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退休制度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818647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6.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本的退休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日本的退休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日本的退休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日本的退休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日本的退休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日本的退休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本的退休制度(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日本的退休制度篇一:日本的养老金制度日本的养老金制度刘柠关于我国朝野上下热议的退休年龄推迟问题,一说是要与“国际接轨”,因为美、日、欧都在延迟。此说表面上似乎有道理,实际经不起推敲:在出发点、构成和实施时间上完全不同的两种制度,却要让它在终点上“殊途同归”,没有比这更荒诞的了。回过头来看,日本实施全民覆盖的“国民皆年金”制度已逾半个世纪(1961年投入实施),虽然支取年龄从61岁推迟到65岁,但未出现大的问题,基本保障了公平、公正的原则。日本的年金(即退休金、养老金)制度由来已久,其历史可追溯至明治时期。最古老的年金是“军人恩给”。1875年(明治八年)至翌年颁布的海军退隐令、陆军恩给令等法令

2、,规定了对阵亡及负伤的陆海军士官及其家属的扶助原则。1923年(大正十二年),制定了恩给法,此前分别以军人和国家公务员为对象的两种“恩给”合并,初步确立了以“公人”为对象的“恩给制度”。最早的企业年金是“钟渊纺织”(即后来著名的化妆品品牌“嘉娜宝”的前身)年金。1904年(明治三十七年),该企业的经营者武藤山治偶然得到了当时德国钢铁公司内部发行的面向企业职工的福利小册子,阅后感触良深。经仔细研究后,于翌年在自己的企业创设了年金制度,此乃企业年金制度之始。随后,三井物产等大企业跟进。除了“公人”和大企业外,面向民间劳动者的年金的最初尝试是1939年(昭和十四年)投入实施的、被称为“船员保险”的年

3、金保险制度。1942年(昭和十七年),彼时的厚生省官僚花泽武夫以纳粹德国的退休金制度为摹本,在“船员保险”的基础上,将适用对象扩大至一般民间劳动者,创设了“厚生年金保险”制度。该制度导入之际,正值太平洋战争酣战之时。尽管遭遇了大藏省和军部方面的强大阻力,但考虑到偿付毕竟是数十年之后的事情,而筹措战费才是当务之急,于是,普遍覆盖的国民年金制度便在这种极端状况下艰难起步。 战后初期,虽然从规模上说,年金制度已广泛覆盖,日本国民已基本“老有所依”,但不同的业种有不同的年金制度及不同的适用对象,偿付年限及偿付水平也不尽相同,有的差异颇大。特别是由于产业结构的变化和财政基础的不稳定,在不同制度的受用者之

4、间,产生了个人负担额度和偿付水平两方面的不公,备受舆论的抨击。有鉴于此,1984年(昭和六十年),在中曾根康弘第二任内阁会议上,决定彻底改革此前在不同业种和集团之间“各自为政”的状况,导入全国国民共通的“基础年金”制度,并于翌年投入实施,成为沿用至今的年金制度的“骨骼”。至此,年金制度的“战国时代”结束。目前日本的年金制度,通常被比喻为“三层建筑”:底层(一楼)是全民共通的年金制度“国民年金”;中层(二楼)是面向公司职员、公务员的“厚生年金”和“共济年金”制度;作为“上层建筑”的三楼是公司独自的年金制度“企业年金”和公务员独自的、与职务挂钩的追加制度“岗位加算”。其中,一、二楼是公共年金,按法

5、律,个人有缴纳义务或由工作单位代缴;三楼则属于私人性质的年金。具体来说,原则上,在日本国内居住的所有20岁以上、60岁以下的国民(包括在日生活一年以上的外国人)均有按月缴纳“国民年金”(一楼)的义务。缴纳满25年(25年为领取资格的下限,多缴多得)者,满65岁时,可领取“基础年金”。按目前的水平,一个人如果从20岁开始一直缴纳到60岁的话,每年可支取80万日元(约折合人民币61000元)的定额“基础年金”。作为年金制度的基础结构,“国民年金”按人头缴纳,万人平等。但缴纳者分三类:自由职业者为“第一号被保险者”,公司职员(会社员)和公务员等“给予所得者”为“第二号被保险者”,专业主妇为“第三号被

