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制度的特点是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811277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制度的特点是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教育制度的特点是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教育制度的特点是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教育制度的特点是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教育制度的特点是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制度的特点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制度的特点是(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制度的特点是篇一:教育制度的含义和特点教育制度的含义和特点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它包含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存在和运行的一整套规则,如各种各样的教育法律、规则、条例等。但是,在教育学里,人们通常把教育机构与组织的管理规则当作教育管理问题来专门加以论述,所以教育制度这个题目论述的重点便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教育制度既有与其他类型的社会制度相类似的特点,又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1.客观性教育制度作为一种制度化的东西,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一定时代的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制定的。2.规范性任何

2、教育制度都是其制定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制定的,是有其一定的规范性的。这种规范性主要表现为入学条件(即受教育权的限定)和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的日益标准化。3.历史性教育制度既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又要满足其制定者的需要,体现一定的规范性。而客观性和规范性的具体内容又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就会有不同的教育制度,就需要建立不同的教育制度。4.强制性教育制度作为教育系统活动的规范是面向整个教育系统的。在某种意义上说,它独立于个体之外,对个体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强制作用。篇二:简述我国教育体制的基本特点14-3简述当前我国教育体制的基本特点。1、学

3、校教育制度(1)义务教育。小学和中学的学制主要是“六三三”制,义务教育阶段的学制主要是“六三”制,相当一部分地区进行了改革学制的实验,主要有“五四”制和九年一贯制,但仍有部分地区实行“五三”制。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是我国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2)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主要包括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职业教育体系的重心是中等职业教育。近年来受高等教育扩招的影响,许多地方普通高中的需求增大,同时,中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途径和人才培养模式难以适应社会需求,中等职业教育增长速度放缓。高等职业教育由于报考学生少、开学后报到率低和部分学校本身的专业设置不能满足考生要求以及学校

4、收费标准偏高等原因也存在不少问题。(3)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在层次上分为专科、本科和研究生。近年来,不仅高等学校扩大招生,部分高等院校还合并,并且通过“211工程”、“985”计划等行动而加强重点高校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向高等教育大众化迈进。2、教育管理体制。教育管理体制的特点是: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同时将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和大部分专科教育的任务和权力下放到了省级政府。3、投资办学体制。投资办学体制的特点是:中央和地方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教育税费,收取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发展校办产业,企事业和社会其他组织和个人捐资助学或集资办学,以及设立各种教育基金的多渠道筹措教育

5、经费。初步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办学的新体制。篇三:中国古代教育的特点中国古代教育的特点中国古代教育既是一种政教合一的教育;也是一种伦理教育、综合教育和实用教育;中国古代教育同中国文化发展表现出来的民族连续性一样,也表现出了相当强的连续性和共同性,构成了中国古代教育的特点。中华民族是重视教育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国古人创造出具有鲜明特色的教育,那就是中国古代教育。一般地说,社会教育是由社会的生产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等决定的,而通过对人的培养,教育又对前三者起颇大的作用使之得以继承和发展的作用。在中国古代,这种情况表现得相当典型:一定时期的教育状况极大地推动了文化以至于

6、科学的发展,而在另一些时期,教育状况则不利于甚至阻碍文化和科学的发展。在中国古代不同的历史时期,教育状况有很大的差别,但正如中国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所罕见的民族连续性一样,中国古代教育也表现出相当强的连续性和共同性,这种共同性就是中国古代教育的特点。而这些特点正是中国古代生产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等在教育上的投影。一、政教合一“政教合一”指的是政治和教育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一致性。教育是为政治服务的,在中国古代从来没有过脱离政治、教育独立的思想。“政教合一”的另一层意思是指政府和教育机构的合一。教育机构即为政府部门之一。在古人关于教育的论述中,反复强调了这一特点,特别是它的前一层意思。如“乐也者,

7、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圣人之治,藏于臣不藏于府库,务修其教不治城郭;“夫受绳墨者,无桓剖之木,染道训者,无邪辟之人。饰治之述,莫良乎学”)。可见无论儒法道杂各家都把教育视为治国之本即政治。汉代起“独尊儒术”,而“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更把教育视为治国之本。由于把教育视为政治,历代王朝都十分重视教育,这对中国古代的教育实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与此有关的最能表现出“政教合一”特点的是中国古代教育的这样两个方面:官府教育由于教育是治国之本,因此教育就是一种政治手段,历代统治者都要牢牢抓住不

8、放。实际上,在中国古代,历代王朝不仅通过教育政策来控制教育,通过所设的教育管理机构来管理教育,而且还直接由政府办学校来进行教育。这三点,尤其后两点,使中国古代教育成为政府的一项业务,我们称之为官府教育。由于历代的具体情况不同,官府教育也有着不同的形式。西周的、学在官府”,春秋战国的“用士养士制度”,秦代的“以吏为师”都是官府教育的早期形式。到汉代,汉武帝元朔五年创设太学,开始了封建社会官立大学的教育活动,太学作为学校,成为培养官员的官府机构,汉代太学发展很快,东汉质帝时,太学生达三万人之多。汉平帝元始三年朝廷颁布了地方官学制度,地方官学得以确立和发展。在汉代还形成了“宦学事师”制度,即招收一边

