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练习一教案三课时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833557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练习一教案三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练习一教案三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练习一教案三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练习一教案三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练习一教案三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练习一教案三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练习一教案三课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练习1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语文与生活,引导学生在语文生活中学习如何使用拟人的写作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2.让学生诵读和积累十二个描写冬天景色的词语,能大概说说它的意思。并且凭借相关词语的意思建立一幅风雪美景图,感受冬景的美。3.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教学重点:让学生诵读和积累十二个描写冬天景色的词语,能说出它的意思。教学难点:感受“拟人”手法的生动有趣,尝试运用拟人的写作手法将事物写活。教学过程: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1.教学第一部分。(1)创设情境,自读课文的这段话,思考:爸爸把“小溪哗啦啦地流着。”改成“小溪唱着欢乐的歌往前跑。”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哪句话更生动有

2、趣。(2)点明这是拟人写法:在这个句子中小溪具有了人的情感,这种句子就叫做拟人句。出示:拟人句就是把物当成人来写,让物具有了人的特点。(3)说说拟人写法对于文章起到什么好处。(4)你还有什么样的修改方法。如:小溪追逐着,嬉笑着等。2.教学第二部分。(1)自读三组句子,比较之间的不同点。小组内交流,再指名说说这样写的好处。(2)教师总结:后一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读来更有感情,更生动。3.教学第三部分。(1)引导学生说说生活中自己喜欢的事物。(2)设计情景练习:你和它们交朋友,与它们说说“悄悄话”,设想它们会做些什么,想些什么?指导:让学生把这些事物当作人,运用拟人的手法来表达。(3)指名交流,并

3、说说自己这样写的原因。(4)教师总结:运用拟人的写法把事物写活了,写得和人一样有喜怒哀乐,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4.运用迁移。课件出示:学生任选一句把它改成拟人句。(1)秋天,苹果熟了。(2)鸟儿在树上喳喳地叫。(3)春风吹在我们的脸上。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积累)1.诵读词语。(1)出示词语,请同学自由认读。正音“霜”“疆”“素”“残”。(2)同桌讨论每个词语的大概意思。学生练说这些词语的意思,全班交流。(3)注意每一行词语之间的内在联系。(4)每个词语都描写了冬天的风雪美景,指导学生想象这些词语所描绘的风雪美景图。2.积累反馈。(1)在理解成语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读读成语

4、。(2)指名学生读。同桌练习背诵,指名学生背诵。【设计意图:训练学生感受“拟人”手法的生动有趣,尝试将笔下的事物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喜怒哀乐,将事物写活。让学生感受到祖国语言的魅力,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让他们汲取知识营养,打下扎实的文字功底,提高学习能力。诵读与积累,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丰富学生的积累,同时也调起学生的积极性。】三、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1.指名读这段话,明确选自于课文烟台的海。引导学生读帖,重点观察整体的布局,行款的优美,还要细心观察每个字间架结构的匀称、合理。2.点拨:字距小于行距,大字紧凑,小字写的舒展一些,“的”字可适当小一些。3.范写“广阔”“舞台”“威武雄壮”等词

5、语。4.学生练习描红。注意观察整体,一气呵成。四、布置作业。完成相关练习。板书设计:练习1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根据口语交际培养学生有条理的说话能力和交际能力。2.能当众说话,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3.学习利用各种途径广泛搜集家乡风景名胜、民俗民风的资料,并会归纳、整理资料,在体验当小导游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合作交往能力。教学重点:搜集家乡风景名胜、民俗民风的资料,并会归纳、整理资料。教学难点:引导他们有条理、有重点地介绍家乡某一方面的特色。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启发谈话:罗丹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我们用心寻找,

6、就会发现:就在我们的家乡也有许多值得推荐和介绍的美景。如果客人到你的家乡参观访问,请你做个小导游,你该如何介绍自己的家乡?2.每逢节假日,可能会有一些外地的亲戚朋友到我们的家乡做客。这个时候,身为小主人的我们可要尽尽地主之谊哟。这节课,我们就来学着当当小导游。(板书:我来当导游)向客人们介绍自己家乡的特色。二、审清题意1.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并明确要求。出示:用介绍的口吻,语言要亲切,表达要清楚。2.确定内容。想想看,我们可以向客人介绍些什么?自读提示,汇报交流。相机板书:自然风光、民风民俗、珍奇的动植物、风景名胜、矿产资源、民间传说。3.除了书上的提示,还可以介绍哪些内容?(引导开拓思

7、路,想象省略号里的内容。)相机补弃:文化、历史、面积、美食、名人、美称或赞誉等。4.看着板书,静静地想一想,你对家乡的哪一个方面比较了解,打算介绍哪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的内容?5.生思考后汇报。师相机点拨、引导。三、拟定标准今天我们就以小导游的身份向各位客人介绍家乡某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的特色,并评选出“星级导游”和“最受欢迎的游客”。评选标准,我们一起来制订。师生边议边板书:1.星级导游标准一星级:说得出。(即鼓励小导游敢说,勇于把要表达的意思说出来。)二星级:说得顺。(即用介绍的口吻,语言亲切,表达清楚,语句通顺、意思连贯。)三星级:说得实。(即把要表达的内容说具体,有头有尾。)四星级:说得活

