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植物造景专业实训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907891 上传时间:2017-05-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植物造景专业实训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精选】植物造景专业实训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精选】植物造景专业实训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精选】植物造景专业实训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精选】植物造景专业实训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植物造景专业实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植物造景专业实训(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徐州工程学院实 习 报 告实 习 名 称 植物造景专业实训 学 院 环境工程学院 专 业 园林 班 级 09 园林 1 班 学 生 姓 名 陆枳江 学 号 20091701122 实 习 地 点 苏州 上海 徐州传奇园林 指 导 教 师 外聘(柴湘辉) 、田雨、孙钦花 实习起止时间:2012 年 10 月 1 日至 2012 年 10 月 14 日2012 年 11 月 19 日至 2012 年 11 月 25 成绩日(实习报告包括以下主要内容:实习目的和要求、实习主要内容、实习总结等)一.实习目的1.通过这次植物造景实习,对自己平时设计与实际景观之间差异有所了解。2.在学习的同时解决理论学

2、习中的问题,并发现设计中存在的不足。3.通过分析提出较为合理的解决方案,在借鉴同时避免今后设计中犯相似的错误。4.另外结合平时课堂上学到的植物造景理论基础,从景观植物配置的应用形式,园林的植物观赏区造景,滨水植物造景,以及园林滨水植物造景几个方面 。二.实习要求1.了解实习中存在的不足。2.调查公园植物造景状况,分析其造景手法及利弊。3.对其植物造景的特色进行挖掘, 就目前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对今后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造景提供参考和借鉴。4.完成相关专业作业及实习报告。三.实习内容植物造景作为园林景观中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也是唯一能够被人为进行塑造和改变的软景要素。

3、一个好的植物造景,不仅能创造出优雅、恬静的人居环境,还能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一.植物景观设计遵循的基本原则1.1 统一的原则统一的原则也称变化与统一或多样与统一的原则。植物景观设计时,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多样性,但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相似性,引起统一感,这样既生动活泼,又和谐统一。变化太多,整体就会显得杂乱无章,甚至一些局部感到支离破碎,失去美感。过于繁杂的色彩会引起心烦意乱,无所适从,但平铺直叙,没有变化,又会单调呆板。因此要掌握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的原则。1.2 调和的原则调和的原则即协调和对比的原则。植物景观设计时要注意相互联系与配合,体现

4、调和的原则,使人具有柔和、平静、舒适和愉悦的美感。找出近似性和一致性,配植在一起才能产生协调感。相反的,用差异和变化可产生对比的效果,具有强烈的刺激感,形成兴奋、热烈和奔放的感受。因此,在植物景观设计中常用对比的手法来突出主题或引人注目。1.3 均衡的原则这是植物配植时的一种布局方法。将体量、质地各异的植物种类按均衡的原则配植,景观就显得稳定、顺眼。如色彩浓重、体量庞大、数量繁多、质地粗厚、枝叶茂密的植物种类,给人以重的感觉;相反,色彩素淡、体量小巧、数量简少、质地细柔、枝叶疏朗的植物种类,则给人以轻盈的感觉;根据周围环境,在配植时有规则式均衡(对称式)和自然式均衡(不对称式) 。规则式均衡常

5、用于规则式建筑及庄严的陵园或雄伟的皇家园林中。自然式均衡常用于花园、公园、植物园、风景区等较自然的环境中。1.4 韵律和节奏的原则配植中有规律的变化,就会产生韵律感。道路两旁和狭长形地带的植物配置最容易体现出韵律感,要注意纵向的立体轮廓线和空问变换,做到高低搭配,有起有伏,产生节奏韵律。 植物造景的手法2.1 利用园林景观植物表现时序景观植物景观中季相是极为重要的,讲究春花,夏叶,秋实,冬干,通过合理配植,达到四季有景。如由迎春花、桃花、丁香等组成的春季景观;由紫薇、合欢、花石榴等组成的夏季景观;由桂花、红枫、银杏等组成的秋季景观;由腊梅、忍冬、南天竹等组成的冬季景观。这种盛衰荣枯的生命节律,

