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重点整理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778043 上传时间:2019-06-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会计重点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管理会计重点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管理会计重点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管理会计重点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管理会计重点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会计重点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会计重点整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中,财务费用的归属问题?在管理会计中,无论是变动成本法还是完全成本法,其期间成本都不考虑财务费用。财务费用一般是分摊进去的,需要使用期末数据。而管理会计所做分析通常在期中做,所以合理估算财务费用实际分摊率的可行性并不很高,因此一般是没有包括的。2.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区别服务的对象方面着眼点方面解决问题的方面是否受到束缚方面管理会计侧重于为企业的内部管理者提供信息服务着眼于企业未来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事前的筹划既要解决企业管理的全局性问题,也要解决企业管理的局部性问题不受法定的会计规范和固有会计程序的束缚财务会计侧重于为企业外部关系人提供信息服务着眼于企业过去的生

2、产经营活动进行事后的归纳主要是解决全局性问题受。束缚3. 息税前利润的计算。完全成本法 销售毛利=销售收入总额-全部的销售成本(全部的销售成本=期初存货+本期产品生产成本+期末存货) 税前利润=销售毛利-当期的非生产成本(当期的非生产成本=期间成本=销售及管理费用) 变动成本法边际贡献总额=当期销售收入-全部变动成本 (全部变动成本=期初存货+本期产品生产成本+期末存货+变动性销售及管理费用) 税前利润=边际贡献总额-全部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固定性制造费用+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用)4. 差量成本(差别成本):它是指两个备选方案的预期成本之差。沉没成本:它是指由于过去决策所引起、并已支付过款项的

3、成本机会成本:它是指在使用资源的决策分析过程中,选取某个方案而放弃其他方案所丧失的潜在收益。边际成本:它是指在企业生产能力的相关范围内,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产量而引起的成本变动。5.计算进一步加工成本的机会成本:6.编制全面预算的关键点是:销售预算的编制。是编制全面预算的起点,也是编制其他各种预算的基础。 7. 保本利润的计算边际贡献方程式 利润=销量单位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利润=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成本边际贡献率(销售收入-变动成本)/销售收入=(边际贡献/销售收入)*100%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销售收入(固定成本+利润)/边际贡献率 边际贡献率

4、(固定成本+利润)/销售收入固定成本=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利润利润=收入-成本=销量*单价-销量*单位成本 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 盈亏临界点销售额=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率 盈亏临界点就是保本点了。8.对材料成本差异的负责中心是:成本中心依据企业内部责任单位的权责范围和业务活动的特点不同,将责任中心划分为:成本中心(责任成本和可控成本),利润中心,投资中心(投资利润率和剩余利润率)。9. (1)需求的价格弹性指某种商品量变化的百分率与价格变化的百分率之比。它用来测度商品需求量变动对于商品自身价格变动的敏感性程度。需求弹性小于1,则称为相当缺乏弹性,如多数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

5、大于1,则称该物品的需求为相当富有弹性,如大多数奢侈品。 (2)产品的需求弹性对其价格战略的影响。 当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时,销售收入与价格反向变动,即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减少,随价格的降低而增加,此时厂商应该采取减价的方法,以提高销售收。如高档品消费品,由于其定于弹性,为了提高销售者的销售收,则采取降低的办法。 当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时,销售收入与价格同向变动,即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增加,随价格的降低而减少,此时厂商应采取涨价的方法,以提高销售收入。如农产品是需求缺乏弹性产品,为了提高销售者的销售收入,应该采取提价的办法。当需求弹性系数大于1时,说明产品富有弹性,可通过降低产品价格增加总销售收入;当需求

6、弹性系数等于1时,说明产品单一弹性,升降产品价格与增加总销售收入无关;当需求弹性系数小于1时,说明产品缺乏弹性,可通过提高产品价格增加总销售收入。10.企业接受特殊价格追加订货的原因是?在短期经营决策中,企业不接受特殊价格追加订货的原因是买方出价高于单位变动生产成本11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二者的销货成本?.变动成本法下,销货的成本全部是有变动生产成本构成,当期初存货量为零时,单位期末存货成本,本期单位产品成本和本期单位销货成本这三个指标是相等的,或者前后期的成本水平不变,这时,单位期初存货成本,单位期末存货成本,本期单位产品成本和本期单位销货成本可以用统一的单位变动生产成本来表示:本期

7、销货成本=单位变动生产成本*本期销售量完全成本法下,当期初存货量为零时,单位期末存货成本,本期单位产品成本和本期单位销货成本这三个指标是等于单位生产成本指标,本期销货成本=单位生产成本*本期销售量销货成本=期初商品盘存+本期进货-进货退出-进货折让+进货费用-期末商品盘存12与生产批量成正比,与生产批次成反比的成本是:储存成本。13.成本无差别点的计算成本无差别点法,要求各方案的业务量单位必须相同,方案之间固定成本水平与单位变动成本恰好是相互矛盾(如第一个方案的相关固定成本大于第二个的,而第一个方案的单位变动成本又恰恰小于第二个方案的)否则无法运用该法。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是指,能使两个方案总成

8、本相等的业务量,记作X0設 A方案的成本為:y1 = a1 + b1x B方案的成本為:y2 = a2 + b2x 令y1 = y2 即a1 + b1x = a2 + b2x解得成本平衡點:成本無差別點業務量(x0)=兩方案相關固定成本之差/兩方案相關單位變動成本之差=1)若业务量X X0時,則固定成本較高的A方案优于B方案;2) 若业务量X 5500時,y2 = b2x = 6x(2)作圖(3)求交點解得x=5000解得x=10000(4)由圖得:x5OOO時。選y1圖象,即外購;5000x5500時,選y圖象,即自製550010000時,選y圖象,即自製。14.15.16.变动成本的特征:

9、 变动成本总额,直接受到业务量变动的影响,与业务量保持正比例变动关系。 单位变动成本不因,业务量的变动而发生相应的变动,其数额将始终保持在某一特定的水平上17.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区别变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提供信息的用途不同确定企业在一定的期间进行产品产销活动获得的边际贡献,明确揭示了产品的盈利能力同其销售量,成本和利润之间的内在关系,以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特别是预测决策工作的需要。确定企业在一定期间进行产品产销活动获得的销售毛利和净利润,满足企业对外提供财务报告和纳税的需要。成本分类的标准不同以成本性态为前提条件,将企业的全部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以经济用途划分,将企业的全部成本分

10、为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存货计价的原则不同产成品,半成品和在产品存货价值的确定,应当按照变动性生产成本进行计算。存货价值应当按照全部的生产成本进行计价。损益计算结果不同当期发生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作为期间成本,全额计入当期的利润表,直接由当期的已销产品负担。固定性的制造费用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当期由已销售产品负担的固定性的制造费用数额,不仅受到当期的发生的固定性制造费用的水平的影响,还受到期末存货和期初存货的负担固定性制造费用水平的影响。18.19.20.21.22.23.24.固定成本的内容:25.高低点法:26.27.28.29.30.31.32.敏感系数33.34.边际贡献法和差量分析法。35.36.37.38.39.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