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订货量与零库存管理重点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779537 上传时间:2019-06-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订货量与零库存管理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经济订货量与零库存管理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经济订货量与零库存管理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经济订货量与零库存管理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经济订货量与零库存管理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经济订货量与零库存管理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订货量与零库存管理重点(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理视野Consume Guide Management Vision 107陈弘贵州财经学院财务处经济订货量与零库存管理摘要关键词本文通过对比分析经济订货量与零库存管理两种库存管理模式,透过两者表面矛盾深究其内在的统一性,并利用例子说明EOQ是可以和零库存有机结合,共同发挥作用的。经济订货量零库存管理准时制生产一、经济订货量模型二、零库存管理三、经济订货模型与零库存管理的外在矛盾四、经济订货量与零库存管理的内在统一五、小结经济订货量,即EOQ(Economic Order Quantity,它是利用数学的方法求得的在一定时期内储存成本和订货成本之和最低时的订货批量经济订货批量的基本模型,通常

2、是建立在如下基本假设基础上的:1.企业能够及时补充存货,所需存货市场供应充足,在需要存货时,可以立即到位;2.存货集中到货,而不是陆续入库;3.不允许缺货,即无缺货成本;4.一定时期的存货需求量能够确定,即需求量为常量;5.存货单价不变,不考虑现金折扣,单价为已知常量;6.企业现金充足,不会因现金短缺而影响进货。在设定上述条件后,存货相关总成本的公式简化为:TC=(D/QK+DU+KC(Q/2(此公式不考虑订货固定成本、储存固定成本等沉没成本式中:TC存货总成本;D存货年需要量;Q 每次进货批量;K 每次订货的变动成本;KC存货的单位储存变动成本;U单位购置成本。对该式进行求导运算,可得出下列

3、公式:Q*=(2KD/KC1/2这一公式即为经济订货量基本模型。经济批量下的总成本TC(Q*=(2KDKC1/2运用这个模型,取得存储费用与订货费用之间的平衡,可以确定最佳订货数量和订货时间。从EOQ模型的推导中我们似乎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只有保持恰当的订货规模,才能使总成本降低。因此,EOQ不提倡小批量订货。“零库存”是一个引进概念,它源于20世纪下半叶日本的J I T (J u s t in time生产方式。所谓的零库存,是指物料(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等在采购、生产、销售、配送等一个或几个经营环节中,不以仓库存储的形式存在,而均是处于周转的状态。从定义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零库存并不

4、是指仓库储存的某种或某些物品的储存数量真正为零,而是通过实施特定的库存控制策略,实现库存的最小化。根据经济订货模型建立的基本假设及其计算公式中可以看出该模型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一些缺陷。首先EOQ假设企业对存货的需求量是确定的。而在现代企业中,企业面向市场,面向客户,生产数量是变化的,因此,对物料的需求是不均匀、不稳定的,对库存的需求是间断性发生的。其次,EOQ公式中认为与订货次数有关订货变动成本是不变的,即每次订货都要承担相对固定的订货成本。但是随着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加强以及与供应商之间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和巩固,企业可以按需求订货,每次订货成本将会越来越低,从而为企业节约大量订货成本。再次

5、,传统EOQ库存管理的方法不考虑物料项目之间的联系,各种物料的订货点是分别加以确定的。但是,在实际的生产中,各项物料的数量必须进行合理的配备,才能制造装配成产品。零库存管理是基于准时制生产方式(JIT产生的库存管理办法。JIT的其中心思想是“寻求消除在生产过程中形成浪费的一切根源和任何不产生附加价值的活动,其目标之一就是减少甚至消除从原材料的投入到产成品的产出全过程中的存货,建立起平滑而更有效的生产流程”。在JIT体系下,产品完工时正好是要运输给顾客的时候;同样,材料、零部件等到达某一生产工序时正好是该工序准备开始生产之时。没有任何不需要的材料被采购入库,没有任何不需要的产成品被加工出来,所有

6、的存货都在生产线上,由此库存降低到最低程度。无法否认准时生产下的零库存管理与传统的EOQ库存管理模式的之间的矛盾,但是经过深层次分析,把每一个假设逐步放开在新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就会发现准时生产与传统的EOQ库存管理模式是内在统一的,准时生产是对传统的EOQ库存管理模式的突破与发展。是否承认存货存在的合理性是零库存管理与传统存货管理存在差异的关键与根本所在。通常认为存货成本包括订货成本(或生产准备成本和存货持有成本,且持有存货是非常必要的。经济批量模型是订货成本与存货持有成本之间权衡的结果,依据经济批量模型订货或生产产品即可达到存货成本最低。零库存管理不承认存货成本存在的合理性,而是试图降低甚至

7、减少。美国管理学家波特斯(Porteus对EOQ模型进行了归纳,其方法是拓宽决策的范围,也就是既考虑最优订货成本又确定最优订货量。可以看到,采用这种方法降低库存与采用最优EOQ策略是一致的。现以下述例子加以论证:某企业通过实施EDI系统来降低其订货成本。假设企业某存货全年需要量D=1600件,每件存货年均储存成本KC为8元,年资金成本率R为10%,为降低订货成本的投资额I与订货成本K 之间存在某种线性关系,每增加200元投资可使订货成本下降10%,没有任何投资使得每次订货成本F=100元,投资100元可是订货成本降低到90元,投资200元可使订货成本降低到81元,以此类推。得出年总成本的计算公

8、式:TC=(D/QK +(Q/2KC+IR 结合公式、,可计算出本例的总成本为:TC=10%I+210008100(1-10%I/1001/2由此带入不同的投资额,计算出不同订货批量下的总成本水平(如图2。图2:不同投资额下的总成本图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随着订货成本的下降,经济批量也随之下降,在此例中尽管投资增加了,但总成本却在下降,因为订货成本的增加足以被储存和订货成本的减少所补偿。如果继续分析增加投资后的总成本的情况,我们会发现总成本到达一定程度后就开始上升。对公式进行求导,可以得出:当I=3600时,TC的值最小。此时,每次订货成本K=2.25,总成本TC=134.25。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库存的减少是具备可行性的。同时,也存在通过采取更多措施进一步降低订货成本进而减少库存的可能。即经济订货模型与零库存管理可以有机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综上所述,JIT系统采用现代化物流技术和管理手段极大地降低了订货成本,并通过强调全面预防性维护,全面质量控制以及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缩短生产周期等一系列方式提高企业的适时能力,从根本上解决持有存货问题,是一现代化的更适于企业发展的存货管理方式。参考文献1杨中华,戴尔模式及其在中国发展的思考J,中外企业文化,2003.7,P49-512王廷丽,EOQ与零库存,社科纵横J,2004年12月,P45-6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