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812150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5.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篇一: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的演变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的演变石庆华 经济1103摘要:自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经济体制却发生着重大转变,由传统自然经济进入到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分配制度也随着发生变化,这一切的改变都是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原理进行的,本文主要是探讨中国经济体制转变下分配制度的演变。关键词:经济体制的改变 分配制度的演变正文:一、1949年以前经济体制转变下的分配制度变化从清政府沦陷之后,中国陷入中国由传统的封建自然经济进入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混乱状态,国民生活

2、在水生火热之中,食不果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形态的主要特征是:生产力多层次结构与发展水平的落后性,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充分性,所有制结构的复杂性对发达国家及其控制的世界市场的依附性,发展的不平衡性;历史地位的过渡性。经济体制则由传统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和皇族所有制,向多种所有制转变,不再是天下之大莫非王土。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态包括八种所有制:氏族主所有制、奴婢主所有制、领主所有制、地主所有制、资本家(雇主)所有制、国家所有制和在华外国资本所有制。这些体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一人独大,控制所拥有的一切资源的分配,所有的劳动者只能听其指挥做事。其劳动成果全部归所有者,再由其固定分配。在这种比

3、较混乱的经济体制下,并没有形成一定的收入分配理论和收入分配制度。二、向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转变这是发生在1949-1952年间的转变,1947-1948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在全国内转入反攻,即将取得全国胜利时,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等待着他们,即夺取政权后建立怎样的经济体制?1921-1948年28年间中国共产党的实践和理论的发展,特别是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为解决这个问题准备了条件。并在1949年末完成了新中国经济体制的构思。新中国经济体制构思基本内容如下:(1)基本依据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中指出,抗日战争前夕,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得比重约10%,农业和手工业占9

4、0%,这就是中国在革命时期和在革命胜利后相当长时期内一切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忽视这个出发点,就要犯左倾或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 1949年中国已经有了相当比重的现代工业。它主要集中在国民政府手中。接管这些财产归人民政府所有,变成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这样,政府就掌握另外国家经济命脉,可以使国营经济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领导成分,并决定经济前进的方向。忽视这一点,否认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就会犯右倾错误。在国民经济中占90%的农业和手工业是个体化小生产。这是中国经济落后性的表现。要改变这种落后面貌,并适应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则需要把个体经济组织成合作社经济。也正基于这种落后性,还要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允

5、许私人资本主义存在和在一定范围内的发展。(2)经济形态新中国的经济将由国营经济、劳动者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合作社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等五种经济成分构成。其中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掌握着国民经济命脉。它的先进性和控制力,使之居于国民经济领导地位。从1949年至1952,经过三年时间,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态变成了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延续十多年的通货膨胀变成了物价稳定;经济由下降变成上升,因为新民主主义合乎国情是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得到绝大多数人的拥护。新民主主义使中国经济恢复到历史最高点,并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分配制度上的改革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废除封建把头、包工头对工人的超经济剥削

6、,进一步消灭剥削关系:二是对遗留下来不合理工资制度进行改革。主要变化是免除人们所受封建压迫和剥削。三、1953年向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新民主主义使中国经济恢复并得到发展以后,按照原来的设想是在新民主主义制度下发挥各种经济成分、各个阶级的积极作用,开展经济文化建设,为将来向社会主义转变准备物质文化条件。但中国领导人毛泽东的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他指出要立即开始着手消灭一切私有制,向社会主义过渡,同时优先发展重工业,已迅速实现工业化。在他的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制定并执行从1953年开始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国经济形态由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为计划经济体制。这次转变的任务是消灭私

7、有制,扩大社会主义公有制。特别是粮油棉的统购统销,如农民生产什么、出卖多少、卖的价格,和居民消费什么、消费多少、买的价格,都由国家计划控制。这加强了计划经济体制高度集中统一的特性。第一个五年计划,发费了不到四年基本完成了,这使得人们对计划经济充满了信心,计划经济再分配制度上更进一步的消灭了剥削。但是从1957年以后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差距拉大,经济发展逞下降趋势,造成这一结果是毛泽东个人的经济思想过度的对经济运行进行干预,直到1966年我国还是在坚持毛泽东经济思想的指导,而且1966年之后还更进一步,即十年文革。文化大革命对经济的迫害作用日益显著,一直持续到1978年。1957年至1978年是中

8、国经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整体情况是:就经济增长的速度而言,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这个速度似乎不慢。但是比社会制度相同的苏东各国的平均数慢,比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数也慢,比亚洲“四小龙”慢得多;就经济增长的稳定性而言。此时期竟有七个大波谷,其中有三次是负增长。1958-1961年的一次,波差之大超过了美国1929-1932年的经济大危机,是中国经济史上所未有,在世界经济史上也是罕见;就经济增长效益而言,平均增加每100元国民收入所需积累额,1957年-1978年为526元,1979年-1991年为270元。也就是说前一阶段比后一阶段要多投入一倍多的资源才能获取同样收入。由此可见完

