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G-QEP705生产服务运作控制程序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830975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5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HG-QEP705生产服务运作控制程序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HG-QEP705生产服务运作控制程序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HG-QEP705生产服务运作控制程序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HG-QEP705生产服务运作控制程序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HG-QEP705生产服务运作控制程序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HG-QEP705生产服务运作控制程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G-QEP705生产服务运作控制程序(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产服务运作控制程序HG/QEP705版号:A 修改状态:0第 1 页 共 9 页1 目的确保工装在使用过程中处于完好状态,使产品制造符合规定要求。加强对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控制,使产品质量形成过程和服务提供过程处于受控状态,确保为顾客提供符合要求的产品和服务。2 范围适用于对产品的形成过程的确认、产品的防护及放行、产品交付和交付后的活动、标识和可追溯性、工装及顾客财产的控制。3 职责3.1 技术部门负责新产品开发阶段工装的设计、更改、外委制造及新产品调试,负责产品实现过程的策划和作业过程的指导,、设计工艺方案、编制工艺规程及作业指导书,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并负责过程控制中技术文件的组织实施。

2、3.2 生产部门负责产品实现过程的控制的实施,组织落实过程控制对人员的要求,贯彻实施产品制造过程的工艺纪律,做到定置管理和文明生产;负责工装的验证、使用过程控制、维修和存储工作;做好生产设备和工作环境的维护与管理,并负责产品制造过程中的标识管理和产品防护工作。3.3 设备部门负责产品实现过程所需工装和设备的提供、管理方案的确定和实施及日常维护保养的监管。3.4 质量部门参与工装的验证、负责对生产过程的产品的验证、检验状态标识,并对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管理及产品质量状态标识等实施情况的检查监督。4 程序4.1 获得规定产品特性的信息和文件4.1.1 生产部门根据工艺文件、产品实现

3、过程策划的输出和顾客要求评审的输出等获得必要的生产服务信息,执行相应的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4.1.2 对特殊和关键过程应编制作业指导书,其他情况下如必要时也应编制作业指导书。4.1.3 生产计划4.1.3.1生产部收到销售部下发的合同通知单后,考虑库存情况,结合生产公司的生产能力,来安排生产计划,经生产部经理批准后,制定生产总计划(见表HG/QER705-01)发到生产部各职能岗位,也作为采购、生产的依据。4.1.3.2生产公司主任根据生产总计划安排生产,并统计每天生产情况,报生产部。生产部生产服务运作控制程序HG/QEP705版号:A 修改状态:0第 2 页 共 9 页根据每

4、天计划的完成情况,作为制定下次计划的参考。4.2 过程确认4.2.1 生产和服务的运作控制4.2.1.1 相关部门应获得产品实现过程策划和顾客要求评审输出的必要产品信息。4.2.1.2 根据生产生产公司的过程控制编制工艺路线图(见图1),技术部应对工艺路线图的各控制点编制相应的作业指导书加以控制,这些控制应符合规定的验证要求。4.2.1.3 应保持设备在生产过程的能力,必要时应进行确认。4.2.1.4 过程控制文件应包括或引用特殊过程、检查、试验和停止点的作业指导书和可接收准则。4.2.1.5 根据本公司的产品特点应配备能满足产品需要的测量与监控装置。4.2.1.6 在生产和服务运作过程中,根

5、据产品的质量特性要求实施监控和测量活动。4.2.1.7 产品的交付必须满足顾客要求,应做好售后服务,做到满足或超越顾客的要求。4.2.2 特殊过程包括产品质量不能通过后续的测量或监控加以验证的工序;或产品质量需做破坏性试验或采用复杂、昂贵的方法才能测量或只能进行间接监控的工序;或该工序产品仅在产品使用或服务交付之后,不合格的质量特性才能暴露出来的工序。4.2.3 本公司特殊过程为化铝、压铸、热处理、焊接、酸洗等工序,对这些过程应进行确认,证实它的过程能力,适用时,这些确认的安排应包括:4.2.3.1过程鉴定,证实所使用的过程方法是否符合要求并有效实施;4.2.3.2对所使用的设备、设施能力(包

