “2009年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三等奖”。(二)教学设计注重先进性与一致性对于数控技术工艺方向类课程采用项目式教学设计,教学载体取自船舶配套企业生产 任务。选用常用船用零件编程与加工作为基本技能训练项目,选用船用特异型零件编程与加工作为核心技能训练项目;对于数控机床维修

10、方向类课程,以市场广泛使用的数控车床、加工中心配置FANUC 0i-D先进数控系统为载体,培养学生数控机床装配调试专业技能及工作方法。教学内容与企业作业内容一致,教学载体是企业真实工作任务,教学过程遵循企业工作过程,同时职业态度、操作规范、创新意识培养贯穿课程教学始终,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设计理念得到省内外高职院校认可,得到推广和应用。(三)教学方法多样与灵活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学校教学条件以及学生学习,采用虚实结合、理实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等多种教学方式,将应用仿真加工软件的虚拟加工、在现代制造中心操作机床的真实加工以及生产船用柴油机缸套、活塞环等企业产品加工结合起来,实现学生专业能力

11、循序渐进的提高;将理论教学、实践过程与创造性学习结合起来,编程类、维修类专业课程在一体化教室实施,采用项目式教学方式,做中学,做中教,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达到较好教学效果。教学理念、专业技能以及教学方法得到学校质量管理部门、学生的高度认可,近五年来全校教学排名多次名列前茅。(四)进一步提高国家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品质作为数控技术专业教师,注重先进技术及时引入课堂。及早在数控加工工艺类课程中引入了多轴加工,CAD/CAM软件应用及车铣复合加工技术;及早开设了数控机床装配调试、维护维修类课程,保持专业发展的领先地位,保持了与行业新技术新工艺同步。五、拓展行业影响力,提升专业影响力(一)参

12、与行业标准制定,提高学院在行业的话语权大学毕业后在武汉锅炉集团有限公司工作近十三年,主要从事锅炉自动控制设备设计及新产品开发,所设计产品“链传动长伸缩式吹灰器”获武汉市科技成果奖,所开发产品“鹅颈式短吹灰器”、“大型电站锅炉渣门液压控制装置”应用于电站锅炉控制,取代了国外同类型进口设备,因性能优良为企业带来良好经济效益,因此获“武锅十佳青年称号”。在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数控技术专业教师,刻苦钻研业务,注重理论水平和专业水平提升,经过理论考核和实际操作考核,获加工中心技师职业资格。受北京发那科机电有限公司邀请,参加了数控机床调试与维修、数控加工编程两个类别面向全国应用中心的“FANUC数控系

13、统培训工程师认证体系分级能力要求及考核方案”撰写工作。2011年被亚龙集团职业教育研究院聘为高级研究员,从事数控技术应用教学研究工作。(二)精心组织技能大赛,全面展示国家示范校风采通过技能大赛促进教学水平提高及展示教学成果。作为参赛选手,代表武汉船院参加了2009年湖北省首届高职教师教学技能竞赛,并荣获一等奖;作为参赛选手,代表湖北省参加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方案设计与教学资源制作”大赛,荣获优秀奖。作为数控大赛指导教师,多年来指导学生参加湖北省及全国数控大赛,精心组织备赛项目,设计大赛训练内容,并作为竞赛场内指导教练与学生并肩作战,学生参赛团队因此两次获得湖北省数控大赛一等奖,

14、获全国数控大赛二等奖及优秀奖,取得了不俗成绩,展示了船院风采。六、与行业同行,与企业为伴,寻求校企合作纵深发展新途径数控技术专业建设始终秉承与行业同行、与企业为伴原则,继与深圳富士康、郑州富士康、可成科技等企业开设各类特色订单班后,校企合作发展到今天提升到面向企业的技术合作和面向企业的技术服务。(一)发挥武汉船院FANUC数控系统应用中心技术孵化作用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了教育部框架下与数控系统知名企业北京发那科机电有限公司合作的“武汉船院FANUC数控系统应用中心”建设项目。以该应用中心为平台,经发那科公司授权,承担面向中南地区的学生教学、师资培训、面向社会人员的技能培训工作,同时作为发那科公

15、司分支机构,接受公司用户服务总体工作调度安排,承担面向发那科终端用户的技术培训、技术服务以及新技术的推广服务。应用中心自创建以来,作为项目设计人和课程主讲教师,先后开展了面向中南地区高职教师的FANUC CNC培训班,开展了长三角地区面向FANUC用户的“FANUC数控系统培训班”,开展了“FANUC数控系统助理培训工程师认证培训”等项目,并开始参与湖北十堰东风汽车数控机床改造项目。校企合作由学校依赖企业到今天协同发展、互利互惠局面,成为校企合作典范。(二)服务船舶行业技术培训要求校企合作也特别注重对本地区船舶行业的技术支持,受中船重工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委托,对企业数控车、数控铣、加工中

16、心操作工中级工、高级工进行了专业技能培训并组织了企业定级认可的各工种中、高级技能考试鉴定,受到企业好评;受中船重工湖北华舟重工有限公司委托,对企业数控车、数控铣、加工中心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进行了系列培训,解决了企业生产实际问题,受到企业、学员高度评价,建立了长期的技术培训、技术服务合作关系,并受邀指导企业员工参加全国职工数控大赛。七、注重成果推广,发挥国家示范校示范引领作用(一)积极参与机械行指委等专业组织专项活动受机械行指委、机电教指委、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聘任,担任“2011年全国机械职业院校(教师)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技能大赛”裁判;受机械行指委、机电教指委、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聘任,担任“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现代制造及自动化技术教师大赛”数控铣床装调与维修项目裁判;受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