6、为创造园林四季演变的时序景观提供了条件,根据植物的季相变化,把不同花期的植物搭配种植,使得同一地点在不同时期产生不同的景观,给人不同的感受。2.2 利用园林景观植物展现地域性特色由于不同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各异,园内应有本地区的代表性观赏植物。地区性的乡土树种是体现园林地方特色的最好材料。如我国华南地区的木棉、凤凰木、蒲葵、芭蕉、羊蹄甲、榕树等热带植物与东北地区的云杉、冷杉、杜松、水曲柳、桦树等寒带植物,不论是生态习性还是季相景观表现,都有很大的差异,各有各的景观特色,也是园林植物自然美素质的表。 2.3 园林植物造景是进行意境创造的表达园林植物景观不仅给人以环境舒适、心旷神怡的物境感受,还可

7、使不同审美经验的人产生不同审美心理,即意境。意境是中国文学与绘画艺术的重要美学特征,也贯穿于“诗情画意写入园林”的园林艺术表现中。中国文学和绘画艺术采用比拟、联想的手法将园林植物的生态特性赋予人格化。借以表达人的思想、品格、意志,作为情感的寄托。或寄情于景或因景而生情,园林植物造景是意境创作的表象。2.4 运用园林植物形成空间变化植物本身是一个三维实体,是园林景观营造中组成空间结构的主要成分。枝繁叶茂的高大乔木被视为单体建筑,各种藤本植物爬满棚架及屋顶,绿篱修剪整形后颇似墙体,平坦整齐的草坪铺展于水平地面,因此植物也像其他建筑、山水一样,具有构成空间、分隔空间、引导空间变化的功能,植物在空间上

8、的变化,可以借助借景、障景等手法来实现,也可以通过人们的视线、视境的改变产生“步移景异”的效果。园林植物造景的应用园林植物的形态不一,叶色多种多样,在植物绿色的基调上,可用不同色彩的花木组成绚丽多彩的画面,从而创造出富有生命活力的园林景观。3.1 创造观赏风景植物材料是造园的重要因素之一。这是由园林植物独特的形态、色彩、风韵之美所决定的。园林中栽植的孤立树木,往往因花繁叶茂或枝大冠浓而格外引人注目。银杏、白杨主干通直,气势轩昂,松树曲虬苍劲。这些树往往孤立栽植,构成园林主景。几棵树按一定构图方式配置形成树丛,这种形式既能表现树木的群体美,又能形成较大的观赏面,视觉上给人以强烈振撼。如“梨花伴月

9、” 、 “曲水荷香”都是人们喜闻乐见的风景点。选一种有花有果可赏的树木,造成一片小型群植,即通常所说的单纯林,如中国传统喜好的竹林、梅林、松林在园林中顿受欢迎。还可以利用树木秋季变色造“秋色林” ,如枫树、银杏、黄栌等都可以形成“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景观。这种形式在园林绿地中既可以成为构图主景,又能作为屏障,掩盖某些不足。值得注意的是,多种树种的配置必须分分明主次,疏密有致,由一种或两种为主,突出主题。通常所说的花是指各种颜色的草本花卉按照一定的构图方式,组成美丽的图案画面。它是利用花卉植物的色彩吸引众人。大城市中的节假日,一般在城市广场中心、主要路口处,常以各式各样的花为背景,组合成各种图案,

10、形成较强的景观效果。3.2 表现时间变化园林的空间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主要表现在物的季节演变方面。随着植物的生长,植物的个体相应变化,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形成了“春天繁花盛开,夏季绿树成荫,秋季硕果累累,冬季枝杆苍劲”的特定景观。根据植物的季节变化,把不同花期的植物搭配种植,便得同一地点的某一时期,产生某种特有景观,给人以不同感受。3.3 创造空间改造地形城市园林绿地不仅能用建筑、山水等分割空间,利用植物材料也能达到同样效果。一般来说,植物配置分割空间时,布局应该疏密错落,有景可借的地方,树要栽植稀疏,树冠要高于或低于视线以保持足够透明度。对视线杂乱的地方则要用致密的树加以遮挡。园林空间