8、。(即把话说生动,有感情,娓娓动听,引人入胜。)五星级:说得精。(这是口语交际教学的最高境界。要求导游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学会推敲文字,斟酌语句,用精练的言辞表达,还要注意通过表情、动作、眼神与听者交流。)2.最受欢迎的游客评选标准(1)认真、耐心倾听,在导游讲述过程中不打断。(2)在留心听导游介绍的过程,积极思考、判断,做好评议的准备。(3)能文明有礼地与导游进行交流,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看法、建议或意见。四、言语实践1.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各自准备,也可跟同桌或前后桌先说一说。2.自荐或推荐代表上台介绍。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如何开头?如何具体介绍?如何结尾?3.组织导游与游客的交往:问一问:“听

9、了导游的介绍,你还有什么问题想问吗?”(请导游与游客直接对话)评一评:“这位小导游当得怎么样?”(根据评选标准,评定导游“星级”,并说明理由。)“请你就导游的解说发表自己的看法。”导一导:“你刚才介绍的内容不错,态度再落落大方一些就更好了。”4.评选“最受欢迎的游客”。总结经验:怎样做个成功的导游?怎样做个受欢迎的游客?5.四人小组交流,轮流当小导游。每组评选一名最佳导游和一名文明游客,标准可由小组商定,也可参照上述标准执行。师巡视指导。【设计意图: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注意目标的分层,并呈现逐步递升状态,让每一个层面的学生都能认同教学目标,参与目标的制定,使之成为学生“自己的目标”,成为学生学

10、习的动力,让每一层面的学生都能“吃得饱”,使每一个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发展。】五、总结评议。老师对本节课学生在口语交际表现的亮点和不足进行点评,提出希望。板书设计:练习1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小”“主”“人”“是”“非”“明”等字的写法,掌握毛笔字中“呼应”与“避让”的规则和写法,并能在写字实践中灵活运用。2.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帖习惯、书写习惯。3.激发学生的习字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重点:掌握“小”“主”“人”“是”“非”“明”等字的写法,正确处理笔画之间的“呼应”与“避让”并能在写字实践中灵活运用。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正确的读帖习惯、书写习惯。激发学生的习字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

11、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汉字不仅仅是简单的笔画组合,更充满了艺术的魅力。今天我们走进书法王国,领略上下结构的字的奥妙。二、整体感知,了解“呼应”与“避让”出示例字:小 主 人 是 非 明1.引导学生读帖,重点观察整体的布局,行款的优美,还要细心观察每个字间架结构的匀称、合理。2.通过观察,让学生说出书写的格式,每个字的结构的书写注意点。3.展示作品,重点指导。【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看到汉字不同的一面,繁简的汉字笔画已挣脱了符号的束缚,品析汉字并赋予汉字无穷的意蕴,从而感知汉字妙趣横生的一面。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对汉字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二、观察指导,读帖临写1.学

12、生自由观察,并汇报自己的读帖收获。总结学生的发言,边范写边讲解。 “小”。“小”是对称型的独体字,为了求变化,可将左点写的稍低一点,右点写的稍高一点。 “主”。“主”是对称型的独体字,为了求变化,上点可斜顿,三横的长短、粗细要有变化。 “人”。“人”是对称型的独体字,写时要注意撇高捺低,撇短捺长,撇轻捺重。 “是”。“是”属于上下结构中的上窄下宽型的字。这样写,字形就既紧凑又舒展。 “非”。“非” 是对称型的独体字,为了避免呆板,把两竖写成左短右长,短横要写得略有不同。 “明”。“明”属于左右结构中左窄右宽型的字,右边的“日”要写得小一点,窄小偏上一点,为右边的“月” “避让”,“月”部要写得

13、稍大一些。3.范写“是”“非”“明”等字。4.出示正确坐姿及握笔姿势图后,学生把这两个字分别临写三个。学生练习描红。注意观察整体,一气呵成。友情提醒:头正、身直、肩平、足安5.学生练习描红。三、教师巡视并及时指导1.师及时指导、评议。2.教师认真观察学生书写情况,发现共性问题,及时指导评价。展示优劣,师生评议。3. 半扶半放,结合以上教学步骤,试着完成同类的另外两个字。【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意在让学生掌握读帖的方法,读帖是临写的前提,第一个字教师引领学生读帖,第二个字半扶半放,最后两个字放手给学生探究,这样梯度式的教学设计,不仅体现了由扶到放的过程,更符合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四、拓展练习,学以致用1. 找找相同结构的例字。2. 请同学们根据这样的书写规律练习。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