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反思与借鉴四种受众研究解读的当代价值——评位迎苏解读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844341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梳理反思与借鉴四种受众研究解读的当代价值——评位迎苏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梳理反思与借鉴四种受众研究解读的当代价值——评位迎苏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梳理反思与借鉴四种受众研究解读的当代价值——评位迎苏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梳理反思与借鉴四种受众研究解读的当代价值——评位迎苏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梳理反思与借鉴四种受众研究解读的当代价值——评位迎苏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梳理反思与借鉴四种受众研究解读的当代价值——评位迎苏解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梳理、反思与借鉴:四种受众研究解读的当代价值 评位迎苏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论研究摘要: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际,国内外学术界普遍经历了一次学术研究范式的转型,“文化研究”迅速成为了学术界,尤其是传播学界的主 要研究范式之一。而事涉文化研究,则必然绕不开伯明翰学派。关键词:梳理; 借鉴; 反思; 当代价值 作为文化研究领域“祖师爷级”的学术流派,自1964年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以来,伯明翰学派就在理查德霍加特、斯图亚特霍尔、雷蒙威廉斯等人的带领下,立足英国社会的土壤,以文化研究为基础,以历史学、人类学、语言学、符号学等众多学科的相关理论为方法,探讨了大众传媒的意识形态功能及其对受众的影

2、响、以及受众最终的接受状况,并由此而提出了媒介文本的多义性和受众解读模式的复杂性等相关理论。此外,作为批判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伯明翰学派也以其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经验学派研究之不足,并以其对受众和受众接收环境的关注,适应了现当代社会发展与理论研究的潮流,体现了学术研究应有的人文关怀,为世界传播学的受众理论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伯明翰学派的相关研究成果,便受到了西方学界的广泛关注在美国学者道格拉斯凯尔纳的媒介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英国学者尼克史蒂文森的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媒等著作中,都有专门的章节或内容探讨伯明翰学

3、派的文化研究理论与受众理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文化研究在西方学界的日渐“受宠”,伯明翰学派的相关理论也陆续被介绍到了国内首先是香港和台湾地区的一些学者注意到了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理论与受众研究理论,其后,内地学者也逐渐意识到了这一学术流派的重要性,理查德霍加特、斯图亚特霍尔、雷蒙威廉斯等人的理论也被不同程度地运用到了当代中国的文化研究与文化批评中来,并由此而成为了当代中国学术界、尤其是传播学界文化研究的重要理论源泉之一。然而,相比西方学界的研究现状,国内学界对伯明翰学派的理论考察至今仍处于起步阶段。以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论研究为例,目前仅有潘知、林炜主编的传媒批判理论、石义彬的

4、单向度 超真实 内爆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陶东风的文化研究:西方与中国、陆扬、王毅的大众传媒与文化等寥寥几本著作,用部分章节对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论与受众研究予以关照。此外,尽管北京语言大学黄卓越教授2所率领的文化研究团队近年来也将关注的目光投射到了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上,但是,上述种种研究成果,与伯明翰学派在文化研究领域的重要地位相较而言,甚至与西方学界的研究厚度相较而言,都显得明显落后。2002年6月,伯明翰大学校方关闭了该校的文化研究与社会学系,至此,伯明翰文化研究中心最终隐入了历史的长河之中。但是,正如黄卓越教授所言,“伯明翰文化研究中心的隐退并不意味着文化研究本身的衰落”3

5、换言之,这个在“文化界和学术界引起了轩然大波”的事件的发生,也并不意味着国内外学界对伯明翰学派及其相关研究成果的关注热度的衰退,这也应该是“两码事”因为,不管是伯明翰学派的研究方法还是理论源泉,都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深入到了文化研究的骨髓之中。也正是在上述种种背景之下,河北师范大学位迎苏副教授以其博士毕业论文为基础出版的以系统研究伯明翰学派为己任的学术专著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论研究一书,也就具有了很强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对于该书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位迎苏副教授的博士导师四川大学蒋晓丽教授给予了十分中肯的评价。她认为,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论研究一书,从文化研究和传播研究的结合入手,选取“受众研究”作

6、为主要视角,对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论作了综合阐发,并以此为基点,对受众理论的知识脉络、方法论特征、经典案例和核心概念作了比较清晰的阐释。这些论述,都“显示出了作者较为扎实和全面的理论功底。”并且,在论述中,作者特别对伯明翰学派受众研究的方法论价值作了准确的论述,“从而矫正了科学实证主义和管理学派对于受众研究方法论的话语霸权,这是很有见地和启发性的。”实际上,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论研究一书的理论价值显然还不仅于此。该书在对伯明翰学派不同时期的不同理论著书进行分析整理的基础上,大胆地将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论研究归结为了四种基本范式,即被动性解读的受众研究、倾向性解读的受众研究、多样性解读的受众研究和抵抗

7、性解读的受众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分别展开论述,重点梳理了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论在各个时期的发展变化,进而深度挖掘了该理论生成的社会语境和思想语境,探究该理论生成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同时对该理论与其他相关受众理论进行比较研究,进而揭示该理论在受众研究史上的地位、影响及进一步的借鉴意义这种详尽而极具独特视角的关于文化研究学派的总结,在目前国内学术界不仅因其极其少见而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对目前国内学术界尤其是传播学界乃至大众传播实务界的具体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而言,也都具有一定的可资借鉴的现实意义。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到200年6月文化研究与社会学系关闭,在长达四、五十年的时间里,伯

8、明翰学派不同时期的领军人物们在总体研究取向不变的前提下,建立了纷繁复杂的分支理论谱系,要在如此复杂的理论迷宫中深度揭示伯明翰学派和其他学派受众理论研究的异同,进而彰显其现实借鉴意义,这显然需要作者具有超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和理论驾驭能力。在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论研究一书中,作者采用文本分析、个案研究等方法,结合政治经济学、社会学、大众传播学等相关理论,在综合考察英国社会各因素的具体影响的前提下,以庖丁解牛的方式,将伯明翰学派各时期、各代表人物的理论著述的结构和内涵一一展现在了读者眼前这,不仅正是作者上述能力的综合展现,也更进一步彰显了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论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当然,伯明翰学派的受

9、众理论研究在具有较高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前提下,也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而这种不足又主要体现在该书对伯明翰学派受众理论对国内研究和实务操作的启示的研究稍显单薄上 尽管该书用了最后一节来谈论这一话题。众所周知,任何一种理论的价值,都不能仅仅停留于历史的尘埃之中,它对当代乃至当前学术研究,甚至是实务操作的指导、借鉴意义,才是它最大的价值之所在。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讲,该书如果能在其最后的篇章中,以更为厚重的内容,更加详尽地分析伯明翰学派受众研究理论对当代中国学界乃至传媒实务界的指导、借鉴意义,该书当会更加完美。1 位迎苏. 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论研究.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10).2 黄卓越. 教授同为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兼职教授,该中心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而文化研究正是黄卓越教授近年来重点关注的研究领域之一。3 黄卓越,邹赞. 追述与反思:伯明翰学派与文化研究. 社会科学家,2009(7):3-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