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的基本动作要领与练习.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850622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歌唱的基本动作要领与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歌唱的基本动作要领与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歌唱的基本动作要领与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歌唱的基本动作要领与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歌唱的基本动作要领与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歌唱的基本动作要领与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歌唱的基本动作要领与练习.(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歌唱的基本动作要领。歌唱的训练气息的支持、喉咙的打开、声音的安放1、身体站立的姿态全身前倾,重心放在脚掌的前半部,将人身体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半身自然放松,后半身紧张站立,此时感到四个部位有微微的力量:一是后脖经部挺立感,二是腰部紧张感,三是臀部收缩感,四是脚尖站定感。这四个部位的微力感连为一线,称为“四点一线”,这种四点一线的感觉就是正确的歌唱姿势感觉。2、张口练习弯腰15度,身体放松,左手食指轻轻托着下巴(不是压)。用后脖颈和笑肌的力量,使口向上张开,露出上牙,下巴放松,形成到三角口形。 向上张开时,笑肌积极工作,此时两腮和鼻根的两边有向上提的力量,这“四个点的力量”,使鼻咽腔打开而稳定,

2、因此在歌唱时,要始终保持,不能松懈。 要求三张:张口、张鼻孔、张(睁)眼睛,张口时喉位自然下方,喉咙自然打开。张鼻孔、睁眼睛时,鼻咽腔自然打开(即“洞洞”)而站定,从而形成从喉咽腔口咽腔鼻咽腔的一条畅通无阻的共鸣通道。其整体似惊喜感。张开后,口咽腔要有“噢”的感觉。也就是要有半打哈欠的感觉和状态。要用脑子想“噢”,而不是咬“噢”,更不能用舌根压。这样想着“噢”,软口盖自然提起,口咽腔自然打开而稳定。向上张开的同时,要求收小腹,低头闭口时,小腹放下来。这样,张口时收腹,闭口时松腹的反复练习,锻炼了小腹的灵敏性。所有的动作完成后的一霎那,头顶要有挺拔、提神的感觉。3、挺起胸动作动作:两手从胸前开始

3、向头上放打开再放下,这样就使胸很好地挺起来了。注意保持这种身体提起的状态,在演唱过程的始终。4、吸气的方式体会吸气自然的方式:收小腹,吐出腹内的空气,然后放松小腹,小腹自然复原,感觉气息自动地被吸入小腹。这种自动的吸气方式就是歌唱的吸气方式。 先扩胸,再吸气。保持吸气的方式:先扩张上腹,再收小腹。呼气的时候,上腹部先微微突出并“保持”着这种凸出的感觉,四拍以后,腹肌才缓缓地朝里收缩,声音向下够着底气,气托着声音,声音坐在其上。声音的深度感、距离感。呼吸运动的练习:锻炼上腹部控制呼吸的能力快吸慢出,每次五分钟抬胸吸气,凸上腹、收小腹、停息一二秒。呼气(嘴唇闭紧说“丝”字或“夫”字),上腹部先凸出

4、在朝里收缩,延长15秒30秒。再吸气,停止吸气,然后开口,喉头向下挡气,慢慢哈气,延长2030秒(歌唱时的呼气就是这种哈气的感觉)再吸气,停止吸气,叹气出“啊”音,延长2030秒。演唱中,左手放在上腹“”型三角区上,右手放在下腹部。唱歌时,左手感到上腹部凸起,右手感到小腹收缩。狗喘气的练习身体站稳或者身体坐直,上胸保持及放松又自然的挺立状态,带着“抽泣”的感觉,利用腹部肌肉的有节奏的弹动力,使口腔和咽腔等呼气器官作连续的有节律的“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运动就完成。开始的时候注意弹动的次数不要过多,速度不要过快5、如何使学生获得高位置的亮音?让学生做一个“打呼噜吸气”的动作,这样鼻咽腔自然打开

5、,觉得在鼻腔、小舌头后面,有个“洞洞”的地方,并有凉快之感,当学生体会到这个凉快指出,就让他们在这个凉快的“洞洞”地方唱歌,这样很快地体会到鼻咽腔打开的感觉,从而获得头腔共鸣,获得高位置的、明亮的、集中的、圆润、通畅的声音。练习一仰卧吸气、呼气仰卧,像要睡觉那样,全身放松,吸气,这时,气就能吸到腰的周围(可以用手摸摸自己的腰和腹部),停片刻,然后呼气,呼气时,用舌尖小声的说“丝”,或“无“,每次练习都要用表检查一下一口气呼尽,需要多少时间。开始练习,一般只能达到20秒左右,以后可以达到40秒以上。这个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什么叫“把气吸到腰的周围”。当学生体会到了以后,可以改为坐着的姿势,

