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禾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意见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771056 上传时间:2019-06-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嘉禾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意见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嘉禾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意见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嘉禾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意见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嘉禾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意见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嘉禾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意见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嘉禾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意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嘉禾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意见(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嘉禾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意见根据湖南省教育督导条例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的要求,郴州市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组织部分省、市督学和教育督导评估专家,于2016年3月8日至11日,对嘉禾县人民政府教育工作进行了“两项督导评估考核”初评暨“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督导检查。评估组按照湖南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办法(试行)的规定,对嘉禾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进行了督导检查,审核了嘉禾县人民政府的申报材料,核查了有关财务账目、查阅了相关文件和资料,实地考察了25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现将初评情况报告如下:一、主要指标达标情况与评估结论(一)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

2、标准达标情况。根据规定,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的评估认定,应在其辖区内义务教育学校达到合格学校建设标准的基础上进行。湖南省义务教育合格学校验收标准共有7个方面31项指标,评估组根据要求,重点对每所学校的“师生比、教师学历合格、生均校地、生均校舍、生均体育场馆、实验室、六大功能室、图书室、生均教学设备值和生均藏书”10项核心指标进行了核查。结果是:各学校基本达到了省级评估标准。10项核心指标达到情况详见下表。11嘉禾县小学、初中办学基本标准达标情况学校类型达标情况师生比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生均校地生均校舍生均体育场馆实验室六大功能室图书室生均教学设备值生均藏书综合评估L1L2L3L4L5L

3、6L7L8L9L10L11小学(38所)达标学校数26261722262626262626达标学校比例(%)100%100%56%85%100%100%100%100%100%100%94.1初中(21所)达标学校数20201819202020202020达标学校比例(%)100%100%90%95%100%100%100%100%100%100%98.5注:以上10项指标按照湘教发【2008】20号湖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试行)评估认定。(二)义务教育校际间均衡状况。根据规定,对义务教育校际间均衡状况的评估,以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每百名学生拥

4、有计算机台数、生均图书册数、师生比、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生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数8项指标,分别计算小学、初中综合差异系数。评估标准为小学、初中综合差异系数分别小于或等于0.65、0.55。计算差异系数的8项指标数据来源于国家教育事业统计数据。差异系数是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与其均值之比,是测算数据离散程度的相对指标。差异系数的值越小,说明县域内校际间的差异也越小,即学校间的均衡程度越高。核查结果是:资兴市小学、初中综合差异系数分别为:0.42、0.46,均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指标达到情况详见下表。嘉禾县义务教育学校校际差异系数表学校差异系数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

5、)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元)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生均图书册数师生比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生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数综合L1L2L3L4L5L6L7L8L9小学全县平均值4.182 4.045 843.018 8.043 22.286 0.0470.0430.024 差异系数0.308 0.477 0.632 0.484 0.230 0.1660.157 0.323 0.347 初中全县平均值5.599 8.287 1275.141 9.852 29.356 0.0710.054 0.037 差异系数0.390 0.840 0.437 0.427 0.338 0.1660.244 0.2

6、95 0.392 (三)县级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工作情况按照规定,对县级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评估,主要从入学机会、保障机制、教师队伍、质量与管理四个方面20项指标进行,总分为100分,评估标准不低于85分。核查结果是:嘉禾县得分为91.5分,达到规定的要求。指标达到情况详见下表。嘉禾县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表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分值评估得分L1L2L3A1.入学机会(20分)B1.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22B2.大班额问题得到初步解决。64B3.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纳入财政保障体系。33B4.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方面

7、广泛参与的留守儿童关爱体系。33B5.614岁三类残疾人口义务教育入学率达80%以上。33B6.省、市示范性普通高中招生名额30%以上按初中毕业生比例分配到县域内各初中,并逐步提高。33A2.保障机制(25分)B7.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责任、监督和问责机制。55B8.义务教育经费在财政预算中单列,近三年教育经费做到“三个增长”。65B9.推进合格学校建设,制定并有效实施了薄弱学校改造计划,财政性教育经费向薄弱学校倾斜。86B10.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用于义务教育的比例达到60%以上。66A3.教师队伍(35分)B11.全面实施义务教育绩效工资制度,教师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全额纳入地方财政

8、预算,并按时足额发放。1010B12.义务教育学校学科教师配备合理,师生比达到省定编制标准。65B13.建立并有效实施了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和教师定期交流制度。1010B14.落实教师培训经费,加强教师培训。43B15.建立和完善教师补充机制。55A4.质量与管理(20分)B16.按照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开齐开足课程。22B17.小学、初中巩固率达到省级规定标准。32.5B18.小学、初中学生体质健康及格率达到省级规定标准。33B19.义务教育阶段不存在重点校和重点班,公办义务教育择校现象得到基本遏制。66B20.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得到有效减轻。65总计10091.5二、主要措施与

