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度国品课家精品课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777689 上传时间:2019-06-16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3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程度国品课家精品课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程度国品课家精品课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程度国品课家精品课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程度国品课家精品课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程度国品课家精品课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程度国品课家精品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程度国品课家精品课(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08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材料推 荐 单 位 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 所 属 学 校 四川师范大学(省属) 课 程 名 称 语文教育学课 程 类 型 理论课(含实践)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教育学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教育学类课程负责 人 刘永康申 报 日 期 2008年4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二八年三月1.课程负责人情况1-1基本信息姓 名刘永康性别男出生年月1948.9最终学历本科职 称教授电 话02889678835学 位学士职 务课程与教学论(语文)学位方向负责人传 真028-84760709所在院系文学院E-mailL通信地址(邮编)成都市锦江区静安路5号四川师范大学文

2、学院(610066)研究方向语文教育学,语文创新教育研究1-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承担的实践性教学;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一、近五年讲授主要课程情况1.语文教育学,周学时:4,两个班,共100人。2.语文创新教育研究,周学时:2,两个班,共100人。3.西方方法论与现代中国语文教育改革,周学时:3,50人。二、近五年承担实践教学情况1.指导实习,每届20余人。2.指导微格教学和试讲,每届10人。3.指导毕业论文,每届10人。三、近五年承担教学研究课题1.语文教育学,四川省省级精品课程,2003

3、年立项,主持人,在研。2.国家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四川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TS2370),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 2007-2010,项目骨干专家(主要负责语文教师教育课程建设),在研。3.“双核一体”西部教师教育汉语言文学教学团队,四川省省级本科教学团队,2007年,核心成员(排名第一),在研。4.汉语专业教学改革试点,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改革, “四川省高等教育新世纪教改工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项目,2000-2004,主持人,完成。5.第二轮“基础教育新课程骨干培训者国家级培训”,(见教育部教师司200259号文)主持

4、人,完成。四、近五年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1.语文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主编。(该教材入选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优秀资源”,由教育部面向全国31个省市推广,目前已被31个省市在语文教师培养与培训中使用)。2中学语文教学论,刘永康、翟启明主编,成都:天地出版社,2004年9月再版。3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5,与北京师范大学郑国明教授合著,高等教育系列教材。4四川省小学教育专业教材语文,主编,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9.5围绕教师教育,建设精品课程,教苑撷英论文集,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5月。6论中学语文教学法教学的实践性原

5、则,教苑撷英论文集,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5月。7用课改的理念来统摄教与考,高中语文新课程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8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误区极其对策,高中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通识性教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9新世纪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树型课程体系的构建,天府论坛,2008.1.五、近年来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1.教材:语文教育学(文本),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优秀资源”(教育部教师司200712号文),教育部,2006年,主编。2.教学成果:高师语文学科教学论面向基础教育的探索,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四川省人民政府,2005年,排名第一。

6、3.教学成果:面向21世纪创新型语文教师的培养,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四川省人民政府,2001年,排名第一。4.教学成果:创造性思维能力与语教法教学的实践性原则,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四川省人民政府,1997年,排名第一。5四川省师德标兵,四川省教育厅,中国四川省教育工委,2002年。1-3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 一、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1.西方方法论与现代中国语文教育改革(批准号FABO11462),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2002-2007,项目主持人,完成。2.巴蜀教育史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巴蜀文

7、化研究中心专项项目,2007-2010,项目主持人,在研。3.普通高中新课程理论与实践,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07-2009,项目主持人,在研。4.高中新课程改革与四川语文教师培训(TER2005),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教师教育类),2005-2007,项目主持人,完成。 二、发表的学术论著1、西方方法论与现代中国语文教学改革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主编。2.语文创新教育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再版,独著。 3、普通高中新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丛书,共12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总主编。4、普通高中新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通识性部分,北京

8、: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主编。5、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作文,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主编。6、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高考命题改革,北京:高中语文新课程的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主编。7、直觉性理论与语文教学,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科学版),2007年2月,独立。8、格式塔整体性原则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科学版),2004年7月,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复印2004年10月),独立。9、论高考作文命题对自主创新的导向,读与写,2006年第1期,独立。三、获得的学术表彰/奖励1.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2006年。2.语文

9、创新教育研究,四川省第十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省教育类最高奖),四川省人民政府,2003,排名第一。3语文创新教育研究,获四川省第十届教育科研一等奖,2003年。排名第一。4制约四川职业教育发展的因素及对策,四川省第十一次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四川省教育厅,2003,排名第一。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程负责人:主持本门课程的主讲教师2. 主讲教师情况2-1基本信息姓 名靳彤性别女出生年月1966.11最终学历本科职 称副教授电 话13881735136学 位学士职 务教研室主任传 真所在院系文学院E-通信地址(邮编)四川成都静安路5号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610066

10、)研究方向语文教学研究 语文考试评价研究2-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承担的实践性教学;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一、讲授的主要课程1.语文教育学,本科生专业基础课,周4学时,5届,学生总人数600余人;2.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研究生专业基础课,周3学时,5届,学生总人数40余人;3.西方教育思潮与百年语文教育改革,教育硕士专业基础课,5届,周3学时,学生总人数180余人;4.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实施,教师继续教育课程,5届,培训教师500余人。二、承担的实践性教学1.微格教学,3届,学生总人数45人;2.教学实习,5届,学生

11、总人数125人;3.毕业论文,5届,学生总人数50人。三、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1.“高师语文教育学课程改革研究”,四川省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062008年,项目主持人,在研;2.“面向基础教育的高师语文教育学课程改革”,四川师大校级课题,20052007年,项目主持人,完成。3.语文教育学,四川省省级精品课程,2003年立项,第一主讲教师,在研。四、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1.论新课程评价学生评价与语文课程学生评价,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独著。2.论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模式的建构,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独著。3西方方法论与现代中国语文教育,人民出版社,2007年,合著。

12、五、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1.教材:语文教育学(文本),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优秀资源”(教育部教师司200712号文),教育部,2006年,排名第二。2.教学成果:高师语文学科教学论面向基础教育的探索,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四川省人民政府,2005年,排名第二。2-3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一、学术研究课题(不超过五项)1.西方方法论与现代中国语文教育改革

13、,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20022006年,两项子课题“多元智能与语文教育”、“成功智力与语文教育”负责人;2.高师语文教育学课程改革研究,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062009,课题负责人,在研;3.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高中语文新课程区域适应性研究,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招标课题,20062008,课题负责人,在研;4.普通高中新课程理论与实践,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20072009,语文学科课题负责人,在研。二、发表的学术论著(不超过十项)1.综合性学习方案、策略与原则,语文建设2007年7-8期,独著;2.论新课程评价学生评价与语文课程学生评价,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

14、07年第5期,独著;3基于问题解决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语文建设,2006年第7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学语文教与学2006年10期全文复印,独著;4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显性目标分解,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独著;5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优化学生认知风格,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5期,独著;6.多元智能平台上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论思考与教学建模,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独著;7.优化认知风格 变革学习方式,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年第10期,独著;8.语文情境教学的人本主义特质,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独著;9语文综合性学习: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独著;10.高中语文语文新课程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主编。三、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多元智能平台上语文综合性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