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施工方法.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840896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施工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施工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施工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施工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施工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施工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施工方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量工程结构震害实例表明, 框架结构节点普遍破坏较重,往往导致结构失 效, 中外学者分析表明, 这是多方面的原因, 包括设计失误, 没有加强节点强 度, 实现强节点强锚固等原因。同时施工中也存在施工质量弱点, 难于保证设 计预期目标。 施工中新老混凝土施工间隔期, 接续面方位, 接续面处理方法, 新 老混凝土生熟配料及振捣控制质量都密切的影响着节点粘结强度, 因此在框架 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 由于每一层柱子施工中必然与下层柱子存在施工缝, 怎样 留置施工缝, 怎样处理施工缝, 使工程质量不受影响,保证砼结构的安全性, 更显得尤为重要。1 当前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施工方法及缺陷(1 早期在一般的框架

2、结构施工中, 浇注完一层柱子后, 进行支模, 模板 安装完成后才进入下道工序浇注上层梁混凝土, 因此根据施工工期及人, 材, 机 等情况, 新老混凝土接续间隔期长短不一, 在浇注时一般节点 ( 梁柱交界处 随 梁混凝土一起浇注, 并且节点混凝土强度等级按梁进行施工。(2 随着科研的发展及施工水平的提高, 尤其是专业化水平较高的大建筑公 司开始针对梁柱节点施工质量薄弱的特点采取一系列措施, 在浇注上层梁柱时 用钢钎进行凿毛处理, 浇注前对老混凝土进行浇水湿润, 并用高标号水泥砂浆 铺在交接面上, 梁柱节点区混凝土强度等级一般采用柱子 ( 一般柱子强度等级 高 ,在浇注节点区时加强振捣并严格控制水

3、灰比。经过一系列处理措施后, 施 工质量得到了提高, 但梁柱节点区混凝土仍旧是施工薄弱区, 很难取得理想的 接续效果。(3 虽然接续部位进行了处理, 但其缺陷是很明显的 : 首先用钢钎进行凿毛 处理, 极易伤及老混凝土, 以致老混凝土产生初始微裂缝, 严重影响新老混凝 土的接续强度, 且凿毛处理难于控制处理质量标准, 浇注前对接续部位进行浇 水湿润很容易适得其反, 从而增大了交接面处混凝土的水灰比, 而用高标号水 泥砂浆铺在交接面上很容易由于高标号水泥砂浆与新混凝土浆体凝结及收缩不 同, 从而使接续面更容易产生初应力和初始微裂缝。而节点区混凝土强度等级 区别与梁, 从而使柱梁节点区实际产生了四

4、个界面区 ( 虽然梁与节点区整体浇 注, 但混凝土强度等级一般不同, 因而也造成了薄弱界面 , 在施工时很难控 制振捣密度与时间, 很容易由于振捣过深而伤及老混凝土, 或者由于加强振捣 而使本来水灰比就比较小的混凝土产生局部泌水现象, 从而影响混凝土强度的 增长, 降低界面粘结强度。2 梁柱节点区破坏机理及抗震设计要求由震害调查可见, 梁柱节点区的破坏, 大都是由于节点区无箍筋或少箍 筋, 在剪压作用下混凝土出现斜裂缝甚至挤压破坏,造成纵向钢筋压屈成灯笼 状。因此, 保证节点区不过早发生剪切破坏的主要措施是保证节点区混凝土的 强度及密实性, 在节点区配置足够的箍筋。设计梁柱常常采用不同等级的混

5、凝 土, 施工时必须注意梁柱节点部位混凝土等级应该和柱混凝土的等级相同或略 低 ( 相差不能超过 5M pa 。从而实现强节点强锚固。在竖向压力及梁端柱端弯矩, 剪力作用下, 节点区存在较复杂的应力状态。从北京市建筑设计院等单位进行的节点实验可见, 节点的破坏过程大致可 分为二个阶段 : 第一阶段为通裂阶段。 当作用与核心的剪力达到 6070% 时, 核 心区出现贯通斜裂缝, 裂缝宽度约为 0.10.2m m ,钢筋应力很小 ( 不超过 20M pa ,这个阶段剪力主要由混凝土承担。第二阶段为破裂阶段。随着反复荷 载逐渐加大, 贯通裂缝加宽, 剪力主要由混凝土承担, 箍筋陆续达到屈服,在 混凝

6、土挤碎前达到最大承载能力。设计时以第二阶段作为极限状态。3 规范对施工缝留置及处理要求为使混凝土结构具有较好的整体性, 混凝土的浇注应连续进行。若因技术 或组织的原因不能连续进行浇注, 且中间的停歇时间有可能超过混凝土的初 凝, 则应在混凝土浇注前确定在适当位置留设施工缝。施工缝就是指先浇混凝 土已凝结硬化, 再继续浇注混凝土的新旧混凝土间的结合面, 它是结构的薄弱 部位, 因而宜留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柱应留水平缝, 梁板墙 应留垂直缝。当从施工缝处开始继续浇筑混凝土时, 须待已浇筑的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 1.2N /m m 后才能进行, 而且需对施工缝作一些处理, 以增强新旧混凝

