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毕业实习大纲模板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839865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采矿工程毕业实习大纲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采矿工程毕业实习大纲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采矿工程毕业实习大纲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采矿工程毕业实习大纲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采矿工程毕业实习大纲模板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采矿工程毕业实习大纲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矿工程毕业实习大纲模板(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采矿工程毕业实习大纲一、实习目的和要求(一)、实习目的和任务毕业实习是学生毕业之前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其目的和任务是:1、学习煤矿工人的优秀品质和生产操作技能,增强集体观念、劳动观念,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学煤、爱煤,树立为煤炭事业服务的专业思想。2、培养自己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尊重实践、尊重科学的态度。3、详细了解实习矿井的生产系统,开拓方式,生产环节,设备配备,了解矿井生产经营状况。4、详细了解采煤工作面的工艺过程及各类巷道掘进施工工艺过程。5、了解全矿主要机电设备类型及其配置、了解矿井运输与提升、排水、供电、防尘、通讯、监测监控等生产系统。6、了解矿井通风系统,通风

2、设施、熟悉通风阻力、风速和有害气体的检测方法,了解矿井灾害预防处理及避灾路线。7、收集、整理毕业设计所需的图纸、资料。(二)、实习要求1、根据这次实习目的和任务,不应把这次实习单纯看成为毕业设计搜集资料的过程,而是一次到现场深入学习的过程,因此应当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虚心向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学习,边实习边搜集既符合实际情况又经过分析的实际活资料,而不能满足抄录一些陈旧的资料。2、在实习过程中应记好笔记或日记,注意随时记录观测到的数据、心得体会和问题。一般是先听报告或主动向矿领导、技术人员了解矿井基本情况,下井作综合性参观,在地面收集整理资料。然后,带着问题再下井作详细调查和观测。3、整理资料和编

3、写实习报告时,尽量用图表反映收集到的资料,并附以必要的文字说明。编制的图表和文字说明应准确、整齐、清晰,并要经过反复核实。4、实习前学生必须深入学习毕业实习大纲和毕业设计大纲,准确把握大纲规定的内容,并要准备好必要的实习用品、参考书及抄写绘图工具。5、实习过程中加强纪律,加强团结,遵守实习矿井的规章制度,听从矿领导、技术人员和指导老师的安排,按时赴矿返校。6、注意安全,避免发生事故。7、保守国家机密,防止丢失资料。8、实习结束时应完成一份实习报告注:实习报告要充分反映本次实习的目的和完成任务情况。主要内容包括:实习时间、地点、实习目的,基本进程。矿井地理位置,交通情况,职工人数、技术力量配置情

4、况、矿井生产经营情况,报告记录,下井参观情况,搜集资料整理的结果。实习中的收获体会、想法、建议。二、实习内容毕业实习的内容大致分为一般部分和专题部分。 一般部分按“毕业设计大纲”规定的内容进行,专题部分应根据所选专题性质,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制订专题实习计划,并按计划进行。一般部分的实习内容综合叙述如下:1. 矿区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方面 了解矿区的地理位置、交通情况、地形特征、气候条件、主导风向、最大风速、土壤冻结深度、降雨量和历年最高洪水位、地震烈度等;矿区的地面河流、湖泊、建筑物和铁路分布,矿区的水、电、建筑材料等供应情况。 井田的勘探深度,煤系地层特征,煤层和主采煤层层数、层间距和顶底板

5、岩性,地质构造的分布和特征、水文地质情况,主要含水层的分布,矿井涌水量,以及其他影响开采的地质特征等。了解煤的牌号及工业用途、煤质软硬、自燃性、含瓦斯性、煤尘爆炸性等。2. 井田境界和储量方面了解实习矿井的井田境界划分情况及其划分依据,井田走向长度和倾斜长度,井田的水平面积;井田的地质勘探类型、勘探线及钻孔的分布、储量等级的圈定;实际确定的煤层可采厚度、井田按不同水平(或按标高)计算的工业储量和可采储量、储量计算方法;井田内各安全煤柱(井田边界、井筒、工业广场、防水、地面建筑物、铁路、河流、湖泊及水库等)的留设和留设方法,矿区表土层和基岩岩层移动角和这些永久煤柱的煤炭损失量。矿井开采损失的计算

