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社会工作的介入-预防青少年犯罪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767134 上传时间:2019-06-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社会工作的介入-预防青少年犯罪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加强社会工作的介入-预防青少年犯罪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加强社会工作的介入-预防青少年犯罪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加强社会工作的介入-预防青少年犯罪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加强社会工作的介入-预防青少年犯罪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强社会工作的介入-预防青少年犯罪》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社会工作的介入-预防青少年犯罪(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强社会工作的介入 预防青少年犯罪摘要:如今青少年犯罪问题以成为即环境污染,贩毒吸毒之后的第三大社会问题,引起了全世界各国的强烈关注, 我国也不例外,特别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齐发展的今天,青少年犯罪问题更是我们当务之急亟待解决的头等大事。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人类的希望,如何遏制,减少和预防青少年犯罪是全社会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立足青少年的特点,全面分析了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从社会工作的角度来分析这一问题的解决之道。关键词:青少年犯罪 社会工作近年来,全球青少年犯罪比率日益攀升,就我国来讲50-60年代,青少年犯罪约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20%-30%,到了80年代增到70%

2、以上,至今仍居高不下。就我省19911995年统计,青少年犯罪比率和在校生犯罪比率比80年代就提高了一倍之多。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当今我国的青少年犯罪已呈现出:低龄化,团伙化,恶性化等新特点。具统计:90年代,青少年犯罪的初始年龄比70年代提前了2-3岁,14岁以下的犯罪案例明显增多,年龄最小的还不满10岁!就我市不满14周岁犯罪人员1997年27名,1998年35名,1999年已达47名。而青少年犯罪中75%都属于团伙作案。并且向成人化,智能化,暴力化发展。近年来,在青少年犯罪中,以暴力为后盾的重大刑事案件日渐增多,施暴程度不断加重,而且青少年犯

3、罪时在作案过程中很少顾及后果,作案手段野蛮和残忍,社会影响极为恶劣。据统计,目前全国的刑事案件中青少年刑事案件占65%。因此,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始终是要常抓不懈的一项艰巨任务。一、犯罪成因(一)不良的社会环境是滋长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温床 精神污染。改革开放以来,西方颓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的渗入,以及社会丑恶现象死灰复燃,使部分青少年正在形成的世界观受到污染,滋长好逸恶劳的不良风气,丧失理想与信念的追求。 文化腐败。著名传播学家威尔伯施拉姆说:所有的电视都是教育电视,唯一的差别是它在教什么。社会上宣染色情、凶杀、暴力的书刊、音像制品泛滥,这类文化制(作)品对青少年社会化潜在效果不可低估。青少年

4、的好奇、模仿、冒险的心理,使涉世不深和意志薄弱的青少年情感冲动,失去理智,滑向腐化堕落,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堕落场所。遍及中小学周围的游戏厅、台球厅、网吧,以及随处可见的发廊、歌舞厅等场所不良内容,更是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温床。极易造成青少年厌学、逃学、辍学的直接后果,使他们过早流入社会,成为了问题青少年。(二)教育不当是青少年犯罪的根源 家庭教育存在着误区。有研究资料表明,家庭环境不良是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家庭是社会的一个细胞,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许多青少年违法犯罪都与家庭生活、抚养和教育方式有关。甚至,有的青少年走了犯罪道路就是从家庭走向社会的。主要存在着两方面问题:

5、第一、孩子成长的环境先天不足。我国的离婚率呈直线上升,婚变型家庭逐年增多。多项研究证明,孩子缺乏父爱或母爱是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第一诱发因素。第二、家庭教育方法不当。主要表现为:()溺爱型。容易使孩子养成好逸恶劳、贪图享受、自私自利、专横霸道的恶习,一旦个人欲望达不到满足,就容易走上犯罪道路。()高压型。奉行棍棒政策,造成孩子的人格自卑和逆反心理,形成以暴力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这样的孩子一旦犯罪,便会凶恶地报复社会,危害极大。()放任型。易使孩子失去家庭温暖和监护,造成性格孤僻冷漠,经不起诱惑,一遇坏人引诱,容易沾染不良习气,走上歪路。 学校教育存在着偏差。目前,许多学校教育在办学方向上和治学