9、做官一般学习“在职生”的制度。汉代的太学、地方官学和宦学事师构成了当时教育的主体,它们都是直接的官府教育。后世一直延用了汉代官府教育的这几种主要形式。隋代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设立了独立的教育行政机构和专门的教育长官,此举加强了官府对教育的控制和管理,后世一直照此办理.隋唐以后,官立大学的规模儿经扩大,还创办了一些学科的专科学校,地方官学得到加强,一般地方官学学成者可进人官立大学学习,或直接参加选官考试。各个业务部门的宦学事师也一直有所发展。种种具体做法虽然各代有所不同,但作为占主导地位的教育形式,这三方面的官学基本上一直持续到末,表现出官府教育的特色。充分表现出官府教育的一个重要举措是各级各类学

10、校的教科书在中国古代一律由君主以国家名义颁定,并通过未来选官考试时只按钦定教科书出题来控制学校必须以钦定教科书为教材。最典型的教科书是“经”书,如五经,对此学校必须采用钦定的统一版本。汉以后钦定作为教科书的经书的数量增加,由五到九,最后到十三经,元代后更连对经的注释也要统一颁定,不准学钦定以外的注释。甚至专业性极强的专科学校也要采用钦定教科书。如唐代设立算学、唐初,唐高宗诏令李淳风、梁述等人注释算经十书,“书成,高宗令国学行用”)。这一举措把中国古代一直存在的“私学”也纳人了教科书,从而使私学成为官府教育中与官学互为补充的学校。二、官员教育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各级官员,这是“政教合一”的题中应有之

11、义。中国古代各个朝代的教育政策都十分重视人才培养和人才选拔任用的各个环节的配合,尽量作到培养人才的教育制度和选拔任用人才的官制的统一。如西周的学在官府的教育政策是适合于当时的官员世袭制的。春秋战国私学勃兴,培养了大批的“士”,满足了各国对官员的需要。秦代从吏中选拔官员,因而“以吏为师”的教育也是培养官员的教育。汉代的太学生经考试合格,即可任为官员,太学即官学的教育成为直接的官员教育。这种直接把教育制度和仕进制度结合起来的作法,在后代有所加强。但能进人太学学习的人毕竟是少数,满足不了庞大的官僚体系对官员的需要,所以汉代还实行“察举制”选拔官员,不过察举的条件之一是有学问,而且还要经考试才能授官,

12、因而被举者事先要受到相当的教育,这就促进了私学的发展。无论官学还是私学,其目的都是培养官员,而学生的出路也就是官员。后世政府通过各种方式由官私学中选拔官员,到隋唐起开设“科举制”采取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拨官员,并且越来越严格,科举成为最正统的仕途。教育则以科举为准绳进行。受教育者经考试可以做官,而且主要官员要经考试进行选拔,这是中国古代的一大创举。科举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一,科举选官,使得科举考什么,教育就教什么,科举考试成了教育的指挥棒,政府更以科举控制教育,使做官成为教育以至教学的直接目标。其二,使私学得到新的发展动力。科举制度使“官员教育”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科举作为官员教育的直接目的

13、左右了中国教育达1300多年。官员教育的特点是与中国古代的政治结构分不开的,它是官僚政治的直接产物,也是君权至上的一个反映:君王是通过教育来培养忠于自己的官员的。三、伦理教育中国古代教育是极其重视伦理道德的教育。伦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忠于君王的官员。一般地说,伦理教育包括这样两个环节。修身正己修身正己是中国古代教育的第一要义。孔子就指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儒家还把修身正己看作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连帝王也对修身正己极度重视,如武则天说过:“夫修身正行不可以不慎”)。不仅如此,帝王的修身正己还是对付灾异,使之向对人有利的方向转化的最佳方法:面对灾异“太上修德,其次修政,其次

14、修救,其次修攘,正下无之”。对修身正己的重视,必然导致对于学习、对于教育的重视,这更使修身正己被提到“人格”、“君子”的高度,这也必然使教育向伦理方向倾斜。忠孝仁义忠君、孝父、重仁义,是人的道德伦理的标志,是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修身正己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作为中国古人的行为准则的“礼”的具体规定。从西周“六艺”教育中的“礼乐”开始,忠孝仁义在教育中就占据了不可移易的地位。古人认为:“故学之为父子焉,学之为君臣焉,学之为长幼焉。父子之道得而国治。”)忠孝仁义教育的出发点即所谓“三纲五常”,纲常的规定无非是礼的规定,即伦理教育的关键就是行为准则教育。伦理教育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对中国古人的

15、人格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从积极的方面来说,这种教育培养形成了中华民族坚持正义、正道直行、崇尚气节等高贵品质。中国古人重视情操,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具有刚直不阿的浩然正气。孔子说:“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孟子提倡“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人格。古人中“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伟大人物史不绝书,谱写出一曲曲惊天动地的正气歌。“见义勇为”、“当仁不让”等已成为至今仍有巨大价值的精神文明财富。所有这些,可以说都得益于长期不懈的道德伦理教育。从消积的方面来说,这种伦理教育,从尊卑名分即隶属关系和道德内省两个方面进行,从而扼杀了人的个性意识和自主精神。首先是等级贵贱、等级名分的思想观念使人们丧失了独立的人格,人一生下来就是他人或他的名分的从属物,没有独立的人格,更谈不上独立的个人意识和思想自由了。因此培的是一种“主奴根性”。其次是道德至上的教育,严重限制了人的全面发展,它否认个人的独立价值,把人作为道德工具,要人们经常内省自己的过错,把伦理内化为自己的义务,并要自重、慎言、慎行、不争、克己,以至于“灭人欲”来“存天理”,其结果是人不成其为人。由于人性是难以泯灭的,是无法完全扼杀的,因此在伦理高压之下必然出现对伦理精神的反动,一是叛逆,二是伪君子。前者将很快引起围剿而归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