7、土的连 接, 尽量降低施工缝对结构整体性带来的不利影响。处理过程是 : 先在已硬化的 混凝土表面上, 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以及软弱混凝土层, 并加以充分湿 润, 冲洗干净, 且不得留有积水 ; 然后在浇筑混凝土前先在施工缝处铺一层水泥 浆或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 浇筑混凝土时, 需仔细振捣密实, 使新旧 混凝土结合紧密。4 根据科研成果结合实际施工提出改进施工缝处理方法及理论依据(1 首先大量实验表明接续面进行粗糙处理可以明显提高接续面粘结强 度, 但粗糙度提高到一定程度后, 接续面粘结强度的提高不再明显。用普通凿 毛方法存在明显缺陷, 而采用高压水喷射处理可以得到较好的粗糙界面,

8、 并且 不伤及老混凝土, 但高压水设备造价昂贵, 技术含量高, 在现阶段从我国实际 施工技术及施工水平来看, 应用高压水处理较少数量的施工缝不太实际。因此本人提出在浇注下层柱子时, 待混凝土初凝后用人工方法使柱子上表 面呈现锯齿状, 根据混凝土粗骨料粒径大小 ( 一般为 24cm , 锯齿深度为粘 结面老混凝土最大骨料粒径的 1/41/2;切槽的平均宽度为粘结面老混凝土最大 骨料粒径的 11.5 倍。此法的最大优点是便于控制施工质量,使粘结面上的粗 糙度具有良好的均匀性。这样既避开了凿毛, 避免伤及老混凝土结构, 又实现 了接续面的粗糙, 且容易控制质量标准, 在接续时只用剥离松动的粗骨料。(

9、2 为了减少节点区薄弱界面数量, 本人认为应在节点区二侧把梁断开浇注 ( 即使不断开, 由于节点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与梁混凝土, 也会产生界面薄弱 层 , 而节点连同上层柱子一起浇注, 这样使得节点区存在三个接续面, 柱子只有一个接续面 ( 少了一个接续面 , 有利于提高柱子混凝土的抗剪能力, 延缓 柱子斜裂缝的出现。同时也符合抗震要求的强柱弱梁原则, 延缓柱子屈服的时 间。因而使节点区同上层柱子构成整体。(3 在留置梁施工缝时应留成斜向 45角 ( 梁底施工缝在柱子边 , 这样处理 的结果一方面使节点区梁端剪力不与施工缝重合, 有利于抗剪抗拉, 延缓混凝 土裂缝出现的时间。另一方面根据已有实验

10、研究结果表明, 斜上补比斜下补粘 结面强度高, 同理斜上补应比传统施工方法中的侧补强度高。最后, 由于施工 缝呈 45角, 从而扩大了节点整体浇注区域, 有利于实现强节点的要求。(4 有条件时可以应用修补界面剂 ( 比如减缩剂, 已有实验及理论分析表明 减缩剂比膨胀剂好 , 由于经济及其他原因, 实际工程施工中在小面积施工缝中 很少使用界面剂, 从大多数现行施工来看, 应考虑改进并控制界面砂浆的应用。 根据已有实验结论及理论分析, 本人建议应用同柱子水灰比一样的素水泥浆做 界面剂。(5 根据本人多年的施工经验, 由于节点部位梁柱钢筋交叉通过及箍筋加 密, 锚固等因素使得节点部位钢筋稠密, 难以

11、施工,因此建议使用小直径震动 棒 ( 比如 50 棒 振捣节点部位, 这样不容易伤及老混凝土结构, 且容易控制振 捣质量, 尽量减少泌水量,改善结合面的微细观结构, 有利于提高施工缝的粘 结强度。5 结论与展望本文根据实验及理论科研成果结合框架结构混凝土梁柱节点部位施工薄弱 区进行探讨, 重点从现行工程实际出发并充分考虑经济及现实因素, 提出了节 点部位施工缝接续处理的新方法讨论其理论依据, 并且已经在部分工程中进行 实践, 取得了良好的接续效果。但有待于大量工程实践证明其有效性, 同时值 得进一步进行理论及实验分析。当前有关科研主要从宏观到微细观出发, 通过实验及理论分析初步揭示了 新老混凝土的粘结机理, 本人认为不仅要从理论上去研究新老混凝土的接续强 度, 更要从当前我国的施工企业实际水平去研究面向工程应用的施工方法, 从 而尽快把理论成果应用于实践, 提高我国施工企业的整体素质, 保证施工质 量, 更好的满足设计预期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