6、保险者”;第一和第二号被保险者,须自主缴纳,第三号则作为配偶的“被扶养家属”,由配偶代缴。二楼的“厚生年金”和“共济年金”部分,只是作为公司职员或公务员期间才有缴纳义务。譬如,一名OL婚前在某一家公司工作,婚后辞职做了专业主妇,那么她只需在服务于这家公司期间缴纳。理论上,这部分被保险者中,既包括刚缴纳了一个月者,也包括连续缴纳了40年以上者。由于二楼的被保险者所缴保险金额度与薪酬挂钩,支取额度也受制于缴纳期间的薪酬平均额,该部分年金属于“所得比例”性质的年金。因此,虽然同属公共年金,但一楼的支取额相对固定,二楼的支取额则根据被保险者的实际状况而千差万别。三楼是年金构造的“上层建筑”,加入者有限

7、。如果被保险者是公司职员的话,取决于其所服务的公司有无企业年金制度,如有的话,则强制加入;若被保险者是公务员的话,则毫无例外会有“岗位加算”。毋庸讳言,现状的制度之下,位居三楼的人,肯定比一楼的人所支取的年金额要多。除了“三层建筑”的年金制度,还有一些属于“自选动作”的辅助机制,多少可弥补年金制度之不足:如对没有二楼构造的自由职业者和专业主妇来说,可选择加入半公共性质的“国民年金基金”,或纯商业性质的个人年金保险(生命保险)等,为自己增建“上层建筑”。由于产业结构的变化,日本早在70年代前就已经完成了城市化。而随着经济发展及与之相伴生的国民生活观念的“升级”,核家族、丁克化、不婚等现代社会特有

8、的世相日益渗透、发展,导致出生率锐减,全国人口在20XX年已进入负增长,老龄社会进展迅速。20XX年,日本65岁以上人口约有2600万人,占全国人口的%;据预测,20XX年,这个比例将增至%。而与此同时,经济社会的发展,已使传统儒教圈的家庭赡养文化分崩离析,把养老问题从家庭中剥离出来,以社会的方式来谋求解决的“社会赡养”成了吃紧课题。未来10至20年,无疑是日本年金支取的高峰。然而,人口结构的逆转,加上财政状况的持续恶化,一个难以回避的事实是,日本国民年金的累积额度呈慢性不足。为此,民主党政府事实上已经收回了上台前对选民的承诺,最近很可能会启动上调消费税的非常举措,以确保财源。不久的将来,国民

9、退休年龄和年金支取开始年龄甚至有可能进一步推延。因为,年金制度本质上是对难以预测的国民长寿的可能性的社会应对,是一种对“长寿的保险”。而作为保险对象,究竟设定在何种水平上才算“合理”,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英、德等西欧国家,也在检讨将支取开始年龄推延至68岁的可能性。而作为世界屈指可数的长寿国、人口的高龄化进展迅速的日本,未来将“保险对象”的下限设定在70岁,甚至也不足怪。但是,一味推延国民退休年龄和年金支取开始年龄,也会带来明显的副作用,如企业对人工成本的过度压缩、减少雇用年轻员工及企业组织的与高龄化相伴生的沉闷、抑郁感。而这些问题势必会对企业的效率、创造力造成负面影响,从而进一步损害已然相当严

10、峻的雇佣环境。如何在国民年金的存量与国民经济的增量之间取得平衡,以维系一种良性循环的制度运作,至关重要。回过头来看,日本实施全民覆盖的“国民皆年金”制度已逾半个世纪(1961年投入实施),虽然支取年龄从61岁推迟到65岁,但未出现大的问题,基本保障了公平、公正的原则。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正如直接关系到每一个国民的生老病死的另一个重要保险医保(即“国民健康保险”)制度,早在制定之初的1938年,便率先以农山渔村的居民为保险对象,1958年对象范围扩大至不从属于政府官厅或企业的无保障人群,最终在1961年实现了全民覆盖(所谓“国民皆保险”制度)一样,“国民皆年金”制度也是从“低端”起步,逐渐完善成全

11、民覆盖的退休金福利制度。这种“从下至上”,而不是“从上至下”的制度设计,有效地避免了社会贫困,即使在OECD国家中,亦不失为一个成功的范本。篇二:扒一扒各国的退休年龄和福利扒一扒各国的退休年龄和福利根据人社部的数据,我国是目前世界上退休年龄最早的国家,平均不到55岁,而大多数国家退休都在65岁左右。中国真的退休最早?下面就来跟xx一起来看看,各国人民到底都是啥时退休,退休后都有啥福利吧!美国:自己权衡自己定美国人67岁退休,其实是个伪说法。七老八十还在发挥余热的美国人多的是。实际上,美国并没有严格的退休年龄,只要你还干得动、老板也愿意雇你,就可以继续工作。但是对于关于享受社会保障福利,美国确实

