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兵马俑广告宣传标语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777198 上传时间:2019-06-1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秦兵马俑广告宣传标语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秦兵马俑广告宣传标语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秦兵马俑广告宣传标语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秦兵马俑广告宣传标语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秦兵马俑广告宣传标语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秦兵马俑广告宣传标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秦兵马俑广告宣传标语(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公文范文-秦兵马俑广告宣传标语 篇一:秦兵马俑教案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清水塘学校 劳虹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积累本课成语及四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 4、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体会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特点,学习作者作比较、列数字、展开联想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生字、生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特点。 教学难点: 了解“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1、师:34年前的春天,在西

2、安临潼,当人们掘开那厚厚的黄土,发现了一支沉睡了千年的军队,使整个世界为之震撼。这就是著名的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秦兵马俑。 (板书:秦兵马俑) 指点:“秦”的下半部的写法:最后一笔是长点。(教学时用红粉笔标示) 2、你们对秦兵马俑了解多少? 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秦、俑 3、齐读课题。(提示:要读准节奏、读出气势) 二、初读课文 1、学生按照自读提示进行自学。 1)轻声读课文,读通读顺。注意生字和多音字的读音,边读边画出生字、生词和成语(或四字词)。 2)自学生字,标注出容易错的读音、容易写错的字和难读的句子,反复读几遍。 2、师相机视察、指导,重点关注潜能生的学习情况,收集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3、做到以学定教。(提醒学生注意读书姿势) 三、检查生字词 1、小黑板出示生字词(包括部分有多音字的词语、成语等),学生自由认读,同桌互读互查。 秦兵马俑 挖掘宏大呈现 魁梧 蹬着战靴 恢弘 战袍 驾驭马蹄 目光炯炯 享誉世界所向披靡 勇武干练 颔首凝神 身着铠甲 2、开小火车方式认读(容易读错的字,如:“蹬”,“炯”,“驭”等)正音齐读。 3、学生在作业本上书写生字词(课件出示)。师相机检查,生自查、互查。(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指点:区别同音字:宏弘 四、整体感知 1、齐读第1自然段。 这段话中用了哪些词语来形容秦兵马俑?(相机板书并理解:举世无双 享誉世界) 为什么说秦兵马俑“举世无双、

4、享誉世界”?它究竟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让我们再 读一读课文吧! 2、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兵马俑的?找出最能概括这些内容的一句话,画出来。 3、指名交流。明确:“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形象鲜明。” 学生齐读句子。 4、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具体介绍兵马俑的? (相机板书:“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形象鲜明”) 5、课文中哪些自然段分别介绍了“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形象鲜明”这两部分内容。 相机分别指名读第2段和410段,师生共同评议。 提出听的要求:边听边画出自己或同学读错了的字词。(眼到、耳到、手到) 师小结读书情况,进行方法指导。 6、现在我

5、们已经知道课文的第2段和410段分别描写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和类型众多、个性鲜明,那么位于这两个部分之间的第3自然段起到了什么作用呢?再读句子“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形象鲜明”,思考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过渡段,承上启下)(指点:这句话运用了一组关联词“不仅?而且?”) 五、研读第2自然段,体会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1、师:兵马俑的规模到底有多大?各自练读第2自然段,思考:作者是如何具体地描写出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的? 2、集体反馈。相机指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 (1)作比较: 男、女生对比读句,谈体会: 师:已试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 生:已试掘的三个俑坑

6、,总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足有多个篮球场那么大。 谈体会后引导学生再读第二句,强化体会。 (2)列数字: 学生齐读句子(师相机指导):已试掘的3个俑坑,总面积2万多平方米,足有50个篮 球场那么大。3个坑内有兵马俑约8000件。一号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预计约有6000件。 指点:我们从这一组数字当中感受到了秦兵马俑不仅占地面积(大),而且兵马俑 的数量(众多。) (3)展开联想: 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俑、马俑相间,一行行,一列列,十分齐整,排成了一个巨大 的长方形军阵,看上去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7、注意引导学生看书上的图片和结合抓关键词(一行行、一列列、巨大等),悟其大而有气势,相机理解“所向披靡”。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个人读齐读) 六、小结学习内容 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深入学习第2段,感受到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气势,也学习了作者的写作方法。下节课,我们还将同作者一起再去近距离地欣赏秦兵马俑,感受它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作业: 1、 自主积累本课中的好词,写到“我的词语库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根据以下提示,模仿第2自然段的写作手法写一段话,介绍你的教室。 我们的教室宽敞明亮。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

8、内容,体会秦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3、学习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善于展开联想的写作方法,体会冒号、分号、省略号的作用。 4、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体会秦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善于展开联想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研读4-10自然段,体会兵马俑的“类型众多,形象鲜明”。 1、过渡:上节课,我们从整体上感受到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特点(板书:规模宏大),可是它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板书: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兵马俑,去感受它的这一特点。 (小黑