6、方法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没有真正意义上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根本转变。从教育体系上看:第一,使作为促进学习手段的考试变成了学习的目的。第二,使课程体系变成了应考内容。教育成了应试训练而不是能力培养,严重阻碍个性和创造能力的发展。第三,使分数变成了主宰评价体系的唯一标准。总之,使得整个教育过程变成了应考过程,严重背离了教育的宗旨。更严重的是不可避免地造成教育过程重智轻德现象,学生对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缺乏必要自律能力,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管束。从受教育对象来看:学生普遍感到学习太枯燥、不愉快、很无奈。成绩好的学生整日在死板中学习,使他们感到疲惫,父母和老师期待的爱变成了一种无奈;而成绩差的学生因

7、自卑感到不安和怨恨,使他们进入学校如坐针毡,这种状况不利于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形成。直接导致的后果是:第一,造成无奈心态。课业负担过重,整日埋头语数外,不管窗外多奇怪,唯有分数是目标,书本脱离生活外。高强度的心理压力造成青少年心态极不稳定,学习一旦遇到挫折就会灰心丧气、悲观失望,乃至误入歧途。第二,自卑心态形成的人格障碍。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被划入另类,他们的个性和人格在分数面前都被埋没了,从而感到自卑、不安、怨恨,尤其是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极大伤害后,易形成人格障碍,甚至造成破罐破摔,有滑向违法犯罪的潜在危险。从教育工作者来看:首先,片面追求升学率,已成为教师、学校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一种功利资本,因

8、此,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发生严重倾斜。教育工作者把主要精力投入到面向-的优秀生,而不是面对学生整体。其二,教师育人与家长教子之间的沟通,成为简单的分数交流。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和经济大潮冲击下,教师家访的优良传统已不多见,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家长会大多变成了成绩汇报会或考前动员会。家长只知道孩子的考试成绩单,而孩子在学校的人品、思想状况及表现,成为家长的盲点;而孩子在家里的一切表现又成为班主任或授课教师的盲点。这种双盲的现象是重智育轻德育的突出表现,也是教育中的一个严重偏差。青少年中出现不良倾向或犯了错误,被盲区阻隔而不能及时得到教育者和家长的矫正,成为一些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前置因素。其三,教育方法不当。

9、少数学校缺乏对后进生、双差生的关怀和帮助,个别教师的教育方式严厉多于关爱,甚至对部分学生采取放任式教学或粗暴的态度,直接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从而自暴自弃、厌学、逃学、辍学,流入社会,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三)心理问题是青少年犯罪的起点北京大学医学部王德炳教授说:发生在青少年中恶性事件并不完全是学校造成的,实际上是整个社会的教育问题,尤其是心理教育与心理健康问题。长期以来,人们往往只关心自身的生理环境,而忽视了对健康同样重要的心理环境,这种传统观念直接影响到对青少年的心理教育。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我国-的家庭中存在着心理或精神方面的问题。全国有心理疾病的病人约万,其中三分之一是在儿童或青少年时期

10、发病。而在我国大学生中进行的心理障碍调查也显示,年代为,年代上升到,近年来已增至。青少年中由于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已成为违法犯罪的重要诱因之一。二、社会工作者应对青少年犯罪前的偏差行为的措施青少年面对众多的压力和冲突,面对逐渐失调的心理,他们显得既脆弱又无助,家庭、学校、社区或者说全社会的责任就是帮助他们摆脱困境,走出阴影,纠正他们的偏差行为,引导他们通过自身的能力,来维护和保持心理健康,防止心理障碍的产生,防止心理变异而导致偏差行为的产生。心理学研究表明,虽然好奇心理、虚荣心理、盲从心理、争强好胜心理、逆反心理、利己心理、报复心理以及寻求刺激心理等都可能诱发青少年偏差行为,但偏差行为的养成是长

