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西加快追赶步伐推动跨越发展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840796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阳西加快追赶步伐推动跨越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阳西加快追赶步伐推动跨越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阳西加快追赶步伐推动跨越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阳西加快追赶步伐推动跨越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阳西加快追赶步伐推动跨越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阳西加快追赶步伐推动跨越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阳西加快追赶步伐推动跨越发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快追赶步伐推动跨越发展为建设繁荣幸福的新阳西而努力奋斗在中国共产党阳西县第七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1年9月20日)许培业各位代表,同志们: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阳西县第六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一、第六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回顾县第六次党代会以来,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县委凝聚全县力量,立足县情实际,创新发展思路,落实发展措施,圆满完成第六次党代会的各项目标任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经济指标全面提升。2010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86.25亿元,人均生产总值20761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02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3.4%、14.6%和27.5%。201

2、0年,全县出口贸易总额9962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940万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16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0.3%、26.8%和34%。三大产业比重由2006年的48.16:26.17:25.67调整为2010年的37.92:38.01:24.07。工业发展势头良好。2010年,全县工业总产值72.34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54.65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2.6%和30.4%。阳西电厂1、2号机组已于2009年下半年并网发电,改写了我县无大工业的历史。华润龙高山风电项目一、二期工程和建华管桩生产项目一、二条生产线已于去年建成投产。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已完成首期1500亩的开

3、发,入园项目49个,其中建成投产项目35个。规划总面积2万亩的阳西县(新圩)产业园,正加紧开展区域环评和预征地等前期工作,博德陶瓷生产基地项目已签约落户园区。规划总面积50平方公里的阳西临港新区,正加紧开展产业规划、区域环评等工作。优势传统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永光刀剪集团被定为“广东省五金刀剪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特色农业蓬勃发展。2010年,全县农业总产值54.32亿元,其中渔业总产值29.1亿元,年均分别增长5.1%和4.3%。农业基地化、生产规模化水平不断提高,建成了优质稻、北运椒、西瓜、五彩薯等一批特色农业种植基地和经济林种植基地,建成了肉猪、肉禽等一批畜牧养殖基地,建成了程

4、村蚝、高位池养虾、罗非鱼等多个特色水产品养殖基地,2010年我县被评为“中国蚝乡”。海洋捕捞业进一步巩固,海捕产量稳居全省县级第二位,渔业总产量、总产值历居全市各县(市、区)首位。引进和培育了顺欣、金凤等多家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其中顺欣渔业公司列入省现代产业500强。旅游开发步伐加快。大垌山旅游风景区、东湖温泉度假山庄、沙扒海天度假村等旅游项目建设已初具规模,沙扒旅游强镇创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全县形成了宗教文化旅游、温泉旅游、滨海旅游三大特色旅游业,游客日益增多,旅游带动效应不断增强。2010年,全县旅游收入2.39亿元,年均增长43.4%。(二)城乡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县城面貌日新月异。多渠

5、道筹措资金,上马建设了一批县城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其中县迎宾大道、县城排水排污总渠、县城污水处理厂、县城生活垃圾填埋场一期工程已建成投入使用;“一河两岸”改造工程、人民南路接上洋新出口工程、大垌山路、中山火炬(阳西)园区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建设加紧推进。县城房地产业迅猛发展,县城美化、绿化、亮化、净化工程深入实施,县城品位、人气、形象不断提升。城乡设施逐步完善。改建省养公路18公里、县道51.3公里、镇通村硬底化公路840.5公里,建设和完善了客运站、候车亭等一批交通设施。建设了220kv坝基头变电站等城乡电网设施,扩大了供水网络,供电、供水得到有效保障。完成23宗中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30宗机电

6、排灌工程以及一批灌区改造、水毁修复工程建设,完成了沙扒国家一级渔港工程建设。(三)民生福祉得到有效改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2010年,全县农(渔)民人均纯收入6466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亿元,年均分别增长8.1%和18.1%。就业体系更加完备。加快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落实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7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6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5.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以内。扶贫开发扎实有效。深入开展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17亿元,对全县42条贫困村以及2520户贫困户进行帮扶,取得了明显成效。“一保五难”逐步解决。低保

7、救助范围不断扩大,城乡低保工作在全市率先实现应保尽保。大力推进农村泥砖房改造、镇通村道路硬底化改造、农村饮水安全等一系列民心工程建设,群众住房难、行路难、饮水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较好地解决了群众看病难问题;落实教育有关减免政策,较好地解决了群众子女读书难问题。(四)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科教文卫加快发展。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建设,扎实推进产学研工作,科技创新和应用水平不断提升。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新建了阳西二中、阳西职校,扩建完善了阳西一中,全面完成了农村中小学校危房改造。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全面落实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两相当”政策。全