12、有年龄的规定。美国的退休政策分三个层次。提前退休:年满62岁就可以开始领退休金,但要打7折,每推迟一个月领取,打的折扣就少一些;正常退休:根据出生日期的不同,美国社会保障局设定了不同的正常退休年龄,比如1937年和1937年以前出生者,退休年龄是65岁,1943年到1954年间出生者,退休年龄是 66岁,1960年和1960年后出生的人,退休年龄是67岁。在正常退休年龄内退休的人,可以领取全额退休金;延迟退休:选择延迟退休的人在原有的退休金基础上还能获得奖励性的收益。这种以自愿为原则、渐进式的退休制度设计,让人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而拉开档次的退休金获得比例,特别是对于延迟退休的奖励性收

13、益,一定程度上鼓励了美国人延迟退休。但和很多国家一样,美国的社保基金“蓄水池”也正在滑向入不敷出的窘境,为此美国也存在着是否要“提高退休年龄”的争论。新加坡:退休年龄与公积金挂钩新加坡采用的是公积金的养老方式,缴纳的公积金的数额和工资是挂钩的,工资越高公积金越多。公积金又分为几部分,最重要的是养老、保健和住房。新加坡人从开始工作就要缴纳公积金,等到退休的时候,政府一次性给付绝大部分的公积金。新加坡的公积金缴交率基本稳定在40%,其中雇主需缴17%,雇员需缴23%。原规定55岁退休时就能领取公积金,后来退休年龄从55岁延长至60岁,现在又延长至62岁(男女退休年龄相同).另外政府鼓励已达退休年龄

14、但身体健康的员工继续工作,给予60岁以上的员工更多的就业入息补助。以一名月薪5000新元的62岁普通员工为例,他获得的就业入息补助款项为每月1000新元,其中支付的现金占总金额的30%,其余拨入公积金个人户头。继续工作可以给老员工带来很多好处,可以累积更多的养老金,由于法律规定雇主可以重新雇用年满62岁的员工,因而新加坡老人乐于继续发挥余热也是情理之中,因为这样就能享受越来越长久的夕阳红。日本:社保最少要缴25年上世纪70年代,日本规定的退休年龄为55岁,到了80年代,退休年龄被延长到60岁,而今则进一步延长到65岁。20XX年4月1日,日本“高龄者雇用安定法”修正法正式实施,该法规定企业有义

15、务继续雇用面临退休但有工作意愿的65岁以下员工,受此影响,日本的实际退休年龄线可能将推迟5岁。这一法案出台的背景,则是养老金领取年龄的推迟。男性可领取养老金的年龄从60岁提高至61岁,2025年还将提高至65 岁;女性则比男性晚五年实施。目前,日本养老金的最低缴纳年限为25年,支付开始年龄为65岁。日本对低收入群体有免交养老保险的制度。低收入群体可以申请免交养老保险,养老保险局根据申请人的家庭收入情况,决定是否给予免除,或免除多少。不过,现实生活中,能够持续工作到退休年龄的女性很少。大多数日本女性会选择在结婚、生育之后,辞掉工作回归家庭;承担养家糊口重任的男人们则很多选择“退而不休”。法国:干

16、满60岁可退休法国给人的印象一直都是一个高福利国家。过去,法国规定有资格领取养老金的年龄为60岁,如果没有干满40年,领取全额养老金的年龄为65岁,而且执行男女一样的标准。但是,由于受欧债危机和人口老龄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法国也与其他国家一样,同时面临着养老金入不敷出和政府财政吃紧的问题。20XX年法国前总统萨科齐将领取养老金资格的年龄提升至62岁,足额领取养老金的年龄提升至65岁。此举引起了法国民众的强烈不满。后来萨科齐在总统大选中的失利,奥朗德上台后,立即宣布把退休年龄恢复到60岁,才平息了民怨。瑞士:高福利下的延迟退休被认为是全球最适合养老国家的瑞士是最早实行65岁退休的发达国家之一。瑞士的退休年龄与人们的平均寿命有关。瑞士是欧洲寿命最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