6、方法和煤炭损失量,采区或带区护巷煤柱的尺寸和回收率。3.矿井工作制度、年产量和服务年限方面 了解矿井每年实际生产天数、工作制度、出煤班数、每班工作小时数;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实际年产量和各水平的服务年限;确定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的依据。矿井年产量与开采条件是否相符,与各辅助环节的能力(提升、运输、通风等)是否相适应。4. 井田开拓方面 了解矿井的开拓方式:主井、副井和风井的形式、数目、位置及布置方式,矿井安全出口的设置情况;开采水平的划分,上、下山开采情况,煤层群分组的情况,以及这些划分和决定的依据和合理性;开采水平高度、阶段尺寸的确定及其依据、主要开拓巷道(主要石门、采区或带区石门、运输大巷、总回

7、风巷等)的布置及其依据,采区或带区的划分、尺寸和布置的确定及其依据;主井、副井和风井的断面形状、尺寸及断面布置、井壁材料及其厚度;井底车场的型式和布置方式,硐室的布置、调车方式、通过能力,并绘出井底车场简图;主要运输大巷的布置、运输方式、运输设备的技术特征,运输大巷的断面形式和支护方式,主石门和总回风巷的布置、断面形式、断面尺寸和支护方式,矿井三个煤量是否符合规定,采区或带区接替关系是否正常。绘出实习矿井整个开拓系统(包括运输、通风生产系统等)示意图,并分析其技术经济的合理性。5.准备方式采区巷道布置方面 了解采区走向长度、区段斜长和数目,各种煤柱的尺寸,以及这些尺寸确定的依据;采区上(下)山

8、、区段平巷、区段集中平巷和它们之间联络巷道的形式、布置方式及其确定的依据;采区煤层开采顺序,同时生产的煤层和回采工作面数目,上、下分层,上、下煤层,上、下区段同采时回采工作面的超前距离;采区通风系统和通风设施、运输(包括煤、矸、材料设备)系统、供电及其他生产系统;采区上、中、下部车场形式,相应的线路布置,调车方式,高低道布置,储车线长度,特别是采区下部车场的线路设计情况;采区煤仓位置、形式、规格、容量和支护方式;采区绞车房和变电所的位置,平面布置,设备类型、型号、技术特征、硐室尺寸及支护方式;采区各主要巷道断面和支护方式,掘进方法,掘进使用的设备型号和技术特征,掘进作业方式,掘进速度,各类巷道

9、的维护状况;一个采区内的工作面接替安排、采掘关系,采区的产量递增期、递减期和正常生产期;采区年产量及采区采出率。6.采煤方法方面了解矿井可采煤层的赋存(厚度、倾角和煤层结构)状况、顶底板岩性,地质构造分布,煤层瓦斯涌出量、含水情况、自燃性和煤尘爆炸性,以及其它与开采有关的煤层自然地质特征;矿井使用的主要采煤方法,机械化程度、回采工作面长度、推进度(月进度和年进度)。厚煤层分层开采时,了解分层厚度,是分层分采还是分层同采,分层之间的开采顺序,灌浆方法及设施,分层间假顶材料及辅助方法。了解区段巷道布置方式,是单巷掘进、双巷掘进,还是沿空留巷。了解并分析回采巷道布置特点炮采工艺条件下区段平巷布置及支

10、护各满足了哪些要求。对矿井现有采煤方法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主要采煤方法的工艺方式,工艺过程。工作面支护形式、支架型号和技术特征、支架布置方式和规格,工作面上、下出口支护方式,采空区处理方法,控顶距及放顶步距,特种支架的类型、架设方法及规格,回柱方法和设备。各工艺过程的安全注意事项。回采工作面循环作业情况,循环方式和循环率及吨煤成本,各工序的安排,劳动组织,循环作业图表,各班各工种出勤人数,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为计算回采工作面劳动生产率及吨煤成本,应了解:(1) 回采工作面定员方法及劳动定员人数;(2) 工作面计划与实际的劳动生产率、吨煤成本指标和吨煤成本构成,以及计划成本的计算方法;(3) 工作面