11、期处在不健康心理状态下的结果。可以这样说,偏差行为倾向不只存在于不良少年身上,几乎每个青少年都会存在“有可能”导致偏差行为的先天因素,也都会接触“有可能”导致偏差行为的社会环境,因此,几乎每个人都存在偏差行为,只是这一倾向的强弱会因人而有所不同。社会工作者只有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及时掌握青少年的心理动向,并且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加以引导,才能防患于未然,对青少年偏差行为加以预防或纠正。在这个过程中,作为社会工作者,所发挥的作用是不亚于学校和家长的教育引导作用的。(一)引导促进青少年心理向健康方向发展。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青少年就能对人生、对世界、对社会有

12、一个正确的认识,并能正确地观察和分析客观事物,做到冷静妥善地处理事情。提高对挫折和心理冲突的耐受力,从而防止心理障碍的发生。要做到这一点,社会工作者就要利用社区平台、利用社团的非政府优势,加强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承认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部分,并对之加以创造性吸收。使他们真正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和艺术,摆脱现在“重技术、轻思想”、“重理工、轻文科”的局面,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并树立为民族的腾飞而奋斗的奉献精神。引导成人提高素质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首先,要加强对成人教育观念转变的指导,尤其要转变父母的教育观念。随着青少年自主意识的增

13、强,他们希望别人尊重他们,渴望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这本身是一件好事,它有利于青少年应付未来信息社会激烈竞争的挑战,如果成人还采用命令口吻同青少年打交道,势必会引起青少年的反感,很难达到教育的目的,成人只有采取循循善诱的方式,站在青少年立场上考虑他们的需要,教育才会事半功倍,这就要求社会媒介、大众团体等要加强这方面的宣传和教育,让父母和老师改变以往的惯性教育模式,加强关于青少年心理方面知识的学习。其次是对父母和老师进行有益指导,促进他们提升自身的能力,改变他们过去纯靠经验来管教孩子的老方法,努力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工具,运用丰富的资料来更好地教育青少年。最后要研究新形势,积极做好准备。社会和政府

14、应该强化对未来青少年发展的研究,因为不断发展的社会,对青少年的影响也在不断变化,我们只有掌握了社会形势的发展规律,才能对社会产生的问题有个提前预知,从而做好引导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准备。(二)辅导帮助青少年建立健康心理。社会工作者对青少年的言行应该有充分的了解,由此掌握当下青少年的发展状况,只有了解了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才能帮助他们在充分了解自己能力和特点的基础上,确定学习、工作或其他方面的奋斗目标。首先,社会工作者要引导青少年不要仅凭良好的愿望和热情盲目地确定一些脱离实际的目标,更不要盲目参加不切合实际的竞争,对自己的期望值不要过高,否则目标落空,遭受挫折,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其次要帮助他们学会

15、自我调控情绪。在现实生活中,青少年难免会遇到不良刺激而出现负性情绪,考试挫折后的苦恼,同学吵嘴后的生气,工作中的不如意 对于这些,社会工作者要及时提醒和告诫他们学会自己调控情绪。并适时推出一些积极的文体活动,使他们的心理得到放松,防止消极心境的产生。最后要辅导他们学会人际交往。青少年在正常交往中,能沟通思想,交流情感,从中得到启迪、疏导和帮助,增强信任感和激励感,从而大大地增强学习、工作、生活的信心,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困惑,保持健康的心理素质。(三)文化传承工作为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起到桥梁作用。当今社会,我国正处于一个由“前信息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的时期,这种大背景对整个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主要体现在文化传承的断裂、传统权威的瓦解以及人际关系的冷漠。其中,文化传承的断裂直接造成家庭矛盾,造成青少年与成人间的代际冲突。所谓文化传承的断裂,是指在社会变迁、阶层流动、文化交流过程中,青少年作为信息社会的主体,他们所具有的文化与其父辈所拥有的文化已经有着很大的不同,呈现出一种断裂性变化的局面。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青少年的价值观与其父母长辈的价值观有很大不同,有时甚至对立,从而造成双方对同一问题的看法矛盾或者沟通困难,给家庭带来代际之间的冲突,进而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因此,社会工作者应该扎根在中国社会,着力于治疗中国文化断裂的“硬伤”,继承与借鉴双管齐下。我们也知道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