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面分析最新版精品教育doc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840682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面分析最新版精品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面分析最新版精品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面分析最新版精品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9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面分析最新版精品教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面分析最新版精品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面分析最新版精品教育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面分析最新版一、考察的知识点这份试卷涵盖了一年级下册数学课本中绝大部分内容,如位置、20以内的减法、100以内的加减法、观察物体、找规律、认识人民币、统计等,这些章节的内容都有涉及,能全面地考察学生对各章知识的掌握情况。二、存在优势1.计算方面。学生的计算能力比较强。如第一大题7、8小题填上“+”或“”,“”“”或“=”,第四大题中第一小题直接写得数。这几道题学生答得非常好,准确率达到了97.5%,其中一个班级达到了99.2%。2.基础知识方面。(数的组成、数位顺序,数的大小比较。)这部分知识学生不但掌握扎实,而且能灵活运用。不论题型怎么变换都能运用自如。比如判断题:读

2、数和写数都从个位起,最小的两位数是10,这两道题准确率达到了99.9%。这就说明,如果知识掌握得透,不管怎么考都没问题。3.解决问题方面。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所增强,其中1题(已知总数和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3题(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4题(已知一部分和另一部分,求总数),这三种题型学生掌握得很好,准确率达到了98%。4.其他方面。找规律、观察物体、认识钟表这些知识学生也都掌握的不错,准确率都在99%以上。三、存在问题1.对数的大小这个知识点掌握的不透。如果是两个数直接比较大小都会做,但第三题选择题的最后一个小题是67与下面三个数比较,最接近哪个数。答案有60、70和76。有7

3、%的同学选择了60,说明他们对什么是最接近理解得不到位。2.计算能力需进一步加强。直观的,两个数都给的学生算起来容易,比如直接写得数。而两步加减混合运算和25连续减4这种需要先算出一步把得数记在心里再算第二步的题准确率相对就很低。混合运算的准确率只有80%,连续减几准确率只有90%。3.审题能力需加强。如26角和2角6分比较大小,有27%的同学填错了。其实要认真看单位名称都应该会比较。4.分析能力需加强。(学生不会思考)如第五大题“我会看”考察的是学生对“位置”这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第一句话“如果说第一行第三个是小汽车。”已经给我们确定了行要从下往上数,但孩子们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势从上往下数,对

4、这句话没有在意,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导致了最后一空第三行第二个本应是梨,结果有79%的同学都给填成了机器人。另外第六题“我会用”的第二小题相对错的比较多,原因是这道题出现了一个多余条件干扰学生的思维,结果有7%的同学上当了。四、改进措施1.进一步加强计算能力的培养,尤其是两步计算的试题。建议老师们对学生的口算练习除了采取让学生看算式直接说出得数外,适当增加一些听算练习。也就是不让学生看算式,由老师读题,学生通过听、记,迅速口算出结果。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要完成十几道甚至是几十道口算题,必须要听得准,记得牢,反应敏捷,所以听算能够培养学生听、记的能力。那么像两步加减混合运算和25连续减4这种需要

5、先算出一步把得数记在心里再算第二步的题准确率会大大提高。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6、。2.加强对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

7、”,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我们经常说学生审题能力差,不理解题意,看到题目不知从哪里下手等等,其实这些都说明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偏低。数学语言具有高度的抽象性、精确性、逻辑严谨性,建议老师们在平时的数学课上重视数学阅读,培养学生对每个句子,每个名词术语,每个关键字、词,每个数学,每个数学符号,每个情境图,每个图表细致地阅读分析能力,领会其内容、含义。学生如果具有一定的数学阅读能力,其他的像审题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都会提高,学生也就真正的会学习了。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