6、括精确度、安全性、可用性等要求)及维护保养有严格要求,并保存维护保养记录,执行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相关生产人员要进行岗位培训、考核,持证上岗;4.2.3.3技术部确定最佳的工艺参数并编制作业指导书,以正确指导生产,保证产品质量;4.2.3.4对这些过程的生产监控应进行记录,填写相应的生产和检验记录;4.2.3.5过程的再确认按规定的时间间隔或当生产条件发生变化时(如材料、设施、人员的变化等),应对上述过程进行再确认,确保对影响过程能力的变化及时作反应;根据需要对相应的作业指导书进行更改,执行文件控制程序关于文件更改的有关规定。4.3 使用合适的生产服务设备,并安排适宜的工作环

7、境;应按规定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执行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4.4 对生产服务运作实施监控,配置适用的测量与监控装置,执行测量和监控装置的控制程序, 生产服务运作控制程序HG/QEP705版号:A 修改状态:0第 3 页 共 9 页生产中要认真做好自检、互检、专检,并作好相应记录。有首检要求的需经检验合格,检验员签字认可后,方可批量生产,对产品放行应执行产品和过程的监控和测量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4.5 标识和可追溯性4.5.1 在产品实现的过程中使用适宜的方法识别产品,并在有可追溯性要求的场合控制并记录产品的唯一性标识。4.5.2 各相关部门负责所属区域内产品的标识,负责对不同状

8、态的产品分区摆放,并用标识进行识别。4.5.3 采购产品的标识4.5.3.1合格的产品入库后,由仓库保管员采用挂标签、标牌等方式进行标识;4.5.3.2铸件可采用铸字标识,如阀体、阀盖、闸板等;4.5.3.3钢材应按金属材料涂色标识的规定进行涂色,钢材落料后,应及时做好标识。4.5.4 在加工过程中产品的标识4.5.4.1机加工过程中,采用在工作票上记录零件名称、材质、规程、数量的方法标识;4.5.4.2焊接时,应把不同材质的焊材放置在不同标识的器具里;4.5.4.3完工入库的零件由仓库保管员采用挂标签、标牌的方法标识;4.5.4.4装配过程中,小零件应放在标有材料标记的器具里,以避免混淆;4

9、.5.4.5在试压时,应做好产品系列编号、炉号的记录。4.5.5 对整机的标识4.5.5.1主要采用名牌来标识,在发货前安装妥当;4.5.5.2成品库的产品由仓库保管员按类型、规格分别摆放,用标识牌来标识;4.5.5.3包装好的产品,如是袋装的,采用挂标签或写标记的方法来标识;箱装的,应按合同要求在箱体上喷字来标识。4.5.6 可追溯性管理4.5.6.1 如合同没有要求时,公司规定对产品实行可追溯性管理,如合同有要求时,按合同的要求对规定的产品实行可追溯性管理。4.5.6.2 产品质量追溯的流程如下图所示,见图2。4.5.7 可追溯性管理办法4.5.7.1 进货检验时,检验员应在检验记录单上记

10、录材料质保单的编号。检验后出具进货检验报告单,报告单的编号即是本次的“检验批号”。生产服务运作控制程序HG/QEP705版号:A 修改状态:0第 4 页 共 9 页镀锌情况图2:装配情况包装情况装配追溯卡产品编号性能测试记录试压情况零件检验情况加工追溯卡加工情况材料质保单进货检验记录进货检验报告单供货单位炉 号4.5.7.2 仓库凭检验报告单办理入库手续,并填写采购入库单(见表HG/QER706-01),仓库保管员应在入库的产品上做好“检验批号”的标识,不同批号相同规格的产品不得混淆。4.5.7.3 生产公司开领料单(见表HG/QER706-03)时,应同时开出零件加工工序流程卡(见表HG/Q

