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分析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848390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文学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文学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文学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文学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学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分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学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一般是指文学作品灵活运用写作原则、规律、方法昕表现出来的具体而又特殊的艺术方法。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就是要分析文章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艺术效果等-如何正确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呢?-、确立三个意识1中心意识从严格意义上说,没有纯客观的艺术技巧,任何艺术技巧都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因此,分析文章的表现手法,首先要从文章的中心出发,搞清楚文章表达了什么,再去分析是怎样表达的。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阅读时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居高临下地驾驭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关注作者借以表达中心的载体(人、事、景

2、、物等),理清它们与文章中心的关系。这样,再去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就会水到渠成:2文体意识不同的文学作品有着不同的文体特征及特有的写作规律-从历年的高考试卷来看,考查的文学作品以散文和,1、说居多:叙事散文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巾反映事物的本质,穿插丰富、虚实相生、叙议结合是这类文章的常用方法;抒情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寓思想于形象之中,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常采用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哲理散文是理念的凝聚和睿智的结晶,内涵丰富,耐人寻味,一般采用营造意境、类比推理、形象议论等表现手法。就小说而言,高考用来考查的大多是小小说,篇幅短小,含蓄简约,常用的表现手法有:以小

3、见大、推波助澜、设置空白、言近旨远等等。3文本意识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一定离不开作品本身。就某个表现手法来说,我们既要分析这种手法一般意义上的作用,更要分析它在这一篇文章中的好处,切不可堆砌术语,乱贴标签。以比喻为例,我们看到比喻,马上就会想到它的主要表达效果是生动形象,但落实到某一篇作品中,仅仅说出生动形象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观照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出比喻的修辞在这里写出了某某事物怎样的情状,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样的分析才具体、完整。二、从四个方面人手1从表达方式人手。表达方式亦可称为表达方法,是作者根据客观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而运用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属于文章的整体的语言运用

4、形式;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五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分析作品的表达方式,可以分析作品在运用某一种表达方式方面的技巧,如叙述的技巧(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描写的技巧(人物描写、景物描写、环境描写等)、抒情的技巧(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等)、分析表达方式既要着眼整体,又要关注局部,重点要放在记叙、描写、抒情、议沦的灵活转换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上。2从表现手法入手。这里所说的表现手法是狭义的,指作者表现中心的手段,是文章整体的艺术表现形式,包括托物言志、欲扬先抑、点面结合、虚实结合、对比、衬托、象征、用典、想象、联想以及人称的变化等等。分析表现手法要注意作者思想情感的多义性和变化性。一篇文学作

5、品,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复杂的;不是固定的,而是不断变化的。对不同的情感,作者往往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分析时要区别对待,不能一概而论。如2009年江苏高考题上善若水,作者表达对传统文化精髓的追怀,采用的是托物追怀的方法;对环境问题的担忧则是采用古今对比的方法;而借都江堰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则是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3从谋篇布局入手。作品谋篇布局的技巧包括材料安排和结构形式两个方面。材料安排方面的特点包括线索的设置、详略的处理等;结构形式方面的特点包括层层深入、首尾呼应、先总后分、先分后总、巧妙过渡、曲折生致、铺垫、伏笔、悬念、暗示、照应等。分析作品的谋篇布局特点要做到两个统一,

6、即整体与局部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要重点分析作者安排的意图。4从语言表达入手。作品语言表达方面的特点一般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修辞的运用,包括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等;二是句式的选择,如长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等等;三是语言的整体风格,如清新、平淡、质朴、淡雅、明快、华丽、委婉、富有哲理、幽默诙谐、情韵悠长、引人回味等等。分析作品的语言特点,须要含英咀华,在揣摩和咀嚼上下功夫,要透过语言的外壳,探求作品的内在旋律。既要分析语言表达的外在美、形式美,还要分析这种表达所带来的意境美、情感美。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

7、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注:又因为现代的语文已不太注重表现手法与表达技巧的区分,可认为二者是统一的。但如果要严格区分表现手法从属于表达技巧。表达技巧也称艺术特色。一、表达技巧主要包括: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一共五种,古诗中常用前四种);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写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欲扬先抑欲抑先扬顺叙倒叙插叙对比衬托卒章显志象征用典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反衬烘托托物起兴渲染虚实结合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等);选材剪材;结构技巧:过渡、呼应等。意境的创设、人物形象的塑造、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的