9、全的计划经济体制并不适合我国经济发张的国情,尽管其在分配制度上进一步消灭了剥削,但并没有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对于经济体制的探索依旧不能停。四、1978年改革开放后的市场经济体制,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78年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79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这使中国经济发展和经济现代化进程进入新阶段。从当初迷信计划经济体制到怀疑计划经济体制,最终到下决心摒弃计划经济体制,必须归功于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归功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历史性的决策,归功于理论工作者和经济实践者这些年来在推进改革与开放中的努力。邓小平同志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进行了重大创新

10、。他领导的中国改革开放事业,他所设计的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方案与道路,以及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研究,填补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史上的空白,揭开了这一理论的新的一页,并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丰富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宝库。毫无疑问,假定没有理论的指导,没有理论上的突破,中国的经济改革不可能取得进展,计划经济体制也就不可能被逐渐打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经济终于发生了有深远意义的变化。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广了,乡镇企业兴起了,经济特区建立了。农村经济改革的成就给人们这样一种启示,即只要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僵硬控制,让农民能够自主经营,自己承担生产经营的风险,并得到自己劳动成果中应

11、当归于本人的部分,蕴藏于广大农村中的生产潜力就会充分发挥出来,使农村的经济走向繁荣;经济特区建设的成就给人们这样一种启示,即中国与发达国家在经济技术上的差距是可以通过改革与开放而大大缩小的。只要计划经济少一些,市场调节多一些,经济就会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就会以较大的幅度提高。我国采取渐进式的方式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渐进改革方式的运行机制就是两权分离。传统公有产权理论认为,产权与所有权是同一的。现代产权理论认为,产权与所有权是有差别的,产权包含某人对某物的所有、占有、使用、收益、处置等一系列权能。由于产权可与实施权利的行为联系在一起,使法律上规定的每一种权能都能成为独立的可交易的权

12、利。当然,各种权能分离形式都不改变产权的终极所有权。因此,可通过在保留国家对公有财产的所有权的基础上,把相应的其他权利进行合理分解并推向市场,通过其他权利的市场化实现盘活公有财产并达到保值增值的目标。实践表明,这种产权安排的变革极好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目标,就是要从原来的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因此,经济市场化的过程在现实中表现为计划和市场两种力量相互转化的过程。市场一方要在转型过程中取得主动,关键是自身力量的发育和增强。而市场经济的基本制度前提是存在多元的利益主体。渐进式改革作为一种以市场经济为目标取向的改革,它的激励机制是建立在个人利益与资本产出一体化方向基础上的。而要实现个

13、人利益与资本产出的一体化,必须改革原有的单一的公有制,承认各种要素所有者的所有权,允许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同时,公有制本身也要理顺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的关系。这样才能形成不同的经济利益主体,并充分调动经济利益主体的积极性。在渐进方式的制度变迁中,政府的作用不可忽视。当自发的市场力量导致利益目标分散时,政府能有效地聚合各种价值取向,平衡利益冲突,减少改革的成本,进而顺利推进市场化进程。“中国实行的双轨制是渐进式改革的重要特征”。“双轨制”是新旧利益格局平衡的典型形态,其基本逻辑就是允许新制度安排在不对旧的利益格局构成本质性影响的前提下合法地获取制度外的收益。因此,“双轨制”长期以来

14、,被认为是中国体制改革成功的典范之作,比较顺利地解决了旧体制对新制度的激烈排斥而有可能造成改革失误的问题。不过,在“双轨制”下,新制度并不能完全脱离旧体制而独立运行,必然要与旧体制发生各种交易行为,但旧体制对新制度具有拖曳效应,降低了新制度运行的效率。收入分配制度伴随经济体制改革进行,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低工资、低消费、高就业的平均主义分配模式,其特征如下:第一,收入水平低,普遍贫穷。第二,平均主义严重。第三,在收入分配高度均等的状态下,存在着不平等的因素。而改革开放以来,以协调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为主线,分配理论经历了三阶段的演变: 1,允许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

15、先富起来。改革开放初期,在总结平均主义分配方式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邓小平以“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为立论基础,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终极目标,探讨了平均主义与共同富裕的关系创立了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的收入分配理论,。其要点如下:(1)共同富裕不等于平均富裕,不等于在同一时间以同等速度富裕起来;(2)共同富裕是一个历史过程,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会出现有快有慢、有先有后的问题,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是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3)先富带动后富是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政策。2,效率优先,兼顾公平3,市场管效率,政府管公平这一分配制度实施使得收入存在差距,收入不断地上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但收入差距也逐步拉大,贫富差距日趋严重。但是这种差距不应该被认为是改革所必须支付的巨大成本,恰恰相反,应通过加速深化改革、完善政策等途径来缩小其非合理性收入差距,强化政府在收入分配中的作用,从而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同意。为了进一步完善分配理论又提出如下政策。建立公平发展机制:1,打破城乡间的制度性障碍2,建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3,建立合理的税负机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1调节垄断行业过高收入2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强化权力约束,消除黑色经济和权力经济完善教育资助体系和社会保障制度:1完善教育资助体系,包括强化国家对义务教育的主导责任和国家对弱势群体的非义务教育要有所作为。2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