11、ER706-04),在卡上注明本次加工的零件的工件号,交操作者一同去领料。工件号的编制方法如下,由7位数字表示:流程卡顺序号,3位数字组成(001)月份,由2位数字组成(03)年号,由2位数字组成(05)4.5.7.4 发料时,仓库保管员应在零件金加工工序流程卡上填好材料的检验批号等有关内容,随料一道交给领料者。4.5.7.5 零件第一道工序加工后,操作者应在零件适当的位置上打上工件号。零件加工过程中工件号被加工掉时,操作者应及时重新打号。4.5.7.6 工序进行流转时,每一道工序的操作者要进行签字,并经检验员签字,确认合格后进行工序流转,产品入库后。零件金加工工序流程卡由质量保证部整理存档。

12、4.5.7.7 装配时,装配人员应在装配追溯卡(见表HG/QER706-05)上逐台登记所装零件的工件号,并给予每台产品一个产品系列编号,由8位组成,如下:追溯卡顺序号,3位数字组成(001)月份,2位数字组成(04)年号,2位数字组成(05)阀门代号,(Z)生产服务运作控制程序HG/QEP705版号:A 修改状态:0第 5 页 共 9 页4.5.7.8 产品装配后,装配追溯卡随产品流转到试压、油漆工序,直至入库时才由质量保证部收回存档。4.5.7.9 产品装箱发运交付时,营销部发货员应对每箱所装产品的编号进行登记,附在发货清单后,予以保存。4.5.8 紧急放行或例外转序的产品由技术部总工程师

13、在紧急放行/例外转序审批单(见表HG/QER706-06)上作出规定,分别由操作者和检验员共同执行,并记录产品唯一性标识,以便追溯。4.5.9 产品检验状态标识为:4.5.9.1合格、不合格、待检;4.5.9.2在生产现场以标牌、文字、区域、印章等作为标识。4.6工装的控制4.6.1工装设计制造4.6.1.1技术部工装设计人员依据产品图、过程流程图等有关技术文件及标准结合生产实际条件进行工装设计,经审批会签后安排制造,当公司制造能力不足时,新产品开发阶段工装制造有技术部负责选择有制造能力的外委厂商,并与其签订外包合同和技术协议。4.6.1.2现生产中的工装的复制和维修由生产中心负责,当公司制造

14、能力不足时,由生产中心负责选择有制造能力的外委厂商,并与其鉴定外包合同和技术协议。4.6.2工装的验证4.6.2.1工装制造完毕后,由生产中心组织工装的验证调试工作4.6.2.2夹具、辅具由生产中心按照合同及有关图纸标准要求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开具工装验证单并报生产部经理批准。4.6.2.3模具验收当制作新模具回公司后,由生产部组织人员进行调试验收,并保留样件,质量部门对样件产品进行检查验收。只有当工装模具操作方便、性能稳定且样件合格时,才能验收未合格模具,并由相关人员填写工装验证单,交工装模具管理员存档。4.6.2.4所有调试验收合格的工装模具,由生产中心进行永久性、唯一性编号,由工装模具管

15、理员在工装台账上登记,注明名称、型号、编号、存放位置、投用日期,并按规定的架位进行摆放。存放的工装模具定期进行检验、清洁、涂油,防止生锈。生产服务运作控制程序HG/QEP705版号:A 修改状态:0第 6 页 共 9 页4.6.3工装的使用和保养4.6.3.1生产车间按生产计划进度要求办理工装模具借用手续,并在出入库台账上进行登记。当工装模具管理员检验员尾件检查记录,确认工装模具是否完好,并进行涂油、清洁后归还到制定架位。4.6.3.2因生产需要,外调工装进行委托加工时,由工装使用单位或经办人办理借用登记手续,在外借工装登记表上进行登记,当工装归还时,由经办人到登记表上销账。4.6.4工装维修4.6.4.1工装维修分临时故障维修、小修、大修三类。4.6.4.2工装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