6、以后要用站着的姿势来练。这个练习,每天做数次,每天练习的时间不得少于五分钟。练习二哈腰吸气、呼气如果采用站立的姿势练习气息,不能把气,吸到腰的周围,应该先做这个练习。方法是:先挺胸收腹站好,然后上身前倾,如鞠躬状,(手自由下垂或向前伸,扶着桌子或什么东西)吸气,后腰膨胀,稍停片刻,呼气,嘴里说“丝”或“无“。气呼尽,再吸气,再呼。连续做数次,要把注意力放在后腰的膨胀上。用鼻子吸气,也可以用嘴和鼻子同时吸气。这是“慢吸慢呼”的练习。会做之后,改做“快吸快呼“的练习。方法是:用鼻子吸气,用嘴呼气。吸气时鼻翼内收,吸出响声来,吸气是主动的,呼气不要主动,这个练习要连续做快吸快呼3050次以上。以后逐

7、渐增加次数。每天的练习时间不得少于五分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之后,确实体会到“把气吸到腰的周围”了,再练习时,就可以把鞠躬的角度改的小些,逐渐改到用站立的姿势进行练习。如果用站立的姿势,也能做到把气吸到腰的周围了,以后就用站立的姿势进行练习。这个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把气吸到腰的周围”的感觉。重点是让学生体会后腰在呼气时要保持吸气的状态。大家知道,唱歌是要使劲的,哪里使劲?有的老师说:“唱歌要使腰劲”。可见腰没劲是唱不好歌的。平时人们说的某某人唱歌“底气足”,恐怕就是因为他的腰有劲的缘故吧。上述的两个,在呼气时,也可以唱一个字,比如“乌”或“啊”、“厄”等;也可以连续的说“1、2、3

8、、4、5、6、7、8、9、10,1、2、3、4、5、6、7、8、9、10。”反复说。练习三“气泵”掌握了“练习一”和“练习二”之后,就可以做这个练习了。这是前苏联莫斯科苏维埃剧院斯特列尼科娃创编的“呼吸操”中的一节。练习的方法是:上身前倾如鞠躬状,在前倾的过程中急吸气,让后腰膨胀,在恢复直立姿势的过程中呼气。用鼻子吸气,用嘴呼气,吸气时,鼻翼内收,吸出响声。反复这个吸和呼的动作。累了,休息一下再继续练。熟练之后,上身前倾半程时吸一次气,让后腰膨胀,然后马上放松把气呼出,恢复到直立时再吸一次气,然后马上呼出。就像用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时发出的声响。每次连续做一分钟,每天练习的时间不得少于五分钟。这

9、个练习是最有效的练习方法之一。练习时要注意:为吸进多一些的气而拉长吸气的时间是错误的。应该在短时间之内吸进更多的气才对。练习四急吸急呼的另一种练习方法:“吸纸条”手持一窄纸条,放在一鼻孔前,用鼻子急吸气,纸条被吸向鼻孔,把鼻孔盖住,同时发出一个“嗒”声,然后,用嘴呼气。如此反复。气吸的劲越大,“嗒”声越大。练习时,思想上要只注意吸气,只注意腰的膨胀。呼气,不是主动的,吸气后,只要将膨胀后的腰放松,就可以把气呼出了。这个练习的要求是:每30秒吸80-90次。每练一次必须坚持30秒。稍停片刻再练。每次不得少于五分钟。以后,把时间增加到40秒、50秒、60秒、直至3分钟,或更多。其次数,以每秒2-3

10、次为准。也就是说,一分钟要吸120-180次。当然,这个练习是很累的。你能坚持练吗?在声乐学习中还有所谓“狗喘气” 或“蛤蟆气”的练习。就是学狗张嘴呼吸的练习,就是“急吸急呼”的练习。这是以前很流行的练习方法。这个练习方法,练的时候张嘴吐舌,练一会嘴就发干,所以许多人不愿意练。如果你也不愿意练,就建议你用这个“吸纸条”的方法来练。其作用是一样的。练习五仰卧吸气、举腿呼气。仰卧,吸气,呼气的同时举腿。(腿离开地面即可,不要举的很高)呼气时,嘴里说“丝”或唱一个音。可以是短音,也可以是较长的音。这个练习,主要是让学生体会呼气时腰、胃部、和小腹等部位的感觉,肚脐以上的部位往外凸,腰部膨胀,小腹随着呼

11、气而向里收。即前边说的:先凸胃、再收腹”。这个练习主要是锻炼和歌唱呼吸有关的肌肉,使之灵活、有力。所以,学习声乐的人都要注意锻炼身体。在做这个练习的同时,最好也练练“仰卧起坐”。当然,选做其他有助于增强腰腹肌的运动也都可以。练习六吐唇哼鸣嘴唇稍前凸、放松,呼气时让嘴唇颤抖,发出似“嘟”或“噗”的声音。先练发短音,而后再练发长音。熟练之后,可以用这个“嘟嘟”声哼发自下向上而后再向下的滑音。也可以哼唱歌曲的旋律。如果开始练习时,发不出“嘟嘟”的哼鸣音,也不要着急,那就先让嘴唇颤抖发出“噗噗”的声音也行,此时要把注意力放在感受呼气时腰部和腹部的动作上。有的人嘴唇所以不颤抖,是因为嘴唇不放松,要知道,