8、运用、社会自然环境的描写等。-一篇文章,不管作者选择什么样的表达技巧,都是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因此,分析语言、理解文章内容、理解作者意图和情感,必须认识表达技巧的作用。二、在鉴赏现代文阅读中,表达技巧包括:1、表达方式:叙述、说明、议论、抒情、描写。2、表现手法: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烘托、对比、渲染、修辞、抑扬、用典等。3、材料安排:主次、详略、繁简。4、结构:承上启下、悬念、照应、铺垫等。5、修辞手法:比喻、反复、排比、反问、拟人、拟物、夸张等【不同文体的表现手法】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手法;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

9、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议论文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小说的描写手法、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悬念和释念、实写与虚写等。【具体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对比衬托卒章显志象征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反衬烘托托物起兴以乐衬哀渲染虚实结合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欲扬先抑夸张比喻拟人设置悬念点面结合开门见山伏笔照应开篇点题现代文阅读题表达技巧汇总教案(一)文章的表达技巧的分析鉴赏1、修辞手法(1)确认所用的修辞手法,点明所用修辞手法。(2)明确答题方向。答题时,一定要结合语句内容分析每一种修辞手法的具体作用。一般说来:描绘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使描

10、写对象生动形象。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结构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突出强调,主要有对偶、排比、反复;表达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增强语气,主要有反问和设问具体如下:比喻-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具体形象生动地突出本体的什么特点,从而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答题格式: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对象+特性拟人-使物具有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比拟: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如果在人称上将物说成你等,不仅具有使物具有人的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而且有显得亲切自然的表达效果。

11、排比-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强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突出强调。议论文往往增加语势,起到了强化论证观点的作用。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淋漓尽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夸张-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感情更强烈,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放大观点感情,强调爱憎是非,美丑更加鲜明。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设问-无疑而问,明知故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突出效果。引起读者兴趣,引起读者思考。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答题

12、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注意和思考反问-以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表达鲜明,目的是加强语气,起强调、强化作用。反复-紧凑、有气势、表达效果强烈。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强化了文章的主旨借代:生动活泼、使语言形象鲜明、利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引用:增添文句意蕴,丰富文章内容,增中表达效果,增强说服力。(附: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双关:表达含蓄,语意丰富。一方面可使语言幽默,另一方面能适应某种特殊语境的需要,使表达含蓄、曲折,生动活泼,以增强文章表现力。2、表现手法类解题思路:(1)确认所用表现手法。(2)明确常见表现手

13、法的作用如下文:(3)明确所用表现手法并结合文句内容作答。二、表现手法:象征、抑扬、衬托、对比、类比、铺垫、以小见大1、象征:借某个具体事物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感情。使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感情,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给读者以深刻印象;把不便明说的意思含蓄地表达出来,给读者以回味。解题方法:若要求解答象征义,则要联系全文或上下文,找出体现象征物的象征义的有关信息加以综合理解判断。例:(01年全国卷第22题)第三段中,作者说:玻璃门根本不是门。请联系门在文中的主要含义,分析作者这样说的原因。(4分)答案:因为门的意义就是把隐藏在它内部的事物加以掩盖,给心灵造成悬念;而玻璃门是透明的,做不到这些

14、。(或:因为玻璃门是透明的,毫无隐秘可言,而一扇门的象征和奥秘在于它那隐秘的性质。)解析:门第5段直接说明门是隐秘、回避的象征。理解了门的象征意义,才能解答作者说的玻璃门根本不是门的原因。2、抑扬(包括欲扬先抑和欲抑先扬):突出事物,更令人信服。3、衬托、对比:对比-突出事物特征。多方面的对比使内涵更丰富,使内容更集中突出。衬托-突出所要表现的主体事物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用相似的做陪衬叫正衬,用相反的做陪衬叫反衬。衬托有主次之分,对比没有主次。解题方法:在描述主要事物时,写到其他事物,目的一般都是起对比、反衬、烘托、补充的作用。例:(04年江苏卷)第20题(1)这篇文章写到了哪些方面的对比?

15、(2)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6分)答案:(1)写了昔日茅屋与今日杜甫草堂公园的对比,杜甫生前困顿落寞与生后巨大声誉的对比,杜甫的苦寒人生与辉煌创作成就的对比,杜甫的宏图大志与现实遭遇的对比,杜甫人生低谷与创作高峰的对比和杜甫不计个人遭遇与心忧天下的对比。(2)通过多方面的对比,层层深入,使文章僧命达的内涵更加丰富,内容表现更加集中。4、联想和想象:更生动,更丰富,跨越时空,联结巧妙,更有内涵,更富文学性。解题方法:谈散文中联想和想象手法运用的作用,其表述程式可拟为运用联想和想象手法,使.的表达更生动,更丰富,更有内涵,更富有文学色彩。5、用典:丰富文化(思想)内涵,增添文采和趣味性。例:(04年福建卷第21题第二问)作者又怎样把文本写得情趣盎然?(7分)答案:(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