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要点和详细资料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841856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 页数:81 大小:2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要点和详细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要点和详细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要点和详细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要点和详细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要点和详细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要点和详细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要点和详细资料(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不够时间可以只背这个简约版的(56-最后是教育学的。)(南开大学心理学)第一章 绪论一、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二、科学的方法:A 、 系统观察 B 、 直接实验三、科学的重要标准:A 、 客观性 B 、 准确性 C 、 可检验性四、心理学的发展及流派:A 、 构造主义心理学 : Structuralism 代表人物:德国 冯特 1879 年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铁钦纳 主要观点:主张研究 “ 意识的结构 ” 强调使用内省法被试者自己对经验的观察的描述B 、 机能主义心理学 : Functionalism 代表人物:美国 詹姆斯 1890 年心理学原理 提出 “ 意识流 ”

2、 杜威 主要观点:主张研究 “ 意识的功能 ”C 、 行为主义心理学 : Behaviorism 代表人物:美国 华生 1913 年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眼光中所看的心理学 斯金纳 主要观点:主张研究 “ 人的行为 ” 用 “ 刺激 反应 S-R ”D 、 格式塔心理学 Gestalt psychology :完形心理学 代表人物:德国 魏太默 考夫卡 苛勒 主要观点:主张研究 “ 意识体验 ” ,提出 “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E 、 精神分析学派 : Psychoanalysis 代表人物:奥地利 弗洛伊德 主要观点:主张研究 “ 无意识现象 ” 重视对人的异常行为的分析F 、 人本主义心理学 :

3、 Humanistic psychology 代表人物:美国 马斯洛 罗杰斯 主要观点:主张人是一种自由的、有理性的生物。强调 “ 人的社会性特点 ”G 、 认知心理学: 代表人物:瑞士 皮亚杰 美国 奈瑟认知心理学 主要观点 : 主张心理学不只研究人的行为 , 而且研究内部活动规律 。 他们采用了 “ 口语报告法 ” 。五、心理学的理论领域:A 、 实验心理学:借助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传统核心的课题:如感觉、知觉、学习、动机和情绪等。B 、 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如记忆、推理、信息加工、语言、问题解决、决策和创造性活动。C 、 人格心理学:研究个人独特的心理特征和个体行为的稳定性特

4、征。D 、 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人际间的行为和社会力量对行为的控制和影响。E 、 发展心理学:研究心理的发展规律。现 不仅研究儿童期F 、 心理测量学:对行为和能力的测量,通常用心理测验的方法( 间接 )进行。G 、 生理心理学:研究遗传因素对行为的影响。六、心理学的应用领域:A 、 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B 、 教育与学校心理学 C 、 工业与组织心理学 D 、 广告与消费心理学 E 、法律与犯罪心理学七、心理学的研究方法:A 、 观察法: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记录,然后所作记录进行分析,以期发现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B 、 测验法:指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

5、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C 、 实验法: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称为实验法。三种变量 自变量 因变量 控制变量(目的为控制情景下考察自变量和因变量间内在关系 )实验情境不同分两种 自然实验 实验室实验D 、 调查法:指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 问卷法(问题表自行填) 谈话法(一问一答) 问卷回收率可能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八、学习心理学的三大意义和作用A 、 、认识内外世界: 了解自身及心理特征; 解释自身心理活动; 人际交往B 、 调整和控制行为C 、 直接应用于实际工作上。教

6、师敏捷转正考试中心 为了你我利益,请不要外传第二章 意识与注意一、意识: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指人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二、意识的内容:A 、 对外部事物的觉知 B 、 对内部刺激的觉知 C 、 对自身的觉知三、意识的状态:A 、 可控制的意识状态第一状态 B 、 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C 、 白日梦状态 D 、 睡眠状态四、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五、注意的特点:A 、 指向性 B 、 集中性A 、 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朝向哪个对象;集中性指心理活动或

7、意识在一定方向上活动的强度或紧张程度。六、注意的功能:A 、 选择功能 B 、 维持功能 C 、 调节功能七、注意与意识的区别A 、 注意是一种 “ 心理活动 ” 或 “ 心理动作 ” ;意识主要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B 、 只有被注意到的内外刺激 、 被个体觉察到才能产生意识 ; C 、 睡眠状态意识未完全停止分五阶段八、注意的种类:A 、 不随意注意: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 a 刺激物本身的特点 b 人自身的状态B 、 随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影响随意注意的因素: a 活动的目的和任务 b 对活动的兴趣与认识 c 主体的知识经

8、验、活动的组织 d 个体的人格特征及意志品质C 、 随意后注意:是注意指向一个对象后期出现的一种特殊形式。九、生物节律:A 、 1 年 B 、 28 天(月) C 、 24 小时(日 ) (对人影响较大实则 25 小时) D 、 90 分(分钟)十、睡眠:状态 脑电波形态 频率 维持时间 备注清醒状态 13 24过渡期 8 12 第一阶段 1 7 分钟轻睡期 4 7 第二阶段 10 25 分钟 4 6 次循环沉睡期 2 4 第三四阶段 30 分钟 梦游 梦呓 尿床快速眼动睡眠又到 轻睡期与年龄成反比,年龄赵小比例越高 做梦十一、失眠:A 、 情境性失眠:生活情境改变。亲人去世、离婚、考试来临、