12、嘴唇的颤抖,是气息通过嘴唇缝隙时,由于压强的改变而造成的,不是嘴唇用力的结果。气息的练习还有很多,比如:用“闻花”、“闻味”的动作,练“慢吸”和“急吸”;用“吹灰尘”、“吹灭火苗”的动作来练“快呼”;用“吹火焰”使之晃动而不吹灭它来练“慢呼”;用“憋气”的办法体会腰的膨胀感;用笑的练习(哈哈大笑、嘿嘿的笑、嘻嘻的笑、哼哼的冷笑)来增强呼吸的功能。平时走路或坐着学习,也要注意呼吸的方式,如果能按声乐学习时的要求来吸气和呼气。那这就等于全天都在练习呼吸。老师上课时,是结合发声曲来练呼吸。学生课外练习时,如果有条件也可以用发声练习曲练。如果没有条件,就用我上边介绍的方法练。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最后,

13、我要强调的是:呼吸的练习要贯彻到整个声乐的学习过程中。即使毕业了,不再上声乐课了,也要继续坚持练。否则,呼吸功能减退了,唱起歌来就会力不从心。练习七咀嚼哼鸣。有的学生唱歌时嗓子使劲(挤卡),他们在做哼鸣时,嗓子也使劲;有的学生唱歌时,下巴底下的肌肉向下顶,他们张嘴的动作,是下巴主动向下用力,还有的学生,爱捏着嗓子唱歌,他们在做哼鸣练习时,也捏着嗓子哼,为了纠正这些毛病,在做哼鸣练习时,一定要做咀嚼的动作。一边哼鸣、一边咀嚼,这就是“咀嚼哼鸣”。初学者开始练习时,可以只在一个音上哼鸣,以后在三度或五度的范围内哼鸣,会做了之后,用咀嚼哼鸣的办法哼唱自下而上、由上而下的滑音或歌曲的旋律。一边哼鸣、一

14、边咀嚼的目的,是让舌头和下巴放松。注意,哼鸣出来的声音位置,一定要稳定,不能因为嘴在做咀嚼动作而上下乱跑。哼出来的声音位置,一定要高,一定要感觉是在鼻子里头的上边,而不是在鼻子尖附近。要用气、要坚持“先凸胃、再收腹”的呼气要领,一定要哼到鼻子里头的上边,不要闭着嘴用嗓子唱。凡是用嗓子唱的,其声音位置都是在鼻子尖附近。还有的人,由于下巴用力,咀嚼时根本张不开嘴。这都是需要注意克服的。为了做好“咀嚼哼鸣”的练习,最好先做“咀嚼气泡音”的练习。练习八 咀嚼气泡音“气泡音”就是运用气息吹动声带,使喉室里出现打“嘟噜”、出“泡泡”的声音效果。做这个练习时,面部、颈部、胸部的肌肉都要放松,全身做懒散、困倦

15、状。张开嘴做“啊”的口型,吸气后闭合声带,然后用较小的气息把声带吹开,又闭合,又吹开,就这样,出现了连续不断的“泡泡”音。平时,人们干活累了,往往就用叹气的声音说话,话语的末尾就会出现“气泡音”。如果做不出“气泡音”,那肯定是因为平时唱歌时,喉部肌肉有用力、挤卡的习惯。也就是说,他在唱歌时,不能打开喉咙。有这种习惯的人,吸气后发声前有一个喉头上提、挤卡的动作。有这种习惯的人,一定要耐心地做这个练习。改正自己的习惯。一定要放松、耐心,千万不能着急。越着急越作不出来。会做张口的“气泡音”了,就可以学做闭口的“气泡音”了。方法是:在张嘴做气泡音的同时,思想上想着eng,把嘴慢慢闭上,此时就觉的“泡泡

16、”向后移了,移到鼻子的后上方了。此时哼出来的音,就是后鼻音ng ,声音稳定之后,把嘴慢慢张开,此时如果哼鸣的声音位置不变,就可以做“咀嚼哼鸣”的练习了。“咀嚼哼鸣”的练习,开始也是先在一个音上哼,然后在三度、五度的范围内哼,熟练之后,可以哼唱向上向下的滑音,进一步就可以哼唱歌曲的旋律了。练习九咀嚼气泡音与哼鸣的连接把张口的气泡音变为闭口的气泡音后,做咀嚼气泡音的练习,同时思想上要想着ng,然后“凸胃收腹”,给气,使气泡音变密,就出来ng的哼鸣音了。开始练习时,音不要高,出现哼鸣音之后,马上把气息减弱,哼鸣的音调下降、又回到气泡音了。这个变化的连接,一定要用气息来控制。熟练之后,把哼鸣音再往上滑(开始也不要滑的很高),然后又回落到气泡音,以后要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