9、经验(一)领导重视,部门联动,教育得到优先发展。嘉禾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各职能部门积极支持教育。健全了完善教育绩效考评、督导评估、现场办公等工作机制,形成了县乡政府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格局。建立了定期议教工作制度,把教育工作纳入领导干部绩效的重要内容,2014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共召开涉教工作会议80多次。建立了县级领导、县直单位联系学校制度,要求每位县级领导、每个县直单位至少联系1所学校,每月深入联系点至少调研1次,切实为基层学校解决实际问题。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县财政、发改、国土、住建等相关职能部门积极落实有关教育政策,对教育事业发展开启“绿灯”。(二) 加大

10、投入,夯实基础,办学条件得到明显完善。一是加大投入,依法落实教育经费。嘉禾县建立健全了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较好地实现了教育经费的法定增长。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例为:2015年为11.81%,2016年为13.75%,同口径提高1.94个百分点。2016年公共财政教育经费增长30.56%,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12.11%,公共财政教育经费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18.45个百分点。2016年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为5307.12元,比上年增加1119.16元。2016年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支出为2459.07元,比上年增加826.88元。二是扩容增量,稳步推进学校建设。

11、嘉禾县2014-2016年累计争取中省资金9204万元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合格学校80所,改善薄弱学校108所,新建特殊教育学校1所,新建教师周转(公租)房673套。完成城区学位扩容项目2个,新增学位2200个。拆除危房15584平方米,全面消除D级危房。投入1049万元购置教学仪器设备,创建郴州市实验室标准化学校22所。计划投资8844万元的文家学校扩容项目正在建设,今年下半年可投入使用,可新增学位1900个。三是突出民生,大力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全面落实了国家各项学生资助政策,并依托县教育基金会开展奖优扶困工作,县教育基金会三年累计募集资金2221.18万元,落实奖优扶困资金1311.

12、44万元,惠及1.5万名师生。(三)整合资源,全面推进,促进义务教育健康发展。一是公办义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嘉禾县依托合格学校、薄弱学校改造、危房改造、城区扩容提质等教育项目建设,不断改善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推进了“三通两平台”建设,实现城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推进了城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努力缩小城乡和校际之间教育差距,促进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健康、协调发展。小学六年巩固率达98.31%,初中三年巩固率达96.81%,均达到省级规定标准。二是民办义务教育教育快速发展。全县共有各类民办教育机构95所,教职工1285人,在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16000多人,固定资产突破5个亿,涌现出珠泉中学、群英

13、学校、博雅学校、东塔学校等一批省市民办骨干学校(幼儿园)。(四)加强管理,完善机制,教育质量得到提高。一是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完善了师资补充机制,三年来共招聘、引进、安置教师461名。理顺了办学体制,有序推进城区郊区学校管理体制调整,文家学校、城关中学、城关中心校成功纳入县属管理。将含田学校从城关中心学校剥离出来,纳入珠泉完小教育集团管理,推进教育集团化发展步伐;强化了队伍管理。制定了教师请假、绩效考核等20余项制度,理顺了考评机制,引进了分类比对评价机制,稳妥推进教师队伍管理改革,完成培训教师30705人次,连续两年被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评为“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工作先进单位”。二是素质教育

14、得到深入推进。体育工作成效显著,市运动会自2008年以来连续八年获得前三名。德育工作连续四年被评为“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活动“全国先进集体”。勤工俭学扎实推进,石桥中学成功创建“湖南省农村中小学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合格学校”。三、主要问题及建议(一)办学条件有待改善。嘉禾县 “城区太挤,农村太弱”的现象依然存在。一是城区教育资源总量不足问题逐步凸显,义务阶段学校大班额数量占比较重。二是部分农村中小学学校办学条件还比较差。仍存在校舍陈旧、设备设施老化、功能室不足等问题,所重点检查的7所学校少24个功能室,少2980套标准课桌椅。建议:嘉禾县委、县政府迅速落实提质改造计划,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要加快推进薄改项目建设进度,完善设备设施,改善办学条件。特别是文家学校要加快建设的启动工作,确保一期工程在2017年完工,切实化解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问题。 (二)经费保障有待加强。一是政策性口子经费少安排892万元(含已安排但未拨付的24万元)。师资培训费按工资总额的1.5%计算,2015年应拨199.5万元,2016年应拨238.5万元,两年共计438万元。财政预算安排2015年50万元,2016年80万元(其中24万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