11、坑木复用率和坑木消耗构成;(4) 工作面单体液压支柱、金属铰接顶梁的实际丢失率和平均损耗率;(5) 工作面材料消耗定额或计划指标、各种材料、电力计划价格。详细了解主要可采煤层的采煤方法和采煤工艺,并加以分析论证。7.矿井运输方面了解并分析以下内容(1)全矿煤、矸石、材料设备、人员的井下(从回采工作面到井底车场)运输系统,绘制井下运输系统示意图,说明各个运输环节的运输方式和设备型号、规格、运输距离和货载重量。(2)采区运输 回采工作面、区段平巷、区段集中巷、采区上、下山等各个环节使用的运煤设备类型、规格及数量及运输设备的运输能力,并分析是否满足运输要求,运转是否正常,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改善措施等

12、。采区辅助运输方式,是否采用单轨吊或卡轨车等先进的辅助运输方式,轨道上、下山绞车型号、规格,电动机功率,轨道型号,一次提升矿车数,设备运输能力,并分析实际运输情况是否满足要求,运转是否正常,存在问题及原因,改善措施等。(3)大巷运输 电机车运输时,电机车型号、规格和供电电压,矿车型式和规格,列车组成;电机车和矿车总台数;(4)分析实际运输工作是否满足要求,运转是否正常,存在问题及原因,改善措施等。胶带输送机运输时,设备类型、规格和台数,电动机功率等。8.矿井提升方面了解提升方式,箕斗和罐笼类型和容量,绞车型号,绞车滚筒直径和宽度,一次提升时间,每日净提升时间,实际提升能力,电动机功率、井深及提

13、升高度。斜井胶带运输机提升时,提升长度、倾角、胶带速度,设计运输能力和实际运输能力,设备类型、规格和台数及电动机功率。9.通风安全方面了解并分析矿井通风系统(抽出式或压入式;中央式、对角式或混合式)及其确定的依据,进出风井的位置和装备,主扇的数量和型号,性能曲线、工作风压和风量,反风设施,主要通风构筑物的设置。了解并分析各煤层回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采区各硐室(绞车房、变电所等)和中央各硐室的经验配风量;矿井通风总阻力及自然风压的取值;全矿所需风量的计算方法及风量备用系数的选取。全矿及采区风量的调节方法和设施。矿井防治瓦斯、煤尘、水、火等灾害的情况,安全技术措施和主要避灾路线。10. 动力供应

14、方面了解全矿供电系统,供电回路、供电电压、井下中央变电所的设备容量及布置方法,井下供电系统。采区变电所的位置。2.11 矿井排水方面了解各水平标高,各水平正常涌水量及最大涌水量,年正常涌水量及最大涌水量,矿井水容重及PH值。水仓的容量、尺寸及清理水仓的方法、排水设备(包括水泵工作、备用和检修台数,排水管路趟数)情况。三 . 实习成绩评定考核根据学生编写的实习报告、在现场实习期间的表现,实习矿井的鉴定意见,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实习成绩进行评定,实习成绩分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实习成绩是评定毕业设计成绩的依据之一。实习不及格的学生无进行毕业设计的资格。实习成绩评定依据1、为了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效果,实习老师随时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检查或抽查,其结果作为成绩考评的一部分。2、实习报告、专题报告及作业规程编写的质量。3、劳动态度和实践操作技能掌握情况。4、对生产技术问题独立分析思考的能力。5、出勤情况及实习表现态度。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实习成绩按不及格处理1、下井次数未达到要求者。2、不请假擅自离开实习矿井一天以上者。3、不写实习报告、专题报告、作业规程或实习报告、专题报告、作业规程不符合实习大纲要求者。4、实习中有严重违纪、影响较坏者。5、造成一定事故的主要责任者。 资源工程学院采矿教研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