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学专业论证详解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777182 上传时间:2019-06-1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秘书学专业论证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秘书学专业论证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秘书学专业论证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秘书学专业论证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秘书学专业论证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秘书学专业论证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秘书学专业论证详解(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文系秘书学专业论证报告为加强专业的动态管理,实现专业优化结合,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根据教育部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山西省教育厅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运城学院关于转型提质的若干意见、运城学院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以及关于认真做好专业论证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在对秘书学专业进行了整合性调研后,现将秘书学专业论证内容报告如下:1、 我系秘书学专业基本情况(一)秘书学专业与职业发展背景及现状 秘书是一种古老的职业,秘书活动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而秘书学则是一门新兴的科学,它的建立与发展只是近几十年的事情。在国外,国际性秘书组织的建立及秘书学理论的研究,开始

2、于本世纪50年代。1976年,美国安娜L埃克斯利-约翰逊主编的大型指导秘书工作的工具书韦氏秘书手册由梅里姆-韦伯斯特出版公司出版,它标志着美国在秘书工作规范及秘书理论研究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在我国,从80年代开始,随着改革开放,随着管理科学和领导科学日益被重视,秘书人员的培训和秘书理论的研究也迈开了步子。在短短十年时间里,全国已有一百多所全日制高等院校、党校、职大、电大、业大、函大等,或设立秘书专业,或举办秘书训练班,培养和培训了数以万计的秘书人员。研究秘书学理论或指导秘书工作的著作也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全国有数百种之多。高校专业的设置及其变化折射出时代需求。1980年,上海大学文学院首开专

3、科层次的现代文秘专业,至90年代初,我国已有120余所高等院校设立秘书类专业,可谓轰轰烈烈。但在世纪之交,过去传统的现代文秘专业内容陈旧,技术含量、就业竞争力不足,因此被淘汰。最少的时候,全国只有19所院校坚持开办该专业。之后,随着社会分工的日趋细化及秘书职业及岗位设置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1世纪第一个十年后半段,一些院校陆续恢复或新增申报了秘书类专业。至2012年,全国有近40所普通高校本科层次的文秘专业。这些专业设置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以综合类院校为主挂靠在汉语言文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原有专业基础上设文秘方向;另一种是以师范类院校为主在原有专业基础上设置文秘教育方向。2012年教育部

4、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将秘书学定位为中国文学一级学科属下与汉语言文学并列的二级学科,专业代码为050107T,开启了秘书学独立本科发展的先河。首先,秘书学专业的独立设置是使从黄帝伊始的5000年的源远流长的秘书工作进入了一个更高级的教育和学术研究的新阶段,使秘书职业和秘书工作的地位得以提升,特别适合于现代高级秘书从传统的事务服务和文书工作向主动性、智能性和创造服务的转变;其次,为众多开设秘书学专科和汉语言文学(秘书方向)的高校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不仅创立的新的独立的秘书学科,其设立在中国语言文学的学科归属,也为日益走向边缘的汉语言文学接了更多的地气、开辟了更广阔的疆域;第三,秘书

5、学本科的设立,标志着我国的秘书工作将进入专业化、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和日益走向国际化的新时期,为建构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完备体系做出了贡献。 根据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中国科教评价网和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20142015年度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统计报告,截至2015年,在全国2751所高等院校中(包含重点大学131所,一般大学645所,民办院校424所,独立学院287所,普通公立专科院校1264所),秘书学专业在全国专业名录中排名640位,全国共有99个本科院校设置了秘书学专业,我院排名49位,名列我省秘书学专业第一位。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秘书学作为特设学科也面

6、临着众多挑战,因为秘书学科的应用性、实践性和边缘性(或跨学科)的特点,现有开设秘书学专业本科,大都未摆脱汉语言文学、管理学等专业的影响,缺乏一个合理的专业定位与明晰的办学思路,在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建设上还存在不足;普通大学的秘书学本科与师范院校、专科学校、职业技术学院的文秘专业相比,在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上还没有根本性的区别,有的还是在汉语言文学课程体系上加上秘书学理论和实务的相关内容;即使是一些新设的、突出自己的专业特色的秘书学本科,在主干课程建设的理论深度和实践强度还不能够满足本科的高度,还没有建构如相关学科汉语言文学、管理学那样完备的课程体系。而秘书职业是充满挑战性的,秘书职业生涯

