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花菊生产技术规程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90798826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切花菊生产技术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切花菊生产技术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切花菊生产技术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切花菊生产技术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切花菊生产技术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切花菊生产技术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切花菊生产技术规程(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切花菊生产技术规程1温室的选择:根据生产需要,选择一些前茬未定植过菊花、空闲期较长、经过长时间泡水或经过改良等条件的作为首选温室,并且要求采光充足,通风性能良好,交通便利,灌溉条件、遮光和补光设施齐全等。2温室的土壤改良:温室花卉在生产栽培过程中,由于施用大量的化学肥料或栽培管理措施不当等,时间久了就会对土壤带来很大的盐分积累,从而会影响作物的生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进行一次土壤处理和改良,调节土壤结构,以便满足切花菊的生长要求(土质疏松、有机质含量高、微酸性土壤等)。常用的改良方法有温室定植水稻改良和稻草改良等。2.1定植水稻改良:首先选择好需要进行改良的温室,做好清棚,然后使用旋耕机

2、进行旋耕、深翻,保证地面平坦,没有大的颗粒及杂物,后进行垒边灌水(灌溉水PH值、EC值不能过高),使水位能够漫到整个定植地面为准。当地面灌溉水位下降后,即可将催好芽的水稻种子(也可不催芽)撒播到准备好的定植地面上,要求撒播均匀,种子使用量一般为10kg/亩,常用的催芽方法是将水稻种子浸泡在水中24个小时后取出,放置于温室空旷处用膜包裹好,以减少水分散失,待芽萌发,一般2-3天即可播种。当水稻生长到5-6cm时,开始灌水,灌水量一般达到能够漫到水稻基部即可,生长前期保持水位。当生长到35cm左右时,开始控水待翻,生长到55cm左右时即可旋耕,使其稻草苗打碎和土壤充分混合,后整平进行二次灌水,二次

3、灌水主要是使与土壤充分混合的水稻苗更好的腐熟发酵,若在这个时期进行一次高温闷棚,效果会更好,等地面晾干后即可待用。此种操作方法一般需要75天左右。 定植水稻改良土壤主要是在于水稻苗在生长过程中会吸收土壤中部分盐分和有害物质,并且土壤受到水分的长期浸泡,还可使土壤中一部分土壤盐分、有害物质排出,一部分土壤盐分向下挤压。待水稻苗旋耕后还可以使土壤中增加大量有机肥,提高土壤的通透性。2.2稻草改良:此种改良措施所占用时间相对较短,一般45天左右,(特殊天气情况除外),操作方法是首先将准备好的温室做好清理工作,然后施入稻草,稻草可用铡草机进行铡切,设好所需要求长度,一般为5cm左右。铺设时一定要均匀覆

4、盖地表,厚度要求为5cm,一切准备好后即可使用旋耕机进行深翻旋耕,使稻草和土壤充分混合,掺拌均匀。随后把旋耕好的土地地面整平、垒边、灌水。灌水时长一般在20天左右(淹水时间越长越好),保持每天地表水分5cm,并做好定期排水,这样可清除因长期泡水而浮出地表的部分盐分,也可使部分盐分下移,并且稻草在分解过程中也可吸收土壤中部分硝态氮,对盐分的改良有着一定的作用。因此此番操作方法即减少土壤盐分的问题又可增加土壤有机肥改良了土壤结构,正所谓两全其美。操作中最好经过一次高温闷棚,这样即利于稻草的发酵又可以在高温的情况下杀死部分存留于温室中的病菌和害虫。淹水20天左右即可控水待用。3定植前准备:3.1 整

5、地:使用拖拉机进行旋耕深翻,要求旋耕层深度达到30cm,并保证土质疏松、地面平坦、没有大的颗粒及杂物,以便于做畦及和以后的相关操作。3.2 底肥的施用:底肥应该根据各地区不同的土壤结构进行施用。通常情况下,有机肥如牛粪/生猪粪(需要经过良好发酵)2t/亩进行土壤改良,尿素30kg/亩,复合肥(硫酸钾型)15-15-15或17-17-17 50kg/亩或根据实际情况给予调整。3.3 畦面的整理:3.3.1做畦:畦面的方向要求与温室方向一致,拉线放样,保证畦的整齐,畦面要求平整、无踏痕、无大的颗粒及杂物等。做畦的标准可根据各自设施的不同做适当的调整,一般要求畦面宽度为90cm,沟宽为40cm,沟深