9、面临重大人生抉择、睡眠环境改变。B 、 假性失眠:C 、 失律性失眠:生物钟改变,生活程序突变。飞行时差、倒班。D 、 药物性失眠:十二、梦:A 、 弗洛伊德: 意识 前意识 无意识B 、 霍尔梦的特征 : 与自己有关第一特征 受生活环境影响 内外刺激可影响梦的内容。十三、催眠:布瑞德 1841 年十四、容易被催眠的人:A 、 平常喜欢沉思幻想的人 B 、 容易集中精神而不易分散的人 C 、 对催眠好奇想获得新鲜感的人 。十五、催眠状态下的心理特征:A 、 感觉麻痹(手术却不痛) B 、 感觉扭曲或幻觉(将电视机看成方盒) C 、 解除抑制(当众脱衣施暴) D 、 对催眠经验记忆消失十六、催眠

10、理论:A 、 角色扮演 B 、 意识分离十七、心理促动药物:A 、 镇静剂: 鸦片 吗啡 海洛因B 、 兴奋剂: 咖啡因 可卡因 尼古丁 安非他明 冰毒 摇头丸C 、 迷幻剂: LSD 墨斯卡灵教师敏捷转正考试中心 为了你我利益,请不要外传第三章 感觉与知觉一、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根据信息来源分三类:A 、 远距离感觉: 视觉 听觉B 、 近距离感觉: 味觉 嗅觉 皮肤觉: a 触觉 b 温度觉 c 痛觉C 、 内部感觉: 饥 渴 胃痛二、感受性: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三、感觉阈限:检验感受性大小的基本指标,与感受性的大小成反比例关系。A 、 绝对感觉阈

11、限:最小可觉察的刺激量, 50% 机会被察觉到的最小刺激量。B 、 差别感觉阈限:人们对两刺激量间最小差异的觉察能力 。 韦伯定律四、视觉:A 、 可见光:波长在 400 750 毫微米B 、 波长:宇宙射线 r 射线 x 射线 紫外线 可见光 红外线 雷达 FM 电视 短波短 长C 、 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分为: 明适应 暗适应 暗适应的主要机制不是瞳孔的变化,而是视紫红质的恢复。两基本过程:瞳孔大小的变化和视网膜感光化学物质的变化。主要是棒体细胞的功能D 、 颜色的三属性: 色调 亮度 饱和度E 、 网膜:锥中棒外,锥颜棒明 锥体细胞:位于网膜中央,主要对颜色起作用 棒体细胞:

12、位于网膜四周,主要对亮度起作用F 、 色觉理论: 三原色说:杨黑理论:红绿蓝 RGB 正后像 电影的原理 拮抗理论:黑林 红绿、黄蓝、黑白成三对互补色五、听觉:A 、 声音的三属性 : 音强 振幅大小分贝 db 音高 频率 20 20000Hz 音色 ( 混合音 )B 、 声音的物理属性: 波形(正弦波最简单属纯音如音叉,生活中多复合音) 频率 振幅C 、 长波频率低,短波频率高。成反比率 两个混合音,相差小则为拍音,相差大则为掩蔽D 、 听觉理论: 位置学说 频率匹配学说六、知觉:人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部分和属性的 整体 的反映;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解

13、释。七、知觉的特征:A 、 知觉的整体性:指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B 、 知觉的选择性:根据当前需要,对外来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组织加工的特征就是知觉的选择性。C 、 知觉的理解性:对现时事物的知觉中,需有以过去经验、知识为基础的理解,以便对知觉的对象做出最佳解释、说明、知觉的这一特性。D 、 知觉的恒常性: 大小恒常性 形状恒常性 颜色恒常性八、知觉整体性中的格式塔原则:A 、 接近性 B 、 相似性 C 、 连续性 D 、 封闭性 E 、 良好图形九、与知觉对象的选择有关的因素:A 、 强度较大 B 、 色彩鲜明 C 、 具有活动性

14、的客体 D 、 客体本身的组合规律如简明性 、 对称性和规律性。十、知觉分类:A 、 器官 : 视知觉 、 听知觉 、 触摸知觉 、 嗅知觉 ; B 、 主观特性 : 空间 、 时间 、 运动 、 社会知觉十一、深度知觉线索:A 、 来自刺激物的深度线索: 大小 视野中的高度 遮挡 线性透视 纹理变化 光照与阴影。立体电影是用 双眼视差 的知觉现象使人获得深度知觉而制作B 、 来自视觉系统本身的线索:眼肌的 调节 幅合十二、时间知觉的线索:A 、 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 B 、 有机体各种节律性的活动 C 、 借助计时工具十三、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含 分辨 确认 估量 预测A 、 感觉通道的性质:声音间隔 1 100s ;触觉 1 40s ;视觉 1 20s 。B 、 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C 、 个体的兴趣和情绪十四 、 社会知觉 : 是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的心理状态 、 行为动机和意向 ( 社会特征和社会现象 )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十五、社会知觉的内容:A 、 对人的知觉 B 、 对社会事件因果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