8、县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中、高考成绩连年攀升,高考总上线率连续多年位居全市各县(市、区)之首。文化建设扎实推进,建成了县艺术馆(林德宏艺术馆)、叶秀炯美术馆,完善了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一批文化设施,深入开展文化下乡和各种文体活动,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建设完善了一批卫生基础设施,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扎实有效。民主法制更加健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能,积极支持和促进“一府两院”工作。县政协认真履行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职能,较好地发挥了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作用。公检法司工作不断加强,综合执法水平进一步提高。普法工作卓有成效,依法治县进程加快,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稳妥推进

9、。我县先后被评为“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和“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县”。社会保持和谐稳定。进一步完善了县、镇、村(社区)三级综治信访维稳网络,深入开展县委书记大接访、带案下访、上门探访等活动,形成了信访维稳工作大格局。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黑恶势力和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刑事案件发案率逐年下降,群众安全感不断提升。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障。此外,双拥工作扎实开展,我县连续四次被省评为“双拥模范县”。武装、民政、环保、计生、体育、残联、外事侨务、民族宗教、人民防空、广播电视、统一战线、党史研究、工青妇等方面的工作都取得新

10、的进步。(五)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重大决策科学民主。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重大事项、重大决策广泛征求意见,班子集体作出决定。县委常委会定期向全委会报告工作,接受全委会的监督,充分发挥了全委会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作用。基层组织坚强有力。深入开展“三级联创”和创先争优活动,扎实做好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工作,全面推进固本强基工程,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得到增强。顺利完成了镇党委、村“两委”换届工作,镇村领导班子进一步优化。干部队伍管理得到加强。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健全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深入推进干部人事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切实抓好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增强了各级领导班子的整

11、体效能。党风廉政建设扎实推进。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加大案件的查处力度,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上述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正确领导、亲切关怀的结果,是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的结果,是驻阳西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和民主党派、工商联、社会各界人士热忱关心、鼎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中国共产党阳西县第六届委员会向所有关心支持阳西,为阳西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表示衷心的感谢!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值得总结。五年来的实践证明,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夯实思想基础,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

12、快发展;必须抓住经济建设不放松,不断夯实物质基础,才能更好地解决前进道路中的困难和问题;必须优化软硬环境,不断提高竞争力和吸引力,才能增强发展的后劲;必须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才能奠定社会和谐的基础;必须重视做好群众工作,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才能保障改革发展的顺利推进;必须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才能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阳西工业堆头较小、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产业结构层次相对较低等问题仍然存在,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民生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构建和谐社会任务仍然繁重,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进一步采取

13、有力措施加以解决。二、今后五年的形势任务今后五年,是我县深入实施“十二五”规划,全力追赶、跨越发展的五年。综观国内外形势,经济全球化持续深入、国际产业转移步伐日益加快,我国继续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经济结构深度调整,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我省大力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双转移”战略和海洋综合开发战略,构建沿海产业带,促进粤西地区振兴发展,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契机;我市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经济日益繁荣,社会和谐稳定,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我县经过20多年的积聚发展,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进一步凸现,发展势头良好,为我们加快发展

14、提供了良好基础和较大空间。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受到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冲击、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不利因素的影响;面临今后用地审批、节能减排、信贷监管从严等宏观政策变化的制约;面对区域竞争异常激烈,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严峻形势;遇到发展成本上升,实现跨越发展难度增大的问题。为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把握形势大局,适应发展变化,积极抢抓机遇,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奋勇拼搏,努力开创阳西跨越发展的新局面。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立足新起点、把握新趋势、建立新机制、增创新优势”的要求,围绕跨越发展、幸福追赶的

15、主题,以解放思想为先导,破除发展障碍,激发阳西发展新活力;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旅游特色化、城乡一体化“四轮驱动”战略,实现经济发展新跨越;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大力推进社会建设,构建和谐发展新格局;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为建设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社会安定、和谐幸福的新阳西而努力奋斗。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一是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到2016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204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6782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6.04亿元,年均增长分别达到15.5%、14.5%和20%,在2010年的基础上均实现翻

16、一番以上的目标。二是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全县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三大产业比重由2010年的37.92:38.01:24.07优化为19:49:32。三是生活水平明显提升。努力实现农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四是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乡基础设施更加完备,城乡一体化水平不断提高,生态保护持续加强,发展环境不断改善。五是社会建设明显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不断加大,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人民幸福感不断增强。六是党建科学化水平明显提高。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推进,科学决策、执政为民能力进一步提高。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推进,干部队伍作风明显好转,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