6、15-20cm。3.3.2定杆、拉网: 3.3.2.1定杆:定杆是为了拉网护花。定杆应以畦面为准,要求顺畦面宽边的杆距为80cm,顺畦面长边的杆距为2-3m,杆长一般为1.5m左右,定杆时一定要保证定植杆的稳固性。定好后,杆的出土高度一般为90-110cm。3.3.2.2拉网:拉网时一定要把网的两头拉紧,防止拉出的网格出现菱形现象,影响定植后菊花的正常生长。畦头杆可另加一斜立支撑杆,以增加杆的稳固性,便于更好更有力的拉紧网格。中间的定植杆主要起支撑网格的作用,定杆时紧贴着定植网定杆就好,不要往外扩的太大,以免造成网格边线不再一条直线上,定植杆处出现弧度、网格菱形等现象。 定植网一般都是采用10

7、*10的8孔网格,定植网宽为80cm,畦面宽为90cm,网格定在畦面中间,这样定植网两侧可各留5cm,利于保水保肥。3.3.3绑横杆、垒边:3.3.3.1绑横杆:把定植网中起支撑作用的同畦相对应的定植杆上端绑一横杆(横杆长度为90cm),固定两杆之间的间距,间距要求与两定植杆下端间距相同,以防后期提网时两杆向内侧拉拢,起不到支撑作用。3.3.3.2垒边:垒边主要是便于以后肥水的管理和操作,使畦面保水、保肥,灌溉和补水过程中不宜使肥水流入畦沟,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操作方法:畦面做好后,可在畦的边缘垒条垄边,用铁锹锄沟底的碎土,培在畦的边缘,垒边要求沟底平坦,垄边美观、无缺口。3.4畦面补水:畦面

8、整理好后,根据小苗定植日期推算(一般提前4-5天)并及时在定植前向畦面浇定植水。浇水时要求第一遍水必须要浇透,有条件的地区尽量在定网前铺设滴灌设施,或者在定植前使用喷灌浇水,防止出现土壤板结、水分补充不均匀等现象。3.5高温闷棚:畦面浇好水后最好进行一次闷棚,要在晴天进行,一般1-2天。这样就可以使土壤中的水分蒸发出来,打穿土壤毛细管,使土壤疏松而不板,并且在小苗定植时还会使土壤保持较大的相对湿度。3.6药剂熏棚:对于需要定植的温室,在菊花苗移栽的前一天要进行一次药剂熏棚处理,目的是为了杀死存在于定植温室中的一些害虫,以减少菊花苗定植后的危害。药剂一般使用棚清.异丙威+敌敌畏,使用剂量根据情况

9、而定。3.7土壤封闭剂的处理:土壤封闭剂的使用一般在菊花苗定植之前,使用效果在温室内较为明显,露天使用不理想,通常使用的药剂为施田补,使用浓度400-600倍液,使用要求一定要步步到位,畦沟、畦面、包括道路等都要打到,有药剂喷洒过的地方就不会有或很少有杂草的发生,且不影响菊花苗定植后的生长。 3.8补光、遮光设施的检修:在菊花苗定植之前需要对补光、遮光设施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由于菊花对光照要求较高,在光照补充上要细心对待,通常情况下,菊花优香每天夜间所需要补充的光照强度必须要达到50lx以上,菊花神马每天夜间所需要补充的光照强度必须要达到30lx以上。对于遮光设施要检查整理,以备后期使用。 4

10、定植:当菊花穗条生好根后,即可进行移栽定植。小苗的培育主要是采用穴盘扦插、沙床扦插和直插进行育苗,生根过程中及时补充水分,尽量避免由于温度过高、光照过强造成扦插苗叶片萎焉,影响生根,有条件的地区可使用遮阴设施。在小苗移栽之前2-3天一定要浇一次大水。小苗的定植通常使用10*10的8空网格。定植的方式一般为1、2格,4、5格,7、8格为定植苗,每畦6行,3格、6格不进行定植的种植形式,这样会利于通风、光照和生产操作。另外,由于畦头的通风透光良好,也可在畦头适当密植,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定植时要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根系生长完好的植株进行移栽,若是达不到标准、穗条生根情况不太良好,则可以抛弃或另行

11、定植,以便以后的操作管理。根系应全部埋入土中,不宜过深或过浅,并要求轻轻镇压使植株根系与土壤充分接触。定植后要及时浇水,以用喷头喷浇效果为好,这样既能充分补充菊花所需要的水分又不至于造成土壤板结。同一批苗最好同一天内定植结束,这样可以保证本批苗的生长时期、环境状况相对统一,使植株长势整齐一致。5日常管理:一般而言,在小苗定植后第二天喷施一次IBA,浓度为20ppm为宜,以促进根系和土壤尽快结合。喷药最好在上午7:00之前完成。喷药结束后2个小时以后即可进行叶面补水。通常穴盘育苗缓苗期为1-2天,沙床育苗缓苗期为3-5天,如遇高温或晴天光照强烈时可使用遮阴设施,但在光强减弱时要及时收回遮光设施。