7、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深造、不断积累、不断提升的过程。要想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求得发展,求得生存,就必须主动来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最新的技能、技术,使自己能始终处于优势地位,秘书职业机遇与挑战共存。随着信息社会、网络社会的高速发展,社会的分工愈加细化,各领域、各行业的管理工作中的决策活动和辅助性活动相分离,为领导决策及实施提供服务的秘书人员,在各个工作领域中就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二)我系秘书学专业发展情况中文系秘书学专业是在原专科层次现代文秘专业、本科层次汉语言文学专业(文秘方向)专业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我院,专科层次的现代文秘专业于1985年开设,当年首次招生,是文秘类专业无间断办学发展而来的

8、实践应用型特色专业。由于教育部专业设置目录所限,2009年我院按照学科特点,在汉语言文学之下设置专业方向,实现本科招生。目前已培养四届本科毕业生,共计600余人。自1985年以来秘书学专业培养出25届近3000名毕业生。自2009年起,秘书学专业实现了包含本科、专科、专升本等多层次办学规格,目前在校学生1000余人。自2015年9月起,我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文秘方向)成功申报秘书学专业设置,成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里最早申报秘书学专业设置的院校之一。目前,秘书学专业每年招生本科班4个,约300人,专升本2个,约120人。截止2016年6月,该专业共有 个教学班(含专升本),在校学生人数为1500人左

9、右。秘书学专业具有专业和职业双重特征,其教育目标是要培养具有较高职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职业能力的形成既是教学目标, 又是评估依据和标准。本行业就业起点低,但真正有能力在本行业高层深入发展的不多,现有教学课程体制下培养出的学生不能完全满足行业的深入需求。学校在实践教学环境创设、职业能力拓展训练等方面特色不明显,创新意识不足,与行业的发展要求不完全对等接轨。因此,秘书学专业建设的基点和重点论证,是秘书学当前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也是使秘书学本科不断适应、满足国际国内对秘书工作日益高标准、严要求的这一新形势的需要。二、中文系秘书学专业建设情况分析(一)秘书学专业的社会需求状况秘书行业具有应用性要求高

10、、市场需求量大而分散、职业类型日趋细化、职业等级划分层次多样、岗位特色鲜明、复合型能力要求高等多种特点。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必备环节,其岗位实施中体现出交叉性强、综合素质要求高、工作强度大等现状。将专业培养方向与企业需求相结合,既满足企业高层次专业人才的短缺,为发展地方经济发展发挥高等教育的中坚作用,又解决了普通高校学生的就业需要,是本专业发展的首要问题。 1、秘书学专业总体社会需求量的“供不应求”秘书是领导者、主事者身边的综合辅助者和公务服务者。秘书学是以秘书工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主体与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一门专业学科。它研究秘书工作的产生与发展、职能与环境、性质与作用、规律与特征、原则与要求、

11、程序与环节、方法与艺术、机构与人员,以及秘书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的发展趋势等,以促进秘书工作适应和推进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法国职业研究中心统计,全世界目前有180余种职业,秘书排在第六位。据北京市2009年第一季度公布的统计数字,北京市文秘岗位需求数排在第三位,岗位与应聘的人数比是1:6。2015年,北京市文秘岗位需求数排在第四位,岗位与应聘的人数比是1:4.8。由此可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秘书仍将是个较为热门的职业,社会需求量大。实际调查的情况也是如此,大多数公司认为文秘人员是经理主管们的左膀右臂,是公司青睐的复合性人才,中小型公司需要文秘人员37人不等,大型单位需要的文秘人员会