9、板出示)默读课文4-10自然段,找一找,文中写了哪几种兵马俑?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进行研读: 1)反复多读几遍语句,画出描写它们形象的词语或句子。 2)想一想,你能从中体会到它什么样的性格特点?试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写下来。 2、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一种兵马俑进行交流,师相机点拨。 重点交流:将军俑、军士俑(引导学生注意读中体会作者动词运用传神、准确、精炼的特点,还可以边读边做动作。)(板书:用词准确) 学生读句谈感受师指导生再反复有感情地练读(师生合作读或学生加动作齐读) 其它几种兵马俑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进行交流。 提示:其它几种兵马俑在写作形式上与前两种基本相似,注意读中体会。 一人读句,其余生

10、边听边想象。 喜欢这一种的同学一起读。 师生合作读。 3、学习第9自然段 (1)师过渡:这么多不同类型的兵马俑,可谓(生接读:类型众多),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特点,真是(生接读:个性鲜明)。这些兵马俑乍一看,似乎一样,但只要你仔细端详,你就会发现它们神态各异。自读第9段,思考:文中描写了哪些不同的神态的兵俑,同桌合作,边读边做动作体会。 (2)一组同学上台合作,一人读句子,一人做动作。(3)读了这一段话,你们发现这几句描写兵马俑神态的句子在写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吗?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先描写形象,再展开联想。(板书:展开联想) (4)分组分句朗读这一段,师相机引导学生了解冒号、分号及省略

11、号的作用和写法,规范这些标点的书写格式要求。(要求学生在书中标示出这些标点。) (5)师:8000尊兵马俑就有8000种神态,兵马俑千人千面,惟妙惟肖,这一段最后的省略号不禁让我们也浮想联翩啊!还有什么样不同的神态?请大家通过自己的想象练习再写 一、两句,注意在两句话之间用好分号。(用“有的?有的?”句式写话。) (6)学生思考、练写(写在书上这一段后面)。 (7)指名读写的话,师相机指导、点评。(汇报方式:指几名学生轮流汇报,一人读一两句,师相机加头加尾,形成片段,点出构段方式:总分总。) 二、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1、总结:(指板书)通过学习,我们的确感觉到了(引导学生再读句子):“兵马俑不

12、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形象鲜明。”难怪作者在课文的最后不禁感叹到(学生齐读):秦兵马俑,是昔日秦王朝强大国力和军威的象征。它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雕塑、制陶的高超水平。师:也正因为如此,所以说(学生齐读):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板书并理解:举世无双、享誉世界)(顺势引导学生体会全文总分总的结构) 2、师过渡:迄今为止,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已接待了5000多万游客了,在这些参观者中还有100多个国家的元首,他们有的曾这样说法国前总理希拉克说:“世界上有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说

13、:“能创造这个灿烂历史的民族,一定能创造出光辉的未来。” 3、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当我们目睹我们的祖先在二千二百多年前用自己的智慧与血汗创造了这一世界奇迹,当我们感受着秦兵马俑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当我们欣赏着这一个个精美绝伦、惟妙惟肖的兵马俑,我们一定更有话想说。 学生思考指名说评议 4、秦兵马俑充分展现了2000多年前中国人民巧夺天工的艺术才能。它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宝贵财富!(板书:中华民族的骄傲)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举世无双的(再次齐读课题)秦兵马俑! 三、课堂练习 1、思考练习册上本课第4题。 1秦兵马俑一文写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写,另一方面是写

14、这两方面内容是通过“ ”这句话连接起来的。这句话在文章中起到了 的作用。 2已发掘的三个俑坑的大小,先用来说明,再用来比照,这样写的好处是。 2、交流汇报,师相机指点。 作业: 1、完成练习册中本课的练习题。 2、请写出文中四个表示“看”的词语,再写几个其它表示“看”的词语。 3、请你为秦兵马俑设计一条广告宣传语或写一段导游词。 板书: 16秦兵马俑 (不仅)规模宏大 作比较 举世无双 列数字 享誉世界 (而且)类型众多中华民族的骄傲 用词准确 个性鲜明 展开联想 附:“送教下乡”上课情况反思(秦兵马俑第一课时) 1、 导入部分有一个教学环节,要求学生谈谈对秦兵马俑了解多少,希望能在学生的回答中 相机理解“秦”及“俑”的含义。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它几乎没有了解,有一两个学生回答也只是照搬了课本中的一些零散的句子,最后还是由我自己点出了“秦”及“俑”的含义。这是由于我对当地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够了解,也使我更进一步体会到应该充分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来进行设计教案。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