12、缓苗完成后即可进入正常的生长管理。缓苗期晴天需要每天进行叶面补水,以增加叶面水分和温室内的空气湿度,阴雨天可以不补水。缓苗完成后尽量不要遮阳,以保证充足光照。生长期田间需要挂设黄板,悬挂时要使其均匀分布,便于观察虫害现象,以利于及时发现,及时防治。肥水管理上,一般在定植后10天开始补肥。生理生长期间氮磷钾比例为3:1:1,并适当及时补充微量元素肥料。一般情况下生理生长期间补2-3次叶面肥即可,也可以根据实际生长情况做适当的调整。补充水肥时可以针对畦边畦头等易缺水地方的弱苗多做补充。菊花的定植以长江三角洲为例,可分为夏菊和秋菊两种栽培类型,夏菊主要有优香和白扇,秋菊主要是神马。对于优香而言,适宜

13、的生长温度一般在10-35之间,生理生长期间需对苗进行光照处理,以控制花芽分化,补光时间可根据日照时间调整,一般在夜间补光4-6小时即可。由于优香长势比较旺盛,可使用GA3进行调节。正常情况下GA3(98%)使用浓度以20ppm为准,此浓度也可根据温室内温度做适当调整。一般当植株高度达到65cm左右时开始停光,此时期应适当控制水分,同时进行遮光处理,遮光时间为12.5小时至13小时之间。以促进花芽分化,使优香进入生殖生长阶段。在遮光后5-7天,需要及时补充肥水,氮磷钾比例为1:3:2 ,可根据具体情况补充叶面肥或灌根处理。每3-5天追施一次,补两到三次即可。在停光后7天要进行一次B9处理,浓度

14、以含量85%的B9为例,稀释后2500倍使用(其他含量可以此为比例进行换算)。停光后14天再喷施一次B9,稀释后2000倍(含量85%)使用.停光后21稀释后1500倍(含量85%)使用,现蕾后B9处理可稀释后1000倍(含量85%)使用,最后可根据植株生长状况决定是否再进行B9处理。夏季高温晴朗的情况下,可在中午时分进行遮阳。以免花苞生长期因温度过高而造成花苞畸形,影响花的品质及出口情况。停止遮光一般在开始遮光后26天左右,直到采收。6微量元素的缺乏所变现的症状及防治措施:6.1缺铁症:通常表现在上部叶片,叶脉间失绿。叶脉绿色、新叶叶肉发黄,时间久了会造成叶缘逐渐枯萎。防治措施:可进行根灌硫

15、酸亚铁溶液或叶面喷施螯合铁,相对而言叶面喷施效果较为显著,一般叶面喷施每10-15天喷施一次,连喷2-3次即可。6.2缺锌症:一般表现植株矮小,新叶缺绿,叶脉绿色,叶肉黄色,叶片狭小。防治措施:使用0.05-0.1%的硫酸锌溶液进行叶面喷施或每株用硫酸锌1g与适量腐熟肥混合追施均有较好效果。6.3缺镁症:先从老叶的叶缘两侧开始向内黄化,随着缺镁程度的加剧,叶片呈黄色条斑,叶片皱缩,根群少,叶小、花小、花色淡,植株的生长受到抑制。防治措施:叶片喷洒0.2-0.4%的硫酸镁溶液2-3次,或每株施钙镁磷肥2-3g。6.4缺锰症:叶片失绿,出现杂色斑点,但叶脉仍为绿色,花色低劣。防治措施:使用0.1-

16、0.2%的硫酸锰溶液进行叶面喷施,为了防止药害,可加入0.5%的生石灰制成的混合液喷雾。6.5缺硫症:一般多为幼叶先呈现黄绿色,植株矮小,茎杆瘦弱,生长缓慢,植株的发育受到抑制。防止措施:每株施硫酸钾2-3g。6.6缺钙症:顶芽易受伤,叶尖,叶缘枯死,叶尖常弯曲成钩状,根系不良,严重时则全株枯死。防止措施:可用0.2-0.4%的石灰石溶液进行浇灌,连浇2-3次,每次每株20-30ml。7病虫害防治: 7.1 病害的防治 7.1.1 灰霉病 此种病害主要是由于高温高湿引起,一般定植过密,土质较为粘重,夏季高温多雨的季节等都有利于该种病害的发生。该病主要表现为叶片受害时在叶片边缘出现褐色病斑,叶柄和花柄先软化,然后外皮腐烂。防治方法首先是保证通风,降低棚内湿度,日常注重杀菌剂处理,每10-15天喷施一次百菌清或多菌灵等广谱性杀菌剂,并要交替使用,也可使用65%的代森锰锌500倍液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