12、更多,层次也会不一样。教育部文秘专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丽莉也结合所在的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及北京市文秘就业需求状况反映了供不应求的就业现状。供求关系良好,是本专业发展的动力。2、 “供不应求”形势下的职业岗位群变化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秘书人员的职业岗位群发生很大变化。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全民所有制单位的秘书人员需求量在逐步递减,由于体制内公务员考试制度的实行,秘书岗位与专业入职存在不挂钩现象。而与此相反,而外资企业、各级各类民营企业的文秘人员需求量在逐步递增,入职条件与专业一致性要求明显。大型企业分工较细,秘书人员的需求量大,多以行政秘书工作为主,有专职文员、专职档案员、专职干事、专职机要员等,

13、职业层级划分明显,包括基层文员、助理、行政秘书、行政助理、经理助理、前台文员、总裁秘书、董事长秘书、总经理秘书、总经理助理等较为完整的职业层级划分体系。职责比较单一中小型单位的文秘人员需求量小,一般出任文秘人员实际上是一种“综合秘书”,也称为“办公室文员”,身兼多职。虽然中小型单位对文秘人员需求量小,但中小型单位的数量呈增长趋势,所以中小型单位的综合文秘人员的需求量总的来说是增长的。而且在经济、法律、医务方面也需要增加文秘人员来协助管理工作。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从事秘书职业的人员女性居多,所占比例是97.9%,男性占2.1%。有一种现象值得注意,女性在中、初级秘书中占绝大多数,而高级秘书则多数

14、为男性。从事文秘工作性质中,普通文员的占32.8%,公务秘书的占23.7%,商务秘书的占24.3%,人事秘书的占4,1%,私人秘书的占7.5%,总裁助理的占12.9%,其他的占3.7%. 经过分析,我们认为现阶段文秘专业所针对的职业岗位群主要有“综合秘书”(办公室文员)、“商务秘书”、“公务秘书”和“总裁助理”等岗位群体。“办公室文员”队伍迅速壮大,“商务秘书”逐渐增多,当然也还有一部分毕业生做“公务秘书”。同时,每个职业岗位群所对应的职业岗位变化也很大,不断有新兴的岗位诞生。如“通讯秘书”岗位就是信息网络的飞速发展才产生的。“媒体秘书”则是互联网时代背景中应运而生的岗位类型。 3、 职业认同

15、度的变化调研发现大部分单位认为文秘人员应有专门的职业技能,要经过专门的培训,而高等院校设置文秘专业的必要性很大,认同率高达54.6%。对“国家秘书资格证”之类的资格认证的看法认为含金量较高,能够反映出专业的能力的占62.2%。能够帮助我们培养和选择相关层次人才的占27.4%。没有针对性,难以确定能够胜任特定的工作占11.9%。名不副实,没有反映出相应的专业能力占7.8%。目前,参加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秘书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的人数呈现出增长的势头。从现在调研情况来看,社会对文秘人员的需求呈增长趋势,秘书职业也已成为一个影响越来越大、社会化愈加明显的职业领域。2015年,虽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取消

16、了秘书资格证的职业认证考试,但是却加强了秘书职业的分层级考试制度。职业认同度的变化有益于就业质量的提高,同时,为全面建立较为通畅的就业渠道也是十分有利的。 4、用人单位对文秘人员的技能要求 我们调研、走访了具有代表性的用人单位,针对“文秘人员应具备的能力”、“文秘人员应具备的知识”、“文秘人员应掌握的技能”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好的文秘人员最好具备公文写作、办公自动化设备操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执行能力、合作能力:懂得本行业的专业知识背景、办公室事务管理知识、应变能力、商务知识、法律知识。此次调查中,认为文秘人员应具备大专以上文凭,形象气质好,具备良好的组织沟通协调能力,文笔好,语言表达能力强,能熟练使用电脑及各种办公设备。同时各单位还希望文秘人员具备业务背景,如生产部秘书职位要求化工或理工科背景;涉外秘书职位要求有英语专业八级证书或高级口译证书优先。公关部门秘书职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