11、的变化还表现在地形的起伏上,利用植物强调地形的起伏变化往往使人产生新奇感。地形较高处种植高大的乔灌木,能加强高耸的感觉,种于低凹处则使地形平缓。3.4 起到衬托对比作用植物的枝条呈现一种自然的曲线。园林绿化中往往利用它的质感和曲线,来衬托人工硬质材料构成的规则式建筑形体,这种对比更能突出两种材料的质感。现代园林中往往以常绿树作雕塑的背景,通过色彩的对比来强调某一特定空间,加强人们对这一景点的印象。建筑物旁的植物通常选用具有一定姿态、色彩的树种。一般体型较大、立面庄严的建筑物附近,要选干高枝粗、树冠展开的树种:在结构细致、玲珑的建筑物四周,则选一些叶小枝纤、树冠致密的树种搭配,以求的相得益彰。

12、四.对植物造景的几点建议在城市园林建设上应强调发挥绿地的生态效益 把土地与资金主要用在植物造景上。根据各地具体情况 确定恰当的植物种植比例并尽快以法令规定建设费及占地的比例极限。保证绿地面积 不至于被过多的建筑和建筑小品占用使人们能更多享受绿化功能的效益。4.1 提高植物造景的科学性发挥更大的生态效益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对绿化的观赏功能要求愈来愈高,为此在设计种植时应进行植物群落的合理配置要设法自然模拟自然群落。植物的选择必须符合生态学的基本原理、而且应该适应城市特殊的生态环境对城市的大气和水分循环起调节作用进而起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植物要起到这种作用必须自身生长良好抗污染抗

13、干旱抗病虫害管理方便。使不同树种搭配构成的植物群落更加稳定长久从长远的利益来看更利于调节城市环境的生态平衡。一般植物的配置上在满足各植物生态习性的条件下多采取乔、灌、花、草相结合落叶树和常绿树相结合的形式体现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地方风格构建合理的人工植物群落逐步提高城市总体绿化的水平。比如以草坪为背景以几种高大乔木落叶、常绿为基调树种用碧桃、连翘、木槿等花灌木以及其它花草进行点缀达到生态效益、美化环境的双重作用再如观花和观叶植物红叶枫相结合草本花卉和木本花卉结合等充分表现出植物的形态美、色彩美、动态美。4.2 提高植物造景设计的艺术美完美的植物景观设计必须将科学性与艺术性高度统一即既满足植物

14、与环境在生态适应性上的统一又要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出植物的色彩美与形态美个体美与群体美韵律美与节奏美更要考虑人们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比如在秋冬景观的设计中也应充分利用植物各个观赏器官和部位的色、形、姿和质感、线条等因素巧妙构图。用秋色叶植物与常绿植物的配置不同色彩秋色叶植物的配置突出色彩对比效果将秋花、秋叶、秋果的色彩及落叶树的冬态与建筑、园林小品等在色彩、线条等方面合理搭配 充分展现植物的局部美、个体美和群体美,增强建筑和园林小品等的艺术效果。园林植物的意境的形成比较复杂它与民族的文化传统各地的风俗习惯文化教育水平社会的历史发展有关。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很多古代诗词及民间习俗中都留下了赋予

15、植物人格化的优美篇章从欣赏植物景观形式美到意境美是欣赏水平的升华。不但含义深邃而且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如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象征着坚贞、气节和理想。代表着高尚的品质。梅、兰、竹、菊喻为四君子。玉兰、海棠、牡丹、桂花示为长寿富贵。但是植物的意境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转变。如梅花 旧时代总是受文人“疏影横斜”的影响,带有孤芳自赏的情调,而现在应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富有积极意义和高尚理想的内容去转化它。4.3 提高养护管理水平植物造景必须进行长期地、连续地、科学地管理才能保住景观。除必要供给日常水肥外还应防治病虫害、合理整形修剪等科学管理稍有不慎错过季节还可能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运用科学的养护管理方法及手段维持动态平衡和配置比例,促使尽快形成优美的植物景观。为此要建立一支既懂专业知识又有园林艺术素养的养护队伍,真正把设计者的意图表现得活灵活现并通过长期管理才能使植物景观长盛不衰,永葆景观特色。3.实习总结植物造景应是艺术性和科学性的整体,结合人工植物景观要模拟或符合当地自然植物群落顶极演替规律。在进行植物造景时既要以适地适树为前提逐步引入适合当地气候环境的优良园林树种,大力开展野生植物的引种驯化工作,充分保护当地植物的多样性,又要考虑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习性构建合理的植物群落,还要考虑当地的风俗习惯和人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